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童謠教案6篇

時間:2023-01-25 作者:tddiction 備課教案

與實際能力做好結合,才能將教案寫得更有價值,如果不能依據(jù)實際展開教案的制定,那個人的教學效率是很難得到提升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教童謠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教童謠教案6篇

教童謠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節(jié)奏地誦讀童謠。

2.感受問答式童謠的詼諧、幽默,體驗用方言誦讀童謠帶來的樂趣。

3.能嘗試著用發(fā)音相似的詞語進行替換、創(chuàng)編童謠。

活動準備:

童謠錄音(有音樂作伴奏)。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幼兒介紹各自的姓氏。

小朋友,上課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要考考你們,你知道自己姓啥嗎?(開火車說)

2、游戲:“我問你答”。

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我問你答”的游戲,聽聽老師是怎么問的,再想想你該怎樣回答。老師用滬語問“儂姓啥?”啟發(fā)孩子也用滬語回答“我姓×”。(把地方方言特色童謠帶進幼兒園課堂是一個大膽創(chuàng)新,老師如何將滬語巧妙引入教學成為本次活動首要解決的難點?;顒右婚_始,教師采用了“難點前置”的方法,把這個難點處理得不露痕跡:先讓孩子自由講講自己姓啥,接著做個“我問你答”的游戲,一問一答的過程,巧妙地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說滬語的平臺,為后面的童謠誦讀做了很好的鋪墊。)

3、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個姓,猜猜我們中國一共有多少個不同的姓呢?

老師介紹:在我們中國一共有500多個不同的姓,其中400多個單姓,還有一些是復姓,這些都收集在一本叫《百家姓》的書里,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到書店里去了解一下。(緊貼童謠主題“儂姓啥”,引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百家姓》,把這一信息巧妙地拋給孩子,可以激發(fā)孩子課后進一步去探索的欲望。)

二、欣賞、理解童謠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童謠,我們一起來聽聽看,童謠里的小朋友他姓啥?欣賞第一遍童謠。

2、提問:剛才童謠里的小朋友姓啥呀?你覺得剛才的童謠跟我們以前學過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呢?(用滬語念的)你覺得有趣嗎?那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看,你覺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欣賞第二遍童謠。

3、提問:你覺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喜歡哪一句?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引導大家一起學一學。(欣賞學習是達成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活動安排了三次欣賞,每次欣賞前都有明確的要求,第一遍要仔細聽“童謠中小朋友他姓啥”,目的是掌握童謠的第一、二句;第二遍聽“童謠和平時念的兒歌有什么不同,明確這是上海方言的傳統(tǒng)童謠,感受方言童謠的獨特韻味;第三遍要求“尋找童謠中哪一句最有趣”,利用孩子“我最喜歡哪一句”的個別發(fā)言,引導大家學習童謠句子。)

三、學習童謠

1、用幼兒問教師答或教師問幼兒答的方式誦讀。

2、大家一起邊拍手邊誦讀童謠。

3、幼兒兩兩相對誦讀,可用相互擊掌的方法增加樂趣,教師引導幼兒注意有節(jié)奏地誦讀。(采用集體與分散重復、高密度練習,每一遍練習都有小小的變化,小策略讓老套的方法富有了變化,音樂節(jié)奏的加入使童謠更具藝術性、趣味性,孩子一遍遍讀得興致盎然。)

四、簡單創(chuàng)編童謠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姓,下面請你們把自己的姓也編到這首童謠里去,試試看好嗎?集體創(chuàng)編l~2次后,幼兒兩人一組配上音樂一問一答創(chuàng)編。

教童謠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詼諧有趣的情節(jié),能用身體動作大膽表演。

2、嘗試用其他稱呼替換“奶奶”進行仿編。

3、讓幼兒懂得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指偶:小老鼠、燈臺

2、小老鼠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活動過程:

1、以手指游戲引題。

老師知道你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那么你們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對了,我們的小手本領真大。今天老師也要用這兩只手為大家表演個節(jié)目,仔細看。(教師戴上指偶,有表情地邊念兒歌邊表演)

2、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印象。

a、請小朋友說說看,剛才老師表演的這個節(jié)目里有誰?(小老鼠)

b、真棒,那你們有沒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上燈臺,偷油吃)請幼兒一起念幾遍。

c、小老鼠,來到這么高的燈臺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來)

d、后來小老鼠想呀想,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想到了一個什么辦法?(引導幼兒說出:叫奶奶)那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吱吱吱吱)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e、結果,它的奶奶有沒有來呀?(沒有)原來它的奶奶不肯來。(幼兒跟念數(shù)遍)

f、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誰能上來做滾下來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下。(請幼兒邊做動作邊學念:嘰里咕嚕滾下來)

3、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小朋友真聰明,聽得那么認真?,F(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來表演好嗎?(好)那我們除了用小手做燈臺,還可以用身體的什么部位做燈臺?(肩、頭)表演兩次,引導幼兒大膽跟念。

4、和幼兒一起做游戲。

哇,這里還有這么多的燈臺!小朋友我們也來學一學小老鼠是怎樣偷油吃的?

小結:小老鼠偷油吃,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向它學習,平時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要經(jīng)過別人的同意才可以用。

5、仿編活動。

小老鼠除了可以叫奶奶,還可以叫誰?(爸爸、媽媽、爺爺?shù)龋┙處煄ьI幼兒玩仿編的兒歌游戲。

活動反思:

歌曲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xiàn)、恰當?shù)馗鶕?jù)歌曲的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lián)想來理解歌曲,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增強了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教童謠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童謠,初步了解“聲勢”,學習用不同的方式打拍子。

2.鞏固兒童打拍的穩(wěn)定性,激發(fā)兒童對音樂的興趣,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學習童謠歌詞《落雨了!》

1.提問:“小朋友們都會說上海話嗎?”

2.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有關下雨的兒歌?

3.有沒有聽過用上海話念的關于下雨的兒歌呢?

4.聽我來念一首:“落雨了,打烊了,小叭啦子開會了!”

5.大家跟我一起來試一試。

二、學習曲調

1.今天,我們不僅要念這首兒歌,還要將這首兒歌唱出來,你們想不想聽?(教師唱出兒歌)

2.教師將兒歌分解,兒童一句一句跟唱。

3.完整跟唱。

三、打節(jié)拍

1.打2拍

(1)教師示范,兒童一邊唱歌,一邊模仿教師拍手。

(2)教師示范不同的打拍方式,引導兒童發(fā)散思維,提問兒童:“還有什么方法?”(一拍自己拍手,一拍和鄰近的同伴拍手,反復交替進行)

(3)讓兒童自己介紹不同的打拍方法,其他兒童模仿。

(4)啟發(fā)兒童除拍手外,還可以利用身體的哪些部分來打拍?教師示范(一拍拍手,一拍拍腿,交替進行)

2.打3拍

(1)我們還可以打一種不一樣的拍子,教師示范。

(2)兒童模仿,并讓典型兒童示范并與教師的動作比較,學習在打拍中的長音停頓。

(3)請一個兒童做柱子,教師打拍讓兒童仔細觀察,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拍?并請兒童示范。(請一位兒童兩手伸直將空間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教師在這三部分來回打拍)

(4)兩個小朋友結成好朋友,互相練習打3拍。

四、結束活動

1.請好的小朋友示范,鼓勵兒童練習。

2.集體打拍:一次2拍的合作拍,兩次3拍的合作交換拍。

活動反饋:

1.活動較為接近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大部分兒童能夠在活動中幾種注意力,并有興趣參與活動。

2.在完成3拍的打拍時,大部分兒童有較大困難,通過學習有少數(shù)兒童可以完成。

教師建議:

在學習打拍時現(xiàn)將節(jié)拍的示意圖展現(xiàn)出來,打熟節(jié)拍后再配上童謠,兒童的掌握情況可能會好得多。

教童謠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會欣賞兒歌,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jié)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yōu)槭裁葱δ兀浚ㄕ埿∨笥颜f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jié)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呀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活動反思:

童謠的瑯瑯上口的節(jié)奏感給幼兒帶來了快樂的情緒。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朗讀兒歌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jié)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朗讀兒歌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兒歌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起到輔助的作用。

教童謠教案篇5

設計思路:

數(shù)蛤蟆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童謠,它選取了生活中一種常見動物,表現(xiàn)了它們可愛的形象,襯詞的運用也很有特色,不僅增添了民歌風味,而且使兒歌結構更加完整。通過學習《數(shù)蛤蟆》讓幼兒體會民間童謠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童謠,理解童謠內容并學習創(chuàng)編童謠。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蟲,教育幼兒從小愛護青蛙。

活動準備:

視頻 玩具蛤蟆 蛤蟆的叫聲 歌曲《數(shù)蛤蟆》

教學過程:

一、放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幼兒:聽一聽是誰在叫?

二、放視頻,請幼兒欣賞。

1、提問幼兒:圖上有什么?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領?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

2、教師小結:青蛙還有一個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會捉害蟲幫助我們保護莊稼,我們要愛護它,別傷害它。

三、引導幼兒學習童謠。

1、出示一只蛤蟆,請幼兒說說蛤蟆的特征。

(1)提問幼兒:一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一段童謠。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師提問幼兒:現(xiàn)在是幾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二段童謠。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誦讀整首童謠。

四、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童謠。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師提問幼兒:現(xiàn)在是幾只蛤蟆?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把創(chuàng)編好的童謠連起來朗誦一遍。

3、引導幼兒給童謠取名字。

五、復習童謠。

1、引導幼兒復習童謠一遍,教幼兒用方言說一遍童謠。

2、小結: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護它。還學會了朗誦童謠,又有了新的本領,你們真棒。

六、結束部分:放音樂《數(shù)蛤蟆》,師幼一起朗誦童謠。

活動延伸: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觀察并了解蛤蟆。

附童謠:數(shù)蛤蟆

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蛤蟆兩張嘴,

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教童謠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朗讀、吟唱溧陽童謠,讓孩子感受到溧陽人專屬童謠優(yōu)美的韻律和獨特回憶。

2、在學習中幫助孩子積累溧陽方言,并進一步了解溧陽文化。

活動準備:

1、會說溧陽方言。

2、溧陽民謠若干首。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討論交流:你會說溧陽話嗎?

我們來玩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吧!

歸納小結:溧陽話是我們溧陽地區(qū)的方言,是我們的家鄉(xiāng)話。

二、學習溧陽民謠,感知溧陽民謠的獨特魅力。

1、交流互動:誰會念民謠《炒蠶豆炒黃豆》?用溧陽話怎么念呢?

2、游戲互動:這首民謠還可以玩游戲呢?你玩過嗎,怎么玩?我們一起來邊念邊玩吧!

3、學習民謠:《牽磨拉磨》

(1)教師朗誦民謠,幼兒討論理解其含義。

(2)幼兒學念民謠。

(3)介紹玩法,邊念邊游戲。

4、欣賞交流:教師朗讀其他溧陽民謠,幼兒交流討論。

三、拓展積累。

交流討論:你還知道哪些溧陽童謠嗎?

溧陽民謠是我們溧陽人的回憶,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還知道更多的溧陽民謠,你們去學一學,玩一玩,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