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茶的教案5篇

時間:2023-01-10 作者:Kris 備課教案

教案就是教師把自己備課的內(nèi)容梳理記錄下來的文字,在制定教案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實際的教學情況,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古詩茶的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古詩茶的教案5篇

古詩茶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掛圖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本節(jié)課學習古詩《草》

二、看圖說話

1、看圖,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書課題:草

3、結(jié)合課后“我知道”,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三、整體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教師隨機點撥。

如:理解詩中的“歲”是“年”的意思;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直觀形象地理解“枯、榮”的意思。

四、感情朗讀,啟發(fā)想象

1、指導朗讀,感受古詩節(jié)奏美。

2、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3、學生練讀,啟發(fā)學生想象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體會感情。

五、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自讀古詩,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2、小組討論、交流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感悟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3、反復誦讀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p>

4、練習背誦。

六、指導書寫“枯、榮、燒”3個生字

重點講解: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

七、積累運用

1、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nèi)容。

2、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p>

第二課時

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題導入

1、出示畫面,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小池》,今天,我們和詩人楊萬里一起去欣賞春天的景色,板書課題。

2、讀題,理解題意

宿:住宿、過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店

(詩人楊萬里在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3、導入:楊萬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呢?他用一首詩寫了出來,我們一起讀讀吧!

二、初讀感知,了解詩意

1、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個別讀:要求讀流利。

3、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中寫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并根據(jù)詩文內(nèi)容回答。)

三、再讀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讀,結(jié)合圖理解詩意。

如:“稀疏的籬笆”、“小路伸向遠方”(看課件);理解“未成陰”

樹上的花已經(jīng)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不能遮擋太陽(看課件);詩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體會感情。

3、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fā)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結(jié)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給《宿新市徐公店》編故事。

六、閱讀積累

1、出示已學過的《村居》誦讀。

2、說說《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這兩首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描寫春天的景色。前兩句都寫了春天的景色,后兩句都寫了兒童的活潑和快樂。)

六、指導書寫“未、追、店、徐、菜、宿” 6個字。

重點講解:

未:上橫短、下橫長,撇捺要舒展。

追:提示筆順,后寫“走之兒”

宿:寶蓋不宜太寬。

菜:“采”是八畫,不要把第三筆“點”和第六筆“豎”誤連成一筆。

板書設(shè)計: 2、古詩兩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詩的內(nèi)容 情: 喜愛

畫:籬落 一徑 枝頭(靜)

兒童 黃蝶 黃花(動)

古詩茶的教案篇2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賀知章寫的另一首《回鄉(xiāng)偶書》。

2、板書課題、解題。

二、學習《回鄉(xiāng)偶書》。

1、簡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誰來介紹一下這首的作者?

2、齊讀、指名讀。思考: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課文注釋及自學詩句,記下不懂的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學生自學討論}

4、同學們學得真起勁,那么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首詩,高不高興?那么放學回家后把這首詩給父母講一講好不好?

(1)分角色試練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

(生談)

5、小結(jié):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xiāng),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xiāng),離開家鄉(xiāng)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xiāng)音無改”,這無改的鄉(xiāng)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能不能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6、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7、《回鄉(xiāng)偶書》描繪了詩人告老返鄉(xiāng)不被相認的情景,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xiāng)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組內(nèi)進行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演出,師生評議。

8、師模仿“記者”,采訪“賀知章”。

9、感情朗讀、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業(yè)。(任選一題)

1. 為《回鄉(xiāng)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

2. 編故事。

反思:

在古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手段,孩子們會感到“易”“趣”“活”,課堂上不在是那種沒完沒了的單調(diào)重復的各種習題和可有可無的乏味的回答,學生的視野、思想也不被禁錮在小小的教室里,通過表演,詩中那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尋味的情感,都會深深地印到學生的腦海里。

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讀課文內(nèi)容,深入理解課文語言;其次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設(shè)計表演過程。因此,課堂表演能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并靈活運用課文語言,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方法。

二、贈汪倫

教學目的:

1.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達到會背,會默寫。

3.欣賞李白的詩(小學生必背古詩中的)。

教學準備:掛圖,錄音機,寫好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畫故事引入,激起興趣

1.出示圖畫,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錄音:有關(guān)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小故事,和《贈汪倫》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二、自讀自學,領(lǐng)悟詩意

1.檢察預習,你查了什么資料,了解了什么知識?

2.自讀古詩,說說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連起來說說詩意。

5.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作者什么感情?怎么寫的?你從哪里體會出李白和汪倫的情誼深?

三、感情朗讀,理解背誦

配樂有感情朗讀,提高興趣,體會感情。

四、表演詩意,創(chuàng)造理解

表演詩中描繪的場面,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古詩,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擴大閱讀,欣賞古詩

先回憶學過的李白寫的詩,感情朗讀。

然后欣賞小學生必背古詩中李白的詩,是老師事先寫好的書法作品,擴大閱讀面,激起興趣,為課后題奠定基礎(chǔ)。

(附課后選做題:舉辦一次書法比賽。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寫成書法作品,比一比誰寫得好。)

古詩茶的教案篇3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教師手拿一棵小草提問: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特點嗎?你對什么季節(jié)的草最感興趣?為什么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古詩《草》,看看詩中寫了小草的什么特點?

二、范讀課文,學生領(lǐng)會。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1)注意兩個“一”的讀法,前一個“一”讀yí,后一個“一”讀yì。(2)注意糾正錯音。(3)注意讀出節(jié)奏。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放課件,整體感知詩的意境。

先出現(xiàn)生長著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再出現(xiàn)草葉枯黃的秋景,在烈烈勁風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現(xiàn)春回大地,小草鉆出灰燼,一派勃勃生機的畫面。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師做重點指導。

離離:形容野草茂盛的樣子。

歲:年。

盡:完。

生:生長。

榮:茂盛。

4、質(zhì)疑問難,深入理解詩句。

提問: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

議答:野火只能燒掉草的莖葉,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燒不掉的,所以來年春天,草還會重新長出來,從而體會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為什么要寫草呢?

議答:白居易贊賞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告訴人們要學習草頑強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學生邊想象詩意,邊練習背誦。

五、自學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chǔ)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內(nèi)交流。

3、指導書寫。

古詩茶的教案篇4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文題目。

我們學習了《識字1》,通過朗讀我們發(fā)現(xiàn)了春天的特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大家對春天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草》這首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自讀自語

2、小組合作朗讀,提出不懂的詞互相討論。

三、細讀理解詩意。

通過學習我們對詩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來學習。

離離:指草長的非常茂盛。

歲:年

燒不盡:燒不完

你喜歡小草嗎?喜歡它什么?

小草那種頑強的生命力。

同學們,大火燒得那么厲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風一吹,小草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覺得小草怎么樣?

(把“強”寫在黑板上)“強”字前邊的“堅”字換一個什么字更合適?確切地說,是什么“強”?

生:是頑強!

師:對!是頑強!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頑強!火把葉子都燒光了,第二年照樣發(fā)芽,多么了不起呀!

面對小草的遭遇,你覺得大火是怎樣的?帶著你的感覺來讀第三句話。

而小草的頑強又應該讀出怎樣的感覺呢?請你也來讀讀第四句。

正是因為小草的這種頑強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寫下了這首詩來贊美它。學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小結(jié):是啊!小草雖然狠渺小,但它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即使是無情的大火也不能將它燒盡,只要春天溫暖的風一吹,小草又會蓬勃生長。這首古詩使我們加深了對春天的認識,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熱愛大自然吧!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五:作業(yè)

填空;

離離—( ) 一歲—( )野火—( )春風—( )

板書設(shè)計:

二次備課

古詩茶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jié)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guān)詩人、詩作的相關(guān)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diào)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fā)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guān)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zhuǎn)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xiāng),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xiāng)、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nèi)容。

(二)后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jié):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