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認識的教案5篇

時間:2022-11-20 作者:lcbkmm 備課教案

教案對于教師展開課堂是非常有用的一種文書,作為教師在編寫教案時一定要認真對待才行,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0的認識的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0的認識的教案5篇

0的認識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觀察農(nóng)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知道1~5的數(shù)序,并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shù)。

過程與方法

借助計數(shù)器、點子圖、肖邦等學習用具,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1~5的基數(shù)含義和寫法。

教學難點

1~5的寫法,初步建立數(shù)感。

教學準備

小棒、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更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你們看!李奶奶家的院子熱鬧極了。(出示課件:第14~15頁的主題圖。)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一)、認識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認、讀數(shù)。

1.引導學生有序觀察

2、認識1-5

(二)、鞏固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

我們剛認識了1-5這幾個數(shù),現(xiàn)在我要考驗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通過手中的小棒鞏固數(shù)字。交流用小棒擺出了什么圖形。

(3)、理解1-5的順序

(4)借助點子圖加深對數(shù)序的理解

(5)教學1-5的寫法

3、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話來告訴你周圍的同學。

(1)小組交流,師參與到小組中去,并適時指導,注意引導學生表述完整。

(2)全班交流。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shù)量為1、2、3、4、5的物體,看來只小朋友們認真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好的數(shù)學問題。

2、游戲:猜數(shù)。

(1)這個數(shù)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2)這個數(shù)在4的前面,可能是幾?

(3)這個數(shù)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其他數(shù)字嗎?為什么?

3、張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學生心中的美麗世界。

方法: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說說你擺的是什么?用了幾個?(小組活動,師參與其中。)

三、作業(yè)布置

課本做一做、練習三

第1、2題

5、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說給老師和同學聽聽。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1-5的認識

0的認識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就是元旦節(jié),是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2、知道過了新年,長大了一歲。

3、了解和認識慶祝元旦的方式。

活動準備:

日歷卡、幼兒相片、慶祝元旦的各種卡片或背景圖。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元旦的意義,了解慶祝元旦的方式。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交流自己知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激發(fā)學習興趣

1、老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jié)日嗎?(出示各種節(jié)日的日歷卡片,引導幼兒說出節(jié)日名稱:國慶節(jié)、春節(jié)、元宵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婦女節(jié)、元旦……)今天呀,我們主要來學習“元旦”。

2、老師提問:有誰知道元旦是幾月幾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來,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3、老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元旦是怎么來的嗎?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霸本褪且荒甑拈_始、一年的第一天。以農(nóng)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二、向幼兒介紹迎接新年的各種方式,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慶祝元旦

1、引導幼兒交流以往是怎樣過新年的?(放煙花、吃餃子等)

2、了解全國各地人們是過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種卡片或背景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制作成課件),引導幼兒認識人們?yōu)榱擞釉┧龅母鞣N準備工作。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饃饃、包餃子、放煙花、送元旦卡片等。

3、引導幼兒交流以往過新年的方法,然后,引導幼兒說出今年想怎樣迎接元旦的到來?提示:老師向幼兒表達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貼在小朋友們家的窗戶上,送一張我自己制作的賀卡給我的爸爸媽媽。

4、播放慶祝元旦的錄音或錄象帶,提出問題,讓幼兒發(fā)現(xiàn)我們慶祝元旦要跟別人說祝福語,然后引導幼兒討論,慶祝元旦要說哪些祝福語,體驗集體慶祝元旦的喜悅。

三、引導幼兒談談新一年的想法和愿望

1、老師展示幼兒的相片,討論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讓幼兒感覺到自己比以前長大了,比以前更能干了,知道過了這個新年,又長大了一歲。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收集全國慶祝元旦或有關元旦的資料,制作成“元旦”專題,讓幼兒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元旦。

0的認識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和客體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左邊和右邊。

2、能遵守活動規(guī)則,聽到信號后及時做出反應。

3、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幼兒數(shù)學用書第七頁,筆人手一支活動過程:

一、謎語激趣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

二、區(qū)別以自己身體為中心的左右

1、區(qū)別左右手。

(1)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支手,招招手并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請伸出左手搖一搖。

(3)游戲:聽口令舉手,(游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手,你舉右手等。)

2、區(qū)別左右腳。

(1)交流身體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腳)

(2)競賽游戲:點鼻子。(游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眼,你點右眼等。

(3)小結:知道左和右,左手這邊是左邊,右手這邊是右邊。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a你的左邊是誰?在活動室里你的左邊有什么?

b你的右邊是誰?在活動室里你的右邊有什么?

2、改變方位再交流左右邊有什么?

四、感知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1、教師用左手拿一本書,請幼兒說說書在老師的哪只手。

2、討論:書是在老師的左手,為什么許多小朋友會認為書是在老師的右手呢?(讓幼兒知道:當自己和別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的左邊和別人的左邊不在一個方向)3。請個別幼兒拿書,大家分辨他是用哪只手拿書的。

五、幼兒操作

1、打開幼兒用書,說說圖畫里的小朋友是用哪只手拿書的。

2、將用左手拿書的小朋友圈出來。

教學反思

“認識左右”這節(jié)課是幼兒園大班下冊第一單元位置中的一個內(nèi)容,是在幼兒學習了上下、前后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能用“左右”來描述物體的位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本節(jié)課我遵循了大班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建構新知。

第一,在認識“左右”時,我從幼兒找自己身體中的左和右的游戲進入,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學習的過程,這樣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悟,體會到了自己身體上的數(shù)學。同時,通過讓幼兒互說如何確定自己的左右,這樣幼兒獲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認識左、右的基本含義。接著又從學生自己及身邊的幼兒入手,讓幼兒用左右來描述自己的鄰居,感受左右,訓練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

第二,在教學左、右相對性時,我巧妙地設疑讓學生們判斷我舉的是不是右手,這樣一下子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思考;接著我讓幼兒舉起右手與我進行比較,我適時提問:是不是你們舉錯手了?你有什么辦法說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層浪,幼兒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通過我的轉(zhuǎn)身結論得到了驗證。通過總結幼兒明白:面對面站著,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后我通過讓幼兒握手和實踐活動走樓梯,幫助了幼兒進一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訓練了幼兒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認識左右本課的不足之處是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課上有些幼兒是只顧急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還有的在用手比劃難以和大家交流。對于大班的幼兒我們今后還需有意培養(yǎng)其這方面的能力。

0的認識的教案篇4

教學內(nèi)容分析:

?認識時鐘》是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大班下冊主題活動“清涼一夏”科學領域中的數(shù)學活動之一,該活動主要內(nèi)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zhuǎn)關系,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教學設計理念:

時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幼兒時常都能見到它。時鐘能告訴人們時間,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與之相關。幼兒學會認識時鐘,能更好學會作息時間。根據(jù)《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指導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和幼兒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把幼兒現(xiàn)實生活中能接觸到事物與現(xiàn)象轉(zhuǎn)換為知識點傳授給幼兒,從而達到我們幼兒教育的目標。為此,我選擇了以時鐘的相關知識和幼兒一起互動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學思路: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簡單認識鐘面,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zhuǎn)關系——結合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認讀整點、半點——幼兒通過撥紙片鐘、做游戲復習認讀整點、半點

教學方法:

觀察法、語言討論法、講解演示法、動手操作法、游戲法

教學手段:

談話法、多媒體課件、動手操作、游戲

活動內(nèi)容:認識時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zhuǎn)關系。

2.通過辨一辨、讀一讀,撥一撥,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正確認讀整點、半點

活動難點:掌握認讀半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時鐘課件、一日生活ppt、音樂、

2.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

3.實物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小兔的新店開張了,它邀請我們到那兒去,我們開著汽車出發(fā)吧?。ǚ乓魳?,進入活動場地)

二、簡單了解時鐘的作用

小兔的新店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時鐘)原來小兔開了一家時鐘店。小朋友你原來看見過時鐘嗎?你知道時鐘有什么作用嗎?(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它)。

三、簡單認識鐘面,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zhuǎn)關系。

1.小朋友想不想和時鐘做朋友呀?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吧!我們有請小兔子來介紹(放課件)

2.提問:時鐘的鐘面上有什么?(針和數(shù)字)請小朋友說一說這12個數(shù)字。(主要認識分針和時針)較長的針叫什么名字?(分針)最短的針叫什么名字?(時針)

3.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zhuǎn)關系

(1)提問:時針、分針走得是一樣快嗎?誰走得快?(鼓勵幼兒互相討論)

(2)我們有請小兔子告訴我們吧(放課件)

(3)教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表示1小時

[活動評價:本項活動由多媒體課件情境導入,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欲望。通過組織看多媒體課件和指導幼兒親手撥紙片時鐘,把抽象思維和直接觸摸結合起來,能較好地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幼兒與教師互動對時鐘的辨一辨、讀一讀,撥一撥,能讓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

四、認讀整點和半點

那我們怎樣認讀時鐘表示出的時間呢,我們請小兔來說一說(放課件)

1.認讀整點

(1)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12就表示整時或者叫整點。時針指在數(shù)字幾就表示幾點。(老師示范講解)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12,時針指在數(shù)字1就表示1:00;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12,時針指在數(shù)字2就表示2:00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幾點來幼兒園?(8:00)中午幾點吃中飯?(12:00)下午幾點

放學回家(4:00)?請你們用小兔送給你們的小時鐘撥一撥吧!

2.認讀半點

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12就表示整點,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6又表示什么呢?我們請小兔說一說(放課件)

(1)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6,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時就表示半點。(出示表示半點的時鐘)那這面時鐘表示幾點半呢?那我們就要看時針經(jīng)過了哪個數(shù)字或者比較時針兩邊數(shù)字的大小,哪個數(shù)字小,就是幾點半。(教師示范講解)3:30、7:30、9:30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早上幾點半做早操?(8:30)中午午睡幾點半起床?(2:30)請你們用小時鐘撥一撥吧!

[活動評價: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重難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鮮艷的畫面,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觀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地去思考;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幼兒結合一日生活,通過自己撥時鐘,在實際操作中探索和學習,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

(3)認識特殊的時間:12:30

(出示表示12:30的時鐘)小朋友,這是表示幾點半呢?這個時間有些特殊,分針指在6,時針指在12和1的中間,數(shù)字1雖然比數(shù)字12小,但時鐘表示的時間是12:30,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五、做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復習認讀整點和半點

(1)講解游戲規(guī)則:小兔現(xiàn)在要和小朋友們玩?zhèn)€“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你們愿意玩嗎?小兔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就雙手拿著一個鐘撥時間,請小羊來說時間。小羊如果說對了,老狼就會發(fā)獎品給小羊,如果說錯了,小羊就要退出游戲,小朋友聽清楚了嗎?

(2)組織幼兒做游戲

[活動評價:游戲法是幼兒園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法,幼兒能一邊玩一邊快樂地學習。游戲活動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六、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今天我們認識了時鐘,時間很寶貴,希望小朋友們珍惜時間,做個守時的好孩子。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我們一起給小兔再見吧?。ǚ乓魳罚?/p>

0的認識的教案篇5

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106~108頁,練習二十五。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4.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經(jīng)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線繩、圖釘、鉛筆頭、圓規(guī)、實物投影儀、計算機軟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想問一下,大學喜歡動畫片嗎7(喜歡)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硪欢蝿赢嬈肟磫??(想)請大家屏幕,(出示課件)這四個小動物在舉行自行車比賽,最后結果怎樣呢?請往下看,現(xiàn)在比賽還沒有結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誰能得第一?(小狗),為什么呢?(因為小狗的車輪是圓的)。那小白兔的車輪也是圓的,那你為什么不說它得第一呢2(因為小白兔的車輪的車軸沒在中間)那為什么車輪做成圓的,車軸裝在中間,跑起來就又快又穩(wěn)呢?學完這節(jié)課,你就會明白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新課教學

1.實物舉例。

一年級的時候,咱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圓了,誰來說一說,除了車輪是圓的以外,在我們周圍的物體上哪里還有圓?(學生舉例,可能舉以下實物。)

①硬幣的邊是圓的;

②圓桌的邊也是圓的;

③有些鐘表的外形象也是圓的;

④咱們研究的都是平面圖形,而足球是一個球體,它不是一個平面圖形,我們以后再研究。剛才咱們舉出這么多例子,那到底什么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圓呢?請大家觀察屏幕,(出示課件)如果我們沿著這些物體的外沿畫下來,就得到了一個圓,大家看明白了嗎?(明白了。)

圓和咱們原來學過的三角形。四邊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角形和四邊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平面上的直線圖形。而圓是什么圍成的。(曲線)所以,我們就把圓叫做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分組畫圓,初步感知圓的特征。

對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特征,咱們前面已經(jīng)研究過了。

而作為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圓來說也有自己的特征,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為了便于咱們研究,咱們先來畫一個圓,大家會畫圓嗎?(會)

誰能到黑板前快速畫一個圓。(評價。你能敢上來畫一個圓,已經(jīng)很好了,請回。)

看來只用一只粉筆,是不太容易把圓畫好的,想畫好,咱們就得借助工具,下面老師就給你一些工具,打開信封,看里面有什么?(圖釘、線繩、鉛筆頭)注意聽清我的要求:一會咱們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聰明,能用這些工具在最短的時間里在作業(yè)紙上畫出一個圓。開始。(學生畫圓,教師指導。)

我們一起看這幾個組同學畫的,大家評一評,哪個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由不好到好,依次展出學生畫出的圓。)

大家說,哪一組的同學畫得最好?(第x組)

下面咱就請第x組的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是怎樣做的?怎么畫得這么圓?(學生介紹。)

他們想的方法好不好?(好。)你再給大家說一說應應注意些什么就能把圓畫好。(①固定好圖釘不能動;②線繩隨時拉緊。)

大家明白了嗎?(明白了)其他組的同學說一下,你們是怎樣畫的?

(①系繩的方法不同;②不轉(zhuǎn)動繩,轉(zhuǎn)紙。)

我這里也有三樣工具,下面我就用剛才那位同學的方法,也畫一個圓。

(師畫圓。)

怎么樣,我畫的圓好不好?

我想只要注意兩點就可以把圓畫好。

一是圖釘固定的這一點不能動;

二是線繩必須始終拉緊。

3.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

圖釘固定的這一點我們就把它叫做圓心,也就是圓中心的一點,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書:圓心o)

我們還知道畫圓時,線繩必須得拉緊,也就是粉筆無論旋轉(zhuǎn)到什么位置,線繩的長度變不變?(不變。)

由此,可以看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

現(xiàn)在我沿著線繩用尺子畫出一條線段,也就是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一條線段。像這樣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誰來說一下什么叫半徑?(學生回答。)

大家看,我在圓里再畫一條線段,注意觀察,我是怎樣畫的?

也就是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

像這樣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叫做圓的直徑,一般用字母d 表示。

板書:"直徑d"。

誰來說一下,什么叫直徑?同桌同學互相說一下,什么叫直徑。

[評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單靠學生討論是完不成的關鍵時刻,還需要教師系統(tǒng)的引導和講解。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體現(xiàn)出教學的藝術性。]

4.分組討論圓的特征。

剛才我們認識了圓心、半徑和直徑,下面請大家結合剛才咱們畫圓的過程,討論一下在同一個圓里(板書)半徑有什么特征?直徑有什么特征?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請各小組開始討論一下。(指導學生討論。)

現(xiàn)在我請一個同學把你們組討論的結果說一下。(同學反饋。)

過渡:剛才大家討論出了這么多圓的特征,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請大家看屏幕。(計算機演示特征。)

大家看,計算機演示的和大家討論的結果一樣嗎?(一樣。)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有多少條?并且所有半徑的長度都怎樣?(板書:無數(shù)條長度都相等)

也就是說,直徑也具備這些特征。(完成板書。)

剛才大家還討論出了半徑與直徑的關系,你能用字母表示一下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板書:d=2r

5.鞏固練習。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又知道了圓的特征,下面我們一起做兩組題,看哪些同學掌握得最好。先來看第一組,請你讀一下題目要求(微機出示第一組,指名回答。)剛才我們知道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現(xiàn)在咱們?nèi)绻懒税霃降拈L度,能求出直徑的長度嗎?知道了直徑的長度,能求半徑嗎?(教材第109頁第3題填到書上)做完共同訂正。

通過這兩組的練習,可以看出,剛才大家掌握還是很不錯的,下面請大家還得繼續(xù)努力?

6.學習用圓規(guī)畫圓。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根據(jù)這個道理,我們也可以用圓規(guī)畫圓。

下面就請大家拿出圓規(guī)試著畫出一個圓,如果你畫的時候有什么困難,就打開課本108頁,看書是怎樣說的。

(學生用圓規(guī)畫圓。)

請大家坐好,誰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樣用圓規(guī)畫圓。

學生演示,注意提示:

①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也就是什么?

②針尖固定的這一點也就是什么?

③注意旋轉(zhuǎn)的技巧。

我們可以把剛才這位同學說的方法概括三點:

①按要求確定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也就是定半徑。

②把裝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也就是定圓心。

③最后按一定的技巧旋轉(zhuǎn)一周。

這樣就可畫出一個圓。

下面就請大家用這種方法再出幾個圓,先畫一個小點的,換個地方再畫個大點。

再請大家畫出一個半徑為3厘米的圓;并分別用字母標出它的圓心、半徑、直徑。

請同桌同學互相用尺子檢查一下,畫對了嗎?

請大家坐好,剛才咱們又學會了怎樣用圓規(guī)畫圓,結合剛才畫圓的過程,大家體會一下。畫圓時圓心和半徑各起了什么作用?

師:也就是: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

7.閱讀課本,質(zhì)疑問難。

好了,這節(jié)課關于圓的有關知識咱們就研究到這里,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106頁,看一下剛才我們學習的知識。

師:大家看,咱們課本上是用折紙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的,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的認識圓這個圖形,我們是讓大家通過動手畫圓,掌握圓的特征的,你們體會到了嗎?

請大家合上課本坐好。

8.全課總結。

大家回憶一下,通過剛才的學習,咱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①認識圓的各部分的名稱。

②知道了圓的特征。

③學會了用圓規(guī)畫圓。

三、實際應用,深化知識。

記得剛上課看動畫片時,大家都猜小狗能得第一,結果是不是這樣的呢?請大家繼續(xù)片下看。(播放動畫。)

小狗果真得了第一,誰來說一下,小狗為什么能得第一?為什么車軸裝在圓心上,誰跑得又快又穩(wěn)呢?

學生發(fā)言(略)。

師總結:因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相等的,所以,車軸裝在圓心上,就能保證車軸到地面的距離始終不變,因此,車子跑起來就又快又穩(wěn),大家明白了嗎?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圓,而且還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說明數(shù)學在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學好數(shù)學。今天的課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設想:

圓的認識是學生的低年級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于廣大學生來說,雖然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圓,但對于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征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學生由認識平面上的直線圖形到認識平面上的曲線圖形,是認識發(fā)展的又一次飛躍。因此,教學中要注意通過動手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為以后學習圓柱和圓錐奠定基礎。

基于以上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旨在加強操作、研討等數(shù)學活動,通過小組學習這種主要形式,引導學生實踐、探索,逐步形成圓的表象,掌握圓的特征。教學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嘗試成功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