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通過反思教案來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在編寫教案時,我們應該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目標,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數(shù)學植樹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數(shù)學植樹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使他們發(fā)現(xiàn)間隔數(shù)與植樹棵數(shù)之間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在理解間隔數(shù)與棵數(shù)之間規(guī)律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植樹問題。
過程目標:
1、使學生經歷感知、理解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應用規(guī)律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情感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激發(fā)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理解“植樹問題(兩端要種)”的特征,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間距數(shù)+1=棵數(shù),棵數(shù)-1=間距數(shù)
教學過程:
一、設計情景、引入課題
1、教學“間隔”的含義
師:每位同學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他不但會寫字、畫畫、干活,在他里面還藏著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你想了解他嗎?請舉起你的右手。(五指伸直、并攏、張開)
(課件出示)師:張開的五指中有幾個空隙?(4個)數(shù)學中我們把這個“空隙”叫“間隔”。(板書)我們發(fā)現(xiàn)5根手指中有4個間隔,那么4根手指呢?3根呢?
2、舉例生活中的“間隔”
師:生活中的“間隔”到處可見,你能舉幾個例子嗎?(兩棵樹之間、兩個同學之間、鐘聲…)
3、理解間隔數(shù),引入課題。
在一條路上植樹,每兩棵樹之間相等的段數(shù)叫間隔數(shù)(課件演示),每個間隔的長叫間距,研究間隔數(shù)和棵數(shù)之間關系的問題,我們統(tǒng)稱為植樹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探究規(guī)律
1、出示招聘啟事
在操場邊,有一條20米長的小路。學校計劃在小路一邊種樹,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特聘請校園設計師數(shù)名,要求設計植樹方案一份,擇優(yōu)錄取。
2、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師:(課件出示例題。)
師:誰能讀一讀?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數(shù)學信息?求什么問題?你認為這道題中什么詞語最關鍵?
(課件解釋關鍵詞語,加深學生理解)
師:你認為要求一共植樹多少棵,關鍵是知道什么?(間隔數(shù))那么間隔數(shù)和棵數(shù)之間是什么關系?下面我們就來研究。
3、出示合作要求。
(1)教師講解小組合作要求。
(2)學生4人小組開始合作學習,利用學具設計出植樹方案。(可
以用不同的形式表達)
(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小組合作。
(4)小組作品展示,及小組評價。教師及時點評學生的設計方案,并及時鼓勵學生。
(5)引導學生總結出在實際生活中的植樹情況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兩端都栽,第二種:只栽一端,第三種:兩端都不栽。
4、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棵數(shù)與間隔數(shù)間的關系:
(1)數(shù)一數(shù):數(shù)出棵數(shù)和間隔數(shù)。
(2)比一比:比較出棵數(shù)和間隔數(shù)之間的規(guī)律。
兩端都要栽時,植樹的棵數(shù)比間隔數(shù)多1(棵數(shù)=間隔數(shù)+1)。
只栽一端時,植樹的棵數(shù)與間隔數(shù)相同(棵數(shù)=間隔數(shù))。
兩端都不栽時,植樹的棵數(shù)比間隔數(shù)少1(棵數(shù)=間隔數(shù)-1)。
三、課堂小結、反饋練習
1、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2、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 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敲完?
小學數(shù)學植樹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能力目標: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自悟學習的條件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椎浪闶脚笥?,你們看喜歡嗎?(出示:63,124,186,357)
師:口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生:非常好算,很容易算出來。
師: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利用乘法口訣。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認識幾位算式朋友。(出示:303,6002,5607,3609)
師:口算時,你又有什么感覺?
生:很好算,一下子也能算出來。
師:你又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0不參加計算,利用乘法口訣算出后,只要在后面補0就行了。
師:好,不錯?,F(xiàn)在老師也想認識你們帶來的新朋友,你們帶來了嗎?
生整理自己的口算卡,口述,師板書
1005,30006,2004,40008,
師:你們能算出結果嗎?
生演算。
師問:你又有什么新感覺?
生:只要認真,也能很快算出來,但不像上面的題那么容易。
師:你是怎么算的?
生:利用乘法口訣,在心里先想出整十數(shù),再看看幾個0不參加計算。算出結果后再在后面補上不參加計算的0。
說得好的同學受到了掌聲鼓勵。
二、自悟學習的目標
師:剛才老師認識了你們?yōu)槲規(guī)淼男屡笥眩蠋熖貏e高興,誰還給老師帶來了不曾認識的朋友?
在教師鼓勵下,生又口述,師板書
844,963,662,555,
師:你們真不簡單,這樣的朋友也讓你們請來了。老師非常開心,我們大家共同來認識它們好嗎?
學生非常歡喜,對于新內容的出現(xiàn)表示歡迎,從他們的神情上看出,他們已經迫不急待,躍躍欲試。
師:有哪些小機靈已認識它們了?
師:那些認識它們的小機靈一定特想給大家介紹它們,不過我也要給那些不認識它們的同學一次機會,要不然,他們會不高興的?,F(xiàn)在,我們大家先確立自己要介紹的朋友,然后獨立思考,看你能想出什么辦法向大家介紹它們,比比誰的方法多、方法好,讓同學們都樂于接受。好嗎?
三、自悟學習的內容
1.師:同學們都想好了嗎?現(xiàn)在你們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介紹你們喜歡的朋友好嗎?
2.讓生自由分組,要介紹同一位朋友的同學編為一組,組長帶領組織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表現(xiàn)自己,組長做記錄。
3.師走到學生中間,參與討論交流,指導學生探索的過程,重點點撥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讓他們也從中找到樂趣。師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fā)展。
4.討論交流。
生1:我們組認識的朋友是844,經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想出了四種方法。
生2:利用乘法想除法,因為214=84,所以844=21。
生3:把84分成80和4,804=20,44=1,20+1=21。
生4:直接口算,用十位上的數(shù)字除以4得2,寫在十位上,用個位數(shù)除以4得1,寫在個位上,得21,即844=21。
生5:用豎式。(生邊說師邊板書:)
(學生匯報的同時,師進行板書)
a組同學匯報完后,班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a組介紹的新朋友你們認識了嗎?對a組同學,你們有什么話想說的?
生6:那種豎式方法是你們自己想出來的嗎?對于豎式的寫法,我們組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組認識的朋友是963,我們也用到了豎式。(生邊說師邊板書:)
師:這種豎式是你們組同學自己想出來的嗎?
生6:不,老師,是我爸爸早就教我的,現(xiàn)在我把它介紹給了全組同學。
師:如果認識844也用這種豎式,同學們會算嗎?試試看。
同學們很快列出了豎式計算。生7在臺上邊板演,邊說計算過程。
師:同學們,這兩種豎式的算法,你覺得哪種好?
讓生舉手表決,結果喜歡前種的比喜歡后種的要多得多。
(反思我想這是孩子們經過動腦筋自己想出來的方法,一定有他們自己的道理,只要符合孩子們的認知過程,能準確算出結果就是好樣的。我不想打消孩子們的積極性,想尊重他們的想法,這或許就是我們期待的創(chuàng)新吧,對于豎式的標準寫法我并沒有去說明。)
師:好,我們接著來交流。
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介紹自己的想法,也都是采用的這四種方法。
師問:這幾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讓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四、自悟學習的價值
1.放多媒體課件植樹。
(1)讓生根據(jù)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
生:陽春三月,鳥語花香,一年一次的植樹節(jié)到了,老師帶領同學們在山坡下植樹,他們又說又笑,干勁可大啦。
(2)在畫面中加入條件有36人,每組3人。你能提出問題嗎?
讓生獨立思考,提出解決的問題可以分成多少組?。
(3)你想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嗎?
(4)讓生獨立思考后,列式解答;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
(5)全班交流,指名說是怎樣算的,允許學生多種方法并存。
2.選做題(任選一題,獨立完成)。
練一練的2,3題。
五、自悟學習的收獲
1.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內容:介紹新朋友。(師板書)
2.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學會了口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我最喜歡直接口算。
生2:我覺得表現(xiàn)得很出色,我要向他學習。
生3:我認為數(shù)學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我要把數(shù)學學好。
小學數(shù)學植樹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生活中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方法。
2. 初步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guī)律,找出解決問題有效方法 能力。
3. 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 和解決問題能力。
教學重點:
用解決植樹問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栽樹棵數(shù)與間隔數(shù)之間關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有效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重要方式?!蓖瑫r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結合新課標要求,教學中力求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讓他們動腦、動手、合作探究,經歷分析、思考、解決問題全過程,體會植樹問題這一重要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植樹嗎?你植過樹嗎?(生答)植樹能綠化環(huán)境,造福人類。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一邊、間隔一定距離植樹,這就需要計算準備多少棵樹苗。還有許多類似問題:比如在公路兩旁安裝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方陣等等,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這類問題統(tǒng)稱為“植樹問題”。
二、揭示學習目標:(媒體出示)
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呢?
1. 能根據(jù)相關條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樹苗或計算兩樹間距離。
2. 能利用植樹問題,靈活解決生活中類似實際問題。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生讀題)
師:你會計算嗎?(讓學生回答)你算對嗎?請同學們自己動腦來驗證一下。
學習提示:(媒體出示)
①假如路長只有10米,要栽幾棵樹?如果路長是20米,又要栽幾棵樹?請你畫線段圖來看看。(注意看圖上有幾個間隔和幾個間隔點)
②通過上面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規(guī)律?和同桌或小組內說說。
③現(xiàn)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嗎?
④你還有別想法嗎,在小組內說說。
2. 學生自學探討。(師巡視)
3. 班內交流。學生回答后,師媒體演示間隔數(shù)和間隔點數(shù)關系。
總結規(guī)律:栽棵數(shù)比間隔數(shù)多1。
完成例題。
四、變化鞏固:
1. 做一做:118頁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怎么想,重點讓學生明確先求出間隔數(shù),即36棵樹有35個間隔。
2. 122頁第2題。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可一生板演。
五、檢測反饋:(獨立完成)
1. 在一條長400米馬路一邊,從頭到尾每隔8米種一棵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
2. 5路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3. 從王村到李村一共設有16根高壓電線桿,相鄰兩根距離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
學生完成后師批閱訂正,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六、總結延伸: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植樹問題,并能利用植樹問題解決生活中類似實際問題,解答時要重點分清栽樹棵數(shù)與間隔數(shù)間關系,后面還有一些不同情況,希望大家開動腦筋,靈活處理。
小學數(shù)學植樹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借助直觀,通過間隔和數(shù)的對應,理解間隔數(shù)與植樹棵數(shù)的規(guī)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樹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
2.數(shù)學思考。
(1)學生在參與觀察、動手操作、比較等數(shù)學活動中,發(fā)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shù)形結合、一一對應、化歸、建模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
3.問題解決。
(1)能運用所得到的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2)能和他人合作交流。
4.情感態(tài)度。
(1)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建立自信心。
(3)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驗植樹問題的價值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棵數(shù)與間隔數(shù)之間的關系,運用一一對應,建立植樹問題模型,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 筆 直尺
教學方法
講授、演示、討論交流、操作練習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互動、引出課題
師:想讓自己的頭腦變得更聰明的同學請以最佳的狀態(tài)坐好,都有這個美好的愿望,光說不練可不行。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上思維的道路,一起去迎接新的挑戰(zhàn)吧。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課前思維訓練題:
1.一根木頭長10米,要把它平均鋸成9段,需要鋸幾次?
2.四年級在三樓,每上一層要走20個臺階,一共要走多少個臺階才能到三樓?(每層臺階數(shù)相同)
師:鋸木頭和上樓梯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我們把它叫做“植樹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植樹問題的知識。(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探索規(guī)律、建立模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問題。
園林工人打算在一條長20米的筆直小路一邊植樹,請同學們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幫忙設計一份植樹方案,并說明理由。
師:從這份要求上,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預設:20米長的小路,一邊,每隔5米栽一棵)
師: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預設: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5米,每兩棵樹的距離都相等)
(二)動手操作,設計方案
同桌二人合作,擺一擺或畫一畫
(三)交流匯報,展示作品
師:大多數(shù)同學已經完成了,誰來匯報(匯報后展示)
(預設:我們小組設計栽了5棵樹。在一條長20米的路上,開始先栽一棵,然后隔5米栽第二棵,再隔5米栽第三棵……再隔5米栽第五棵。)
師:不錯,老師期待你更精彩的表現(xiàn),他們設計了5棵,還有不同方案嗎?
(預設:我們小組設計栽了4棵樹,開頭的地方沒栽,先隔5米栽第一棵……隔5米栽第4棵。)
師:為什么開頭的地方不栽?
(預設:因為有的時候在一條路的一頭可能會有障礙物,所以不能栽。)
師:你想得真周到,真是個既細心又愛動腦的孩子。是呀,如果在路的一端有建筑物就只能在另一端栽了!同學們的設計真精彩?。∵€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嗎?
(預設:如果路的兩端都有建筑物,可以栽3棵。)
師:你回答的太棒了,老師感到震撼!對,有的時候在路的兩端都會有障礙物,這個時候路的兩端就不能栽樹。
(四)比較方案,探究規(guī)律。
1.間隔數(shù)與總長、間距的關系。
(1)出示植樹的三種情況,學生觀察相同點。
師:同學們真有創(chuàng)造力!短時間內根據(jù)要求設計出了三種不同的方案,你們都有資格成為一名設計師了。現(xiàn)在請用你們雪亮的眼睛看一看,這三種方案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總長、間距、間隔數(shù) 20 5 4)
(3)間隔數(shù)與總長、間距的關系。
師:這三種方案的間隔數(shù)都是幾?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20÷5=4(個))在這個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分別表示什么?
你們能說說怎樣求間隔數(shù)嗎?(總長÷間距=間隔數(shù))
問:要想知道有幾個間隔,必須要知道哪兩條信息?(總長、間距)
師:接下來,咱們來比一比,誰的反應快?(如果一條小路長100米,每隔10米栽一棵樹,一共有多少個間隔呢?如果每隔20米栽一棵樹,一共有多少個間隔呢?)
2.間隔數(shù)與植樹棵數(shù)之間的關系。
(1)學生觀察不同點,教師講解三種方法的名稱,同桌交流棵樹和間隔數(shù)的關系。
問:剛才咱們找到了這三種方案的相同點,請同學們再用你們睿利的目光觀察,不同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預設:植樹的棵數(shù)不同、植樹的方法不同)
學生匯報后,教師講解三種方法的名稱。
師:看來雖然間隔數(shù)相同,但是不同的植樹方法,植樹棵數(shù)是不同的。我們就來研究在不同的植樹方法中,間隔數(shù)與植樹棵數(shù)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趕緊用你們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吧,可以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同桌分享。
(2)匯報交流。(板書)
(3)演示,明白原因。(演示:樹與間隔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3.小結:解決植樹問題方法
師:會求植樹的棵樹嗎?這三種關系可是個寶貝,你們想得到它嗎?那請閉上眼睛,打開你的大腦主機,我要把這個寶貝輸入你的大腦了,千萬別開小差啊,出現(xiàn)死機現(xiàn)象那可麻煩啦,準備好了嗎?我要開始傳寶貝了……好,收到了寶貝的同學請用最美的姿勢坐好。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師:既然寶貝已經保存在你的大腦里了,那可不能讓它天天睡懶覺,得常常拿出來發(fā)揮一下它的神奇作用。下面這幾道題就需要它大顯身手。請看:
1.有一條500米的石子路,在石子路的一側每隔5米栽一棵(只栽一端),需要準備幾棵樹?
2.同學們在全長10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8米栽一棵(兩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3.大象館和猩猩館相距60米。綠化隊要在兩館間的小路一側栽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一共要栽幾棵樹?
4.在一條全長180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都要安裝),每隔6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裝多少座路燈?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有關“植樹的問題”,不過,我有一個疑問想請大家?guī)臀医忉屢幌拢褐矘鋯栴}就僅僅是指植樹這一種現(xiàn)象嗎?
生舉生活中的其他例子,鋸木頭、上樓梯、安裝路燈……
回到大腦思維體操的題目,進一步理解每一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師:第一題鋸木頭屬于哪種情況,第二題又屬于哪一種情況呢?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覺得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師:植樹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美化著我們的生活,美化著我們的校園。其實在“植樹問題”中,“植樹”的路線可以是一條線段,也可以是一個封閉圖形,比如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等。有興趣繼續(xù)探索嗎?請利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方法回家和家長探討。
板書設計:
(一條線段上的)植樹問題
方法 間隔數(shù) 棵數(shù) 關系
總長 ÷ 間距
兩端都栽 4 5 棵數(shù)=間隔數(shù)+1
只栽一端 4 4 棵數(shù)=間隔數(shù)
兩端不栽 4 3 棵數(shù)=間隔數(shù)-1
小學數(shù)學植樹教案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0-11頁:植樹。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3、人人參與口算,學生能夠簡單的、有條理的闡述思考過程。
4、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夠迅速正確地計算。
教學準備:
教具: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80÷4= 3000 ÷6= 60 ×8=
3×11= 100 ÷5= 23 ×2=
二、新授
1、出示例題
(出示課件)出示圖。
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回答)
這道題就是把36人平均分,分成每組3人,要想算出可以分成多少組,應該用除法來解答。 板書:36 ÷3
怎樣算出這道題等于多少呢?
(設計思考:教師提供本課的圖的畫面,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
2、探究算法
(1)用乘法想除法
因為12乘3等于36,所以36除以3,就等于12。他使用乘法來想除法的結果。
(2)用分小棒的方法
(出示課件)用小棒分一分。
36根小棒。她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每組分3根,可以分成10組。再把6根小棒也平均分,每組3根,可以分兩組。10組加2組就是12組。
我們可以用這三個算式表示小盈分小棒的過程。
30÷3=10 6÷3=2 10+2=12
(3)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寫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寫在個位上,這樣就算出了得數(shù)是12。
為什么要把1寫在十位上么?
這里的1表示的是1個十,所以要把1寫在十位上。
(設計思考:這個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和交流空間,倡導算法多樣化,注意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且不固定計算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3、試一試
試一試,并說一說你的口算方法。 63÷3= 26÷2= 44÷4=
三、鞏固練習
1、算一算,說說每組中的三個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
8÷2= 60 ÷3= 80÷4=
80÷2= 66 ÷3= 84÷4=
800÷2= 69÷3= 88÷4=
2、奪紅旗
46÷1= 99÷3= 48÷4 = 100÷5= 630÷9=
720 ÷8= 96÷3 = 86÷ 2 = 400÷8= 180÷3=
小朋友請看剛算的這些題,它們的除數(shù)都是幾位數(shù)?
除數(shù)都是一位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
3、解決問題
教材第10頁第2題2 。
教材第11頁第2題
第1小題。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幾倍?
應該用除法解決。77÷7=11。
答: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11倍。倍在這里不是單位名稱。
第2小題。一雙鞋子的價錢比一副手套貴多少元?
應該用減法解決。77—7=70(元)
答:一雙鞋子比一副手套貴70元。
第3小題。請你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1)買8副手套要多少元?你來解答一下吧。
(2)買3副手套和一雙鞋一共要多少元?請你解答出來。
請看正確答案。3×7+77=21+77=98(元)
答:買3副手套和一雙鞋要98元。
4、第11頁第3題
(設計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在練習中,讓學生解決多信息,綜合性、開放性較強的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根據(jù)問題正確選擇信息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的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幾種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還可以用小棒幫助算。你最喜歡用那種方法,下課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