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門和窗教案5篇

時間:2022-10-01 作者:Surplus 備課教案

教案是老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事先完成的文字載體,通過書寫一份教案,使學生們能更好的學習,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美術門和窗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美術門和窗教案5篇

美術門和窗教案篇1

活動目標

學會說兒歌畫香蕉。

知道不亂扔吃完的果皮,要講衛(wèi)生。

活動準備

切好的香蕉一盤。

卡通圖片一張。

畫香蕉兒歌。

香蕉簡筆畫圖。

活動過程

1、看看老師手里的圖片非常好玩,你們想看不?

2、這個卡通圖片上是不有一只猴子坐在香蕉船上晃來晃去,在上面吃香蕉那?

3、你們看猴子把吃完的香蕉皮隨手就扔了對不啊?

4、不對??!老師是不是教過你們吃完的食物皮不要亂扔,我們要講衛(wèi)生。

5、那猴子喜歡吃香蕉,小朋友們喜歡吃香蕉嗎?那你們會畫香蕉嗎?

6、老師還準備了一首畫香蕉兒歌,我先來多讀幾遍。

7、那我們來學畫香蕉,畫好的獎勵吃香蕉好不好?

——一個小島真美麗。

——彎彎小船來拜訪。

——又來三條小小船。

——變成一串大香蕉。

8、是不是會這首兒歌,學畫香蕉都簡單多了。

9、香蕉都畫好了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誰畫的好,誰那畫的不好。

10、小朋友們都非常棒,可還需要繼續(xù)加油,那現在我們一起去吃香蕉吧!

活動結束

美術門和窗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物品印紋嘗試實驗,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

2、利用敲印的表現手法,使學生對由于底面不平而產生印紋的美觀從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學習操作方法,培養(yǎng)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生是否能簡單地運用敲印的方法組織畫面。

教具學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用自然界中有dash;—物體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

2、發(fā)展階段:

(1)讓學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顏料后敲印以及用各類擁有紋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學生仔細觀察、探究,從而找出產生紋理的原因。

(2)利用印紋制作畫面時要注意色彩的協調、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沒有具體物象的)。

(3)利用紙片的重疊制作圖章時,先剪出圖形的外輪廓,再剪出圖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隨后粘貼,要注意紙片厚薄的變化(厚薄明顯的地方線條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圖案在圖章中要構圖飽滿,從而產生豐富的圖案形象。

三、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四、學生評價作品,小結。

五、課后拓展:

1、用印紋和彩紙剪貼來組織畫面,譬如:用葉脈敲印出草叢,配上彩紙剪貼的蝴蝶,可以產生另一種作品的效果。

2、對印出的紋理進行聯想,看看能成為什么……然后再通過簡單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創(chuàng)作。

美術門和窗教案篇3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fā)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難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教案全集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fā)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美術門和窗教案篇4

知識要素:

了解三原色的組合,感受間色

技能要求:

學生調色、配色技能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fā)現:感受三原色,發(fā)現自己表現色彩的才能

實踐與創(chuàng)造:借助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畫面

欣賞與評議:從各方面去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學重點

三原色的搭配

教學難點

畫面的構思與水分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1.展示大師作品,并介紹大師生平和作品特點。

2.欣賞、討論,交流對大師作品的感受。

3.分析作品所呈現的節(jié)奏感。

二.實踐與制作

1.教師示范水粉畫的技能技巧。

2.學生臨摹書本范畫。

3.教師巡視,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

三.交流與再創(chuàng)作

1.允許學生按大師的用色方法進行再創(chuàng)作。

2.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用以啟發(fā)他人。

3.給畫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學生繼續(xù)畫紙,以便再創(chuàng)作。

4.教師幫助能力相對欠缺的學生完成作業(yè)。

四.欣賞與問題

1.因作業(yè)顏色未干,面積展示時,用電吹風吹干。

2.欣賞、評論同學畫的創(chuàng)意和優(yōu)點。

3.問題:因水分的原因,三原色之間的互相銜接會產生什么結果?

美術門和窗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初步學習印染花布。2、感知色彩的美麗。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色水彩顏料

2、干了的濕巾紙若干。

3、以前同學們的作品。

重點:染色

難點:將染好的紙打??

教學過程:

導入活動——教師示范講解——同學們操作,教師巡回輔導——欣賞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出示用印染的花布做的衣服、褲子及白布做的衣服褲子引導幼兒欣賞比較;請同學們比較后說出喜歡哪一種?大家都喜歡花衣服,我們今天就來學做花布好嗎?(好)

二、教師示范講解

先將白布對折4次,然后將一手的食指與拇指捏住紙的中間,給紙的4只角穿上好看的衣服,將要穿衣服的角轉到朝下的地方輕輕地染上顏料,再換一只角轉到朝下的位置染色,直到4個角全都染好色后放在桌上按剛才折的順序把紙打開晾干,一塊花手帕就染好了。

三、同學們操作,教師巡回輔導

1、引導同學們先折再染。

2、鼓勵同學們大膽染色,多印染幾塊手帕。

3、幫助個別同學們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欣賞

1、同學們欣賞同伴作品。

2、教師講評,并引導同學們說說將花布做什么?送給誰。

五、教后感:

有了上兩節(jié)課作為基礎,同學們印起花布來得心應手.速度也很快,能夠充分的展開自己的想像空間,大膽的創(chuàng)作,由于同學們第一次接觸這中創(chuàng)作,所以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