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最新7篇

時間:2023-01-28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教案在編寫的時候,大家務必要注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案的內容一定要圍繞我們的教學目標進行思考,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閱。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最新7篇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篇1

活動意圖: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對幼兒來說,學數學算是他們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自身需要。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也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

活動目標:

1、學習2、3的組成,認識分合符號“∧”。

2、感知總數與部分的等量關系,互換關系。

活動準備:

兩塊糖果,海洋球若干,人手一份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老師這兒有2塊糖果,要把它分給2個小朋友,分一分?

2、個別幼兒演示,每人1塊,2塊糖果分成了1塊和1塊,兩個小朋友把糖果還給了老師,1塊和1塊合起來是幾塊?

分合式:

○○

○ ○

2

1 1

讀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來是2。

正確表達分合式:2能分成1和1,1和1合起來是2

二、學習3的組成。

1、怎樣把數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看誰想得辦法多?

2、你是怎么分的?說一說。

幼:我把3個海洋球,1個分給了_小朋友,2個分給了_小朋友。

幼:我把3個海洋球,2個分給了_小朋友,1個分給了_小朋友。

用點數作記錄:

3

1 2

○○○

○ ○○

3

2 1

○○○

?〇 〇

3、師幼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幼兒一起學念。

還有其他分法嗎?(沒有)

4、觀察部分數的變化,感受互換關系

教師小結:

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

1和2合起來是3,2和1合起來是3,一起念。

三、操作練習。

1、我準備了許多雪花片考考你們,完成任務后有獎勵。

2、要求,玩雪花片鞏固知識。

2只小鳥分別飛到兩棵樹上,怎么飛?(每棵樹上飛1只小鳥)幼兒用雪花片擺出

? 〇

○ ○

3只氣球分給兩個小朋友,怎么分?幼兒操作。

○○○ ○○○

∧∧

? 〇〇 〇〇 〇

3、獎勵又快又正確的幼兒。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2分成兩份有1種分法,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2和3,同時讓幼兒自己能利用分合號來說出3的分成情況。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chuàng)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huán)境,活動效果較好。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 4的分解與組成教案

★ 3的分解與組成教案

★ 6的分解教案

★ 語文教案2

★ 蜀道難 教案2

★ 組合圖形面積教學教案

★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 牛頓與蘋果(2)

★ 高一物理《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教案與高初中物理的區(qū)別

★ 3b unit 2 yes or no教案

文檔為doc格式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動手操作活動,對數字的組成產生興趣。

2.在操作活動中能自主探索并說出5 的四種分合法,鍛煉思維的敏捷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 學習5的組成,理解加法、減法含義。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房子,動物圖片。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能自主探索并說出5的四種分和法,鍛煉思維的敏捷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2、難點:學習5的組成,理解加法、減法含義。

活動過程:

一、利用故事角色復習4的組成,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師:4只小狗要去兩座房子里玩,記住每座房子里都要有小狗,你來幫助他們分一分吧?

小結:所有數量是4的物品如果要分成兩部分,都有三種分法,(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起是4。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來是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起來是4。)

二、創(chuàng)設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自主探索5的四種分和法

1.嘗試分雪花片,探索5的不同分合方法,初步理解加法、減法含義。

(1)劉老師這里還有很多雪花片,分別分到這兩座房子里,每座房子里都要有,你來試一試怎么分?

(2)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誰的和這位小朋友的分法不一樣?

小結:雪花片分給兩座房子,有4種不同的分法。

現在小朋友看一看,當黃房子有1個雪花片,紅房子有4個,它們合起來就是5;黃房子有2個雪花片,紅房子有3個,它們合起來就是5;5個雪花片,分給黃房子3個時,那剩下的2個就給了紅房子,5個雪花片,分給黃房子4個時,那剩下的1個就給了紅房子。

2.探索圓點的分法,進一步理解5的分合法,加深對加減法的理解,鞏固對遞增、遞減規(guī)律的認識。

(1)小朋友請在盤中每次取5個圓點分給黃房子和紅房子,試一試有幾種分法?可以根據我們學習過的規(guī)律來分一分。

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分圓點的情況,有誰的和這位小朋友的分法不一樣?

小結:所有數量是5的物品如果要分成兩部分,都有四種分法,(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是5。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來是5。5可以分成3和2,3和2合起來是5;5可以分成4和1,4和1合起來是5。)

三、播放ppt,引導孩子學習加減法

1.草地上本來有幾只小狗,又跑來了幾只,怎么列算式呢?

2.觀察花園里一共有幾只蝴蝶,飛走了幾只,現在還剩下幾只?怎么列算式?

活動延伸:

回家吃飯的時候幫助媽媽分碗和筷子,試一試有幾種分法?

活動反思:

一、自我反思:

此活動的設計是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數學課的樂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問題,有效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索欲望,我一開始沒有直接點題,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課題:5的組成。在情景的創(chuàng)設中,幼兒興趣濃厚,一個個當起了小兔的小幫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過來了。在幼兒探索操作的環(huán)節(jié)中,我放手讓幼兒去嘗試操作,再通過集體交流,讓幼兒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兩份的四組分合式。但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有的幼兒只是隨意分合順序,沒有規(guī)律;有的幼兒只會分一種的;有的幼兒按順序分的;有的幼兒有重復分的。但是經過我有意識的引導后,再次讓幼兒操作,讓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這樣活動既得到反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這個環(huán)節(jié)還讓幼兒學會觀察比較,學會思考,初步培養(yǎng)分析綜合能力。還通過游戲,鞏固了5的組成,讓幼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中體會數學課的樂趣。

二、聽課老師對本次活動的評價:

這是一堂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探索5的四種分法。本活動注重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主動探索,獲取知識?;顒又?,運用幫小兔想辦法——通過操作得出四種分法——通過找朋友游戲與小兔去做客的一系列情節(jié)貫穿,為幼兒提供多種游戲材料,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積極的探索出5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活動中注重了幼兒語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活動中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既是幼兒思維的過程,又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yǎng)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fā)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教學反思:

在課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及時給予鼓勵,并獎勵小粘貼,這樣可以清楚的讓學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給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樣。 在玩和游戲中探究知識,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學生會參差不齊,會有個體差異,調動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篇4

一、說教材:

6的組成是基于5以內的組成之上的。我利用6朵花出現的不同特征,將6朵花分為兩份,一方面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判斷能力,一方面也總結出6的5種分法。在這一階段孩子初步經歷從實物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由于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常常會提出“這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問題,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借助于孩子操作圖片進行教學,為孩子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基礎。

二、說目標

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數學活動的一些要求我將本次的目標設為以下幾條:

1、能根據花的不同特點如:經脈、花瓣、顏色、大小、葉子的不同給花分類,注意每次分的時候要把整個一起分。

2、老師的引導下探索組成的規(guī)律,知道6有5種分法,在寫的時候按照數字排序可以減少分法的遺漏。

3、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樂于探索數字的規(guī)律。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6的5種不同的分法。

難點:在操作過程中按照花的不同特征給花分類,知道每一次都要合起來在分。

四、教學過程

一、給花朵分類

在幼兒的觀察中認識6朵花的不同特點。根據每一部分的兩種特點給6朵花進行分類。分的時候教師要講明白是將6朵花按兩種特點分完了再合起來,然后再分。在操作過程中我讓孩子將分好的結果記錄在紙上,這樣孩子的操作才有總結性的分析。在交流的時候也能通過自己的記錄紙驗證自己操作過程的正誤。

二、花轉換成點

由分好的花轉換為點,這個過程是將實物概括為數字的一個輔助,由實物過渡到對應量的點最后到數字孩子們在這樣的思路中更容易理解6的分合式是怎么樣演變過來的。

三、用數字列出分合式

點到數字對于孩子來說就比較簡單了,整個過程層層深入,孩子的興趣也被調了起來。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很輕易地總結出6的分合。

四、總結分合式中的規(guī)律

孩子們從2的分合一直學到到6的分合,但是對于其中存在的規(guī)律只有少數部分孩子能察覺。為了讓孩子在寫分合式的時候更方便,教師讓孩子觀察數字間存在的規(guī)律,引導幼兒說出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是12345,54321,分合式左右兩個數字位置互換總和不變。孩子們在觀察中提高了探索數字間規(guī)律的興趣。

五、游戲

游戲是用輕松的方式對本次活動的鞏固。教師將6朵花藏掉幾朵孩子根據出示的花的數量說出具體藏掉的朵數,這是已知總數和分數算出另一個分數的數學推理。孩子們在游戲中心情愉快,對數學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

教案:

6的組成(數學)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花的不同特點如:經脈、花瓣、顏色、大小、葉子的不同給花分類,注意每次分的時候要把整個一起分。

2、老師的引導下探索組成的規(guī)律,知道6有5種分法,在寫的時候按照數字排序可以減少分法的遺漏。

3、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樂于探索數字的規(guī)律。

活動準備:

花朵大圖和小圖、分類的大圖和小圖、點子圖、每人兩個盤子、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朵

教師直接提問:我手里有什么?有幾朵花?

他們都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回答出示標記圖。

師:6朵花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請小朋友根據這6朵花數一數每一種花有幾朵,把6朵花分別放在兩個盤子里,把答案寫在一張紙上。

二、幼兒操作

小朋友們回到座位上,每人取一份花朵根據紙上的標記記錄下每種花有幾朵。

三、交流

師:請寫好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根據花的花瓣分有…朵是圓形的,有…朵是三角形的。

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的答案,教師將正確答案寫在黑板上的標記上。

四、花轉換成點

1、出示由點表示的分合式

師:如果我用6個點表示6朵花,那么6朵花中分出來的1朵圓花瓣的花和5朵三角形花瓣的花怎么來表示呢?

2、幼兒上來繼續(xù)填寫

3、幼兒一起讀一讀:“6個點可以分成1個點和5個點……”。

五、用數字列出分合式

1、師:如果我用數字6表示6個點,那么接下去怎么用數字來表示分出來的點呢?

幼兒上黑板寫一寫,引導幼兒一起讀一讀。

2、數數6有幾種分法。

六、總結分合式中的規(guī)律

師:我們觀察一下黑板上寫好的6的分合式,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是12345,54321。

兩個部分數有交換的現象。

七、游戲

師:接下來我們玩?zhèn)€游戲。

我手里有6朵花,現在我藏掉幾朵花,你們猜猜我藏掉幾朵花。

小朋友根據6的分合說出答案。

游戲多次進行。

師:課后,我們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玩玩這個游戲。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篇5

一、大班科學活動:學習4的組成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的組成,初步知道對一個數進行有順序的分合。

2、初步學會歸納一個數分的組數與總數的關系。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數學課件《學習4的組成》房子圖一幅。

幼兒材料:房子圖、鉛筆、4個花片、小杯子;幼兒人手一份練習:操作一填分合式、操作二涂愛心、操作三根據圖片填分合式。

四、活動指導:

1、復習3的組成。通過游戲"拍手對數""舉卡片對數"復習3的組成。

2、認識房子圖。

(1)出示房子圖,引導幼兒觀察。

(2)請幼兒用搖花片的方式,邊操作邊記錄4個花片分出的數量,看看有幾種分法。

(3)幼兒搖花片,教師指導幼兒在房子圖上記錄。

(4)小結,引導幼兒根據房子圖上的記錄共同歸納4的組成方法并理出有順序的分合式。

3、分組操作

(1)操作一:搖雙面花,填寫4的分合記錄。

(2)操作二:用水彩筆填涂愛心,記錄4的分合。

(3)操作三:根據圖片實物特征,記錄4的分合。

4、師生共同小結:4的不同分合方式,了解4的組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

5、游戲:找朋友。

幼兒根據老師指定的總數,找出和自己所掛卡片合起來是2或者3、4的朋友,并說出組成它的兩個數。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我設計了以活動為主,讓幼兒在游戲和玩中學習,使幼兒了解4的分解,讓幼兒的學習興趣更高了。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篇6

【活動目的】1.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字5的組成,知道5可以分成2和3,3和2,1和4,4和1。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活動準備】1.小盤每人一只,瓶蓋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雙面雪花片等)。

2.二套練習紙每人各一份。

3.教師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數形小方塊若干。

5.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一、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每人手持5只瓶蓋,在小盤里撒,看看瓶蓋有幾個朝上,幾個朝下?(邊撤邊做記錄)能力強:用鉛筆寫在記錄紙上。能力弱:用數形小方塊在記錄紙上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討論:(1)你玩出了幾種方法?有幾種不同的結果?(2)用什么好辦法把這四種方法全部記住?

4.小結:撒5只瓶蓋按正、反面區(qū)分有四種不同的結果。(邊歸納邊有規(guī)律地記錄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動:(1)可與同伴比比,看誰玩出的方法最多?(2)回家后,也與爸爸、媽媽玩這一游戲,比比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

1.幼兒每人一張圖表,上面有許多空格,請幼兒將其補填完整。提示:(1)觀察表格中的不同點。(圓點與數字的區(qū)別)(2)按照表格中圓點與數字的提示,正確填寫。(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圓點,則下面的空格也用圓點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數字,則下面的空格也用數字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能力強:用筆直接記錄于紙上。能力弱:可用5只瓶蓋操作,并用數形小方塊表示。

3.討論:請個別幼兒在范例表中進行操作,并要求全體幼兒驗證。

三、講評、小結幼兒活動情況

活動反思:

此活動的設計是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數學課的樂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問題,有效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索欲望,我一開始沒有直接點題,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課題:5的組成。在情景的創(chuàng)設中,幼兒興趣濃厚,一個個當起了小兔的小幫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過來了。在幼兒探索操作的環(huán)節(jié)中,我放手讓幼兒去嘗試操作,再通過集體交流,讓幼兒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兩份的四組分合式。但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有的幼兒只是隨意分合順序,沒有規(guī)律;有的幼兒只會分一種的;有的幼兒按順序分的;有的幼兒有重復分的。但是經過我有意識的引導后,再次讓幼兒操作,讓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這樣活動既得到反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這個環(huán)節(jié)還讓幼兒學會觀察比較,學會思考,初步培養(yǎng)分析綜合能力。還通過游戲,鞏固了5的組成,讓幼兒體會數學與生活。

七的組成教案大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將數量為4的雪花片分別分成兩份,探索各種不同的分法。

2、探索并發(fā)現分合式中互換關系和遞增遞減關系。

3、嘗試運用不同方式,如數字、標記等、記錄自己分雪花片的結果。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雪花片、本子、筆、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復習游戲。

教師:現在老師要和小朋友做問答游戲,老師問,小朋友答,你們會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二、幼兒探索并驗證4的組成規(guī)律。

1、幼兒操作探索。

教師: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許多雪花片,現在請小朋友們每次取出四片分成兩份,每次分的數目不能相同,并把分的結果記錄在本子上,分一次記錄一次。

2、教師指導幼兒探索。

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并給予提示。提醒幼兒每次分的要和前面不一樣,分出來的兩部分數量合起來要和原來的數量(四片)一樣多。分好后及時記錄分的結果,記錄的結果要和分的結果相同。

3、幼兒展示探索結果。

教師:小朋友們是怎樣分的?幼兒說出每一種組成形式,教師要用數字在黑板上有順序的記錄下來。

教師展示幼兒的記錄單,并讓個別幼兒說一說他喜歡哪一個記錄單,為什么?鼓勵幼兒學習同伴比較清楚的記錄方式。

4、教師與幼兒共同探討數的組成規(guī)律。

(1)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記錄下來的4的各種組成形式進行分析,比較和思考。

教師:小朋友仔細觀察黑板上老師的記錄,你們能發(fā)現什么:左邊的一行數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逐一遞減)再看右邊一行數有什么特點?(逐一遞增)

(2)教師小結:分出來的兩個數一個數減去1,另一個數就增加1,但總數不變。我們再來比較第一和第三組的分法,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它們都有1和3只是互換了一個位置,1和3,3和1合起來都是4。

三、鞏固練習。

1、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31頁。

2、教師讀題:請用畫圈的方式把4個蘋果分成兩份。每排答案都不能相同。

3、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4、集體講評作業(yè)。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投計了時以活動為主,讓幼兒在游戲和玩中學習,使幼兒了解4的組成,讓幼兒的學習興趣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