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5篇

時間:2022-10-24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在教師日常教學工作開始前,教案是十分有必要制定的,寫教案其實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完成的課前準備工作,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5篇

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解題。

師:同學們,你說說你現在的生活和你爺爺、奶奶時候的生活有什么變化?那你知道嗎?是什么給我們帶來了如此大的變化?(科學技術)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講的也是和科學技術有關的。一起來讀課題(29呼風喚雨的世紀)看到呼風喚雨讓你首先想到了誰?(神仙)呼風喚雨是指他們的法力。那課題中的呼風喚雨還是指神仙的法力嗎?那是指什么?(科學技術)同學們,人類們科學技術已經完成了過去由神仙才能辦到的事,科學技術真是太神奇、了不起。帶者這種感覺再來讀一讀題目。

好,同學們這個題目還不是完整的句子。誰來將它說成一個完整的句子。(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那么20世紀為什么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檢查預習、朗讀課文。

1. 自讀課文、要求:

??讀準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借助手中的工具書,查查他們的意思。

??聯系上下文,想想它們在課文中應是什么意思。

??讀完課文后,找到課文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線劃下來。

2.學生自讀、自悟、自劃。

檢查讀詞語,開火車讀,并隨即理解。

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系、哲學、幻想、的確、光年、因特網、原子核、呼風喚雨、農耕社會、(看圖說說農耕社會是怎樣的?)騰云駕霧、潛入深海、程控電話、遠洋船舶、歸根到底

理解:

洞察:觀察的很清楚。

改觀:改變原來的樣子,出現新面目。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比喻能夠支配自然。

原子核:原子的核心部分。

哲學: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光年:天文學上,距離單位,光在一年內走過的路程。1光年=94.605億公里。

3、齊讀詞語。

4、檢查讀課文情況,逐段指名讀。

5.點評。

6、回答:課文的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接下來,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著呼風喚雨的神奇世紀。

三、再讀課文,交流自讀感受。

1.仔細讀課文,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寫自己的體會。大家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難,也可以在書上作個記號。

2、請學生讀感受,并將疑難歸類。(靈活處理)

疑難預設:

發(fā)現和發(fā)明區(qū)別。

改觀和改變區(qū)別。

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

什么是物質文化生活?

四、精讀課文第四段

師:好,接下去老師要讓你找一找課文是怎么表現科學技術的呼風喚雨的本領。課文舉了例子嗎?引入第四自然段。

1.找科學技術成就的例子。(登月球、潛入深海、天體┈)

2.你還能舉一些科技成就的例子嗎?(略)正是這些科技成就將我們的生活帶入了幸福的境界,讓我們過上了舒服、愜意的生活。有一句話說明的正是這個意思,你找到了嗎?

理解人類的舒適和方便,是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顯紅色)

① 指名讀。

② 過去王公貴族不敢想的生活是怎樣的?

③ 王公貴族以前過的生活是怎樣的?(沒有電視)

師:是什么讓我們過上了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生活?(人類)是的,人類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科學技術給自己帶來了福音。讓我們再來讀這一句話,深刻地體會一下。

3、齊讀第四自然段。

師:同學們,無論是課文舉了大量的科學成就,還是王公貴族的生活和今天的生活相比較,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巨大魅力,所以我們不得不大聲的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好,拿好書,讓我們再次感受呼風喚雨的震撼,帶者豐富的感情齊讀第四自然段。

五、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回顧了呼風喚雨的20世紀,我們目睹了科技的日新月異,看到了它給人類生活創(chuàng)造的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那么,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應該為創(chuàng)造這份奇跡做些什么呢?

六、生字書寫。

1.教師范寫較易寫錯的字。

2.屏顯本課12個生字,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生書寫。

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chuàng)造的奇跡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發(fā)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

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qū)別“發(fā)現”與“發(fā)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fā)現”哪些“發(fā)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篇3

一、解題釋題導入新課

1.說說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課題;正如大家所找的這些資料所說明的,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能運用高科技來呼風喚雨的世紀。

板書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3.解題釋題:

什么叫世紀?(一百年為一個世紀,20xx年屬于2l世紀)

什么叫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土運用法力喚來風雨,這里是比喻人們能夠比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過渡引入:讓我們一起學習看看人們怎么利用科學來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導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輪讀生字。

(1)糾正不良讀音

(2)強調讀音;后鼻韻——“程”“耕”“幻”“控”;翹舌音——“程”·哲”:第二聲“潛”。

①匯報預習:哪些字容易寫錯?“鞍”右邊不是反文?!盎谩辈荒芏嘁粩\。

②字詞意思質疑——通過預習,哪些宇詞你不理解?

3.引導解疑—全班討論解答,教師相機點撥。

a.難點詞釋義:奇跡、出乎意料、依賴、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寄托、洞察,歸根到底,回顧,改善。

b.易混詞區(qū)別:發(fā)明——發(fā)現。(“發(fā)現”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guī)律,“發(fā)明”是指本來不存在的,是新創(chuàng)造。如電腦電視是人類的發(fā)明,而恐龍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發(fā)現。)

三、初讀課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2.說說讀后給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發(fā)展太迅猛,

生b;人類原先生活的環(huán)境太差,沒有電燈沒有電視……

生c,人類能登上月球、能潛入探海、能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等是科學創(chuàng)造的奇跡。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難解字詞,知道了20世紀是一個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世紀。

五、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篇課文學生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我在這一課時主要是通過讀課文來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為第二課時的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在這里我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好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并在讀課文時對自己有感受的部分進行交流。從這節(jié)課來看,學生對工具書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學手里沒有字、詞典,而有的同學卻很會利用字、詞典,對詞語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得進一步指導學生用好工具書,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通過讀課文同學們都對課文感受很深的段落進行了標記,有的同學畫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談的也不錯,這說明通過讀課文有的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了。但還有部分同學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節(jié)課當中應帶領學生再進一步的理解課文內容。

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篇4

一、教學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本課是第八組課文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教學這篇課文,我覺得本課的設計應該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突顯語文學科的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搜集信息,共同討論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構建新知,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閱讀了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fā)明的資料,培養(yǎng)了學生課前參與的能力,體現了生活中學語文的大語文關。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本課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教學時在運用視頻資料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及詞語辨析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松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系、哲學"等詞語。

2、有感請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的奇跡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一同去感受絢麗多彩的生活吧?。R讀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直奔主題、總體感知課文

師:通過讀書你了解到課文的哪句話與課題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指名并齊讀中心句(理解呼風喚雨的意思)

師評價過渡:那么在這篇文章中呼風喚雨的是誰呢?又是靠什么呼風喚雨的呢?

(三)指導精讀、積淀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這兩個問題告訴我們的?(設問)

(2)師生對讀設問句(師問生答)

(3)師:那么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用課文中的語言來告訴大家?

出示重點句子,進行詞語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和發(fā)明

指名讀句子,初步理解發(fā)現和發(fā)明

師過渡:同學們真會學習,那么20世紀人類都取得了哪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和發(fā)明呢,誰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為什么說這些發(fā)現和發(fā)明都是奇跡呢?(學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進一步理解20世紀的奇跡般的科技成就和發(fā)明。

畫面播放:(人類登月球、潛入深海、原子核等;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等)

(4)出示課件:同學們,20世紀的科技發(fā)明還遠不止這些,老師將同學們搜集的關于20世紀科技方面的發(fā)現與發(fā)明的資料做成了課件,看完后你對發(fā)現和發(fā)明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課件詞語練習,進一步理解發(fā)現和發(fā)明(圖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讀短語

師小結:20世紀出現了如此多的奇跡般的發(fā)現和發(fā)明,看完以后你對20世紀有一個怎樣的評價?(20世紀真是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過渡: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和發(fā)明,使得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

出示句子:正是這些發(fā)現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a指名讀句子,說說“改觀”是什么意思?它和“改變”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齊讀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師過渡:正是這些發(fā)現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那么上百萬年前的農耕社會又是什么樣子呢?

①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人類上百萬年歷史中生活狀態(tài)的語句

②出示句子: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③隨即媒體出示———農耕社會圖

④以圖為背景覆蓋文字: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師:想象一下沒有()沒有()的生活該怎么過呀?

師:一百多年前,人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讀出你的感受!

師過渡:可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渴望能夠擁有神奇魔力,那么人類是借助什么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讀句子

師:你在哪里聽說過“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神話西游記)

讓學生說說故事情節(jié),活躍氣氛。

師:可是在20世紀以后,人類社會真的有了“千里眼、順風耳,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課件圖片:上下對比出圖片(千里眼——天文望遠鏡、順風耳———雷達、騰云駕霧——民航飛機)

師過渡:因為有了這些發(fā)現和發(fā)明,在20世紀短短的一百年中,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速度之快,變化之大足以令我們驚嘆,用文中的一句經典的古詩來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好嗎?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齊聲朗讀

a理解詩句

b師范讀:聽老師讀,同學們仔細品味,同學們細細品味其中的含義

師過渡: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類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難怪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齊讀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最后一段

師過渡: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卑耸旰?,這段話依然適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卑耸旰?,這段話依然適用。

(1)指名讀句子

(2)師:1923年,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的這句話到八十年后的20xx年,這句話仍然適用,那么到今天、明天、后天乃至將來這句話是否依然適用?

此時,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一同來感受并暢想21世紀的美好明天吧!

課件:播放科技短片(衛(wèi)星探測月球、太空出艙)

(3)小組合作說話練習:看了短片后,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暢想21世紀的科技發(fā)展美景吧?。梢允钱愊胩扉_)

(4)匯報交流

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真聰明,你們真會想象,相信,在你們刻苦的努力下,這些想象一定會變成現實,我們堅信,21世紀更將是一個偉大的世紀,也更將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有效練習,擴展文本

布置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要求每組成員共同合作,查找資料,然后選擇題目,完成一篇科學小短文。選擇題目如下,也可以自擬。

五、教學媒體運用的說明

1、上課伊始,播放畫面,教師隨畫面內容,一方面將學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想了解科技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興趣。

2、引導學生直奔主題,課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風喚雨”這個重點詞語的意思。

3、在指導精讀、積淀感悟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習第二自然段。利用課件出示重點句子進行詞語辨析,進一步區(qū)分“發(fā)明和發(fā)現”、“改變和改觀”兩組近義詞的意思和用法。

4、課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利用課件中的發(fā)現和發(fā)明引出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播放科技短片,配樂課件展示了大量的關于20世紀科技方面的發(fā)現與發(fā)明的資料,讓學生了解20世紀的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和發(fā)明,進一步理解、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媒體的使用,使20世紀的高科技發(fā)明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像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等畫面給了學生很直觀的視覺感受。

5、在學習第四段的基礎上進行對比學習引出課文第三自然段,媒體出示農耕社會圖,運用課件進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讀指導,運用課前搜集到的《西游記》中的“千里眼”“順風耳”的圖片與20世紀的天文望遠鏡、雷達等現代科技的發(fā)明及發(fā)現的圖片進行對比學習,圖片的呈現使學生一目了然,深切地體會到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6、在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時,利用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在運用視頻資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松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媒體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運用多種媒體與語文課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媒體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運用語言、積淀感悟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運用媒體出示重點句子加以理解并隨機指導朗讀,突破了難點,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年級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正確理解新詞。

2、讀通課文,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神話故事《西游記》。

二、談話引入、揭題質疑

1、同學們,剛才我們談到古時侯的人們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話故事,那么美麗的神話能否變成現實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29課去驗證一下吧!

2、讀題質疑,理解詞語“呼風喚雨”、“世紀”。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思考: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檢查自學情況:

⑴ 認讀新詞。

⑵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⑶ 解決簡單問題(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個世紀?誰呼風喚雨?怎樣呼風喚雨?)

4、過渡:

你是從哪里找到答案的?導入學習第2自然段。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導學習第2自然段

⑴ 齊讀第2自然段:

說說讀懂了什么?

⑵ 結合理解設問句,區(qū)別“發(fā)現”和“發(fā)明”。

⑶ 過渡:

科學技術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那么在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呢?

3、指導學習3、4自然段:

⑴ 默讀3、4自然段:

重點詞句圈圈劃劃,同桌交流。

⑵ 集體交流:

說說20世紀前人們是怎么生活的?

(理解“依賴自然”、“農耕社會”。)

⑶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課外的了解說一說,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如果讓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你愿意嗎?

過渡:

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而古時侯的人們只能把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話。

⑷ 結合課文說一說:

古時侯的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理解“千里眼”、“順風耳”。)

猜一猜:

古時侯的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想一想:

當時這些愿望為什么不能實現?

過渡:

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⑸ 看課件展示(登上月球、潛入深海……)。

⑹ 同學們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關資料,你知道20世紀的人們還擁有哪些科學成果?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

⑺ 出示一組老師收集的資料,交流:

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齊讀第4自然段。

⑻ 現代科學技術變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讓人無法想象。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的?

4、總結朗讀:

同學們,此刻,我們回過頭來朗讀第1自然段,你認為應該怎樣讀?

四、小結收獲、暢談未來

1、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過渡:

20世紀,人類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奇跡,21世紀,我們人類還將創(chuàng)造出更輝煌的業(yè)績。

2、暢談:請你大膽推測,21世紀,科學技術還會創(chuàng)造出哪些奇跡呢?

3、贈言,提出希望。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人類

↙ ↖

科技→發(fā)現和發(f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