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5篇

時間:2022-10-16 作者:Lonesome 備課教案

很多時候教案都是我們進行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寫教案,從而不斷提升大家的教學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5篇

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94頁“練習與實踐”的第7~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以及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的理解。

2、能運用比和比例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加深認識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教學難點:

能判斷兩個比能能不能組成比例,能比較熟練地解比例。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與反思

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相關知識。

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

學生交流

二、練習與實踐

1.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題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點評。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題

引導學生列舉幾組對應的數(shù)值

再分析每組中兩個數(shù)的關系,再判斷。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9題

第1小題讓學生根據(jù)圖中標出的點的位置算出相應的耗油量與行駛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斷。(行駛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題讓學生在教材的方格圖上描點、連線,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畫出的圖象判斷汽車在市區(qū)行駛時,行駛的路程與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

體會數(shù)形結合在解決問題方面的價值。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0題

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幾種類型?舉例說說它的意思?(重點是線段比例尺)

怎樣求圖上距離?怎樣求實際距離

學生量出的圖上距離。

利用的線段比例尺,求出相應的實際距離

三、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四、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復習

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篇2

教學內(nèi)容:

比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學會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

3、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1、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能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2、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呈現(xiàn)例1圖片在黑板上。

提問:把放大前后的兩幅畫相比,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談話導入:像剛才把一幅長方形畫放大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相比,其中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板書課題: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二、教學例1。

1、認識圖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兩幅圖片長和寬的數(shù)據(jù)。

提問:兩幅圖的長有什么關系?寬呢?

組織學生先討論,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出兩幅圖的長和寬的關系:第二幅圖的長是第一幅的2倍,寬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長的比是2:1,寬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圖形的每條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就是把圖形按2:1的比放大。

提問:剛才我們在電腦上操作時,把原來的一幅長方形按怎樣的比放大了?

2、認識圖形的縮小。

談話:我們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縮小。 提問:如果要把第一幅圖按1:2的比縮小,縮小后的長與寬各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三、教學例21、出示例2,讓學生讀題

(1)提問: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長、寬各是原來的幾倍?各應畫幾格?

(2)學生畫圖,再展示、交流。

(3)讓學生嘗試在方格紙上畫出縮小后的長方形,再展示各自畫的圖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點指導學生說說縮小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應畫多少格。

2、討論:把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讓學生明確: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大小變了,但形狀沒變。(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長與寬的比與原來圖形的長和寬的比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試一試

先獨立畫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提問:量一量,斜邊的長也是原來的2倍嗎?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小結: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條邊的長都是原來的2倍。

四、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讓學生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縮小后的圖形,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畫的,縮小后有關邊的長度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應畫幾格?

2、做練習六第1、2題。

第1題要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相關圖形邊的長度,并完成填空,再組織交流。

五、全課小結。

什么是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要遵循什么原則?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六、課堂作業(yè) 補充習題28-29頁

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教材55頁的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二的第3--5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經(jīng)歷探究根據(jù)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上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jù)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

重點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以燈塔為中心的平面圖。

(1)以燈塔為中心,燈塔的上、下、左、右分別表示什么方向?

相機指出:東——e 西——w 南——s 北——n

(2)在圖上指出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燈塔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是清涼島,你能在圖上表示出清涼島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根據(jù)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二、展開

1、明確清涼島的位置。

(1)題目中告訴我們清涼島在哪里?

(2)你能在圖上指一指清涼島的大致位置嗎?

自己在圖上指出來,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圖上畫出清涼島的位置呢?

在小組中討論后全班交流。

使學生認識到要先畫出表示方向的射線,再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圖上距離。

(2)怎么畫出北偏東40°的射線?

各自用量角器在圖上畫一畫,邊畫邊思考:應該怎么擺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數(shù)?

指名上黑板畫,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擺放量角器。

讓學生說說畫表示方向的射線時要注意什么?

(3)怎么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距離?

圖中告訴我們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清涼島在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圖中清涼島的位置在燈塔處沿北偏東40°方向的射線幾厘米的地方?怎么想?

各自計算后指名匯報:20÷5=4(厘米)

追問:為什么用20÷5就是圖上距離了?

引導學生在圖上標出清涼島的位置,并與同學交流。

3、試一試

(1)出示題目要求:在燈塔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處是紅楓島,你能在圖中表示出它們的位置嗎?

(2)各自獨立完成。

(3)組織全班交流,重點交流畫南偏西30°方向的射線的方法和所確定的位置。

三、練習

1、討論“練一練”

(1)看圖說一說:圖上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是猴山多少米?孔雀園呢?

自己先算一算實際距離,然后與同座位的同學說一說。

匯報交流: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來的?連起來怎么說?

孔雀園呢?

引導學生說出:熊貓館在猴山北偏西60°方向120米處??兹笀@在猴山南偏東35°方向90米處。

(2)蛇館在猴山南偏西45°方向150米處。怎么在圖上表示出它的位置。

各自在圖上畫出表示南偏西45°方向的射線,再算出圖上距離,最后標出蛇館的位置。

練習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體的畫法。

2、討論練習十二第3題。

(1)出示題目,理解題目所包含的信息。

(2)飛機a在機場的什么位置?

(3)飛機b、c、d、e分別在機場的什么位置?你能在途中表示出這四架飛機的位置嗎?

各自在圖上表示出來,然后匯報交流。

四、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二第4題和第5題以及補充習題相關練習。

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篇4

復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篇目,學會生字。

2.會給短語填上合適的詞,積累詞匯。

3.默寫《春雨》和《春曉》,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復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積累和運用

1、《古詩兩首》

(1)背誦古詩

(2)古詩描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什么情景?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默寫古詩兩首

2、《蠶姑娘》

(1)課文講了什么的事?

(2)蠶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3)學了本課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3、《月亮灣》

(1)課文的主要介紹了什么?

(2)學會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4、《快樂的節(jié)日》

(1)感受生活的美好。

(2)理解“有了-------就-------”一句,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3)本課中你學會了什么?

4、習作訓練

(1)講童話故事

(2)收集描寫春天的故事

(3)寫觀察日記

第二課時

一、提示各課重點

?春雨》和《春曉》:(隨、曉)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蠶姑娘》:(換、蓋)(背誦課文)

?月亮灣》:(繞、朝、緩)(背誦課文)

?快樂的節(jié)日》:(健、康、勇、敢)(背誦課文)

二、填詞訓練

一()村子一()小河一()小橋一()魚兒

一()朝霞一()稻田一()桃花一()茶樹

()的房子()的繭子()的姑娘

()的山()的衣裳()的桑葉

()地流()地游()地采

三、課堂練習

1.看拼音寫詞。

chūnxiǎoshuìmiángēnsuíjiànkāngzhùhèxīwàng

()()()()()()

dàoyìnghuànshangxiānyàncóngcǐzǔguó

()()()()()

2.照樣子寫詞語。

暖洋洋笑氣亮

又黑又小

3.把詞語搭配起來。

幸福地飛翔

勇敢地撫摸

歡快地流淌

輕柔地成長

4.默寫古詩《春曉》《春雨》并和相對的意思連起來。

四、課后作業(yè)

背誦相關課文,默寫生字

蘇教版10的分與合教案篇5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辨析“觀察、觀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至5自然段。3、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從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5、灰椋鳥

2、點明:灰椋鳥,鳥夫人一種,喜歡群飛,食種子和昆蟲。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讀通讀順課文,理解生字詞。標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2、檢查自學情況。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自讀課文,找出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

2、讀一讀這些句子及句子所在的段落。

3、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段意。

四、講讀第一段。

1、默讀,思考:一開始,“我”對灰椋鳥是什么態(tài)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變了對灰椋鳥的看法?

3、“我”和同伴準備在什么地方觀看灰椋鳥歸來的情景?

4、齊讀第1、2自然段。

五、指導書寫,布置練習。

1、指導書寫,完成文后習題2。

2、抄寫習題3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二段。

1、默讀本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討論:灰椋鳥開始歸林——歸林時——歸林后的情景。

3、當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灰椋鳥開始歸林了,是什么樣的心情?(驚喜)從哪些詞里反映出來?(忽然、翹首遙望)

4、指名讀,讀出“我”和同伴驚喜的心情。

5、出示課文第4自然段。

(1)默讀思考: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時間順序)這順序體現(xiàn)在哪些詞上?( “一開始” “幾分鐘”。 “一小群一小群” “先回來的鳥”……)

(2)文章是怎樣寫一開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鳥歸林的?

(3)寫“大部隊”時,作者用哪個詞,準確地描繪了當時的氣勢?“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畫出描寫的句子。指名讀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樣寫“先回來的鳥”和“后到的鳥”的?指導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6、用“~~~”畫出描寫灰椋鳥不愿過早地安眠的語句。

(1)指名讀。

(2)“樹林內(nèi)外,……俱樂部?!边@句話描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場面?“飛瀑落入深澗”其實寫的是什么?“驚濤拍打岸灘”呢?最后指名讀,展開想象,體會鳥兒喧鬧的場面。

7、指導背誦第二段。

二、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1)在回來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2)為什么說鳥是人類的朋友?

2、出示“我”的感想:鳥是人類的朋友……的壯觀場面呢?

(1)“我”的感想包含幾層意思?

(2)把第二句改為不用問號的句子。

3、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三、總結課文。

1、為什么說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1)再讀樹林的環(huán)境描寫,體現(xiàn)適合鳥類生存。

(2)林場工人辛勤勞動,造了哪些林?

(3)我們要熱愛鳥類,熱愛大自然。

2、朗讀課文。

?作業(yè)設計】

1、寫幾則保護益鳥的公益用語。

?板書設計】

25、灰椋鳥

辛勤勞動,植樹造林

一開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鳥 歸林幾分鐘 排空而至 場面壯觀

不愿過早安眠 喧鬧

愛護鳥類,愛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