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篇

時間:2023-01-08 作者:tddiction 備課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事前起草的書面表達,為了讓學生們提起學習的興趣,我們一定要認真制定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篇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游 戲

3課 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一、模唱法學習歌曲《火車開了》,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同學用

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

二、學習用歡快活潑的動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同學個

人設計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并養(yǎng)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三、結合自身的感受填寫節(jié)奏,并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jié)奏。

重點、難點

1、學唱歌曲《火車開了》

2、扮演歌曲《火車開了》

3、三聲部節(jié)奏練習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投影出示組圖、火車叫聲、大車輪轉(zhuǎn)動聲;大車輪的小車輪的轉(zhuǎn)動聲,

2、先研討各種聲響,再把節(jié)奏填寫完整;

3、分組讀各組節(jié)奏,再合。[可進行漸強(火車來了)漸弱(火車開走了)的練習以增強興趣感。]

4、錄音范唱歌曲《火車開了》。要求同學小聲模唱學習歌曲。提醒同學,在唱的過程中邊唱邊輕輕擊拍。

5、、教師范唱歌曲《火車開了》,邊唱邊擊拍,引導同學隨教師的范唱輕輕擊拍,并提醒同學注意歌曲的準確性。

6、通過自編游戲扮演歌曲《火車開了》,鼓勵同學自創(chuàng)動作,并從同學的自創(chuàng)動作

中選編成歌扮演進行扮演活動。

三、小結、鼓勵與褒揚,指出缺乏之處。

教學隨筆

教學內(nèi)容

游 戲

課 時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感受體驗樂曲鮮明的音樂形象,并

即興扮演,體驗隨意做動作的感受。

二、以歌曲《火車開了》音樂為伴奏,結合歌謠,歌詞組成“開火車”

三、游戲活動,引導同學主動參與、積極投入游戲活動中。

四、通過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扮演,增強同學的自信心,激發(fā)同學的編創(chuàng)熱情。

重點、難點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2、游戲《火車開了》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火車波爾卡》。

1)初聽,啟發(fā)同學邊聽邊進行音樂想象;想到什么?并說說;后引導同學通過樂曲軼事的簡介,說說樂曲中的火車是怎樣開的。

2)復聽,鼓勵同學進入角色地進行扮演,(教師可稍作引導性動作引導同學參與即

興扮演)

2、開火車,游戲《火車開了》。

3、歌謠學習,要求讀拍準確、清晰;

4、講清游戲規(guī)則,先分組,再要求每人準備好自身要報的站名。

5、分組練習,教師分別指導。

6、分組扮演。

二、課堂小結、鼓勵與褒揚,并指出缺乏之處。

教學隨筆

教學內(nèi)容

游 戲

課 時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捉迷藏》,感受體驗樂曲生動活潑的情緒,并能隨

樂曲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扮演。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躲貓貓》,通過錄音與教師的范唱,同學能夠通

過默唱記住歌詞,準確歌中一字多音處。

三、通過編創(chuàng)游戲《躲貓貓》,引導同學接觸小數(shù)民族音樂游戲,拓寬同學音樂視野。

重點、難點

1、欣賞樂曲《捉迷藏》

2、學唱歌曲《躲貓貓》

3、游戲扮演《躲貓貓》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扮演和唱。

二、新課學習、

1、談話、結合生活,引導同學談談“捉迷藏”的心情與方法。

2、欣賞鋼琴曲《捉迷藏》。

1)初聽,啟發(fā)同學邊聽邊進行音樂想象;想象“捉迷藏”的經(jīng)過與“捉”、“藏”兩者的心情并能說出演奏樂器是“鋼琴”。

2)復聽,鼓勵學自身創(chuàng)編動作(不限動作)進行體驗。

3、錄音范唱歌曲《躲貓貓》后教師簡明扼要地介紹歌曲的內(nèi)容、少數(shù)民族、苗族,和“躲貓貓”即“捉迷藏”。

4、教師范唱,讓同學輕聲隨唱默記歌曲。再用琴伴奏,在最短時間內(nèi)讓同學學會歌曲。

5、游戲、師生一起商量后進行游戲。要求、游戲進行時參與或不參與者都必需唱歌伴奏。

二、課堂小結、鼓勵與褒揚,并指出缺乏之處。

教學隨筆

本課是圍繞著音樂游戲,在音樂游戲中同學編創(chuàng)動作游戲,培養(yǎng)了同學的膽子,

和協(xié)作能力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聽《鳥店》、《袋鼠》,唱《我的小綿羊》、《小袋鼠》,感受音樂表現(xiàn)的生動鮮明的形象。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題“可愛的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歌詞,嘗試用口風琴模擬鳥兒的叫聲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表演《我的小綿羊》

1、用聽唱法唱會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而親切有感情的聲音演唱,啟發(fā)學生想象小綿羊的可愛,白白的絨毛,躲在綠綠的樹叢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時,注意歌中帶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學生句尾兩個音不同,不要唱錯了(“12”與“54”),唱會歌再選擇合適的地方加入小動物的叫聲。

3、分小組演唱,互相評價,看哪一組同學演唱的感情飽滿、吐字清楚。

4、啟發(fā)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編唱新歌詞,可將同學們編創(chuàng)的歌詞整理為幾段,全體同學逐一演唱。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學生發(fā)現(xiàn)樹叢里各種各樣的動物,模仿它們的叫聲和動作。

2、學會歌曲后,將這些動物編創(chuàng)成新的歌詞。

三、創(chuàng)編與活動:摘果子

1、提示學生觀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標記?每個小袋鼠能摘上幾個果子?

2、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用劃線的方式連到小袋鼠口袋上。

第二課時

一、聆聽《袋鼠》

1、指導學生討論有關袋鼠的知識,描述袋鼠敏捷的動作和機警的神態(tài)。

2、初聽樂曲,說一說音樂中描述的袋鼠給你感受。

3、復聽樂曲。提示學生跟著音樂做袋鼠跳動的動作,用動作感受音樂。

二、表演《小袋鼠》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根據(jù)學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聽錄音感受的次數(shù)。

2、指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討論:這首歌怎樣唱才能表現(xiàn)小袋鼠的可愛?教師示范,用連音、斷音兩種方法分別演唱歌曲,讓學生區(qū)分哪一種更好。

3、學生歌表演。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1、默讀歌謠,說出它的謎底是什么鳥。自由編創(chuàng)拍擊動作。

2、教師提示學生對拍手的方式很多種,想一想怎樣拍。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

3、學生兩人一組邊讀邊拍,看哪組歌謠讀得好。

4、教師啟發(fā)學生自創(chuàng)謎語歌謠大家猜,邊讀邊拍。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3

(一)復習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譜齊唱歌曲。

2.邀請一位主動、大方的同學,將歌曲背唱一遍。

3.集體隨老師的琴聲背唱歌曲。

(二)聽賞《月亮月光光》

1.導入新課:

① 教師展示歌曲內(nèi)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圖片。

② 完整地聽一遍童聲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③ 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安靜地聽,一邊想像從歌曲中聽到的景像。

2.教師將歌詞的大意講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閩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間蓋房子。

親像水花園──好像美麗的花園。

3.老師在放第二遍音樂之前向?qū)W生提出兩個問題:

①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應在什么位置?

② 歌曲的情緒是什么?

4.聽完第二遍音樂,學生可以上講臺將老師的圖片作一擺放,以符合歌詞描繪的情景,或?qū)⒒镜臄[放方位解說給同學們聽。

5.請同學回答歌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基本情緒,是優(yōu)美還是歡快?

(三)表演

(四)課時結束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學唱歌曲《數(shù)蛤蟆》,引發(fā)學習興趣,準確地把握和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2、用輕松愉快的聲音熟練演唱童謠《數(shù)蛤蟆》,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在音樂活動中能積極大方地表現(xiàn)自己,樂于用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4、樹立環(huán)保意識、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二、教學重點:

1、能用輕松愉快的聲音演唱童謠《數(shù)蛤蟆》。

2、學習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緒。

三、教學難點:

附點節(jié)奏以及連續(xù)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運用,吐字的清晰靈巧。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磁帶。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互相問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我來給大家讀一首小詩,請你們猜一猜詩中描寫的是什么動物?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青蛙)

師:這是毛澤東13歲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詩,名叫《詠蛙》,下面我們一起齊讀一遍。

提問:誰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p>

師:

今天呀,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非常有意思的關于蛤蟆的歌曲,你們想學嗎?

那我先要考考你,聽好了:

請同學們仔細聽,老師有問題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誰的反映最靈敏。

一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

師:回答完全正確,讓我們一起聽一聽這首歌吧。(出示課題)

(三)學唱歌曲《數(shù)蛤蟆》

1、聽范唱:

提問:歌曲的情緒?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數(shù)蛤蟆》。

2、識譜(出示譜)

(1)師生一起數(shù)小節(jié)

(2)觀察譜子中有顏色的小節(jié)

提問:哪兩個小節(jié)應該跟(綠色、黃色、藍色)一樣呢?

(3)譜子中有一句是沒有重復的,是哪一句?(老師帶著唱一唱)

(3)師生接唱歌譜

3、讀詞:

(1)教師范讀

(2)跟讀

說一說:哪個地方覺得讀起來有點困難?

(3)教讀附點節(jié)奏及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

(4)齊讀

(5)教師講解歌詞:

提問:這首歌曲的歌詞都知道什么意思嗎?(講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兒梅子梭水上漂)

(創(chuàng)設情境)提示:快樂的心情,用好聽的聲音演唱。

4、唱詞:

(1)師生接唱

要求:老師唱有顏色的,學生唱沒顏色的。

(2)老師帶唱一遍。

注意:跳躍的感覺唱出來。

發(fā)聲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聲一樣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樣咧著嘴)

(4)學生齊唱。

(5)指名唱。

(四)續(xù)編歌詞

兩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結:

同學們大家都因該知道,蛤蟆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是我們的朋友。你們知道嗎?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蟲,一個月約20xx只。一年就可以消滅害蟲約15000只。但是,它們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它們受傷害時,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讓我們一起說:保護青蛙,頂呱呱。保護環(huán)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帶著對青蛙的喜愛之情演唱。

拓展:

師:正因為大家都非常喜歡青蛙,所以民間還有許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來聽一首山東民歌《花蛤蟆》。

提問:歌曲的情緒?(歡快活潑、幽默風趣)

(播放《花蛤蟆》視頻)

如果同學們對描寫青蛙的歌曲感興趣,課下你們搜一搜,下節(jié)課我們可以一起聽一聽。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5

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目的:

一、通過聽《窗花舞》、《晚會》,唱《小拜年》、《過新年》,感受音樂所表達得過新年的熱烈氛圍,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積極參與編創(chuàng)旋律,用打擊樂表現(xiàn)過新年的氣氛、自編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用歌聲表達得過新年的熱烈氛圍,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聆聽芭蕾舞劇《窗花舞》。

二、學唱歌曲《小拜年》。

教學過程:

一、聆聽芭蕾舞劇《窗花舞》。

1、初聽音樂前,教師可簡介《白毛女》劇情。

提示:樂曲的情緒勢怎樣的?你感到喜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會剪窗花嗎?

2、復聽音樂時,自編動作表演貼窗花,跳自編得窗花舞。

二、學唱歌曲《小拜年》。

1、可借用圖片簡介湖南人民歡度新年的風俗。

2、聽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學生輕輕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jié)拍。

3、跟著老師的琴聲,模唱歌曲。

4、跟著老師的琴聲讀歌詞、填唱歌詞。

5、聽音樂分小組編創(chuàng)動作。邊唱邊跳。

三、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聆聽管弦樂曲《晚會》。

二、歌曲表演《過新年》。

教學過程:

一、聆聽管弦樂曲《晚會》。

1、初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歡樂氛圍。

提示: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樣的?

2、簡介作曲家賀綠汀。

3、復聽音樂,讓學生隨著音樂做動作。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熱熱鬧鬧過新年。

1、提示學生:怎樣用打擊樂器創(chuàng)造出過新年的熱烈氣氛?

2、分小組編創(chuàng)。

3、展示每個小組的合奏效果。

二、學唱歌曲《過新年》。

1、提示學生:你是否注意到在過新年時家家門上貼的對聯(lián)?你喜歡哪一幅,抄在課本上,讀給同學們聽。

2、聽歌曲錄音或教師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提示:“咚咚咚咚鏘”是什么樂器的聲音?

3、邊聽錄音邊徒手模仿打擊樂器的動作。

提示:選擇那些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合適?

4、歌曲熟悉后,分小組編創(chuàng)伴奏。大家唱歌,選一組同學為歌聲伴奏。

三、小結,下課。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6

一、感受強弱

1、聽音樂進教室

(1)氣球爆炸時的聲音和泡泡糖破裂時的'聲音哪個強?請學生用聲音學一學。

(2)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發(fā)出聲音的一對物體比較它的強弱

二、根據(jù)二拍子強弱規(guī)律來跳踏點步

1。 老師進行示范,講清動作:雙手插腰,左腳向左橫踏一小步,右腳尖點于左腳窩,然后右腳向右橫踏一小步,左腳尖點于右腳窩。一拍一動。

2。 配上音樂,請學生進行往前踏步,后退踏點的練習。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

三。 學唱《小小的船》

1.導入新課

師問碧藍的天空中,繁星一閃一閃的??罩羞€缺了什么呢?(出示月亮)平時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觀察月牙像什么?(出示小船圖片)你喜歡月亮嗎?你愿意去月亮上嗎?如果你坐在月亮上,你會看見什么?課件逐一出示《小小的船》的詩歌內(nèi)容。揭示課題。

2。 邊看邊聽范唱音樂,請生跟著音樂拍一拍手、搖一搖身體。

3。 有節(jié)奏地歌詞朗讀,聽范讀,師領讀生跟讀。(出示歌譜、節(jié)奏譜,播放范讀)

4。 請生隨節(jié)奏邊讀詞邊搖擺身體。

5。 師范唱歌曲,分樂句教唱,生跟唱。

6。 集體齊唱歌曲,請一位同學或兩位同學主動站在臺前為大家演唱。

7。 做音樂游戲(搖小船),請生兩人一組,邊唱邊劃船。(播放音樂,提醒生注意安全)

四、 貼圖比賽

將生分為四組,請生分組討論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的?根據(jù)老師給的素材和歌曲的內(nèi)容,你能貼出美麗的夜空嗎?大家自己來評價,選出優(yōu)勝組。

五、 想象創(chuàng)編

發(fā)揮你的想象,想一想假如你能飛上天空,你希望在夜空中看到的什么呢?你會在天空中做什么呢?我們一起把想象到的人物和想做的事情編成動作來表演一下好嗎?

六、 總結下課

師:你喜歡彎彎的月亮和閃閃的星星嗎?現(xiàn)在我們大家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一定能去太空遨游。去坐著月亮船摘星星!大家說好嗎?!現(xiàn)在讓我們劃著月亮船輕聲地走出教室吧!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7

教學目標:

一、聆聽《青蛙音樂會》,感受音樂所表達的生動鮮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體動作和演唱等形式來表現(xiàn)青蛙的模樣。

三、喜歡并樂意參加音樂會。

教學重難點: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欣賞音樂感受并表現(xiàn)音樂中的青蛙形象。

教學用具:

音樂、頭飾、青蛙相關動畫等

教材分析:

?青蛙音樂會》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樂作品。樂曲為3/4拍,蛙鳴聲伴隨著樂聲響起,好像夏季池塘邊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開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優(yōu)美舞蹈伴著起伏的旋律;接著樂曲再現(xiàn)了一遍,蛙鳴聲、流水聲在樂聲中漸弱,消失在暮色中。

教學過程:

一、唱歌的青蛙來了。

1、引用《動物說話》伴奏音樂唱幾遍,“青蛙唱歌咕咕兒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兒呱(拍手),咕咕兒呱(聳肩)咕兒呱咕兒呱咕咕兒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樂會》開頭部分,跟音樂模擬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學生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情緒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來了。

播放《青蛙音樂會》慢板的片段,教師戴上頭飾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著音樂邀請小朋友參加跳舞,沒受邀請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著老師動身體。結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來了。

1、可用你們的音樂書、筆、課桌等東西編創(chuàng)一些簡單的節(jié)奏模擬流水聲、鳥叫聲、鼓聲等加入到音樂中來,看誰最厲害。

2、小組討論創(chuàng)編。

3、合著音樂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揮家也來了,舉行青蛙音樂會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來了一群會唱會跳會奏的青蛙們,看,他們多熱鬧啊!(出示課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樂會》,青蛙指揮家(老師扮演)領著這幫青蛙們開始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

3、學生自由選角色,在音樂中跟著指揮表演了。演后選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給予獎勵。

五、動物音樂會。

音樂會吸引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有老虎、獅子、鳥兒、松鼠……他們也要參加,播放《青蛙音樂會》音樂,讓更多的動物也來表演。

六、動物狂歡。

課件出示動物狂歡節(jié)情景,播放《動物狂歡節(jié)》音樂一起在歌聲笑聲中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本堂課以審美為核心,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唱歌、跳舞、演奏、狂歡,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2023年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大頭娃娃》的歡快情緒。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個樂句

3、知道頓音要唱得短促輕快;為歌曲設計演唱時的力度變化

教學過程

1、導入:

(1)教師先請幾位同學戴上大頭娃娃面具進入教師,隨歌曲《大頭娃娃》表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教師簡介大頭娃娃:感受歌曲《大頭娃娃》的歡快情緒。

2、學唱歌譜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個樂句

(1)聆聽歌曲,感受歡快的情緒。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第二樂句的相同與不同。倆個樂句基本相同,只有結尾兩個音不同。跟教師模唱歌曲前兩個樂句,注意附點八分音符節(jié)奏的演唱。可通過沒有附點與有附點的對比,幫助學生唱準附點八分音符;還可以用稍強的力度演唱

(2)也對學生唱準附點八分音符有所幫助。用視唱法學唱第三樂句。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曲譜,首先確定節(jié)奏的讀法,提示附點四分音符的節(jié)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頓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準,教師要注意及時糾正。引導學生觀察第四樂句與哪一樂句相同,然后請學生自己演唱第四樂句。

(3)知道頓音要唱得短促輕快;為歌曲設計演唱時的力度變化。

3、學唱歌詞

(1)演唱歌詞前,教師先引導學生分辨歌曲的四個樂句,知道在每個樂句結束處換氣。

(2)第三樂句時要能唱出“連”與“頓”的對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請幾名同學演唱歌曲,其他同學認真聆聽、評價。

(5)邊唱歌曲邊用動作表示四個樂句。可提示因為第二、第四樂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現(xiàn)的動作也應該一樣。

4、表現(xiàn)歌曲

(1)教師請幾位學生戴上大頭娃娃面具到臺上隨歌曲表演,其他同學演唱歌曲。

學生相互對演唱、表現(xiàn)做出評價。

(2)最后教師統(tǒng)一動作邊唱歌曲邊表演。注意要以演唱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