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6篇

時間:2024-01-17 作者:loser 備課教案

寫教案的目的是為了給教師能夠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參考資料,豐富教師的教學素材,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前預測和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6篇

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本課反映了少年兒童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情趣與熱愛,讓我們熱情的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聽《四季童趣》、《捉迷藏》、《櫻花》、《雪花飛舞》,感受音樂不同的風格情趣。

教學重難點

1、創(chuàng)編活動。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帶聲,做情景表演。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 、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 愛吃

魚, 魚。

3、復習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1、看著歌詞初聽全曲,了解歌曲內(nèi)容,簡單說說。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年春天開放,人們總是喜歡在這個時節(jié)賞花。

2、復聽,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現(xiàn)了幾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樣?

3、介紹《雪花飛舞》的創(chuàng)作背景 。

4、初聽樂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飛舞的情景。

5、復聽樂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調(diào)并哼唱。

三、學唱歌曲

1、導入:復習歌曲《藏貓貓》。

2、聆聽《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緒。

3、用哼鳴模唱歌曲。

4、學唱歌詞:要求用悄悄話式的歌唱方法來學唱歌曲。

2、在熟練的基礎上,用稍快速度來演唱歌曲。

四、創(chuàng)編活動

1、用歌曲錄音作背景音樂的伴奏,做音樂游戲。

2、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五、課堂小結(jié),下課。

課時小節(jié)及體會:

課堂小結(jié)

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讓我們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和美妙的音樂聲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通過小組學習、自主學習學習,獨立視唱識譜,用口風琴輔助提高學生的輪唱技能;

3、用平穩(wěn)、悠長的氣息從齊唱到輪唱,有力度對比的優(yōu)美地演唱。

教學重點:優(yōu)美、有力度層次的演唱

教學難點:輪唱

教學過程:

一、彈唱問好,導入新課:

1、聽音樂導入;

1)、聽聽音樂中手鈴的節(jié)奏。用三角鐵、響板伴奏適合用什么樣的節(jié)奏?(黑板出示多聲部節(jié)奏)

2)、用多聲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3)、用歌聲為歌曲伴奏。用100︱567︱100︱為歌曲伴奏

叮咚嘣嘣叮

2、圖片欣賞,導入本課。你覺得黃昏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美麗的黃昏》,讓我們來聽聽歌曲中的黃昏是什么樣的。

二、學習歌曲:

1.聆聽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意境。

2.自學旋律,練習視唱。(觀察樂譜,旋律行進的主要方式——以級進為主,因此改變以往先學歌后視唱的學習方法,改為由同學們自主學習,獨立完成視唱曲譜。)

3.跟同桌相互視唱,互相幫助。

4.請同學單獨視唱,檢驗自學成果,解決難點。(四度音程的跳進)

5.全體隨琴視唱。邊唱邊用手指在琴鍵上彈奏。

6.用口風琴視奏歌曲旋律。

7.在口風琴的伴奏下填詞演唱。

三.輪唱訓練。

1.再聽音樂,跟聽自己的聲部,在心里隨唱。

2.三聽范唱,找出演唱與歌譜的不同。

3.學生歌聲與琴聲做二部輪唱。

4.生生輪唱清唱。(觀察樂譜兩個樂句之間的模進關(guān)系,力度應怎樣處理;結(jié)尾的旋律下行,應怎樣處理?)

5.隨伴奏音樂輪唱。

6.隨音樂有感情的輪唱,加入打擊樂器、人聲伴奏。

四.音樂創(chuàng)造:

你有沒有什么辦法改變這首歌曲的情緒呢?

(速度、節(jié)奏、連與跳、節(jié)拍等角度,對歌曲進行改編再創(chuàng)作。)

五、結(jié)束語:

同學們不同風味的“美麗黃昏”帶給我無限驚喜,希望同學們能用音樂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麗風景,美妙心情。

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篇3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圓圓和彎彎》

2、表演歌曲《圓圓和彎彎》

3、選用內(nèi)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jié)合學習歌曲《圓圓和彎彎》,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曲調(diào)優(yōu)美淳樸,生動地描繪了金秋一派豐收的景象,抒發(fā)了農(nóng)家兒童甜美生活的愉快心情。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chuàng)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圓圓和彎彎》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鐘聲叮叮當》分聲部唱一唱——二聲部合唱

3:器樂小練習。(結(jié)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導入:果實中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彎的?你能說出這幾種圓圓和彎名稱嗎?下面這首歌曲你聽聽講了幾種圓圓和彎彎的名稱?還講了些什么?

2、揭題、范唱,聽錄音、學生討論

3復聽錄音,說說歌曲情緒(聽后學生談感受)

4、引導用動作表演歌曲:放音樂,學生自由表演。

5、學唱歌譜

1)聽記曲調(diào)比賽,看誰聽得最快,最準確(教師彈奏一句,學生唱后試著記。教師彈奏指名學生試唱)

2)視唱歌譜

3)用豎笛吹一吹)

6、學唱歌曲:放錄音輕唱——重點練唱:切分音和一字兩音、連線、休止處——唱——處理:唱出豐收的喜悅。

7、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渲染豐收的氣氛

學生分小組試敲——合著音樂敲一敲——邊唱邊用打擊樂伴奏

8、分組用打擊樂和豎笛伴奏、即興表演——分組展示——師生評價

9、編創(chuàng)與活動(如時間夠的話進行)

分組編創(chuàng)歌詞——挑選好的編成幾段歌詞表演

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臺灣民歌歌伴舞的音樂特色及濃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隨音樂用歌聲與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

2.認真傾聽歌曲并觀看表演,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利用連線游戲和表演動作幫助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音樂《蝸牛與黃鸝鳥》;視頻《蝸牛與黃鸝鳥》。

2.課件:“福臺”地圖一張;臺灣景點幻燈片;大張白紙一張。

3.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認識臺灣。

今天我?guī)砹艘粡垐D片,你們看看認識嗎?(中國地圖)

在這張中國地圖上,有我們美麗的福建,你們知道在哪嗎?在福建的對面有一個島嶼,叫(臺灣島)。

福建和臺灣離的很近,誰去過臺灣?聽說過臺灣?

臺灣有哪些好看的景點,有好吃的小吃呢?(烏龍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體課件。

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賞歌曲

1.欣賞《蝸牛和黃鸝鳥》

有誰聽過臺灣小朋友唱歌呢?或者聽過臺灣的民歌?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臺灣小朋友用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這首歌說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呢?

蝸牛和黃鸝鳥在哪呢?

蝸牛和黃鸝鳥直接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歌曲播放第二遍。

現(xiàn)在誰聽出來了,它們之間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賞《蝸牛和黃鸝鳥》,并將歌曲中的故事體現(xiàn)在圖畫中,了解臺灣語言的特點。

現(xiàn)在老師再給你們聽一遍,這次在聽歌曲的過程中,老師把這個故事用畫筆畫出來,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畫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師根據(jù)歌曲畫圖。

來我們一起看看老師是怎么講歌曲帶到這幅圖畫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門,門前有一顆葡萄樹,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誰知道為什么門前一個葡萄樹要唱成阿門,阿前。

因為臺灣人跟我們廈門人說話很像,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很喜歡說一個阿字,阿公,阿爸,在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這個字在歌中讓這首歌聽起來很有節(jié)奏,很好聽。

有阿的地方貼上一個小嘴,看看這個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現(xiàn)在拿出我們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樂中的故事藏在這幅圖的什么地方,歌詞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當鼓槌,前奏的時候敲起來。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據(jù)歌曲去圖畫里找對應的事物。

3.欣賞歌曲,并在迷宮圖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還把這個藏在了一個小迷宮圖里,先用眼睛看看圖上有什么,看看音樂里的故事在這幅迷宮圖的什么地方。

根據(jù)老師的要求聽音樂找圖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據(jù)歌詞去迷宮圖里找對應的事物。

剛才我們是聽音樂找圖片,現(xiàn)在我們通過聽音樂走迷宮。

根據(jù)老師的要求聽音樂走迷宮,一句歌詞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歌曲走迷宮。

三、觀看視頻,學習歌曲的舞蹈動作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視頻,請小朋友看著視頻對照你的迷宮圖,都走對了嗎?

-----播放動畫視頻。

剛才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蝸牛和黃鸝鳥故事的順序,看看你走對了嗎?

2.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視頻,你們想知道臺灣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蝸牛和黃鸝鳥的嗎?

-----播放舞蹈視頻。

臺灣的哥哥用什么樂器來表演這個故事呢?你們最喜歡哥哥們的什么動作呢?

我們再來看一遍視頻,看看臺灣的哥哥有哪些動作。

-----播放舞蹈視頻,學習動作。注意觀察舞蹈動作有哪些是重復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聽著歌曲表演舞蹈動作。

3.今天我們聽了臺灣小朋友唱的歌,還看了臺灣哥哥的視頻,還用找規(guī)律的辦法學習了哥哥的動作,今天我還請了我的好朋友來給小朋友們表演另一種動作的《蝸牛和黃鸝鳥》,請大家一起欣賞,跟著學習。

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大意,感受歌曲活潑詼諧的風格。

2.體驗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約德爾手法,嘗試用輕松快樂的情緒演唱歌曲中的襯詞部分。

活動準備

1.《do—re—mi》《孤獨的牧羊人》音樂cd及伴奏音樂。

2.《音樂之聲》視頻《孤獨的牧羊人》片段。

3.畫筆、紙;牧羊人、田野、城里人、王子、農(nóng)夫、餐桌、啤酒、穿紅裙子的小姑娘、帶圍裙的媽媽圖片。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聽《do—re—mi》,介紹這首歌曲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它是一部和音樂有關(guān)的電影,里面還有很多好聽的歌曲,引出《孤獨的牧羊人》。

2.完整欣賞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襯詞的活潑詼諧。

(1)播放視頻,介紹歌曲的名稱《孤獨的牧羊人》,理解孤獨的意思。

(2)完整欣賞中文版歌曲,引導幼兒從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式等方面感受音樂性質(zhì),理解“牧羊人”不是孤獨的,而是快樂的。

(3)教師示范演唱襯詞部分,接著幼兒跟著學唱,進一步體驗歌曲幽默詼諧的曲風。

3.畫圖譜、貼形象,分段欣賞歌曲。

(1)欣賞歌曲第一段。見識隨音樂貼牧羊人、田野圖片、畫圖譜,引導幼兒跟唱襯詞。(在襯詞部分教師可畫的螺旋線表示約德爾調(diào))

(2)欣賞歌曲第二段:教師貼王子農(nóng)夫餐桌、啤酒圖片,引導喲普而看圖譜跟唱襯詞。

(3)欣賞歌曲第三段。出示小姑娘媽媽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譜跟唱襯詞

(4)教師幼兒對唱歌曲。教師唱歌曲敘述部分,幼兒演唱襯詞部分。

4.隨歌曲兩兩結(jié)伴自由跳圓圈舞,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歡快活潑。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聽音樂演唱或表演歌曲,體驗快樂情緒的傳遞。

三年級上冊音樂哆來咪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從以鐘聲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和體驗中外不同風格的美妙的“鐘聲”音樂,喚起學生心底的遐想,使之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增強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能用準確的節(jié)奏、正確的換氣和自然優(yōu)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表現(xiàn)美妙的“鐘聲”音樂;并能運用圖形譜認唱唱名識譜,唱準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聽樂曲的過程中能對音樂的主題曲調(diào)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場景更好地聆聽音樂,體會音樂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1、感受和體驗不同風格的“鐘聲”音樂。

2、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用歌聲表現(xiàn)、模擬鐘聲。

三、教學用具:

錄音機、鋼琴、教學光盤、多媒體課件、圖形譜及碰鐘、學生自己準備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聽《美麗的黃昏》和著三拍子律動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學習歌曲,表現(xiàn)鐘聲。

1、學生討論如何模仿鐘聲(用“?!薄爱敗眮砟7拢煶鍪究聽栁氖謩荩鷱土暎洌铮洌铮У囊綦A。

師:現(xiàn)在加上鐘擺的叮當聲來唱師范唱,生用叮當聲唱音階

2、復習高低聲部的旋律

3、教師示范唱,手彈低聲部,嘴唱高聲部,請學生仔細聆聽。

4、請問學生聽到了幾個聲部,是怎么聽出來的。

5、教師引導學生跟錄音合作(或老師唱高聲部)唱低聲部,教師用手勢引導學生唱低聲部。

6、學生跟琴分聲部合作唱。

7、藝術(shù)處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緒加伴奏(碰鈴和三角鐵),再加身體模仿大鐘搖擺的律動。

8、根據(jù)藝術(shù)處理完整演唱。

(三)、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鐘聲;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

你們唱得這么好,吸引來了真正的鐘聲。聽,維也納皇宮的音樂鐘想起來了,公主邀請我們到皇宮去為她的貴賓表演。

1、師講組曲《哈里亞諾什》的故事。(多媒體出示歐洲教堂、王宮的圖片)

2、初聽樂曲引子

師: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答。(聽出鐘擺的滴答聲?!?525:‖)

3、學唱主題課件出示音樂主題曲調(diào)的圖形譜(師彈琴,生唱,生手劃旋律線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聽,結(jié)合音樂介紹演奏樂器。

5、表演主題

6、在教師的引導下分角色聆聽整首曲子。請學生聽出第一個主題出現(xiàn)了幾次?

學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樂。

(四)、師:

同學們,時間,象征著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們對此充滿了希望,還有很多作曲家的音樂作品是描述鐘聲的。請同學們?nèi)ナ占桑瑒e忘了,下節(jié)課將搜集到的資料帶來,大家一起分享。學生聆聽《維也納的鐘聲》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