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十計算教案推薦8篇

時間:2023-01-14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強調聯(lián)系實際,老師們制定教案做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圈十計算教案推薦8篇,感謝您的參閱。

圈十計算教案推薦8篇

圈十計算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傳遞、迅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情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趨勢。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情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趨勢。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層次。

教學要求:理清課文結構層次。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你對電子計算機有哪些了解,說一說。

2、你知道什么是多媒體嗎?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重點學習以下幾個字詞。

méidànài

媒誕埃

3、指名讀課文,其余同學糾正字音。

三、再讀課文,分清層次。

1、默讀課文,概括每自然段的意思。

2、想想課文重要講了幾個意思,如何分段?

3、指名回答,講解糾正。

①講了計算機的誕生與發(fā)展。

②講了什么叫多媒體。

③講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

④講計算機的發(fā)展將更加迅猛,會越來越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全文。

教學要求:理解全文,展開想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全文主要講了什么?

2、課文結構層次如何?

二、學習課文。

1、指名學生讀課文。

2、思考討論:

①什么是多媒體。

②計算機與多媒體有什么關系?

③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電腦設備可以做什么呢?

④為什么說電子計算機成為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主要角色。

3、指名回答,教師講解糾正。

三、展開想象。

1、計算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那么大的作用,它從誕生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有多長時間,有多大變化?

2、課文最后說:“計算機”會越變越神,你展開想象,它能“神”到什么程度?

四、總結全文。

1、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感受?

2、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五、指導朗讀。

六、作業(yè):

1、看拼音寫詞語:

dàn shēng fān yǎn chuan dì quē shǎo

( ) ( ) ( ) ( )

2、填空:

第一臺計算機誕生于年,名叫,電子計算機發(fā)展迅猛,差不多每年就產(chǎn)生一代新的計算機。

板書設計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電子計算機:發(fā)展迅猛

越來

多媒體:傳輸聲圖等信息

越神

圈十計算教案篇2

教學內容:時間的計算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探究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算法,能夠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的進行有關計算。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習慣。

3、 進一步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進一步養(yǎng)成獨立安排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點: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合理安排時間。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時間就是金錢”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師:同學們,當你背著小書包,高高興興來到學校的時候,一天的學習生活就開始了。那么,你計算過每天在學校里的時間有多長嗎?帶著這個問題,以4人小組為單位,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比比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最棒。聽懂了嗎?好,開始。

生:小組討論完成,并匯報。(說出怎樣算出來的)

二、復習舊知并拓展。

1、復習舊知。

出示課件1——小明起床,上學,到校,上課,下課,放學的時間。

每張圖讓學生自己觀察從中獲取信息,并說出來。教師板書。

起床:7:00

上學:7:30

到校:7:45

第一節(jié)上課:8:20

第一節(jié)下課:9:00

放學:12:00

小組內任選兩個時間段進行計算,并匯報本組算得的什么和計算結果。(說出計算方法)

有同學選起床到第一節(jié)下課有好長時間,如沒有,教師出示課件叫學生試著計算。

板書9:00-7:00=2(小時)

師:為什么這里用小時不用時?

師:2小時有多少分? (120分)怎樣知道的?所以這里的2小時是一段時間不是一個時刻。

2、拓展練習。

出示課件2(現(xiàn)在4:50,路上要用20分鐘,回去看大風車節(jié)目能趕上嗎?

用鐘面演示,4:50再過20分鐘是多少時刻。(請學生上來演示)

師:有誰知道大風車節(jié)目開始的時間?(鼓勵表揚知道的同學,建議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開始和結束的時間記下來)。

板書:回到家的時間:5:10

大風車節(jié)目開始的時間:5:27

師:能趕上看嗎?

三、團結協(xié)作。

同學們喜歡郊游嗎?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份郊游的活動時間安排,好嗎?比比看那個小組設計的最合理。

小組匯報。

四課堂.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練習了時間的計算,還學會了安排時間.(板書課題:時間的計算)

四、課后作業(yè)。

觀察郵政局的營業(yè)時間。

圈十計算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鼠標的握法及操作方法,知道鼠標的左鍵、右鍵、移動、單擊、雙擊等常規(guī)操作方法。

2、學習開機、關機的步驟。

二、教學重點:

鼠標的握法及操作方法,知道鼠標的左鍵、右鍵、移動、單擊、雙擊等常規(guī)操作方法。

三、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新課。

2、新知園。

(1)學習計算機的開機。

(2)認識計算機的桌面。知道桌面,就是屏幕上顯示的整修區(qū)域,計算機程序在桌面上的名稱叫做圖標。從圖標可以運行程序。利用“開始”按鈕,也右以進入程序。運行后的程序,其名稱以按鈕的形式出現(xiàn)在任務欄中。

(3)學習握鼠標的方法:用右手掌心握住鼠標,食指輕輕放在鼠標器的左鍵上,中指輕輕放在鼠標器的右鍵上,大姆指、無名指和小姆指輕輕握住鼠標的兩側。

(4)學習移動鼠標、雙擊和單擊。雙擊,就是快速按鼠標左鍵兩次。移動鼠標,就是不需要擊鍵,只改變鼠標指針在桌面上的位置。單擊就是按一次鼠標的左鍵。

(5)學生進行移動鼠標、單擊鼠標和雙擊鼠標的練習。

(6)學習關機。

3、大顯身手:

(1)說說開機與關機的操作順序有什么不同。

(2)說說在生活中哪些方面應用了計算機。

4、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5、你知道嗎?

教材第6頁鼠標的由來。

四、課堂小結。

圈十計算教案篇4

一、復習

1、 文件的創(chuàng)建

2、 文件夾的創(chuàng)建

二、引入

文件夾中文件的來源除了創(chuàng)建外,也可以通過復制、移動等操作來實現(xiàn)

三、新授

1、 文件復制

①菜單法

②快捷法

③工具欄法

④左鍵拖動法

⑤右鍵拖動法

四、綜合練習

五、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

除了使用“我的電腦”程序管理計算機資源外,還可以用哪個應用程序來管理計算機資源?試比較這兩個應用程序的優(yōu)缺點。

教學過程

1、 在c盤中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練習”的`文件夾,然后把c盤“windows”文件夾中名為backgrnd.gif復制到該文件夾中。

2、 將c盤上的文件ms.wbm復制到“練習”文件夾中。

3、 將c盤“三維圖”文件夾中的任意3個文件復制到“練習”文件夾中。

4、 查找c盤名稱為readme.txt的文件。

5、 把c盤“windows”文件夾中的5個擴展名為txt的文件復制到“練習”文件夾中。

6、 查找c盤中文件名以“wh”開頭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夾。

圈十計算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方法,感受數(shù)學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索的興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體會并掌握探索數(shù)學規(guī)律的方法。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歸納算式的特點和蘊含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題目: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

2.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計算器,學會了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今天,我們要用計算器來探索一些算式中蘊含的規(guī)律。(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例題3。

2.學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并將計算結果填寫在教材上。

3.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展示學生完成的作業(yè)。

(2)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師:將下面兩題分別和第一題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觀察,獨立思考。

小組內和同學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發(fā)現(xiàn):被除數(shù)相同,除數(shù)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來的商除以2,除數(shù)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來的商除以3。

4.運用規(guī)律。

(1)提問: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shù)嗎?(課件出示題目)

(2)讓學生獨立進行填寫。

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學生填完后,引導用計算器驗算。

(3)組織匯報交流。

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頁“練一練”。

讓學生先用計算器算出前三題的得數(shù),再直接填出后面幾題的得數(shù),最后引導用計算器驗算所寫的得數(shù)是否正確。

2.完成教材第44頁“練習七”第7題。

(1)引導學生觀察題目左邊的算式,說說算式中的規(guī)律。

(2)根據(jù)左邊算式中的規(guī)律,直接寫出右邊算式的得數(shù)。

(3)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圈十計算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會用計算器求數(shù)的立方根.

2.通過用計算器求立方根,培養(yǎng)學生的類比思想,提高運算能力;

3.利用計算器求立方根,使學生進一步領會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

4.通過利用計算器求值體驗現(xiàn)代科技產(chǎn)品迅速、精確的功能,激發(fā)學習、探索知識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用計算器求一個數(shù)的立方根的程序

教學難點:準確的用計算器求一個數(shù)的立方根

三.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

四.教學手段

計算器,實物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前面我們學習了用計算器求一個數(shù)的平方根,現(xiàn)在我們回憶一下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如何利用計算器求一個數(shù)的平方根?操作步驟?

練習:求下列各數(shù)的平方根:

(1)13; (2)23.45

在初一學習了用計算器求一個數(shù)的平方或立方的方法?(由學生回答操作過程,并對比兩者的差別與聯(lián)系)

對于用計算器求一個數(shù)的平方根的方法我們已經(jīng)熟悉了,那么如何用計算器器其一個數(shù)的立方根?與求平方根有何區(qū)別和練習?

對于求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操作過程基本相同,主要差別是在開方的次數(shù)上,因此要注意其立方根時開方數(shù)是3。

例1.用計算器求

分析:求解時要用到 上方的鍵 ,因此要用到“2f”功能鍵轉換。

解:用計算器求 的步驟如下:

=5

小結:從這道題刻一個觀察出用計算器求立方根和平方根十分類似,區(qū)別是在倒數(shù)第二步的按鍵將 改為改為 ,只是次數(shù)不同。

例2.用計算器求

解:用計算器求 的步驟如下:

≈12.26

小結:由于計算器的結果較精確小數(shù)的位數(shù)較多,在遇到開方開不盡的'情況下,如無特殊說明,計算結果一律保留四個有效數(shù)字。

練習: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3) ; (4)

(5) (6) (7)

(8) (9) (10)

例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精確到0.01)

(1)

解:

用計算器求 的值:

(2)

解:

用計算器求 的值:

六.總結

今天學習了用計算器求一個數(shù)的立方根,求立方根的方法與平方根的方法類似,但要注意開方次數(shù)。做題要細心仔細,嚴格按照步驟操作。

七.作業(yè)

a組1、2、3

八.板書

圈十計算教案篇7

指導思想:

本課以小學信息技術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激發(fā)學生運用計算機表現(xiàn)創(chuàng)作的愿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計算機繪畫的知識和技能,并且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任務驅動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觀察、交流與探究實踐等活動中,學習計算機繪畫的技巧,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論依據(jù):

根據(jù)皮亞杰提出的學習是一種真實情境的體驗理論為依據(jù),通過欣賞和分析他人的計算機繪畫作品和各種課堂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感受計算機繪畫的魅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創(chuàng)作。通過計算機繪畫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內容:

本課是學生學習“畫圖”的入門課,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啟動和退出“畫圖”軟件;了解選擇畫圖工具的方法;初步掌握畫圖中各種工具的基本使用;建立文件夾并保存圖片文件。

學生情況:

本課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

認知特點

有研究資料表明,小學生注意穩(wěn)定性較弱,三年級學生一般長時間地關注某種事物或所從事的某種活動時間約為20分鐘。因此,設計繪畫教學活動,應注意學生的勞逸結合,以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促進學生能夠保持注意的穩(wěn)定性。

知識技能

有利因素: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電腦的基本使用方法,如一般程序的啟動方法;windows中一般常用命令及工具欄中常用工具的選擇、使用方法;文件的一般保存方法等。另外他們已經(jīng)上了三年的美術課,已掌握了很多美術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這是學習本課的知識基礎,這將有助于其對本課的學習。

不利因素:

我校自三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盡管大多數(shù)學生家里都有電腦,但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不齊,所以在接受新知的過程中就會有快又慢。

教學方式:

1、按照“觀察——激情、操作——概括、歸納——鞏固識記、實踐——探究”的教學程序進行教學。

2、選用的教學方法: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

教學手段:

直觀視覺刺激手段

親自動手實踐手段

技術準備:

1、多媒體網(wǎng)絡計算機教室

2、網(wǎng)上下載的電腦畫作品和以前學生創(chuàng)作的電腦畫作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啟動和退出“畫圖”軟件;

2、初步認識“畫圖”的窗口;

3、了解工具箱內各種畫圖工具的名稱與作用;

4、初步掌握刷子、鉛筆、像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5、學會選擇繪圖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

6、建立文件夾學會保存圖片文件。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他人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任務驅動法,引導啟發(fā)學生;運用展示作品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競爭意識;并用指導操作的方式幫助學生熟悉各種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逐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的能力。

2、逐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3、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畫圖軟件窗口的左丞,使用畫圖工具畫圖。

難點:掌握選擇畫圖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的方法。

教學流程示意

導入激情

啟動、關閉畫圖程序

認識畫圖窗口

講授新課認識畫圖板認識畫圖工具箱

設置前景色、背景色

教學過程

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掌握各種

工具及顏色的使用

實踐操作練習問題解決及經(jīng)驗交流

完善作品

作品展示

保存新作品

鞏固練習用“刷子”畫個彎彎的月亮。

綜合利用各種工具,畫一張自畫像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圈十計算教案篇8

[課 題] 規(guī)范使用計算機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有關計算機的法律和法規(guī)。

(2)認識病毒的危害性。

(3)養(yǎng)成良好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4)學會調整系統(tǒng)日期和時間。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難點]

重點: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遵守道德規(guī)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有的同學認為計算機不是我家的,可以隨便地刪除修改文件,造成計算機無法正常的工作,更有甚者隨意破壞計算機的鼠標器、鍵盤等硬件設備。今天我們大家就來學習如何規(guī)范地使用計算機。

二、新授

(板書:規(guī)范使用計算機)

1.了解有關計算機的法律和法規(guī)

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以下問題:

(1)在計算機安全方面我國有哪些法律和法規(guī)?分別是怎樣規(guī)定的?

(2)什么是知識產(chǎn)權?相關的知識產(chǎn)權法包括哪些?

學生帶著以上問題以小組形式討論。

學生匯報。不完整的,由其它小組來補充。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討論地很好。在計算機安全方面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知識產(chǎn)權定義中的智力成果,例如利用計算機編寫的軟件,設計的小創(chuàng)造小發(fā)明等,均屬于知識產(chǎn)權。

2.遵守使用計算機的道德規(guī)范

師: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在使用計算機方面也有相應的道德規(guī)范。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部分內容。對照上面的規(guī)定,看看自己在使用計算機時,沒有違返上述的規(guī)定。

學生閱讀計算機道德規(guī)范。

檢討自己在使用計算機時不規(guī)范操作。

師:剛才這些都很好,都能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知錯就改,就是老師和同學喜愛的好學生。隨著因特網(wǎng)的發(fā)展,許多同學在學?;蛟诩依锒伎梢栽谝蛱鼐W(wǎng)上沖浪,可以利用網(wǎng)絡查資料、聊天、發(fā)貼子等等。國家于xx年9月頒布的《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此有相應的規(guī)定。請同學齊讀“讀一讀”中的內容。

學生讀“讀一讀”

師:“計算機病毒”對同學們并不陌生吧,在報紙、雜志、電視都能聽到見到這個詞,似乎它無孔不入。

(板書:計算機病毒)

師:計算機病毒是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shù)據(jù)。計算機病毒是人為設計的程序,它具有生物病毒類似的特點:潛伏性、隱藏性、傳染性、破壞性等。

(板書:潛伏性 隱藏性 傳染性 破壞性)

(師講解)計算機被感染之后,有的病毒會立即發(fā)作,有的病毒要達到一定的條件才會發(fā)作。例如: cih病毒,它在每月的26日發(fā)作,每年的4月26日是它發(fā)作的高峰期,使許多的計算機無法工作,有的甚至造到嚴重破壞,所有保存的數(shù)據(jù)均全部丟失,給計算機用戶造成重大損害。我們平時用的磁盤都有可能攜帶計算機病毒,當你使用這些帶有病毒的磁盤時,就會把病毒傳播到另一個磁盤上。所以我們要增強“防病毒”意識,使用正版的殺毒軟件,定期查殺磁盤中的病毒,并且隨時升級查毒軟件,使它的殺毒功能更加強大。

(演示)國內常用兩個殺毒軟件“kv300”、“瑞星”簡介及使用方法……

三、小結

提問:

(1)計算機病毒會傳染給人嗎?

師:計算機病毒不會傳染給人。

(2)你用過哪些殺毒軟件?

學生列舉。

(3)我們使用計算機應具有什么樣的道德規(guī)范?

學生回答。

四、作業(yè)

用調整系統(tǒng)日期的方法,暫時“躲”過“cih”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