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教師,想必你對教案的制定方式一定十分熟悉,我們在寫教案之前一定要先確定好自己的教學目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好動,愛模仿,尤其是對“鉆”這個動作非常感興趣。趁老師不注意時,在桌子下面鉆來鉆去,用小椅子搭個小山洞,鉆一鉆,喜愛尋找一個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落,象小蟲子一樣爬一爬,鉆一鉆。根據(jù)小班幼兒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利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發(fā)展他們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給幼兒適當?shù)牟牧?,啟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設計本次活動,借用“小蟲子”,讓幼兒探索出身體部位各種各樣的洞洞,同伴之間你搭我鉆,師幼之間你搭我鉆,幼兒之間相互合作,體驗游戲中的愉快情緒,發(fā)展幼兒的探索和身體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身體部位各種各樣的“洞”,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創(chuàng)新;
2、通過“爬一爬”“鉆一鉆”,發(fā)展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3、培養(yǎng)幼兒活動中的規(guī)則意識和安全意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初步探索身體部位各種各樣的“洞”,并“鉆一鉆”;
難點:幼兒相互合作探索各種各樣的“洞”。
活動準備:
小蟲子(幼兒人手一條),圓片(即時貼若干),音樂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活動”
1、游戲“吹泡泡”
幼兒游戲后站成大圓,貼圓片做自己的位置標記;活動身體:隨音樂做律動“小蟲子,鉆洞洞”
教師帶幼兒聽音樂,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小蟲子,鉆洞洞,鉆呀鉆,鉆呀鉆,越鉆越高興!”
二、基本部分:
(一)小蟲子鉆洞洞蟲子想鉆小朋友身上的洞洞,我們用身體的各部位變洞洞,好嗎?
啟發(fā)幼兒說一說,你的洞洞是用什么部位變成的?教師帶一條蟲子鉆一鉆小朋友探索出的洞洞。
幼兒一起帶小蟲子鉆洞洞,要求幼兒可以鉆自己身體的洞洞,也可以鉆一鉆其他小朋友變出的洞洞,教師也參與到活動中去,和幼兒一起鉆洞洞,教師也可以變出洞洞,讓幼兒帶蟲子來鉆一鉆。
小蟲子鉆累了,送小蟲子回家休息。
(二)幼兒之間相互搭洞、鉆洞。
教師啟發(fā)“誰能搭一個小朋友能鉆過去的洞洞?”(鼓勵幼兒嘗試搭一搭,鉆一鉆)幼兒自主選擇“搭洞”或“鉆洞”,進行游戲(教師提醒幼兒合作,并及時表揚和鼓勵幼兒搭出“新洞洞”,表揚和鼓勵幼兒多種“鉆法”。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相互推擠,不踩踏幼兒小手)(三)師幼相互搭洞,鉆洞。
教師啟發(fā):能設計一個老師鉆過去的洞洞嗎?
師幼共同游戲。
三、結束部分師幼,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量(摸一摸是否出汗)放松活動,帶幼兒活動身體各部位。
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持棍推瓶自然的往前走。
2、鍛煉幼兒手眼的協(xié)調能力。
3、愿意參與游戲,體驗參加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大小不一的透明可樂瓶【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瓶內分別裝紅、黃、藍、綠四色顏料水】,紙棍幼兒人手一根。
2、環(huán)境準備:紅、黃、藍、綠色塑料筐各一個,分別放在場地的四角,當做【停車場】。
3、經驗準備:幼兒玩過紙棍游戲,熟悉游戲場地。
重難點:
重點:持棍推瓶自然地走。
難點:
要求紙棍和【小車】不分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教師帶領幼兒手持紙棍進入場地,進行熱身運動。
二、練習持棍推車
1、教師示范持棍推瓶,邊推邊說兒歌:手拿一根小紙棍,推著小車向前慢慢走,慢慢推,小車穩(wěn)穩(wěn)向前進。
2、幼兒練習持棍推大號可樂瓶,教師一旁指導,幫助能力稍差的幼兒學習推的技能。
3、教師演示,請幼兒說說紙棍頂在【小車】的什么地方最容易推動。
4、幼兒再次練習,感受紙棍頂在【小車】的什么地方推行最平穩(wěn),啟發(fā)幼兒探索如何讓紙棍和【小車】不分開。
5、教師組織幼兒持棍推著小車從起點到終點反復兩次,要求紙棍和【小車】
不分開,為游戲做準備。
6、游戲:推小車
(1)教師介紹游戲過程和規(guī)則,幼兒扮演【小司機】,把【小車】開到相同顏色的停車場去。就算完成自己的任務,能得到一份獎品。
(2)教師鼓勵幼兒嘗試用小號可樂瓶進行游戲,幼兒自由選擇大小可樂瓶,組織幼兒游戲2——3次,熟悉后中途幼兒可以選擇更換大號可樂瓶。
(3)教師講評游戲,分發(fā)獎品,鼓勵幼兒以后多多參加體育游戲。
三、放松活動
幼兒扛著紙棍,拿著獎品圍繞場地慢走一圈。
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按音樂節(jié)奏合拍地做貓走路的動作,并根據(jù)歌詞內容變換動作。
2、幼兒通過討論、交流、遷移經驗探索游戲玩法,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有一定自控能力。
3、能情緒愉快地參與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唱歌曲《找小貓》;玩過躲貓貓的游戲。
物質準備:貓媽媽的頭飾若干,小貓胸貼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貓走》進場。
師:咦,你們看我是誰呀?我是貓媽媽。你們是——(貓寶寶),寶寶們——,我的寶寶在哪里?全體幼兒隨音樂學小貓走。
二、學習音樂游戲《找小貓》。
1、復習歌曲《找小貓》
師:聽——這是什么歌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2、討論游戲玩法。
(1)引導幼兒探索小貓躲的游戲規(guī)則。
師:歌曲里有誰呀?(老貓、小貓)它們玩了一個什么游戲呢?怎么躲?那我們一起來躲一躲?
(2)玩游戲第一段,再次鞏固游戲規(guī)則。(幼兒坐在小椅子上玩一遍)
幼兒嘗試在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躲起來,知道摸到頭的寶寶,就是被媽媽找到了。
三、完整游戲《找小貓》。
1、幼兒、教師分角色游戲,引導幼兒找不同的地方躲()。
當媽媽問:我的小貓在哪里?時引導幼兒學說:喵喵,在這里。
幼兒說短句:我躲在××××
2、再次玩游戲,引導幼兒找空地方游戲。
要求:小貓們去躲的時候,不推不擠,要注意安全。
3、請個別幼兒扮老貓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找小貓》主要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作為教師的我,自始至終是以貓媽媽的身份進入游戲的,是以游戲的情景貫穿整個活動的。從活動目標上看:大多數(shù)幼兒能按音樂節(jié)奏合拍地做貓走路的動作,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遵守游戲規(guī)則,有一定自控能力,體驗到了集體游戲的快樂。但是,第二個目標達成度還不夠高。主要原因是在活動中過早的進入集體游戲的環(huán)節(jié),部分孩子對規(guī)則的`掌握還不夠清晰,導致一些孩子在游戲中過于關注“躲的”情節(jié),忽略了規(guī)則的傾聽,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不夠。整節(jié)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參與性也很強,并且能快樂地做動作,孩子們的音樂的節(jié)奏感和動作協(xié)調性都得到了提高,他們在玩中樂,玩中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發(fā)展。但在一些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還不夠巧妙,在一些細節(jié)上(如語言不夠精煉、小貓胸貼的利用等)把握的還不夠,對幼兒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
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的:
1.了解飛機的基本形狀特征,豐富幼兒對飛機種類款式的知識。
2.能圍繞主題進行拼插,自由選擇游戲材料,并盡可能和同伴分工合作。
3.激發(fā)幼兒大膽地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5.通過這次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課前讓幼兒欣賞一些飛機圖片了解一些有關飛機的知識經驗,引導他們觀注飛機。
2.物質準備:飛機圖片若干;玩具飛機若干;花片積塑材料等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以謎語引入,引起幼兒興趣。
①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猜個謎語,大家想不想猜呀?現(xiàn)在認真的聽老師念哦。
"大鳥大鳥天上飛,許多人兒裝肚里,長長翅膀飛的快,人人平安把家還。"
②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謎底就是飛機,誰能舉手告訴老師,飛機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作用?(幼兒討論,舉手回答)
③ 教師:老師不是讓你們把自己喜歡的飛機玩具帶來嗎?現(xiàn)在你們輕輕地去把它拿出來,然后回到座位上,認真的看看飛機是啥樣子的,等下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
(幼兒交流,教師提問)
④ 教師:老師這里啊還有很多種飛機的圖片。小朋友來看一看。
2.講解示范。
教師:今天老師要讓小朋友拼飛機,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飛機身上有哪些部分?(飛機頭、機身、機翼、尾翼)教師:老師這里有分解好的飛機,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把他們拼成一架飛機,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的看他是怎么拼的。。對不對?
然后老師講解一遍教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很多種材料,你們想用什么材料來拼飛機呢?
教師:老師這里有個拼好的飛機,小朋友們可以看一看,這是直升飛機。
3.提出要求教師:呆會兒小朋友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拼插飛機,但現(xiàn)在老師要給小朋友提出幾點要求。
①在拼構時,不要爭搶材料,大家要想想怎么安排,學會謙讓。
②如果有的小朋友想一起合作,那么就要互相商量一下要怎么做,分工。
③拼出的飛機要牢固。結實。
④看誰拼的飛機和別人不同,老師更喜歡。
4.幼兒建構教師指導教師可以對一些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幫助,在旁觀察,需要幫助時才幫助。
重點指導:
有些幼兒的飛機無法站立,教師引導他們想想應該怎樣拼插才能讓飛機站立不倒。對一些能力好的幼兒,啟發(fā)他們拼插難度較大的戰(zhàn)斗機,直升機等。
5.結束部分
①欣賞幼兒拼插作品教師:老師想請小朋友上來說說自己建構的飛機是什么類型的飛機,是戰(zhàn)斗機還是客機還是直升飛機或者是其他種類的飛機。
②老師看小朋友拼的飛機都很漂亮,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設計的是什么飛機。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篇5
1、游戲名稱:問好
目的:學習生字(第一次學習)
準備:字卡
方法:教師逐個出示字寶寶并以字寶寶的口氣做自我介紹:"我是x字寶寶,小朋友好!"幼兒說:"x字寶寶好!"
2、游戲名稱:長高了、變矮了
目的:學習生字
準備:字卡
方法:教師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把其中一個字卡向上移動一個字卡的距離,然后隨著教師"一、二、三"的數(shù)數(shù)聲,幼兒睜開眼睛,說出誰長"高" 了;反之,教師把其中一個字卡向下移動,請幼兒說出誰變"矮"了。
3、游戲名稱:小動物真愛玩
目的:學習生字
準備:字卡
方法:把字卡出示在黑板上,教師邊說兒歌:"小x小x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y字寶寶跑回來"邊輕輕的摸某幾個幼兒的頭,這幾名幼兒就跑到黑板前,摸摸這個字寶寶并學著這個小動物的叫聲或動作回到座位。
4、游戲名稱:螞蟻搬豆
目的:學習生字
準備:螞蟻頭飾
方法:請幼兒當小螞蟻,字寶寶當豆豆。
游戲開始,教師以媽媽的口氣對小螞蟻說:"孩子們,天冷了,你們去地里搬豆豆回來過冬吧."幼兒學小螞蟻一個跟一個到黑板前取一"顆""豆豆",跑回"媽媽"身邊告訴媽媽自己"搬"回了誰,說對了,請全體幼兒給他拍拍手,說錯了,請小朋友糾正過來。
5、游戲名稱:捉迷藏
目的:學習生字
準備:字卡
方法:教師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把黑板上的一個字寶寶拿走,請幼兒睜開眼睛,說出誰藏起來了。
教師拿出該字寶寶,驗證對錯。
6、游戲名稱:你來做,我來猜
目的:復習學過的能用動作表示的字、詞。
準備:字卡
玩法:游戲開始幼兒全體起立,教師一張張出示字卡,幼兒看字卡上的字詞做動作。
7、游戲名稱:小貓捉鼠
目的:復習生字
準備:小貓頭飾 字卡
方法:請全體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把字寶寶分散放在某個地方,幼兒睜開眼睛,請幾個幼兒戴上小貓頭飾扮演小貓去捉"老鼠"(字寶寶),"捉"到后,告訴小朋友自己捉到了誰。
8、游戲名稱:盲人摸字
目的:學習生字
準備:字卡
方法:教師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
教師或一幼兒扮作盲人(閉上眼睛),用手去摸某個字寶寶,說出該字寶寶是誰,說對后全體幼兒鼓勵:"yes,yes,它是x,"說錯了,請全體幼兒給予糾正:"no,no,它是x。"
9、游戲名稱:開火車
目的:學習生字
準備:火車頭頭飾 字卡
方法:教師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師請幾名幼兒扮作火車,其中一名帶上頭飾當火車頭,讓他們帶上自己喜歡的一個字寶寶上火車(說出自己帶誰方可上火車)。在《火車快開》的音樂聲中幼兒在室內跑一圈。"嗚-"火車停下,幼兒邊說 "x字寶寶下火車了",邊把字寶寶放回原處。
10、游戲名稱:找朋友
目的:復習生字
準備:字卡
方法:幼兒手拿字卡圍成一個圓圈,教師念兒歌:"找找找,找朋友,x和 y是朋友,敬個禮,握握手,"手拿x 和 y 字卡的幼兒走到圓圈中間
隨著兒歌互相敬禮、握手后,分別指著對方說:"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再分別回到原處。
11、游戲名稱:大風和樹葉
目的:學習生字
準備:字卡
方法:教扮演大風,字卡當作樹葉。游戲開始,教師伸展開兩臂從黑板前走過(或原地轉一個圈),邊走(或轉圈)嘴里邊發(fā)出"呼呼"的風聲,當手從黑板前經過時,隨手拿走一個字卡藏好,請幼兒說出大風把誰刮走了。幼兒說出后,教師出示該字卡驗證對錯。
12、游戲名稱:考老師
目的:復習生字
過程:教師將剛認識的生字貼在黑板上,背對黑板站好,請個別幼兒上來指字,教師說出幼兒指的字,說對了幼兒給老師拍手說"對對對",請其他幼兒再來指;錯了說"錯錯錯",幼兒繼續(xù)指字,直到老師說對,游戲繼續(xù)進行。
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篇6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探索欲強,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動動這個玩玩那個。根據(jù)孩子的這些特點,設計這個活動,引導、啟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索,在這樣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去感受、獲得知識經驗,既讓孩子享受了過程、獲得了快樂,又能培養(yǎng)他們探索的興趣、習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瓶子的各種玩法,親自動手嘗試,促進幼兒動作的發(fā)展。
2.啟發(fā)幼兒自己說說操作的過程,講述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3.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活動,感受玩瓶子的樂趣,體驗與小伙伴一起操作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4.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清洗干凈的瓶子;
2.與活動內容相關的課件;
3.塑料地毯拼擺成拱形,供幼兒席地坐;
4.豆子、繩子若干;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好幼兒,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它一會兒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你們想不想看看它是誰?好,那就快把好朋友請出來吧!
(2)師:(操作課件,讓幼兒看到可愛的小瓶子)小朋友們瞧,今天來的好朋友是誰呀?噢,原來是可愛的“瓶子公主”!瓶子公主要和小朋友打招呼了。(繼續(xù)操作課件,讓瓶子公主與幼兒交流。)瓶子公主帶來了好多小瓶子,可是小瓶子很調皮,東倒西歪的,請幼兒給它們排好隊,把它們放好,并幫他們找到合適的帽子(瓶子蓋)戴上。
a、分組進行操作(用小手把瓶子放好,給瓶子擰上瓶蓋),鍛煉幼兒的操作能力。
b、引導同伴間互相幫助,還可進行組與組間的相互合作。
c、集中小結:小朋友多能干呀,可愛的小瓶子都排好隊并找到了合適的帽子,它們可高興啦,它們想邀請小朋友一起走游戲,你們愿意嗎?好,待會兒別忘了告訴大家,你和可愛的小瓶子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戲。
(二)展開部分
引導孩子和可愛的小瓶子一起玩,并嘗試用短語表述操作體驗。
1.分三組進行操作,鼓勵孩子(如滾,搭,排等)想出不同的玩法。
2.啟發(fā)幼兒用提供的材料制作不同的瓶子玩具。如:把豆子裝進瓶子制成小樂器;用小繩子系在瓶口拖著玩,教師根據(jù)孩子的操作情況,予以相應指導。
3、集中幼兒,師:“誰來說說,你和可愛的小瓶子是怎么玩的”。
請幼兒總結自己的操作過程,講講自己獲得經驗。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在音樂聲中帶自己制作的瓶子玩具一起走出教室做游戲。
活動反思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發(fā)展水平的不同,“可愛的小瓶子”的游戲還可設計以下活動,如:
1、瓶寶寶編上號,可以認識阿拉伯數(shù)字,進行倒數(shù),順數(shù)和相鄰數(shù)等知識的掌握。
2、根據(jù)瓶子的大小、形狀進行分類。
3、高矮排序:瓶寶寶要去做早操了,矮的在前面,高在后面,請你來排排隊。
4、點數(shù),知道總數(shù)。瓶寶寶排好了隊,讓我們數(shù)數(shù)共有多少人呢?等等。
5、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材料的投放。孩子在日常生活及游戲過程中,很喜歡動手操作周圍的物品,教師要根據(jù)這一特點,并結合主題,對孩子的活動區(qū)域進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6、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要正確講解,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孩子明白。
7、有幾個小朋友不配合,原因是活動組合能力不夠,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參與進來,今后還得這方面多下工夫
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看,雖然他們的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但他們的求知欲、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卻非常強。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學現(xiàn)象,教師都應給予正確的回答和引導。但是,給小班孩子講解應注意措辭,教師要將規(guī)范、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并以小班幼兒能理解的詞語來解答分析。
小小班游戲活動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初步認識五指,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2、對手指游戲感興趣,樂意與大家一起表演兒歌。
3、喜歡聽音樂,體驗隨樂表現(xiàn)的樂趣。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手指娃娃、音樂《搖籃曲》、《雞鳴》。
【活動過程】
一、起床游戲導入。
1、師:(播放搖籃曲)聽了這首音樂感覺怎么樣???你想做什么呀?(幼兒自由回答)(播放雞鳴)雞叫啦,天亮啦,小朋友要做什么了呢?哦,你也起床了,你也起床了,我也起床了,大家都起床了。
2、師:雞叫聲是讓小朋友起床,那剛才的音樂是讓小朋友做什么事情呢?想一想。(引導幼兒說出是睡覺,播放《搖籃曲》,師帶幼兒做睡覺的樣子,播放《雞鳴)做起床的動作)
3、師:小朋友們都起床了,我的手指寶寶也起床了!你們看!我們和手指寶寶打個招呼吧“手指寶寶你們好”——“小朋友你們好!”
4、師:指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你們愿意嗎?那你想玩什么游戲呢?(幼兒自由講述)我們一起和手指寶寶玩捉迷藏的游戲吧!
二、在捉迷藏的游戲中,初步認識五指。
1、認識小不點。
師:(師把手藏在身后)我的手指寶寶藏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出來啦,出來啦,看,(出示小手指)是誰出來了呀?(幼兒自由說一說)哦,它的名字叫小不點,為什么叫小不點呢?我們來比一比它是不是最小的呀?哦,小不點,小不點(重復加深幼兒印象)你們的小不點呢?和我的小不點來拉拉勾吧。
2、認識大拇指。
師:這次誰會出來呢?瞧,(出示大拇指)嗯,這是大拇指,大拇指就是誰呀?(指著自己)就是——我,學一學老師的樣子(師幼邊說邊做)。
3、認識大個子。
師:我的手指寶寶呀真調皮,又躲起來了。猜一猜接著誰會出來呢?(出示中指)哦,它的名字叫大個子,比一比是不是長得最大最高的呀?大個子點點頭,點點頭。(師幼邊說邊做)
4、認識二胖子。
師:又要出來啦,又要出來啦,(出示無名指)打招呼“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二胖子,”是誰呀?那我們應該說什么呢?(師幼一起說一說)
5、認識食指。
師:還有一個手指寶寶也要跑出來了,是誰呢?(出示食指)(教師與幼兒互動,指著小朋友)就是你,就是你,小朋友和我一起邊說邊做——就是你,就是你。
6、復習鞏固五指的名字。
師:你們真棒!可是呀,我的手指寶寶又躲起來了,(師幼一起把手放在身后)我們一起把它們找出來,好嗎?
“小不點,小不點,你在哪里?”——“我在這里”(一起拿出小手指,其余類似)
三、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示范兒歌(速度偏慢)。
師: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記住了手指寶寶的名字!可是手指寶寶玩游戲累了,它們都想睡覺了。
2、你們的手指寶寶想不想玩這個游戲???(幼兒念兒歌2遍)
3、有的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我們請她來玩這個游戲,好嗎?(個別幼兒嘗試)
4、手指寶寶還想玩這個游戲呢,我們再來玩一玩吧。(集體朗誦)
5、我們小3班的小朋友真棒!拍拍手表揚一下自己。今天我們玩的游戲名字叫什么?
四、律動結束活動。
師:我們的手指寶寶真能干,它們還會玩什么游戲呢?會變成什么呀?(帶幼兒學一學小動物)那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變一變吧?。蓜与x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