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雨教案優(yōu)秀7篇

時間:2022-11-15 作者:Cold-blooded 備課教案

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你們需要強調文字表述規(guī)范,熱門的教案是我們課堂的重要神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課堂的節(jié)奏,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繪本雨教案優(yōu)秀7篇,供大家參考。

繪本雨教案優(yōu)秀7篇

繪本雨教案篇1

活動準備

繪本ppt,與故事相符的圖片6張,漢字飛、跳、撞、爬、伸、吸各一張,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重點難點

激發(fā)幼兒的想象思維,啟發(fā)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引導幼兒感受友誼和合作的力量。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理解并學會用感情來看圖講述故事情節(jié)。

初步感受小老鼠和海獅的珍貴友情和合作精神,激發(fā)幼兒對繪本閱讀的學習興趣。

學習并模仿活動中小動物的動作,認識漢字:飛、跳、撞、爬、伸、吸,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出故事。

1.師利用ppt,出示小老鼠的尾巴,提問:

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么小動物?(小老鼠,他有個名字叫鼠小弟)

2.看鼠小弟旁邊有棵什么樹?(蘋果樹)鼠小弟看到蘋果樹上有這么多蘋果,心里會怎么想?(它想吃蘋果)

二、學一學,熟悉故事。

1.這時,來了許多小動物,他們也想吃蘋果,看看,來了哪個小動物?

師利用ppt出示小鳥和大象

提問:他們是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那小鳥是怎么摘蘋果的?它有什么本領呢?(認識漢字:飛)

大象有什么本領,它會怎么摘蘋果呢?(認識漢字:吸)讓我們來學一學大象摘蘋果嘍。

2.樹上還有蘋果,看看還有誰來了呢?

出示四個小動物的圖片。

長頸鹿是怎么摘蘋果的?學習漢字:伸

猴子呢?它在干什么?哦,原來小猴子是爬到樹上摘蘋果的。認識漢字:爬袋鼠媽媽帶著小袋鼠怎么摘蘋果的?

認識漢字:跳

犀牛呢?認識漢字:撞

讓我們也一起學犀牛來撞蘋果樹。

3.完整回顧一下小動物摘蘋果的動作。

“剛才這些動物都用了什么本領摘蘋果的呢?”

4.幼兒操作

鼠小弟看到小動物都摘到蘋果,它也想學他們的本領來摘蘋果。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張圖片,請你看一看,說一說,鼠小弟在干什么?它是在學哪個小動物呢?

把卡片送到相應的圖下面。

5.這么多小動物來摘蘋果,那他們誰第一個摘?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通過數樹上的蘋果得出小動物摘朋友的先后。請你上來擺一擺。

6.欣賞前部分的繪本。

三、揭示結果,提升主題。

1.心理活動,鼠小弟看到小動物摘走了這么多蘋果,樹上的蘋果怎么樣了?(越來越少)心情怎么樣呢?

2.是呀,蘋果越來越少了,鼠小弟心情很不開心。這時誰又來了?那你們覺得海獅來了,它們好像在說些什么?

3.海獅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頂球)可是沒有球,把誰當球呢?

4.看看海獅和鼠小弟到底有沒有吃到?

3.小結:原來他們兩個通過合作,鼠小弟終于吃到了蘋果。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通過合作我們就能做到平時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

繪本雨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故事畫面,分享故事情節(jié),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理解主人翁從不幸變?yōu)樾疫\的故事發(fā)展過程,感受智慧的力量和自主閱讀的快樂。

準備:人手一本故事書和一支鉛筆

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看書,(分發(fā)人手一本圖書)問:你們知道這本書名稱叫什么?什么是“幸運”?這里的“我”是指誰?

2、請幼兒自主看書,看后問:你覺得誰是幸運的?為什么?

二、閱讀故事

1、閱讀故事第一部分。

(1-3頁)提問“一天,有誰?在干什么?突然聽見咚咚咚的敲門聲?還說“嗨,小兔在家嗎?”這是怎么回事?他倆說了什么?

2、閱讀故事第二部分。

(4——5頁)提問:小豬怎樣想辦法對付狐貍的?他倆怎么說又怎么做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p5 問:狐貍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提醒幼兒可以用筆做過程的記錄,然后分享不同的記錄方法)小結:小豬變成了全村最干凈的小豬了。

(6——7頁)狐貍準備干什么時,小豬又使出什么招?說說狐貍做事的過程,小結:小豬變成了全村最肥的小豬了。

(8——9頁)狐貍又想干啥?小豬讓他干嘛?又使招了嗎?狐貍自言自語說什么?(解釋:什么叫自言自語?)狐貍又開始忙什么?從哪里開始做?小結:小豬變成了全村最嫩的小豬了。

3、閱讀故事第三部分:

(10頁)你們猜小豬又和狐貍說什么了?狐貍聽見嗎?為什么?小豬一共使了幾招?他享受到了什么?(要求用好聽的詞來說)小結:多么舒服的澡、多么豐盛的午餐、多么愜意的按摩。(解釋:愜意就是很滿足的意思)

三、總結:

問:這天到底誰幸運?為什么?

繪本雨教案篇3

設計思路:

繪本《小種子》是一本講述小種子從離開果莢到生根發(fā)芽、開花再到結果的繪本故事。繪本運用了生動、形象、顏色鮮明的畫面來表現故事的情節(jié),能夠大大地吸引幼兒的興趣。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小種子飛行過程中遇到困難敢于挑戰(zhàn),不放棄的精神,我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跨小河”、“越高山”,鍛煉了幼兒的跳躍、平衡能力。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夠大膽猜測畫面內容。

2. 理解繪本內容,學說“有的···有的···”。

3.體驗小種子旅行的不易,懂得永不放棄的精神。

活動準備

帶種子的水果圖片、《小種子》課件、小椅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導幼兒參與到活動中。

教師出示種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的種子,從而引出繪本。

2.教師講述繪本故事至“有一顆種子掉進沙漠里……它又跟上大伙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學說“有的···有的···”。

教師提問幼兒:畫面中有什么?你發(fā)現有一顆種子和其他的種子有什么不同的?最小的那顆種子會怎么樣呢?種子們飛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小種子放棄飛行了嗎?

3.游戲:我是小種子

教師帶領幼兒跨跳小椅子,利用小椅子感受小種子在空中飛翔的艱難,從而讓幼兒體驗小種子旅行的不易,懂得永不放棄。

4.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感受小種子的生長,體驗小種子克服困難終于開花的喜悅。

5. 教師講述故事結尾。

秋天到了,巨型花長出的小小種子,又會經歷什么呢?請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編出小小種子的故事。

教師自評:

活動中,將語言領域和健康領域進行了整合。孩子們在活動中欣賞繪本,并且能夠根據畫面大膽的猜測故事內容,從而理解繪本的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用“有的……有的……”的句子說出小種子的旅行,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我借助現有的物體——小椅子,讓孩子們跳躍、平衡來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小種子飛行過程中遇到困難敢于挑戰(zhàn),不放棄的精神。最后,孩子們再次回歸到繪本中,跟著音樂表現小種子發(fā)芽、開花,從而獲得成長的喜悅。整個過程,孩子們由靜到動再到靜,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活動開展了三次,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獲。因為參與活動的孩子不同,所以活動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偨Y起來有幾點:

1、在活動中,我應該學會隨機應變。對于不同程度的孩子,應該設有不同的小目標,應該根據個別差異進行設計,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他的最近發(fā)展。

2、對孩子進行提問時,應該讓提問簡明清晰,這樣孩子們才能清晰的回答老師的問題。

3、當孩子回答之后,仔細傾聽到每個孩子的想法,并對他們的想法作出及時的回應。

4、因為活動中有跳躍的游戲,所以孩子們的安全就變得極為重要。讓孩子們懂得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從而減少危險的發(fā)生。

只有不斷地嘗試,不斷地修改,才會有不斷地進步。所以我相信,今后在老師們地幫助下,我會有更大的進步。

語言組組長:王芳點評:

于老師借助繪本這個平臺,巧妙地把語言活動和健康活動融合在一起,它借助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小椅子為道具,通過情境體驗,讓幼兒親身體會到了小種子旅行的不易,感受到了永不放棄的精神。該活動設計得動靜交替、新穎有趣,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智能和運動智能,展示了繪本的多元魅力。

繪本雨教案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孩子們在玩的時候通過自己的親自動手,觀察一些科學知識,這個活動不但能激發(fā)孩子參與勞動的興趣,而且還能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讓孩子們樂于參加課外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幼兒對種樹的愛好。難點: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勞動。

活動準備

小樹苗,水,小鏟子。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每年一次的植樹節(jié)到了,今天我要去操場上種樹,你們想不想去呀?

放兒歌{勞動最光榮}。讓孩子們排著隊來到操場。

(1)讓孩子們先看看老師是怎樣種樹的,幼兒一邊觀察一邊參與活動。

(2)讓幼兒分組勞動,每3個小朋友一組,讓孩子們切身體驗一下。

老師在一邊指導著孩子們,先用小鏟子挖一個坑,然后把樹苗放進去,再把土放進去,再用小鏟子拍一拍,最后給樹澆水。孩子們干的是熱火朝天,完全不顧自己的衣服是否臟了。

(3)通過勞動,讓孩子們知道樹是人類的好朋友。

(4)活動結束,孩子們回到教室,和他們討論一下感受。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勞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培養(yǎng)了他們的能力,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他們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也有利于身心健康。這節(jié)課存在一定的缺點,在形式上有些簡單化,缺乏生動性,對于這些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學習,多思考,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

繪本雨教案篇5

活動目標:

⒈觀察圖畫,了解動物媽媽對動物寶寶表達愛的方式。

⒉從動物的擁抱愛撫中,感受媽媽的愛和擁抱的溫馨。

活動準備:

繪本《媽媽抱抱我》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感受母愛的表達

⒈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為什么?(媽媽愛我們)

⒉那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呢?媽媽為寶寶做過什么事?(媽媽給我買吃的、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喜歡抱抱我等)

⒊師:你們的媽媽真愛你們,因為你們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

二、導入故事,感受動物媽媽對小動物表達愛的方式

⒈今天陳老師還帶來了一個有關動物媽媽愛自己寶寶的故事,名字叫《媽媽抱抱我》,你們想聽嗎?(想)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啊?那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⑴感受雞媽媽的愛

①(出示第二張圖片)看看圖片上有誰?(小雞的媽媽是誰?那小雞的爸爸叫什么呢?)

②你們猜雞媽媽是怎么抱小雞的?用什么抱小雞呢?

③(出示第三張圖片)原來雞媽媽是用翅膀抱它的孩子的。我們也來抱一抱。每當雞寶寶遇到危險的時候,雞媽媽就會用翅膀把小雞緊緊地護住。

⑵感受狗媽媽的愛

①聽!誰來了?(播放狗的叫聲)

②(出示第四張圖片)原來是狗媽媽和它的孩子。狗媽媽是怎么愛她的孩子的?你們家養(yǎng)小狗嗎?你家小狗看見你會怎么樣?(搖尾巴,用舌頭舔你)

③(出示第五張圖片)看,故事里的狗媽媽用舌頭輕輕地舔它的孩子。

⒉體驗和媽媽的愛,感受擁抱的溫馨

⑴(出示第八張圖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書,她在看什么書啊?(幼兒觀察,大象的書)那么大象媽媽會怎么愛自己的寶寶呢?

⑵(出示第九張圖片)瞧!象媽媽用鼻子溫柔地撫摸著小象呢!想想看在你們睡覺的時候,媽媽輕輕地撫摸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

⑶(講述第十,第十一張圖片)小女孩和媽媽幸福地抱在一起。

師:想想看小女孩和媽媽幸福地抱在一起,小女孩會說什么?媽媽會說什么?(我愛你媽媽,我也愛你寶寶……)老師媽媽也很喜歡你們,寶寶們呢?老師媽媽也想抱抱你們,寶寶愿意嗎?

三、完整欣賞故事

⒈師:讓我們完整的來欣賞下這個故事吧!

⒉師:好溫暖的故事,故事里有許多許多的愛。

四、鼓勵幼兒主動擁抱自己的親人、老師和小伙伴,感受和諧、溫暖的人際關系和濃濃親情。

師:除了媽媽愛你們,還有誰愛你們?我們的身邊也充滿了愛,記得有愛要說出來,做出來哦!寶寶們,去抱一抱你愛的人吧!并且告訴他我愛你。

繪本雨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義;

2、掌握用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問題;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和,并能靈活應用;

4、通過二次根式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二次根式性質和的介紹滲透對稱性、規(guī)律性的數學美。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二次根的意義;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難點:確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三、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講練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平方根、算術平方根?

2、說出下列各式的意義,并計算

(二)引入新課

新課:二次根式

定義: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對于請同學們討論論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

(1)式子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嗎?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須保證根號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圍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問學生:2是二次根式嗎?顯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種式子的“外在形態(tài)”。請學生舉出幾個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說明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由學生分析、回答。

例1當a為實數時,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 x是怎樣的實數時,式子在實數范圍有意義?

解:略。

說明: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在x是什么數時,x—3是非負數,式子有意義。

例3當字母取何值時,下列各式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義,被開方數必須是非負數,把問題轉化為解不等式。

解:(1)∵a、b為任意實數時,都有a2+b2≥0,∴當a、b為任意實數時,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時,是二次根式。

(3),且x≠0,∴x>0,當x>0時,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當x>2時,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滿足的條件:

分析:這個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讓學生分析式子中字母應滿足的條件,進一步鞏固二次根式的定義,。即: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本題已知各式都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開方數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實數時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

(4)由—b2≥0得b2≤0,只有當b=0時,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滿足的條件是:b=0。

繪本雨教案篇7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yǎng)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白紙、線、彩筆。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掃墓日子。

①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tǒng)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②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jié)的?

2.教師解釋:

掃墓為什么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jié)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jié)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

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yè),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zhàn)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制作一個 花圈。動手制作,教師扎竹圈,寫挽聯(lián),然后把幼兒做好的小花繞在花圈上,再貼上挽聯(lián)。

4.掃墓。

教師講解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兒抬 著花圈,其余幼兒排好隊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