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2023演講稿5篇

時間:2022-11-13 作者:couple 演講稿

我們在進行演講稿的寫作中一定要使用一些通俗的語句,通過演講稿的準備我們是可以讓自己的演講效果更好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公安2023演講稿5篇,感謝您的參閱。

公安2023演講稿5篇

公安2023演講稿篇1

如果有人問我,黨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說,黨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一盞指路的明燈;如果有人問我,黨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鄭重地回答,黨在我心中重千斤! 我是一名新黨員,從小對黨懷著崇敬。 記得剛懂事的那會兒,泛黃的小人書、經典的黑白電影是童年的深刻記憶,在記憶里,黨的英勇形象和事跡往往顯得那樣清晰。 成長的日子,從小學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從工作到生活,我感受到黨的教育和關懷無時無刻不在,曾經的伙伴,身邊的同事,許多都是優(yōu)秀的黨員同志,他們的榜樣形象,加深了我對黨的認識。我開始思考,一名黨員的責任在哪里。在組織的關心下,我終于用行動寫下了莊嚴的入黨誓言。

今年以來,我作為一名新黨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從學習、評議到整改、提高,我了解到,許多黨員在談話中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我在其中也經受了最深刻的靈魂洗禮,我對黨因此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黨員是黨的活的細胞。黨的先進性從黨員身上集中體現出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一面旗幟,就代表黨的魂!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當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鐮刀、鐵錘為標志的鮮紅黨旗時,集結在這面莊嚴旗幟下的共產黨員便開始了救國、建國、強國的漫長征程。在戰(zhàn)亂、貧弱、落后的舊中國中,使中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復興的燦爛曙光。我記得曾有一位詩人這樣贊頌道,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成長、壯大,成就了一樁開天辟地的大事情,我們的祖祖輩輩才有了一柄鐵錘,能砸開所有的鎖鏈,才有了一把銀鐮,能聚攏遍地的收成。 追思黨的英烈,李大釗、、劉胡蘭、董存瑞等等許多杰出共產黨員的形象在我腦海里浮現,他們以堅貞不渝的忠誠、堅定不移的追求,前赴后繼,不僅贏得了華夏兒女的由衷信賴,而且激發(fā)起全世界無產階級為實現民族解放而斗爭的信心和勇氣。

時間的車輪已駛入21世紀,在這個奔騰的時代,我們的祖國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涌動下,已經邁上了繁榮昌盛的強國大道。 作為出生在新中國的我,或許無法真實地感受到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的赤誠,也無法真切地體會到解放前后新舊中國那鮮明的對比。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學習黨的先進性、實踐黨的先進性。

為,在黨的光輝指引下,革命年代,英雄輩出。和平時期,同樣不乏英雄。 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汝、任長霞……是什么,讓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是什么,讓我感到如此親切;又是什么,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思念著、感動著。樸實的話語是他們共同的本色,愛民的赤心是他們一樣的情懷,平凡的事跡折射出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從他們身上,我體會到,作為黨的兒女,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甘愿為老百姓犧牲一切,那就是最大的英雄! 事實上,英雄就在我們身邊。我市黨員集體的優(yōu)秀代表陳金水、金曉梅、張建華、吳春法就是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來自群眾、熱愛群眾、服務于群眾;他們恪盡職守、兢兢業(yè)業(yè)、追求一流;他們把青春拋灑、把無悔深藏,身邊的工作同志尊敬、愛戴他們,周圍的人民群眾認可、贊許他們。他們難道就不是英雄! 我是上個月23日才借調到市委辦工作的,盡管時間不長,但已分明感受到辦公室工作的嚴謹與細致、緊張與勞累。前幾天,我就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情。時間是去年了,為了準備上級領導來訪的匯報材料,辦公室寫作班子的同志連續(xù)兩個晚上加班到凌晨四點多鐘。當時身為領導秘書的金錫釗同志趕完稿子,緊接著就隨書記奔赴基層考察,回來后又參加匯報會。會議大約進行到一半,坐在后排的金秘書實在是太困了,竟不知不覺地睡著了,身旁的同事不忍心打擾,直到散會時才不得不去叫醒他,“阿釗!阿釗!”同事邊推邊喊,他就是醒不過來,大家心理緊張起來,再用力推搡,他才勉強地睜開朦朧的雙眼……在辦公室工作,因為辛苦,有的同志已經早生華發(fā);因為勞累,有的同志已落下了病根,因此,有人形容辦公室秘書都是“拼命三郎”。我想,如果沒有一股拼勁,一種敢拼、善拼的精神,就不會創(chuàng)造工作的奇跡。為工作拼、為事業(yè)拼、為人民拼,哪怕再苦再累也值得。 平常時刻能夠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能夠豁得出來。正是過去無數黨的英雄兒女的壯舉和我們身邊千千萬萬普通黨員的無私奉獻,才在老百姓的心中鑄起了共產黨這座不朽的豐碑。

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你我永遠的掛念……”比天大、比海深的還有什么?那就是黨對人民的深情。只要我們牢記黨的宗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兢兢業(yè)業(yè)、追求一流,克己奉公、清正廉潔。黨的事業(yè)將更加燦爛輝煌,祖國的明天必將更加和諧美好。讓我們肩并肩、手拉手,永遠跟黨走

公安2023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黨在我心中重千斤》。

如果有人問我,黨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說,黨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一盞指路的明燈;如果有人問我,黨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鄭重地回答,黨在我心中重千斤!

我是一名新黨員,從小對黨懷著崇敬。

記得剛懂事的那會兒,泛黃的小人書、經典的黑白是童年的深刻記憶,在記憶里,黨的英勇形象和事跡往往顯得那樣清晰。

成長的日子,從小學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從工作到生活,我感受到黨的教育和關懷無時無刻不在,曾經的伙伴,身邊的同事,許多都是優(yōu)秀的黨員同志,他們的榜樣形象,加深了我對黨的認識。我開始思考,一名黨員的責任在哪里。在組織的關心下,我終于用行動寫下了莊嚴的入黨誓言。

今年以來,我作為一名新黨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從學習、評議到整改、提高,我了解到,許多黨員在談話中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我在其中也經受了最深刻的靈魂洗禮,我對黨因此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黨員是黨的活的細胞。黨的先進性從黨員身上集中體現出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一面旗幟,就代表黨的魂!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當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鐮刀、鐵錘為標志的鮮紅黨旗時,集結在這面莊嚴旗幟下的共產黨員便開始了救國、建國、強國的漫長征程。在戰(zhàn)亂、貧弱、落后的舊中國中,使中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復興的燦爛曙光。我記得曾有一位詩人這樣贊頌道,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成長、壯大,成就了一樁開天辟地的大事情,我們的祖祖輩輩才有了一柄鐵錘,能砸開所有的鎖鏈,才有了一把銀鐮,能聚攏遍地的收成。

追思黨的英烈,李大釗、、劉胡蘭、董存瑞等等許多杰出共產黨員的形象在我腦海里浮現,他們以堅貞不渝的忠誠、堅定不移的追求,前赴后繼,不僅贏得了華夏兒女的由衷信賴,而且激發(fā)起全世界無產階級為實現民族解放而斗爭的信心和勇氣。

時間的車輪已駛入21世紀,在這個奔騰的時代,我們的祖國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涌動下,已經邁上了繁榮昌盛的強國大道。

作為出生在新中國的我,或許無法真實地感受到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的赤誠,也無法真切地體會到解放前后新舊中國那鮮明的對比。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學習黨的先進性、實踐黨的先進性。

我認為,在黨的光輝指引下,革命年代,英雄輩出。和平時期,同樣不乏英雄。

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汝、任長霞……是什么,讓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是什么,讓我感到如此親切;又是什么,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思念著、感動著。樸實的話語是他們共同的本色,愛民的赤心是他們一樣的情懷,平凡的事跡折射出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從他們身上,我體會到,作為黨的兒女,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甘愿為老百姓犧牲一切,那就是的英雄!

事實上,英雄就在我們身邊。我市黨員集體的優(yōu)秀代表陳金水、金曉梅、張建華、吳春法就是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來自群眾、熱愛群眾、服務于群眾;他們恪盡職守、兢兢業(yè)業(yè)、追求一流;他們把青春拋灑、把無悔深藏,身邊的工作同志尊敬、愛戴他們,周圍的人民群眾認可、贊許他們。他們難道就不是英雄!

公安2023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迎來了五月,迎來了又一個“五四”青年節(jié)。首先,祝各位青年老師和同學們“五四”青年節(jié)快樂!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涌動的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九十六周年。

19世紀中期,一千六百多年的封建王朝走到了暮年,中國在內憂外患中舉步維艱。1919年五月四日,一群熱血沸騰的青年爆發(fā)了他們壓抑已久的激情和為祖國的擔憂。翻開歷史的日歷,我們仿佛看見那怒形于色的人群正潮水般的涌向天安門前。翻開歷史的日歷,我們仿佛聽見那激越高昂的呼聲越過九十年的時光隧道正清晰的響在耳畔,還我青島拒簽合約,內懲國賊,外爭國權,祖國母親豈容蹂躪,中華大地哪能踐踏!

當時的青年如今大概都已飄然逝去,而他們在中國大地上曾經掀起的慷慨波濤,早已被定格成歷史長河中的輝煌畫卷。

此刻,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第十五個年頭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我們偉大的祖國在前進的道路上戰(zhàn)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我國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的精魂。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的民族青年救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國之旗幟,開創(chuàng)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我們不會忘記革命戰(zhàn)爭的烽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于是,我們不得不開始審視自己:為我們的國家,為這個時代,我們已經做過活即將做什么?當五四的火炬?zhèn)鞯轿覀兪种袝r,它是否仍能像九十多年前一樣化作輝煌?

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贊美,它更是擁有使命并為之奮斗不息的源泉。因為生命的光環(huán),一個個被踐踏的軀體賦予了新的靈魂;因為青春的絢麗,一個個飛舞的思緒會聚成一首悲壯的悲歌。

公安2023演講稿篇4

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的散文《少年中國說》上這么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p>

梁啟超先生說得好,國家的未來靠年輕一代,年輕人永遠是最敏銳、最勇敢的。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青年應當有朝氣,敢做為”。

從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起,青年就站在愛國的前沿,當時,北京和各地愛國學生為了維護國家民族挺身而出,肩負者“反帝、反封建”的偉大任務,與工人階級一起,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這次運動的光輝勝利。憑著一股力量,學生們首先站了起來;憑著一股力量,他們勇敢地不怕的和逮捕。這股力量,是從筋骨里迸出來;血液里激出來;性靈里跳出來;生命里震蕩出來的真純而可貴的愛國思想。這股力量是多么偉大啊!在它的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在那個黑暗踐踏著光明的舊社會,面對著帝國主義侵略者瘋狂的侵略行為;面對著軍閥政府可悲的行為;面對著武裝可怕的和逮捕,北京的愛國大學生們——這些進步的知識分子,毅然勇敢地站了起來,“愛國高于一切!”這是肖邦說過的話,這一點在北京學生身上充分體現了出來,他們用自己尚還稚嫩的血肉的胸膛,迎向了北洋軍閥那閃亮的。中國現代女作家、翻譯家冰心說過:“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決,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北本W生不正是這樣嗎?那種視死如歸、毫不退縮的可貴精神,不正是來自那顆熾熱火紅的愛國心嗎?

真正的愛黨和愛國不應該僅僅表現在漂亮的言辭中,而是應該表現在為祖國、為人民謀福利的行動中。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又該怎樣去做呢?

而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崇尚科學,堅持真理,與作斗爭。邪教“”的學員在前公開的慘劇,讓我們悲嘆不已。當中,更有前途無限的大學生和小學生,更令我們震驚。而現在,窮途末路的“”已成為西方敵對勢力的反華工具,是毒害社會的瘟疫,是擾亂社會的濁流。我們作為學生,更應該認清“”的危害性,講科學,樹理想,用科學的人生觀筑起防線,勇敢地對“功”展開無情的批判!

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擁抱新希望,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21世紀吧!

公安2023演講稿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宣傳民警,今天借著這個主題演講比賽,我要給大家講述一個發(fā)生在我們公安隊伍里的關于水的故事。一天,我們收到了一份特別有意義的禮物,就是我手里拿的這個土罐子,當時罐子里裝的是山泉水。這可不是一般的山泉水,因為這水里包含了老百姓對我們人民警察的無比信任,對我們的深深的愛。

故事是這么一回事,李大媽和她丈夫張師傅都來自綿陽的一個農村,也就是今年汶川地震的災區(qū),她們家里的房屋在“512”地震中瞬間全部倒塌,兩個人一下子全被埋在了廢墟中,當時我們被市局派遣與消防官兵一道在災區(qū)進行救援任務,5月14日清晨當我們趕到李大媽那里時,情況十分危急,老兩口生命跡象微弱,我們小分隊十幾個人,不顧疲憊,全力投入救人,救援工具不足,其他人就用手來挖,誰都不肯歇歇,那時候我們大家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救人!時間就是生命,早點兒營救就多一分存活的希望,經過3個多小時的艱難救援,李大媽、張師傅被成功救出,并被迅速送到醫(yī)院進行治療,因為搶救及時,老兩口終于轉危為安。

一天,康復出院的張師傅和李大媽幾經輾轉找到了我們來表示感謝,令人意外的是他們手里除了拿著一面錦旗以外,還捧著一個罐子,憨厚的老倆口說:“那天被救出來,我們感覺都快不行了,能活過來,真是幸運。后來,我們聽醫(yī)生說是你們救了我們,真是太感激了!我們沒啥好東西,我們家鄉(xiāng)雖然被毀了,可是山上的泉眼還在,這罐子里裝的是今天早上我們從山上背下的泉水,甜著呢,喝一口吧!”看著他們滿身的泥濘,還有額角來不及擦去的汗水,此情此景讓在場的人眼睛都濕潤了,就在那天,大家喝下了今年最解渴的飲料,雖然冰涼,卻讓我們感受到一顆顆火熱的心。其實,咱們中國老百姓心里都裝著一碗水,在這里水可以是一面鏡子,可以是一種能量,在給予生命的同時,也透測著世間萬物的平衡。我們對待老百姓就應該柔情似水,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情,自己的愛。如果我們一生記牢了關于水的故事,那么人民群眾心里也就會裝下更多關于水的故事。

對,這就是我想講給大家聽的關于水的故事!公安民警與水之間的故事。作為一名成長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青年我一直被感動著,我更被身邊的那些前輩、同事,抗震救災的先進們感動著。他們以一顆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鑄就了忠誠,以一腔熱血和俠肝義膽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了一座座豐碑,以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個個精彩的關于水的故事。從蔣敏的淚水里我們看到了什么是堅強!從蔣曉娟的奶水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是愛心!從李林國的鮮血中我們領悟了什么是奉獻!

5.12已成為一連串沉痛的數字,它飽含了人們心中的痛與悲愴。來的那么快,那么突然!轉瞬間,十萬平方公里秀美的山川變成荒涼的廢墟!烙印是用燒紅的烙鐵成就的。疼痛的不僅僅只是受難者,任何看到那個烙印的人也會感同身受。于是,重建家園,讓災區(qū)人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成為了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愿!可是面對這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青年人該抱著什么信念,堅守什么精神呢?抗震救災先進們告訴了我們答案,他們身上的閃光精神也成為了我們重建家園的支柱!

著名詩人艾青曾在他的詩《我愛這土地》中寫到: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們人民警察為什么能在災難面前恪盡職守,因為為了人民我們甘于流汗吃苦;

我們人民警察為什么能在災難面前沖鋒在前,因為為了人民我們不怕流血犧牲;

堅強與堅韌、愛心與關愛、奉獻與付出就是我們應該堅守的精神信念!

青年朋友們,讓我們把陰霾驅散

讓我們把悲傷深埋

當陽光再次照耀的時候

我們的美好家園將從瓦礫之中站立起來!

我們戰(zhàn)斗在祖國和人民最關切的地方

我們奉獻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