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杠教案精選8篇

時間:2022-12-02 作者:Cold-blooded 備課教案

眾所周知,會寫教案是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必須具備的技能,優(yōu)秀的教案是我們工作中最為常見的文本材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稱杠教案精選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稱杠教案精選8篇

稱杠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利用2/4拍的音樂用肢體動作和鄉(xiāng)土器械進行表達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若干音樂鄉(xiāng)土器材如:串鈴、碰鈴、響筒、雙響筒、毛竹琴、三角鐵響簾等。

2、熟悉《新年好》這首音樂旋律以及《新年好》大節(jié)奏圖。

3、會響的音樂請?zhí)舾?、?jié)奏卡片|x x |x x|;|xx x|xx x|以及各種樂器的簡單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我的身體會動》

老師:我們的身體很靈活,讓我們來介紹一下。

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用節(jié)奏語言表達。(我的脖子轉(zhuǎn)轉(zhuǎn)、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腰扭扭、我的小腳跺跺……)

二、用肢體動作進行節(jié)奏游戲(嘗試運用肢體動作鞏固2/4拍音樂節(jié)奏,使其節(jié)奏合拍到位)

師:要過新年了,我們一起去參加新年聯(lián)歡會,好不好!

探索節(jié)奏請?zhí)拿孛堋?/p>

看請?zhí)盒履曷?lián)歡會發(fā)了一張請?zhí)?,特別有趣,是一種節(jié)奏請?zhí)?,只要小朋友拍對了?jié)奏請?zhí)?,請?zhí)蜁l(fā)出美妙的節(jié)奏音樂,我們就可以去參加新年聯(lián)歡會了。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節(jié)奏請?zhí)系拿孛?,并用小手等肢體來拍打2/4拍節(jié)奏。

三、用鄉(xiāng)土器械進行節(jié)奏游戲(嘗試運用鄉(xiāng)土器械進行大膽表達表現(xiàn),萌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1、選擇一種器械進行演奏。

師:爺爺奶奶知道我們要參加新年聯(lián)歡會,他們特意為我們送來了許多農(nóng)村特有的音樂器具寶寶,你們猜猜這是為什么?

教師依次出示介紹鄉(xiāng)土音樂器具,并示范演奏。

2、請若干幼兒分別示范敲打各種民間音樂器具,讓幼兒們初步熟悉各種音樂器具的演奏。

3、出示|x x |x x|;|xx x|xx x|節(jié)奏卡,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民間音樂器具敲打。

4、出示《新年好》大節(jié)奏圖,幼兒集體演奏。

四、敲敲打打真快樂

放《新年好》音樂,幼兒用各種民間音樂器具集體演奏,體驗敲敲打打的快樂。

稱杠教案篇2

教學內(nèi)容:

1跳躍:蹲踞式跳遠。

2游戲:推鐵環(huán)。

教學目的:

1通過全程跳遠練習,知道跳遠有四個動作步驟,初步懂得丈量步點的方法。

2能做出完整動作,基本做到快速助跑、起跳準確有力、落地平穩(wěn),動作連貫協(xié)調(diào)。

3通過游戲,樹立自信心和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教法

1、組織學生分組做15---20米加速跑和集體做原地雙腳起跳與上一步起跳收腹屈膝練習。

2、示范跳遠完整技術動作,講清其動作的四個步驟:“助跑、起跳、騰空、落地”。

3、講解確定步點的方法,組織學生兩人一組,助跑15---20米起跳,確定助跑距離和步數(shù),調(diào)整最佳起跑點。

4、分組全程練習體會四個動作步驟,做到連貫協(xié)調(diào),平穩(wěn)落入沙坑。重點使會糖果調(diào)整步點,不斷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

5、組織學生進行推鐵環(huán)的游戲,注意安全。

學法

1、按老師要求認真完成蹲踞式跳遠輔助練習。

2、通過觀察示范和聽講解,并通過反復練習,知道并初步掌握跳遠的四個動作步驟。

3、仔細聽教師講解確定步點的重要性和方法。自找伙伴,兩人一組互相配合,確定助跑距離和步點。

4、在全程完整動作練習中,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連貫性,掌握屈膝緩沖落地的動作,安全地進行活動。

5、積極參與推鐵環(huán)的游戲,學會推鐵環(huán)的簡單技能。

三、結(jié)束部分:

1、 放松練習。

2、 總結(jié)評價。

稱杠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故事,理解內(nèi)容,說出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能發(fā)準字音“李”、“梨”,理解“多少、大小、長短”。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腦,善于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書、積木、帽子和方巾、長和短的物體。

2、幼兒操作材料。

3、幼兒對數(shù)與量之間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本大書,哪這是什么書呢?

問:封面上有什么?你們想想他們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二、觀察大書,理解故事

1、閱讀書2—4頁

(1)師:一天天氣很好,阿比到西山去,阿吉到東山去,你們看一看他們采來了什么?(認識“梨”和“李”)

(2)師:他們要來進行比較,誰來幫他們比一比?(幼兒用積木進行比較)

2、閱讀書7—15頁

(1)過渡:小朋友,你們觀察一下,是帽子大還是方巾大?(幼兒進行比較)

(2)師:好,哪讓我們看一看阿比和阿吉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3)問:他們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4):小朋友,方形和圓形能不能比?原來圖形不一樣是不能進行比較的。

3、閱讀16—23頁

(1)師:接下來他們又要比什么?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2)問:接下來他們又比什么啦?又是怎樣進行比較的?誰來比一比?

4、完整閱讀大書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本大書。

三、幼兒觀察,比較物體

幼兒操作,比一比。

活動評析 活動開始,我通過觀察大書封面,猜測故事內(nèi)容,引起幼兒興趣。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我分段讓幼兒欣賞,并在分段欣賞時發(fā)準相近字音、理解相應詞匯。在理解每段內(nèi)容的時候我還讓幼兒進行簡單的“比一比”,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幼兒在“比一比”的過程中情緒很高漲,很快就理解了詞匯“多少、大小、長短”。

稱杠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在高低不一的平衡木上做各種動作,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2、具有初步的大膽進行身體活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2、觀賞我國體操運動員進行體操比賽的錄像。

3、錄音機1架,藝術體操音樂若干段。

4、高度、寬度、坡度要求不一樣的平衡木三條,與平衡活動相配套的各種活動器具,如傘、帽子、沙包、球、娃娃、積木等若干。

【活動過程】

在場地上出示高度(10-30厘米)寬度(15-20厘米)坡度不一(視具體情況而定)的平衡木,請幼兒扮體操運動員,聽音樂,自由選擇動作走過平衡木。中間提醒幼兒可不斷變化手臂動作,如叉腰,上舉,側(cè)平舉、抱頭、曲臂等,教師一旁觀察,哪些幼兒已完全自如地進行活動了,哪些幼兒雖能獨立活動但動作還很笨拙,哪些幼兒還不能獨立地進行活動,在此基礎上,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在每次活動時,除了靈活的隨機指導外,還必須要有重點指導內(nèi)容和計劃。如第一次是重點指導那些沒有勇氣登高的幼兒;第二次是指導那些大膽選擇在窄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兒;第三次是指導那些不敢在有坡度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兒;第四次是指導那些在平衡木上不斷變化創(chuàng)新動作的幼兒等,除了器具選擇的重點指導外,還要有落實到那些幼兒身上的具體指導方法的考慮。

隨著活動的開展。視幼兒的能力發(fā)展,要逐漸增加活動的難度,可從徒手走到拿小器具在平衡木上走,并鼓勵幼兒根據(jù)器具等特點創(chuàng)造各種動作;頭頂沙袋走、抱球走、撐傘走等,還可以編成游戲讓幼兒玩。如"送娃娃過小河"(抱娃娃走過平衡木)、"運西瓜"(幼兒依序站在平衡木上傳吹塑球)等。再過渡到在間隔物體上走,如走木梯,走樹樁,在平衡木上放一塊泡沫塑料積木跨過去等。

稱杠教案篇5

xx老師以飽滿的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投入到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導師帶教工件中。思想上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教書育人,盡職盡責,積極奉獻,出色地完成了本職崗位承擔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務。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當中去,除了做好學科輔導外,還細致地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與學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工作中謙虛謹慎、禮貌待人、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為人師表。

教學態(tài)度認真,治學嚴謹。精心備課,教學內(nèi)容充實、豐富,能吸收學科新知識、新成果,不斷更新教學內(nèi)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符合教學大綱要求;能根據(jù)課程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虒W形式、方法和手段,實行啟發(fā)式教學,做到因材施教,講授清晰、表達準確,重點突出,難點、疑點處理恰當,課堂設計合理,節(jié)奏適度。培養(yǎng)了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明顯改善,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此外,xx老師還悉心對我校年輕教師xx進行指導,一年來幾乎天天堅持進班聽課,課后做耐心細致的指導,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我校xx老師的教學水平有了顯著提高。xx老師在我校這一年的工作得到校領導和全體師生的認可和好評。

該同志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的正確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熱愛社會主義,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自覺維護集體利益,尊重領導,團結(jié)同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師德修養(yǎng)。遵守勞動紀律,教育目的明確,態(tài)度端正,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為人師表,有奉獻精神。

在工作方面,堅持出滿勤,干滿點,認真上好每節(jié)課,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作為一名班主任,她不但教會學生學習,而且教會了學生做人、教會學生感恩,得到了家長的好評。

稱杠教案篇6

內(nèi)容與要求: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輕快,樂意嘗試用動作來表現(xiàn)三拍子的節(jié)奏。

2、知道小樹苗長大離不開陽光和水,能產(chǎn)生照顧小樹苗的愿望。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出主題

1、最近我們都在聊春天里發(fā)生的事情,你們喜歡春天嗎?

2、過渡語:我也很喜歡春天,春天小草會從泥土里鉆出來;小樹會發(fā)芽;小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3、看,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小樹是怎樣長成大樹的嗎?

4、小結(jié):小樹需要水河陽光才能快快長大,我這里有一首好聽的關于小樹成長的歌曲,我們趕快

來聽聽,小樹到底是怎么長大的!

二、欣賞歌曲——感受小樹苗三拍子的節(jié)奏

(第一遍欣賞)

1、你覺得這首歌聽上去是什么感覺?

2、我們用打節(jié)奏的方法來幫助小樹快快長大吧!

(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拍肩膀等方式)

(第二遍欣賞)

1、 你聽到歌里唱了什么?

2、小樹苗是怎樣長大的?

3、小結(jié):原來小樹又要澆水、又要曬曬太陽,還要吹吹風,我們還要說好聽的話,這樣小樹就長

的又高又大。

三、歌曲表演——感受集體表演的樂趣

1、誰愿意用好聽的聲音把這首歌唱出來呢?

2、寶寶們得聲音真好聽,不過我覺得要是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一起來試試好嗎?

3、鼓勵幼兒嘗試根據(jù)歌詞做出相應的動作來演唱歌曲。

4、小結(jié):寶寶們都唱的很好聽,我來看看你們的小樹有沒有長高呢?真的有長高哦,想不想讓你

們的小樹長的更高呢?那我們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用好聽的聲音唱,好看的動作表演,我想你

們的小樹一定會很快長高的!

稱杠教案篇7

1、教案規(guī)范,書寫認真詳細,教學目標明確,既有知識目標,又有情感目標,還有德育目標。

2、教學重難點把握準確,教學內(nèi)容主次分明,抓住關鍵;結(jié)構(gòu)合理,銜接自然緊湊,符合學段教學要求、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教法選擇靈活恰當,學法指導得當,教學過程設計較詳,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

3、該節(jié)課能以舊引新,尋找新舊知識的關聯(lián)和生長點,注重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能找到教材特點及本課的疑點,并恰當處理,在課堂上設疑問難,引導點撥,是一節(jié)很有個性特點的課。

4、本節(jié)課各種學習活動設計具體、充分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材施教,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遵循常規(guī)但不拘泥,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和特點,從具體到抽象對教材進行處理,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課。

5、該節(jié)課教學過程設計完整有序,既體現(xiàn)知識結(jié)構(gòu),知識點,又注意突出學生活動設計,體現(xiàn)教學民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課堂結(jié)構(gòu)完整,密度恰當。

6、該節(jié)課教學程序設計巧妙,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上新穎獨特教學方法、言簡意胲,引導點撥學生,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做出的作品圖文并貌,有美感,整節(jié)課很完美。

7、該節(jié)課很有藝術,教學安排清晰有序,科學規(guī)范。在教材處理上從具體到抽象,化難為易,以簡駕繁突破難點。各環(huán)節(jié)有詳細的練習,科學合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8、本節(jié)課非常成功,設計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教師配以親切活潑的教態(tài),能較為恰當?shù)剡\用豐富的表揚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9、該節(jié)課教學重難點把握準確,教學內(nèi)容主次分明,抓住關鍵;結(jié)構(gòu)合理,銜接自然緊湊,組織嚴密,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功地教學生“會學”。

10、該節(jié)課堂結(jié)構(gòu)層次清楚、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手段啟迪學生思維、解決重點、突出難點。精心設計練習,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節(jié)優(yōu)秀的課。

稱杠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簽畫仙人掌.認識綠色和黑色.能用兩種顏色作畫。

2.借助觀察仙人掌、書空練習等策略,學習從內(nèi)向外西短線和涂染的方法。

3.能大膽地作畫。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觀察仙人掌

2.畫有仙人掌外輪廓的面紙或若干支棉簽.綠色和黑色顏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再次觀察仙人掌,回憶已有的感知經(jīng)驗。

教師:這棵大大的仙人掌人是什么顏色的?它的身上有什么?它的刺是怎么長的?

幼兒回答后.教師總結(jié).

教師:仙人掌是綠色的.身上長滿刺.刺細細的,尖尖的· ’

引導幼兒用手指從內(nèi)向外做書空練習·體會快速“提”的動作·

2.通過書空練習幫助幼兒掌握仙人掌的造型。

教師示范顧著一個方向畫圈的動作,引導幼兒練習涂染·

教師:怎樣用棉簽西仙人掌的身體呢?

指導幼兒練習畫刺。

教師:剌從仙人掌的“身上”長出來.細細的·尖尖的,長了許多許多·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指導幼兒大膽涂染,畫出尖尖密密的刺。

提醒幼兒作畫過程中換棉簽蘸顏料,保持銷售,衣服干凈。

4.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欣賞。

教師:誰的仙人掌刺最多,誰的畫得最像?

活動反思:

從幼兒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都能畫出仙人掌的基本輪廓,又因為之前幾次特色課重點練習了顏色漸變,為給仙人掌涂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畫仙人掌上面的刺時,很多小朋友的畫都是密密麻麻的,又粗又長??赡苁俏疫€沒有解說的更仔細,更徹底,把它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