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復習教案5篇

時間:2023-01-09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早撰寫的文字材料,教案在撰寫的時候,教師需要強調與時俱進,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物理中考復習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物理中考復習教案5篇

物理中考復習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

2、掌握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及分析方法。

教學重點:

1、分析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

2、分析曲線運動的條件及分析方法。

教學手段及方法:

多媒體,啟發(fā)討論式。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曲線運動

1、現(xiàn)象分析:

(1)演示自由落體運動。(實際做與動畫演示)

提問并討論:該運動的特征是什么?

結論:軌跡是直線

(2)演示平拋運動(實際做與動畫演示)

提問并討論:該運動的特征是什么?

結論:軌跡是曲線

2、結論:

(1)概念: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范圍:曲線運動是普遍的運動情形。小到微觀世界(如電子繞原子核旋轉);大到宏觀世界(如天體運行)都存在。生活中如投標槍、鐵餅、跳高、跳遠等均為曲線運動。

(說明)為什么有些物體做直線運動,有些物體做曲線運動呢?那我們必須掌握曲線運動的性質及產(chǎn)生的條件。二、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方向

1、三個演示實驗

(1)演示在旋轉的砂輪上磨刀具。

觀察并思考問題:磨出的火星如何運動?為什么?

分析:磨出的火星是砂輪與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慣性,以脫離砂

輪時的速度沿切線方向飛出,切線方向即為火星飛出時的速度方向。

(2)演示撐開帶有雨滴的雨傘繞柄旋轉,傘邊緣上的水滴如何運動?

觀察并思考:水滴為什么會沿脫離時的軌跡的切線飛出?

分析:同上

(3)演示鏈球運動員運動到最快時突然松手,在脫手處小球如何飛出?

觀察并思考:鏈球為什么會沿脫手處的切線飛出?

分析:同上

2、理論分析:

思考并討論:

(1)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如何確定某點心瞬時速度?

分析:如要求直線上的某處a點的瞬時速度,可在離a不遠處取一b點,求ab的平均速度來近似表示a點的瞬時速度,如果時間取得更短,這種近似更精確,如時間趨近于零,那么ab間的平均速度即為a點的瞬時速度。

(2)在曲線運動中如何求某點的瞬時速度?

分析:用與直線運動相同的思維方法來解決。

先求ab的平均速度,據(jù)式:可知:的方向與的方向一致,越小,越接近a點的瞬時速度,當時,ab曲線即為切線,a點的瞬時速度為該點的切線方向??梢?,速度的方向為質點在該處的切線方向,且方向是時刻改變的。因此,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3、結論:

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上。

四、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觀察與思考三個對比實驗

說明:以下三個實驗是在實物展示臺面上做的,由于展示臺是玻璃面,而運動的物體是小鋼球,摩擦力很小,可看成光滑的平面。初速度是從一斜槽上滑到臺面上實現(xiàn)。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時將如何運動?

討論結果:由于小球在運動方向上不受外力,合外力為零,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動畫演示受力分析)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運動方向的正前方向或正后方向放一條形磁鐵將如何運動?

討論結果:由于小球在運動方向受磁鐵作用,會使小球加速或減速,但仍做直線運動。(動畫演示受力分析)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運動方向一側放一條形磁鐵時小球將如何運動?

討論結果:由于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一個側力,小球將改變軌跡而做曲線運動。(動畫演示受力分析)

2、從以上實驗得出三個啟示:

啟示一:物體有初速度但不受外力時,將做什么運動?(提問)

答:勻速直線運動(如實驗一)

啟示二:物體沒有初速度但受外力時,將做什么運動?(提問)

答:做加速直線運動(如自由落體運動等)

啟示三:物體既有初速度又有外力時,將做什么運動?

答:a、當初速度方向與外力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或相反)時將做直線運動。(如豎直上拋、實驗二等)

b、當初速度與外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時,做曲線運動。(如實驗三、水平拋物體等)

提問:根據(jù)以上實驗及啟示,分析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

3、結論:

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

(1)要有初速度(2)要有合外力(3)初速度與合外力有一個角度

三、思考與討論練習:

1、飛機扔炸彈,分析為什么炸彈做曲線運動?

分析:炸彈離開飛機后由于慣性,具有飛機同樣的水平初速度,且受重力,初速度與重力方向有角,所以做曲線運動。(動畫演示受力分析與初速度的關系)

引申:

(1)、我們騎摩托車或自行車通過彎道時,我們側身騎,為什么?討論后動畫演示受力分析與初速度的關系。

(2)山公路路面有何特點?火車鐵軌在彎道有何特點?(回家思考)

f2

f1

f3

2、物體在光滑水平桌面受三個水平恒力(不共線)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把其中一個水平恒力撤去時,物體將:

a、物體一定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物體一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c、物體有可能做曲線運動

d、物體一定做曲線運動

討論:

1、物體的初始狀態(tài)如何?

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說明:題目沒有明確)

2、合外力情況如何?

答:開始合外力為零,當撤去一個力時,物體將受到與撤去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合外力。((動畫演示受力分析過程)

3、物體將如何運動?

答:a、當初速度為零時,一定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當初速度不為零時,當初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相同或相反時,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當初速度與合外力方向有角度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因此本題答案是:c。

物理中考復習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和時間的單位;

2.會選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長度和時間;

3.知道測量有誤差及減小誤差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體驗通過日常經(jīng)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的方法;

2.通過實驗,學習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3.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簡單的測量知識,體會測量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養(yǎng)成細致、嚴謹?shù)膶W習習慣;

2.認識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養(yǎng)成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使用停表測量時間.

?教學難點】

測量長度時讀取估計值.

?教學準備】

教師用:習題及圖形(事先寫或畫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鋼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石英鐘、電子手表、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0.1s)、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0.01s)等.

學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鉛筆、金屬塊、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0.1s)、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0.01s)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課件導入

?展示課件】展示幾個有趣的“視覺錯視”實例.

1.圖甲中兩根紫色的線是直的嗎?

2.圖乙中紅色的線哪根長?

?過渡語】靠我們的感覺器官去判斷,很難精確,而且有時會出錯.所以,要作出準確的判斷,得到精確的數(shù)據(jù),必須用測量儀器來測量.

?設疑引題】尺、 秤、 鐘表、 溫度計等是我們熟悉的測量工具或儀器.它們都有刻度,測量時需要正確使用它們,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那么如何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感覺不可靠,測量有必要,從而引出課題.)

1.學生相互談談自己的感覺,并請2~3名同學回答感覺的結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

甲圖中兩根紫色線都是直的;乙圖中紅色線一樣長.

3.認識到感覺不可靠,要想獲得準確結果,應該進行測量.

二、新課講授

1.長度的單位

(1)長度單位的符號

(2)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3) 了解一些物體的長度

2.長度的測量

(2)實驗: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過渡】測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須首先規(guī)定它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布置自學】

1.閱讀p15科學世界“國際單位制”.

2.閱讀“長度的單位”部分(p10-p11).

(時間2分鐘)

?提出問題】

1.在小學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現(xiàn)在又知道長度有哪些新的單位?它們同米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反饋練習一】

指導學生完成下列問題:

1. 在下列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膯挝唬?/p>

①中學生身高大約15.7

②一支鉛筆直徑約為10

2、完成單位換算:

③人頭發(fā)直徑約7×10-5m= μm

④一張紙的厚度約10-4m= nm

?溫馨提示】要注意換算格式,正確的格式是數(shù)字不變,把相應的單位作等量代換,示范如下:

7×10-5m= 7×10-5×106μm=70μm。

(設計意圖:對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感性認識,并能準確進行單位之間換算)

?過渡】為了準確測量長度,人們設計制造了各種測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測量工具?

1.了解“國際單位制”.

2.帶著問題閱讀,并交流歸納:長度的單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換算關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思考回答:

①中學生身高大約15.7

dm

②一支鉛筆直徑約為10

mm

③人頭發(fā)直徑約7×10-5m=

70 μm

④一張紙的厚度約10-4m=

105 nm

(1)長度的測量工具

(2)觀察刻度尺

?展示實物】

?指出】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問題】觀察下圖刻度尺(或學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問題:

(1)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強調重點】1.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要從一個清晰的整數(shù)刻度線量起.

2.量程是一個測量范圍,而不是測量的值.

3.分度值是相鄰兩格間的距離,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確程度.

(設計意圖:使用任何測量工具時,首先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鍛煉學生觀察能力.)

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課本

p11-p12回答: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

觀察圖示的刻度尺回答:

在圖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線在左端(離最左端邊緣有一小段距離),沒有磨損,它的量程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3)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測量鉛筆的長度、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等,暴露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引導學生能正確使用刻度尺.

?出示問題】在測量的過程中,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要測量以上長度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刻尺?

2.怎樣放置刻度尺?

3.讀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4.記錄數(shù)據(jù)時要注意什么?

?歸納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即“選、放、讀、記”.

各組按要求測量,體會測量的過程和方法,并總結出測量步驟和注意事項:

(1)選:在實際的測量中,首先估測被測物體的長度不能超過刻度尺的量程.其次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需要達到的精確程度,選擇合適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應放正,零刻度線對齊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且與被測物體保持平行(如圖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圖乙所示).

(3)讀:即讀數(shù),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丙所示);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shù)值,圖中鉛筆長度為69.5mm,其中69mm是準確值,0.5mm是估計值.

(4)正確讀取估計值

(設計意圖:通過親身測量長度,感受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以例代講 突破難點】

如圖所示,被測物體長度分別為 cm

?難點剖析】在測物體長度時,被測物體末端

正好落在刻度線上時,我們讀的估計值為零,

記錄時也不能省略.如圖所示,物體長度的準

確值是1.3cm,估計值是0.00cm,因此讀數(shù)應為1.30 cm,不能讀作1.3cm.

(設計意圖:利用練習,進一步突破估讀這個難點)

?反饋練習二】

1.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確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確.用a尺測量出的物體長度是 .

(4)記:指記錄,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shù)字和單位.丁圖中木塊長度為2.77cm.

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1.3cm,也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1.30cm.)

講解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深化認識,歸納總結出答案:1.30cm

討論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因此刻度尺a精確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側沒有靠近被測木塊,使用方法錯誤.被測木塊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線上,此時長度準確值為2.2cm,估讀值為0.00cm,所以木塊長為2.20cm.

答案:a; b; 2.20cm(或22.0mm)

(5)使用刻度尺測長度的特殊方法

3. 時間的測量

(1)時間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2)計時工具

?知識拓展】

1. 為了測出細銅絲的直徑,某同學把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如圖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測得這32圈的總寬度為________cm,可算出細銅絲的直徑約為________mm.

2. 給你如圖所示的一段曲線,你能想辦法測出這段曲線的長度嗎?

(設計意圖:滲透測長度的特殊方法累積法、

替代法、化曲為直法.)

?過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jīng)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jīng)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

?提出問題】

1.你知道的時間單位有哪些?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

簡單介紹,在古代人們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了解時間測量工具的發(fā)展歷程。)

思考交流: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準確值是5.0cm;估計值是0. 00cm;細銅絲的總長度為是:5.0cm+0.00cm

=5.00cm,然后除以32圈,得到細銅絲的直徑為1.6mm

答案: 5.00;1.6

討論交流:先找一段柔軟的棉線,讓棉線沿著曲線的形狀附著在曲線上,在曲線兩端處的棉線上做記號.然后將棉線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測出棉線上兩個記號間的長度,就是曲線的長度.

學生自學,組內談論回答: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有時(h)、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石英鐘、電子表、機械停表、電子停表等

(3)實驗:用停表測量時間

?指出】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機械停表的使用

?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實驗室j1202機械停表為例.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按課本步驟進行分組實驗,對暴露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

閱讀“知識加油站”,熟悉機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小組內同學相互幫助,在“知識加油站”的基礎上,熟悉按鈕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練習使秒表啟動、停止和回零,并正確進行讀數(shù).

?反饋練習三】

如圖所示機械停表讀數(shù)是 min s.

答案:3min38.3s

討論回答:

機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勻分成10個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針指示時間超過3.5min,大圈指針指示是38.3s,因此讀數(shù)是3min38.3s.

?問題過渡】在剛才測量長度和時間的過程中,我們測量的結果一定等于物體的真實值嗎?如果不等,是因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布置自學】閱讀課本p14“誤差”部分,時間2分鐘.

?提出問題】

1.為什么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

2.減小誤差有哪些方法?

3.錯誤與誤差有什么不同?

?反饋練習四】

有五位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7.65㎜;

⑤187.7㎜.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測得這個物體的長度應為188.0㎜

b.測得這個物體的長度應為188.7㎜

c.這五次測量結果中誤差最小的是第③次

d.這五次測量結果中誤差最小的是第⑤次

?強調】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平均值小數(shù)點后保留與原題中相同的位數(shù)。

(設計意圖:利用反饋練習鞏固減小誤差的方法以及對錯誤測量結果的判斷) 學生閱讀思考課本p14“誤差”,交流討論并回答問題:

1.由于受所用的儀器和測量者的不同,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別,這個差別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2. 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3.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guī)定的做法.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思考交流:題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為mm,第④四個讀數(shù)187. 65㎜錯誤.其它四個讀數(shù)分別為:①187.6㎜;②187.5㎜;③187.8㎜;⑤187.7㎜,它們的平均數(shù)為187.65mm,在這里只平均值有效數(shù)字個數(shù)應該與測量值有效數(shù)字個數(shù)相同,則物體的長度應為187.7mm,綜上所述,應選d.

三、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發(fā)言,梳理本節(jié)知識要點,見附件1.

四、課堂檢測 老師巡視、講評. 完成檢測題,見附件2.

五、布置作業(yè) 動手動腦學物理1、2、 4. 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二、長度的測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選、放、讀、記

三、時間的測量

1、單位及換算:1 h=60 min 1 min=60 s

2、停表的使用:一啟動;二按停;三讀數(shù);四歸零。

四、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

1、減小誤差的方法:

2、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是否可以避免

物理中考復習教案篇3

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起來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學期的課程上好,讓學生學好就成為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心。我根據(jù)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分析情況制定了工作計劃。

一、目標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實驗能力,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2.更新教學觀念,鉆研教材教法,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下冊主要學習電學、磁學,帶有一部分和電磁學有關的信息傳遞知識。本冊共分五章。第六章電壓和電阻第七章歐姆定律第八章電功率第九章電和磁第十章信息的傳遞。每章的導入提起了學生對本章的興趣,每章的閱讀指導突出了本章的重難點。本書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實驗,充分體現(xiàn)了探究性學習的新教學理念。

三、學生情況分析;

物理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學科,一些基礎較好、思維靈活、接受性強、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成績較好。另一些學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認真做筆記,課前沒預習,課后沒有按時復習,結果不能按時按量的獨立完成作業(yè);有的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沒有興趣,這方面女同學較多;還有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方法上不正確,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針對以上各種情況教師要認真制定措施并督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成績。

四、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學生不能學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無法形成系統(tǒng)的物理知識結構,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學期開學起,就要很下功夫培養(yǎng)學生良好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的老師”,有了興趣就可以變苦學為樂學。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實驗和多講物理科學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平時教學語言要多變和適當增加幽默感,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3、加大備課力度。備課備得好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好不好,關系到學生能否學好那堂課教師所授知識。

4、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才能應對復雜多變的新問題。

5、想法解決計算題丟分大的問題。

6、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五、教學進度表

物理中考復習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單位。能用速度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識結構】

運動圖像:有兩物體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分別為2米/秒、4米/秒,請分別畫出它們的圖像

一、熱身訓練:

1.運動員在跳傘過程中,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的, 選擇降落傘作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飛機作俯沖飛行時,飛行員說:“大地迎面而來”,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參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時

4. 54千米/時=______________米/秒

二、典型例題: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下列關于公式v=s/t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與路程s、時間t都沒有關系

c.當速度v一定時,路程s與時間t成反比

d.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

2.小紅在路上騎自行車,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來的行人 b.路旁的樹木

c.小紅騎的自行車 d.從身邊超越的汽車

3.一輛摩托車在平直的路上行駛,在1秒內經(jīng)過1米,在二秒內經(jīng)過2米,在3秒內經(jīng)過3米,在4秒內經(jīng)過4米,則對此摩托車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是變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小明為了探究物體運動速度與運動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在課外實踐活動時,選用了兩輛不同規(guī)格的四輪驅動模型車a和b,在實驗室做了探究實驗.實驗中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運動路程 s/m 汽車a 0.1 0.2 0.3 0.4

汽徹b 0.2 0.4 0.8 1.2

運動時間t/s 汽車a 1 2 3 4

汽車b 0.5 1 2 3

(1)試根據(jù)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右圖5-11坐標系內分別畫出兩車的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比較出汽車a和汽車b的快慢程度.

(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兩車處于什么運動狀態(tài)?

(3)在相同時間內,汽車a和汽車b誰運動的路程長?

三、課堂鞏固:

1.兩個同學并肩走在林蔭路上,若相對于路面或路旁的樹木來說兩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對于其中的一個同學另一個同學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人說路旁的樹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為參照物的;他又說旁邊座位上的乘客是靜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 為參照物的。

3.某人5分鐘步行通過的路程是0.9千米,則此人步行時的速度為______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時。若以這樣的速度行走半小時可以通過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三種方法:(1)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的多少;(2)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3)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多少.我們在觀看百米賽跑時,認為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種方法,而裁判員認為,到達終點化時少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種方法.若要比較滑翔機與賽車運動的快慢,則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種方法比較方便.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運動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b.運動時間越少的物體,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d.運動路程相同,所用時間越多的物體,速度越大

6.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內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則該物體在6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

7.如圖5-17所示,用來表示同一種運動規(guī)律的是( )

a.a b b. b c c. b d d. a d

8.南京長江大橋,下層鐵路橋全長6772米,其中江面正橋長1577米。一列

長300米的火車通過江面正橋用了2分鐘,求:⑴ 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⑵ 以這個速度行駛,通過整個鐵路橋要多長時間?

四、課后提升: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被選作參照物

c.運動快慢不變的物體,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 在2008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現(xiàn)場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圖所示。根據(jù)它們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靜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

c.乙火炬一定靜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3. a、b兩輛車各自作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速度之比為3:2,當它們各自運動時間之比為3:4時,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 ( )

a.9:8 b.2:1 c.8:9 d.1:2新 課標 第一 網(wǎng)

4.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通過路程長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時間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

5小明和小華進行百米賽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華提前5m到達終點,若小明將起點向后遠離原起點5m, 小華仍在起點處與小明同時起跑,他們仍按原來的平均速度奔跑,則( )

a.小明先到終點 b.小華先到終點

c.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6. 在新型飛機的研制中,將飛機模型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讓風(高速流動的空氣)迎面吹來,可以模擬飛機在空中的飛行情況.在此情境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飛機模型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b.飛機模型相對于空氣是運動的

c.空氣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d.空氣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靜止的

7.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

a.1米/秒 b.5米/秒 c.20千米/時 d.40千米/時

8 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下面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汽車速度與時間關系的是( )

二、填空題

1 2008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號線正式開通運行.快速公交一號線全程24km,北起 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進公交中心站,全程運行時間為40min,快速公交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 km/h.

3 右圖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我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一部分。2008年5月1日大橋正式通車,該橋全長36km某車剛行駛到橋面時,車內顯示速度的表盤示數(shù)如圖甲,那么該車此時的運動速度為 km/h= m/s,車輛勻速通過整個大橋需 h。

4.如圖5-16所示是某同學在研究汽車和蘋果運動的兩張圖.觀察甲圖可知汽車做_______直線運動,運動速度大小為 m/s;觀察乙圖蘋果下落時的頻閃照片,可知蘋果做________直線運動.

三、實驗,探究題

(1)如圖2l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中,(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3)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 (選填”快”或“慢”).

2 探究物體運動快慢,可以將物體將要通過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別測量物體通過每段路程所需的時間.如圖所示,將運動員跑步的路程分成長度相同的三段,由圖中秒表可知運動員通過每段路程所需時間,從圖中可見運動員在此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是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先減小后增大

四、計算題

1 地震波是一種由地震震源發(fā)出,在地球內部傳播的波.地震波分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縱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主波,橫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運動得更快,主波的傳播速度是6km/s,次波傳播的速度是4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時,我市也有震感. 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線距離約為1440km, 則該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長時間傳到我市?

2.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圖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fā)票.求:

taxi

車費發(fā)票

車號碼 e.u-8888

日期 02-05-28

上車 10∶00

下車 10∶05

單價 2.00元

里程 6.0km

金額 16.00元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

3.如圖5-25是一個跑步的人和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的路程時間圖像,由圖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們兩個人是同時開始運動的.

信息2:

信息3:

試在一張圖中畫出兩人的速度圖像

物理中考復習教案篇5

運動的快慢

教學目標:

l 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l 過程與方法

1.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2.認識速度概念在實際中的意義。

l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有用“運動有快慢”的觀點觀察和分析身邊事例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的公式 。

難點: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頻閃攝影”。

教學資源: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1.什么是機械運動?

2、什么是參照物?

(設計意圖:回顧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以參照物作為標準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增加前后內容的聯(lián)系,引出詳細學習運動的相關知識)

二、新課教學

模塊一:引入新課,建構速度的概念。

?環(huán)節(jié)一】引入新課

在實際生活過程中,運動的快慢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多媒體展示:出游時,人們希望最快到達目的地;劉翔比賽時,第一個沖到終點;草原上,獵豹追捕鹿。

此時,運動的快慢決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榮耀,而關系到生死的角逐。

演示實驗:

將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貼成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比較這兩張紙錐從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匯報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問題:如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設計意圖:初中學生思維活躍,用學生熟悉的身邊事例來讓學生了解運動的快慢很重要從而提出問題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引出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前面三個事例,結合生活實際分析比較物體快慢的方法;

2.交流總結;

3.展示各組討論成果。

教師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并總結: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所用時間的長短;(用時短的就快) ②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結合生活實際總結規(guī)律,培養(yǎng)小組合作精神。)

?環(huán)節(jié)三】創(chuàng)設情境,建構速度概念

教師提出新問題:若路程不相同,時間也不相同時,那如何去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1.創(chuàng)設情境

學校的百米冠軍的成績是12s,而24屆奧運會一萬米比賽冠軍的成績是28 min,怎樣比

較他們運動的快慢?

教師啟發(fā):時間和路程都不一樣,我們可不可以把他們其中一個量設置成一樣呢?

學生思考討論:可以計算兩位冠軍每1s內運動的路程,每一個相等時間內運動的路程長的物體運動的就快。這樣就將問題轉化為在時間相等情況下進行比較。

2.速度

我們平時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稱作速度,用符號v表示。它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也就是 ,路程用s表示,時間用t表示,所以 。物理量都有單位,那么速度的國際制單位是什么呢?

學生數(shù)學中學過路程的國際制單位是米,時間的國際制單位是秒,所以會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國際制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

教師補充在交通運輸中我們還常用到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1m/s=3.6km/h。并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并強調常用的幾個。

?環(huán)節(jié)四】速度應用(多媒體展示)

例題1: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物理計算,規(guī)范計算步驟:①要把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來。②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單位不同,要統(tǒng)一單位。③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時,數(shù)字后面要寫上正確的單位。

例題2:火車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間的運行速度約為104 km/h,兩地之間的鐵路線長1453 km,火車從北京到上海大約要用多長時間?

強調公式變形,用速度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例題3:一位百米賽跑運動員跑完全程用了11 s,一輛摩托車的速度表指示為40km/h,哪一個的速度比較快?

學生自主解答。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題展示規(guī)范學生解決物理題的步驟并學會速度公式的變式,同時注意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模塊二:勻速直線運動

?環(huán)節(jié)一】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頻閃攝影”

多媒體展示兩個網(wǎng)球運動時頻閃照片,提出問題:①哪個球運動的時間比較長?

②哪個小球運動的速度(即運動快慢)基本保持不變?③哪個小球的運動越來越快?(提示可以用兩種比較快慢的方法)

第一個網(wǎng)球任何相等時間通過的路程相等也就是運動快慢不變,并且一直沿著直線運動,并且運動方向不變,我們成這樣的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

(設計意圖:用頻閃攝影形象直觀的向學生展示物體的運動情況,加深學生記憶;提出問題,學生自主討論思考,引出勻速直線運動)

?環(huán)節(jié)二】勻速直線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注意:運動路線是直線,運動快慢不變即速度不變)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2.平均速度

物體沿著直線快慢改變即速度改變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

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運動基本上都是變速運動。物體做變速運動時速度時快時慢,怎樣描述它的運動情況呢?

變速運動比勻速運動復雜,如果只做粗率研究,也可以用 來計算,這樣算出來的就是用以描述變速運動物體的運動情況的平均速度。此時s是某段的總路程,t是某段的總時間,v表示的就是某段時間或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題:火車從北京行駛1小時到天津,通過的路程是140 km,求火車的平均速度.

三、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給予總結提升,構建本節(jié)知識網(wǎng)絡。

一、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單位是米/秒(m/s)、千米/時(km/h).

1 m/s=3.6 km/h

二、在變速運動中,v= 求出的是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