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樹教案8篇

時間:2022-11-24 作者:tddiction 備課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寫教案是我們必須認真學習的事情,寫好教案是能夠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好好展現(xiàn)自己實力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樹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班樹教案8篇

小班樹教案篇1

設(shè)計思路:

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舉國歡慶的日子;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快樂的節(jié)日氣氛,知道尊敬國旗,在升旗時立正、行注目禮等知識特設(shè)計了本活動?;顒又型ㄟ^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和運動員得冠軍時的升旗活動來培養(yǎng)孩子的愛國情感,萌發(fā)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設(shè)計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的國旗,代表我們的國家,有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的情感

2 、掌握詞:五星紅旗、國旗、尊敬。

3、能大膽在同伴中交流,發(fā)言,有為國爭光的愿望

設(shè)計準備:

1、國旗及各國國旗的圖片。

2、有關(guān)升旗的錄像。

3、紅、黃臘光紙若干,雙面膠。

設(shè)計過程:

1、談話“我是人”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出示各國國旗的圖片,讓幼兒我出我們國家的國旗。

3、觀察、認識五星紅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國旗是什么顏色的?(紅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幾顆大五角星?幾顆小五角星?

討論:為什么要有國旗?國旗代表什么?幼兒相互交流

話題一:

在什么地方見過國旗?(在電視上面,在小學里面。)

話題二:

你有沒有看到過升旗?〈有,奧運會上運動員得獎牌時就有開旗的;還有小學的哥哥姐姐們早上也要升旗的,他們是敬禮的)是怎么樣的?(他們都是看著國旗的,一動也不動的… )

1 、觀看升旗活動,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向國旗行注目禮。

2、模擬升旗儀式。

3、手工活動:做國旗。

小班樹教案篇2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觀察天空,感受到天空的廣闊和神秘,激發(fā)探索自然的興趣。

準備:望遠鏡

活動與指導:

1、晚上,帶幼兒觀察天空。

2、讓幼兒拿著望遠鏡觀看。教師告訴他們牛郎星和織女星的位置,并給幼兒講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故事。

3、請幼兒想想牛郎星和織女星見面后都說些什么?我們有沒有辦法,讓牛郎星和織女星有更多的會面機會。

4、請小朋友看看天上的星星像什么?

5、告訴幼兒天空中有許多秘密,小朋友長大了可以做天文學家,去研究天空中的奧秘。

集體活動二 星星住在哪兒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知道星星離我們很遠,感受到天空的神秘,增進好奇心。

活動與指導:

1、晚上天空布滿了星星,你們知道星星的家在哪嗎?它們離我們有多遠?

2、教師講解:宇宙大到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里面有許多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星星。星星離我們很遠很遠。比鄰星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星星,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比鄰星根本不是現(xiàn)在的比鄰星,而是4.22年前的比鄰星,是它在4.22年前發(fā)出的光。而現(xiàn)在的比鄰星,我們要過4年多才能看見。

3、天空中的奧秘多極了,你們長大了想不想到太空中找找星星的家,跟星星交朋友?

4、讓幼兒說說, 自己長大后如何與星星交朋友。

小班樹教案篇3

一、設(shè)計意圖:

食物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在前一階段的主題“蔬果舞會”中,我們從生活中易見的蔬菜出發(fā),引導幼兒探索、觀察蔬菜的形形色色,并親自動手來洗一洗、切一切各種蔬菜,那陣子,活動室儼然變成了一個“食品加工坊”或者說是“操作間”?!毒V要》指出: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shè)一個適于探究、適于活動的環(huán)境。為此,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支持幼兒的想法、活動,倡導“做中學”的理念,我設(shè)計了“彩色面條”這一活動,選擇了幼兒天天食用的新鮮蔬菜并榨成汁,讓幼兒親自動手將菜汁與面粉攪拌揉成面團搓成面條,并分享品嘗。一方面孩子鞏固認識了常見蔬菜,了解其不同吃法,另一方面又滿足了孩子參加勞動的愿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目標:

1.觀察彩色面條的制作過程,嘗試自制面條,體驗勞動成功的喜悅。

2.鞏固認識常見蔬菜。

三、活動準備:

1.常見蔬菜;干面粉;各種菜汁;凈水等。

2.圍兜;一次性桌布;電飯鍋;碗、勺等。

四、活動過程:

1.談話:你喜歡吃蔬菜嗎?你最喜歡吃什么蔬菜?

2.(出示實物)鞏固認識常見蔬菜的名稱。

3.討論:蔬菜可以怎么吃?

4.菜汁自助餐。

5.(師示范操作)幼兒觀察菜汁與面粉揉和的過程。

6.嘗試制作彩色面條。

(1)師交代搓面條的要求。

(2)幼兒動手操作。

(3)師巡回指導,引導幫助個別幼兒揉成面團,注意方法。

7.分享活動:

整理桌子,洗手;觀看、品嘗好吃的面條。

小班樹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體驗民族節(jié)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jié)日,了解簡單的節(jié)日風俗和有關(guān)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jié)日的快樂。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jié)日。

二、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

三、了解人們在中秋節(jié)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jié)的?你喜歡過中秋節(jié)嗎?為什么?

四、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jié)。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jié)”這堂課對于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jié)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小百科:中秋節(jié),又稱祭月節(jié)、月光誕、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拜月節(jié)、月娘節(jié)、月亮節(jié)、團圓節(jié)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jié)"的節(jié)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jié)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diào)至夏歷(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夏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jié)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息。

小班樹教案篇5

唱歌比賽設(shè)計思路:

對于剛進入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有一明顯的特點,即“膽量不夠”。在課堂、游戲各方面都不愛在幼兒面前表現(xiàn)自我,所以只能通過給予一定的膽量知識,讓他們學習、體會是必要的。從各方面逐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多舉手,愛舉手,勇于參與各種活動的好習慣。

?綱要》指出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為此我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利用故事中的小動物唱歌方法來引導幼兒雜日常生活中要自然、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詞:太快、太響、太輕、太慢 2、培養(yǎng)幼兒在多人面前較大膽、自然的表述。

活動準備:

小貓小羊小狗小雞等活動教具一套,背景圖一張?;顒舆^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出示故事中的小動物角色,請幼兒辨認,并模仿小動物叫聲。)

二、 導入故事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完整講述故事一遍,然后啟發(fā)幼兒共同回憶故事中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a、通過看、想回憶故事中誰參加了唱歌比賽?

b、小動物們是怎么唱歌的?

c、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并模仿?

2、那誰唱得最好呢?(分別讓幼兒模仿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小貓唱歌。了解“太輕”“太響”“太快”“太慢”的含義)

3、聽錄音講述故事第二遍。

a、唱歌比賽誰得了第一名?

b、小貓為什么得第一名?

教師小結(jié):

鼓勵幼兒再次模仿小貓唱歌,學說小貓唱得不輕也不響、不快也不慢,唱得好聽極了。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以歌表演《是誰打碎了花瓶》結(jié)束課程,請小朋友欣賞《是誰打碎了花瓶》。

小班樹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積極探索嘗試用肢體感知音樂的旋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2.讓幼兒在游戲中配合音樂,創(chuàng)編不同的問候方式,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在快樂中與人交往問候。

活動重點:

通過游戲,讓幼兒學會快樂的問候。

活動難點:

肢體與音樂的配合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變大變小》

老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玩變大變小的游戲,好嗎?”

(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律動。)

二、感受游戲音樂《握手舞》

1. 欣賞音樂(引導用心去感受游戲音樂《握手舞》)

2. 教師提問:“聽到這段音樂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引導幼兒用動作再一次感受音樂)

3. 引導幼兒說出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小結(jié):這段音樂表現(xiàn)愉快開心舒服的心情。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隨音樂做游戲。

1. 引導幼兒聽音樂與小手做游戲、與肢體做游戲。

2. 老師提問:“問候方式有哪些?”(引導幼兒討論)

四、引導幼兒肢體來表達問候。

1.引導幼兒肢體來表達問候 (配合音樂進行)

教師小結(jié):你們看見好朋友的心情是愉快開心的,當音樂停頓的時候與好朋友開心的問候。

五、引導創(chuàng)編不同的問候方式,配合音樂進行游戲活動。

1. 個別幼兒創(chuàng)編問候方式。

2. 與同伴創(chuàng)編問候方式。

3. 集體參與。

六、欣賞課件

1.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他們在做什么?

2. 外國人又是怎樣問候的呢?

小結(jié):問候方式有多種形式,人與動物有不同的問候方式,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問候方式,

七、結(jié)束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不同的肢體向大家問候。

小班樹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搶答、競猜、繪畫活動,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地運用語言及構(gòu)圖表達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2、感受國慶到來的快樂,萌發(fā)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3、學會與同伴合作,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成演播廳場景。

2、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3、作畫時用的輕音樂磁帶和游戲結(jié)束時用的激昂的音樂磁帶各一盒。

4、記分牌、紅黃藍隊標記。

教學過程:

一、幼兒進入演播廳,自由結(jié)伴分別入座紅、黃、藍隊師:小朋友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國慶樂”節(jié)目的演播現(xiàn)場。我是主持人小偉姐姐,首先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來賓:這是紅隊,歡迎你們!這是黃隊,歡迎你們!這是藍隊,歡迎你們!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說,我說,我說說說”(幼兒:ye!)

二、說一說。

1、師:我們中國有四大發(fā)明和許多著名的建筑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要請你們來搶答一些題目,說對的小朋友所在的隊就可以加上十分!搶答開始。(幼兒回答)

2、幼兒搶答。

一起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三、猜一猜。

1、在今年的奧運會中,我們中國取得好的成績。現(xiàn)在我要請幾位小朋友來做一些動作,表演后小朋友們猜一猜是什么運動項目,誰猜對了你所在的隊就可以加上10分!

2、幼兒進行游戲。

3、教師小結(jié)各隊得分情況。

下面我們就進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畫,我剪,畫畫剪剪”(幼兒:ye)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師“祖國媽媽的生日快到了,我想請小朋友畫一些燈籠,你們知道有哪些形狀的燈籠嗎?”(幼兒回答)

2、師“下面你們每個隊一起來畫各種各樣的燈籠,涂上好看的顏色然后剪下來,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哪組的燈籠總數(shù)最多,哪組就加上十分。如果你剪好了1個燈籠時間還沒有到,你還可以繼續(xù)畫。”

3、啟發(fā)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大膽落筆,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所畫的燈籠。

五、交流評價。

1、各隊連接燈籠。

2、數(shù)燈籠。

六、在音樂聲中結(jié)束。

師:現(xiàn)在分數(shù)出來了,紅隊---分,黃隊---分,藍隊---分,今天的冠軍隊是—隊,亞軍是—隊,季軍是—隊,讓我們一起來祝賀他們。

七、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了解一些祖國的知識,還給祖國制作了燈籠,小朋友們回家后想一想,你想給祖國媽媽送上什么新奇的禮物,然后再把它畫出來,好嗎?

今天的節(jié)目就到這,謝謝大家的參加,再見!

教學反思:

幼兒通過看、聽,對“國慶節(jié)”有初步的認識,并通過幼兒現(xiàn)有的能力,讓他們動手參與到慶祝祖國生日的活動中(繪畫國旗),從而來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們認識了“祖國的生日”,對中國也有初步的認識,知道國旗是紅色的,有“一顆大星星,四顆小星星“,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小班樹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熟悉同伴的名字。

2.能正確地接球和拋球。

3.享受運動肢體的樂趣。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個皮球

2.鈴鼓伴奏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熟悉同伴的名字

幼兒坐圍成一個大圈圈,做傳球游戲

師:①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坐成一個(大圓形),上次我們玩過了一個游戲,叫傳東西,這次我們玩?zhèn)餍∏颍脝??你們想和小球一起玩游戲嗎?(想?/p>

師:說明規(guī)則:a當老師的鈴鼓聲響起時,第一個小朋友就把小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

b當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小球就停止傳送,這時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就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

(第一遍游戲:主要看幼兒對游戲的熟悉度)

②改變規(guī)則:還是跟之前一樣當老師的鈴鼓聲響起時,第一個小朋友就把小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但是當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這時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不說自己的名字,而是要說出旁邊小朋友的名字:我旁邊小朋友的名字叫××。

(當幼兒說不出名字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說出來,然后跟著老師一起講,反復多做幾次,讓幼兒熟悉同伴的名字。)

③兩位教師先示范給幼兒看,邊說游戲規(guī)則邊做傳小球游戲。

游戲規(guī)則:幼兒a拋球給幼兒b時喊其名字,幼兒b去接球(在拋球的時候,教導幼兒怎么拋怎么接才是對的)保證幼兒的安全。

幼兒自己動手、動腳操作,體驗傳球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延伸:

等幼兒玩法熟練后,可以改變游戲的方式,把拋球改為給球、滾球,增加游戲傳球的速度或者增加球的個數(shù)。

教學反思: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還是得老師的不斷提醒,幼兒現(xiàn)在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就是回答的時候聲音比較輕)第一個游戲還算順利。到了第二個游戲,很多幼兒還不能說出旁邊小朋友的名字,需要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師的提醒。在玩拋球時,大部分幼兒還不會拋,也接不住,在玩的時候顯得很亂。我應該把游戲規(guī)則多強調(diào)幾遍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多讓幼兒接觸皮球,多運動運動,以便更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