在制定教案時需要合理的教學方式,增強自身的評估能力,通過教案,教師可以更好地與同事進行教學經(jīng)驗的分享和交流,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部編二上語文教案模板5篇,感謝您的參閱。
部編二上語文教案篇1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以知識樹為線,注重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學會讀書和記筆記的方法,同時能理解相同主題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較為準確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表達的主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交流體會和探討困惑、解答疑問的時間和空間,以便讓學生對閱讀材料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教學目標】
1、教學本組課文,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走進文本,品味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
2、教材中涉及的人物,他們身上都具有一種執(zhí)著專注、不懈追求的精神,這種執(zhí)著奮斗的精神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是至關重要的。為此,教學中要結(jié)合課文中重點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以體會,使學生有所感悟,受到啟發(fā)。
3、幾篇課文所涉及的觀察和描寫人物方法,學生不易把握,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反復讀書,在讀中加以體會,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讀、說、寫的語言實踐活動。
【教學內(nèi)容】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七單元:《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全神貫注》、《魚游到了紙上》、《父親的菜園》
2、人教版《同步閱讀》教材:《綠手指》、《有了愿望的石頭能走多 》、《彈琴的姑娘》、《我背父親去上學》
【教學重點】
1、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的執(zhí)著追求精神;
2、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教學步驟】
一、導入談話
1、用畫知識樹的方法走進文本。
同學們,黑板上畫著一棵茂盛的知識樹,一棵“執(zhí)著追求”之樹,上面有我們語文書第七單元中四篇感人的故事的題目,它們分別是《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全神貫注》、《魚游到了紙上》、《父親的菜園》以及上個星期我們布置預習重點研讀的同步閱讀上的四篇文章《綠手指》、《有了愿望的石頭能走多遠》、《我背父親去上學》、《彈琴的姑娘》。
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精彩的閱讀展示,會讓這棵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
二、主題回顧
1、導入談話,引出主題——執(zhí)著的追求
第七單元四篇課文主人公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師相機板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追求真理;《全神貫注》:如癡如醉;《魚游到了紙上》:勤奮專注;《父親的菜園》:百折不撓。 通過閱讀大家發(fā)現(xiàn)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這個主題是什么呢?(講的都是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是的,我們想要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并進行不懈的追求。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這些故事都是通過什么展示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的呢?(通過動作和語言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的執(zhí)著追求精神。)(板書: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描寫展示人物品質(zhì))
三、閱讀概覽、片段分享與精彩賞析
1、是呀,這些經(jīng)過不懈努力獲得成功的人中有科學家,藝術家,也有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在同步閱讀教材中,也介紹了8個執(zhí)著追求獲得成功的人物,我們要求大家重點閱讀4篇。前一段時間已經(jīng)布置大家進行了閱讀,并進行了閱讀摘抄。現(xiàn)在請小組相互交流,看看你們的閱讀體會是不是一樣的。
2、這幾篇寫人物的故事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說說主要內(nèi)容?(板書:概括主要內(nèi)容) 請用我用 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篇文章講的是 。
(表揚孩子們掌握了多種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四、片段分享與精彩賞析
老師相信文中四篇主人公對成功的不懈追求深深打動了大家,將令你感動的段落讀一讀,與大家分享吧。
?綠手指》——堅持不懈 辛勤培育
(1)(老奶奶通過20年堅持不懈的`辛勤培育,終于培育出純白的金盞花。)課題拓展法(板書:堅持不懈)
(2)、由“在法國一個小鎮(zhèn),有位老奶奶,長著‘綠手指’”一句引出,理解雙引號的四種用法。(板書:引號的四種用途)
(3)指生讀讀后感
?有了愿望的石頭能走多遠》——聚沙成塔,持之以恒 創(chuàng)造奇跡
①(起因 經(jīng)過 結(jié)果三要素概括法)
②快速瀏覽課文,課文介紹薛瓦勒持之以恒建“郵差薛瓦勒之理想宮”的哪一個文段最令你感動,能讀出來給大家分享嗎?
③p169現(xiàn)在,這個城堡成為法國最著名的風景旅游點之一,它的名字就叫做“郵差薛瓦勒之理想宮”。(表示特定的稱謂)
我不禁為薛瓦勒的執(zhí)著所傾倒,在那漫長的二十年里,薛瓦勒不停地尋找石頭,運送石頭,堆積石頭,面對人們的嘲諷,他毫不在意,還是一如既往地努力著。憑借著對夢想的執(zhí)著,完成了讓人驚嘆的“郵差薛瓦勒之理想宮”。的確,只要心中有愿望,并為愿望不斷地努力,就算石頭也能走很遠。
?彈琴的姑娘》——勤學苦練、鍥而不舍
①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②找出文中帶有“鍥而不舍”的句子體現(xiàn)雙引號的用法,
③文中最能體現(xiàn)彈琴姑娘鍥而不舍的文段是那一句?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日子過得飛快,不是幾天、幾星期、幾個月、而是整整一年了吧,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聲,仿佛一直在而旁邊響著,它從來沒有缺席過?!边@段話讓我感覺這個小姑娘是多么的刻苦,多么熱愛彈琴啊!為了學好彈琴,她能持之以恒,從不間斷(板書:理解句子的意思)
④體會文章按四季順序把四季景色和琴聲融為一體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板書:借景抒情) ⑤背誦積累語言,說春夏,背秋冬(板書:積累語言,學以致用)
?我背父親去上學》——不離不棄 孝心感天
①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指導分段)
②讀感動
(1)生自由討論,找出令你感動的句子相關句子體會。
師小結(jié):生活的艱辛并沒有阻止李勇求學的腳步,他不能舍棄上學,但也不能放棄不管癱瘓在床的父親,所以背起父親去上學,在學業(yè)與生活的壓力下經(jīng)受更多的艱辛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2)李勇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艱辛呢?
③周友朝導演根據(jù)李勇的真實事跡改編了一部電影《背爸爸上學》,看視頻理解李勇的艱辛 ④面對著有著如此艱辛求學歷程卻絲毫不放松學習的他,我想大家都會思緒萬千,現(xiàn)在,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體會。
聽了同學們的感言,看了影片中李勇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師范大學,面對錄取通知書和已經(jīng)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李勇并沒有被生活艱辛所擊倒,毫不猶豫毅然背起爸爸上學,他每天都背著父親艱難地淌過一條不深但很寬闊的河流,面對生活艱難它毫無言棄??吹竭@里我不禁感慨萬分,而我們呢?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享受有著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回到家,更是"衣來張手,飯來張口."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可就是這樣,我們當中卻有些人不珍惜這如此好的學習機會,比如說上課不專心,學習不用心,不聽父母的話.與李勇相比,我們是否感到慚愧?是否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遇到困難,要像李勇一樣,用頑強的意志來克服,相信風雨之后見彩虹.每個人樹立遠大的理想,在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奮斗的同時,更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讓心中的愛燦爛地綻放出來。
五、主題拓展
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也很仔細,我們再來看看這棵知識樹,從這棵執(zhí)著追求之樹上,我們看到了“追求真理、如癡如醉、勤奮專注、百折不撓、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不離不棄、”的人的不同的事,但帶給我們的卻是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有了執(zhí)著的追求就會獲得成功。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這樣的事。
我班的陳瑞儀同學本學期參加學校的寫字競賽獲得了一等獎,但上個學期她連班級的初賽都沒有入圍,那么,她又是如何獲得今天的成功的呢?我們請她說說。
同學們,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具有執(zhí)著專注、不懈追求精神的人,通過他們的事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認準目標、不懈努力,就有可能獲得成功!愿同學們都能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早日到達成功的彼岸!
部編二上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基礎上,說班次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理念】
讓同學通過閱讀,體會人物的機智、勇敢和愛國情懷,并初步了解到劇本這種文學形式,領悟其是怎樣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示人物特點的。
【教學重難點】
指導同學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zhèn)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12、半截蠟燭
2、讀課題,同學質(zhì)疑: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作為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3、教師質(zhì)疑:
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同學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同學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問或查字典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⑴讀準字音。
⑵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nèi)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謄寫詞語。
五、學習第一段。
六、理清故事情節(jié),引入編排課本劇程序
1、同學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jié)。
2、指導同學用圖畫和文字表示故事情節(jié)。
3、指導編排課本劇。
部編二上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學習與戶外有關的詞語,通過多種形式識字、讀詞語。認識11個生字。
2、通過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動詞的意思,感受動詞運用的準確性。
3、聯(lián)系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和“在……在……在……在……”說句子。
4、掌握左右結(jié)構(gòu)的漢字的書寫要點。
5、朗讀并背誦古詩,發(fā)揮想象,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
6、閱讀《企鵝寄冰》,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樹立在日常生活中識字的意識,掌握兩組左右結(jié)構(gòu)的漢字。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通過看插圖和反復朗讀詩句,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與戶外活動有關的詞語,通過多種形式識字、讀詞語。認識11個生字。
2、通過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動詞的意思,感受動詞運用的準確性。(重點)
3、聯(lián)系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和“在……在……在……在……”說句子。(重點)
4、掌握左右結(jié)構(gòu)的漢字的書寫要點。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去野外觀察大自然的時候,你們會準備什么呢?(學生思考問題,指名答。)
1、多種方式認讀詞語。
課件出示圖片(含有課本詞語),指名讀;師范讀,生跟讀;生“開火車”讀。
2、教師遮掉字詞的拼音,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
3、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首先小組內(nèi)討論記憶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師點撥、講解。
二、字詞句運用
1、我會演。
(1)學生自主認讀“字詞句運用”中的詞語,并結(jié)合詞組理解加點詞的意思。
(2)教師講解加點詞“迎、穿、甩甩、追、披、搖搖”。(初步理解動詞的用法)
(3)學生分小組表演這些動作。
2、我會說。
(1)教師指名讀句子。
(2)學生分小組交流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加點詞:有時候……有時候……在……在……在……在……
(3)教師舉例講解加點詞。
例:放學了,我有時候走路回家,有時候坐公交車回家。
平常我在書房里看書,在花園里澆花,在樹下畫畫,在院子里騎自行車。
(4)小組派代表用加點詞說一說自己的日常生活。
(5)教師點評,學生補充。
三、書寫提示
1、師: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一說它們都是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
2、讀一讀話語框中的提示語,說說明白了什么。
“作”和“法”都是左窄右寬的字,“都”和“別”是左寬右窄的字,注意占位和書寫順序;寫字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執(zhí)筆姿勢。
3、提示學生“都”左右等長,要上下錯位寫。
4、練習書寫,要求先看后寫再對照。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收獲更多的知識。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并背誦古詩《梅花》,利用插圖,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難點)
2、閱讀《企鵝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感受閱讀的樂趣。
一、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多種梅花圖片。師:你打算怎樣贊美它?(板書課題)
2、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師生配合讀、齊讀。
3、細讀古詩,進入詩境。
(1)思考:你從古詩中看到了什么畫面?
(2)學習前兩句:通過誦讀這兩句詩,體會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
(3)學習后兩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壓住了,詩人王安石是怎樣發(fā)現(xiàn)它們的?這兩句詩要告訴我們什么?(通過朗讀體會梅花的潔白和幽香。)
(4)師配樂范讀,學生思考: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我愛閱讀
1、課件播放《企鵝寄冰》的短文錄音,學生聽錄音。
思考:這篇短文講了些什么?(指名說,師點評)
2、師提問:誰給誰寄冰?從哪里寄到哪里?住在南極的企鵝為什么要給住在非洲的獅子大王寄冰呢?獅子大王收到冰了嗎?
3、教師指名回答,然后補充點評,給予鼓勵。
[教學反思]
在本次語文園地的學習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說一說、演一演中學習新知識,當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我再進行適當點撥。學習古詩時,我以師范讀、自由讀、指名讀、師生配合讀、齊讀等多種方式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古詩大意,體會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
部編二上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礴”等3個生字。會寫“丸”等3個字。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正確理解下列詞語: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閑、騰細浪、走泥丸、云崖暖、鐵索寒、盡開顏。
3、在朗讀中,聯(lián)系重點詞語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充分感受紅軍在長征中所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感受紅軍北上抗日的決心。
5、感受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增強對七律詩這種體裁的感性認識;初步理解詩歌具有的藝術概括和夸張、對比手法的巧用。
教學重點:
1、聯(lián)系重點詞語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充分感受紅軍在長征中所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感受紅軍北上抗日的決心。
教學難點:
1、充分感受紅軍在長征中所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感受紅軍北上抗日的決心。
教學過程:
[幻燈1《十送紅軍》](課前3分鐘播放)
一、導入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一)、了解長征背景及七律的有關知識,導入課文。
1、問好。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這首歌叫《十送紅軍》,知道要送紅軍去干什么嗎?那么,你們了解長征嗎?(讓學生說說,師適度把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七律·長征》。
2、板書:七律·長征。誰知道七律是什么?
3、[幻燈2什么是七律]學生自由讀。七律是一種藝術要求很高的詩,毛主席寫的《七律長征》堪稱七律的經(jīng)典。
出示[幻燈3《七律長征》不范讀]。
(二)、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感情。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結(jié)合書上的注釋,讀準每個字音。
2、指名讀,抓住生成性的話題引導學生讀準音、讀通順。
3、聽了剛才的朗讀,誰能在詩中找出一個字來形容長征?(難)。(板書:難)誰能讀出“難”來?
這首詩寫出了長征的困難。但是,詩要表現(xiàn)的是長征的困難嗎?(板書:不怕)
4、誰能讀出“不怕”和“喜”的感覺?
4、你讀得豪情萬丈、慷慨激昂。讓我們聽朗誦,來進一步感受紅軍的勇敢。點擊[幻燈3《七律長征》范讀]。
5、學生齊讀,要求讀出氣勢。
二、以讀促進理解,以理解促進朗讀。
1、請同學們結(jié)合書上的注釋,邊讀邊思考,理解詩的意思。你讀懂了哪一句,就說哪一句;你讀懂了哪個詞,就說哪個詞;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提出來大家討論。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配合圖片深入理解。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幻燈4~11圖片]
{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需要把握的知識點和理解方向:
(理解:只等閑、逶迤、騰細浪、磅礴、走泥丸、云崖、千里雪、盡開顏、萬水千山、暖、寒等詞語。)
(聯(lián)系句子、聯(lián)系時代背景,體會長征的艱難、體會紅軍的無畏和樂觀)}
3、整體理解《七律長征》的意思。
讓學生發(fā)言,然后出示[幻燈12詩意]邊出示,邊讓學生讀。
4、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朗讀。(提高對情感和氣勢的要求。)
三、引導學生了解詩人的寫作手法,認識概括、選取典型材料、對比襯托、夸張在寫作中的作用。
1、回顧長征的時間、空間跨度,調(diào)動學生對長征艱難困苦的感受,與“七律”的篇幅形成對比,激發(fā)學生對詩人寫作手法的驚嘆。適時出示[幻燈13《七律長征》]
2、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的基礎上匯報(教師把握住:概括、選取典型材料、對比襯托、夸張。)在恰當?shù)臅r機揭示《七律長征》的兩條線索。(相機板書:萬水千山、只等閑;↓↓;)
3、在學生的回答滿足了老師的期望之后,進行小結(jié):本詩先概括,再選取典型的事件;又把這兩條線索進行對比,襯托了紅軍的無畏和樂觀(板書:無畏、樂觀)。
4、引導學生認識到“不怕”在詩中起的.核心作用。
四、朗誦、欣賞、感悟。
1、指著[幻燈13《七律長征》]說:“一首七律,56個字,寫出了長征中的種種艱難困苦,寫出了紅軍的大無畏革命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這真是一首了不起的詩??!讀!”(師生齊讀)
2、點擊[幻燈13《七律長征》]聽唱。
3、在樂曲即將結(jié)束時,出示[幻燈14《七律長征》],(緊接著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4、師:長征是宣言書,吹響了中國人民抗戰(zhàn)的號角;長征是播種機,把革命的火種傳播。正因為有了長征,才有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正因為有了長征,才有了新中國的成立;正因為有了長征,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偉大的事業(yè)、偉大的領袖、偉大的詩篇,鼓舞著我們永遠向前!“七律長征,一、二!”(師生齊誦)
5、同學們,讓我們發(fā)揚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下課。
部編二上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齊天大圣大戰(zhàn)天兵天將的故事,體會齊天大圣的神通廣大。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自瀆,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進行品讀,體會人物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激發(fā)學生閱讀《西游記》的興趣。
重點:
了解齊天大圣與眾仙作戰(zhàn)的經(jīng)過。
難點:
體會作者對人物形象生動、具體、富有個性的描寫。
教具:
錄音 幻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幻燈出示圖片,揭示課題。
1.教師問: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大家都喜歡的客人。(孫悟空)
2.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介紹孫悟空。
3.教師小結(jié)。
4.展示資料,介紹吳承恩和《西游記》。
5.教師導入:今天,我們就到花果山去看看這個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瀆,學習生字。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瀆課文。
(1)畫出生字新詞,認一認,讀一讀,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找出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思考:孫悟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檢查生字,積累詞語。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齊讀后指名讀。
3.出示詞語卡片,集體讀一讀,讀中積累詞語。
不慌不忙 垂頭喪氣 神通廣大 風煙滾滾 氣勢洶洶
疾似流星 不分勝負 眼明手快 大驚失色 三頭六臂
三、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指名說說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起因;孫悟空嫌官職小,返回花果山。玉皇大地派天兵天將下界擒拿孫悟空。
經(jīng)過:孫悟空戰(zhàn)敗巨靈神和哪吒三太子。
結(jié)果:玉皇大帝只得封孫悟空為“齊天大圣”
2.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第一部分:第一段
第二部分:第2~~10段
第三部分:第11段
3.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組討論后,指名反饋。
四、引導合作,再讀課文。
教師出示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讀文。
1.畫出你覺得作者描寫精彩的部分,把你的閱讀感受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
2.思考:孫悟空是怎樣打敗哪吒三太子的。
3.討論:吳承恩的筆下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孫悟空象?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四字詞語卡片,學生在讀中積累。
2.聽寫詞語
掄起 盔甲 幼小 抵擋 渾身
疾似流星 不分勝負 眼明手快 大驚失色 三頭六臂
3.通過上節(jié)課的自瀆和小組讀,孫悟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幻燈出示:(正義 神通廣大 勇敢 機智)
二、品析語句,體會人物形象。
1.教師: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最精彩的部分,但是篇幅太長,請同學們根據(jù)孫悟空作戰(zhàn)對象的不同把這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
2.指名反饋。
第一部分:第2~6段 第二部分:第7~9段
3.要求學生自瀆這兩部分,分別說說孫悟空和巨靈神、哪吒三太子的作戰(zhàn)經(jīng)過。
4.指名說說,進行復述課文內(nèi)容的訓練。
5.重點讓學生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打敗哪吒三太子的。
再讀這兩部分,畫出描寫孫悟空語言和動作的語句。
6.集體反饋。(關鍵詞:聽了,說 答道 大怒 笑道 喝道)
7.學生自由讀這些語句,小組交流對這些語句的體會。
三、總結(jié)拓展,激發(fā)學生閱讀《西游記》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yè)。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西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