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悟空分桃教案8篇

時間:2022-10-19 作者:Gourmand 備課教案

提前制定一份教案能夠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一定要認真制定教案,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班悟空分桃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8篇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1

一、 活動目標:

重點;1、 理解兒歌內(nèi)容,懂得對人、對事要好惡分清、愛恨分明。

難點;2、 學會節(jié)奏明快地朗誦兒歌,并且能有興趣地進行表演。

二、 活動準備:

1、兒歌《孫悟空打妖怪》的錄音磁帶或

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t:老師給小朋友講過《孫悟空三

打白骨精》的故事,請小朋友說說看,白骨精為什么能騙過唐僧和豬八戒?

c:白骨精很壞,她一會變成漂亮的小姑娘,一會變成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婆婆,使人看起來象好人,而唐僧和豬八戒又很糊涂。

t:今天老師教小朋友念一首兒歌,題目叫《孫悟空打妖怪》。請小朋友說一次。

(二)請幼兒看flash動畫片,聽教師示范朗誦一遍。

t:我請小朋友看動畫片,你們邊看邊聽老師來念,好嗎?(教師念一次)這首兒歌的題目叫什么?

(三)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加深對兒歌的印象。(一一請幼兒回答)

t: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帶著哪幾個徒弟?

c: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t:唐僧一路上是怎么走的?請小朋友用兒歌中的話來告訴我。

c: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t:后面跟著個誰呢?

c:后面跟著個孫悟空。

t:孫悟空是怎么樣走的?

c:孫悟空,跑得快。

t:后面跟著個誰?

c:后面跟著個豬八戒。

t:豬八戒長的什么樣?

c:豬八戒,鼻子長。

t:后面跟著個誰?

c:后面跟著個沙和尚。

t:請小朋友邊看圖片邊跟著老師來念,好嗎?(教師示范朗誦從開始到“后面跟著個沙和尚”部分)

t:沙和尚是怎么樣的?

c:沙和尚,挑著籮。

t:后面來了誰?

c:后面來了老妖婆。

t:為什么說老妖婆真正壞?

c:騙過唐僧和八戒。

t:為什么說唐僧和八戒真糊涂?

c:是人是妖分不出。

t: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來念,好嗎?(教師示范朗誦從“沙和尚,挑著籮?!钡窖劬α粒敖鸸?。)

t:孫悟空是怎樣打妖怪的?

c:高高舉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滅光。

t:請小朋友來跟老師學最后四句,好嗎?(幼兒學念)小朋友你們來動腦筋表演孫悟空打妖怪的動作,好嗎?(請2——3名能干的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學做)請小朋友邊做動作邊念最后四句。

教師再完整朗誦一遍。

(四)幼兒完整學念兒歌數(shù)遍。

(五)活動延伸;

教師請五名幼兒分別戴上頭飾,運用道具,在教師的指導下,表演兒歌,其他幼兒均拍手打節(jié)拍。

1、介紹各種角色所用的道具。(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釘耙、沙和尚的籮筐、老妖婆的佛珠和拐杖。)

t:請五名小朋友拿上道具來表演唐僧、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老妖婆。要求邊念邊表演,下面的小朋友給表演的小朋友拍手打節(jié)拍,聽明白了嗎?

指導過程:

a、角色拿上道具。

b、角色想好自己的動作,試著先表演一遍。

c、告訴幼兒一句話的時間走到指定位置,請扮演唐僧的幼兒試著用一句話的時間走到指定位置上)其他角色類推。坐下面的小朋友一邊念一邊拍手。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孫悟空的機智勇敢。

2、了解西游記中主要人物特征。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掌握孫悟空怎樣智斗妖怪。

活動準備

evd《孫悟空打妖怪》音樂碟片《白龍馬》

活動過程

1、出示頭飾:有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唐僧、妖怪

2、提問:小朋友喜歡這些圖片中哪個人物?(我們喜歡孫悟空)

3、問:你們喜歡的人會干什么?(會打妖怪)

4、好,老師帶你們?nèi)タ匆豢磳O悟空是怎么打妖怪的?

5、放兒歌碟片

6、教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7、按兒歌中的主要內(nèi)容提問:把幼兒引入高潮,

8、讓幼兒模仿唐僧騎馬的動作;孫悟空打妖怪的動作;沙和尚挑擔子的動作;學豬八戒挺著大肚皮走路的樣子。

9、放音樂碟片讓幼兒學著騎馬的樣子走出教室

10、讓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模仿西游記中的人物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充分發(fā)揮愛好從而提升幼兒的興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動作和語言,記住了兒歌的主要內(nèi)容。

要注重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不能一味地模仿驚險動作,不能學習豬八戒貪吃貪睡,更不能把同伴當妖怪。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一篇關(guān)于《西游記》故事的兒歌,有節(jié)奏地朗讀。

2、通過觀察圖夾文的兒歌形式,每一句兒歌結(jié)尾與下句句首的形象一致。利用圖文以及表情、動作等策略記憶兒歌內(nèi)容。

3、用不同的表情、動作體現(xiàn)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實物展示儀一臺或兒歌文字,西游記角色圖片各2張。幼兒用書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語言的形式,引出主題,激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喜歡聽孫悟空的故事嗎?你知道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嗎?下面,我給你們念一首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2、教師朗讀兒歌,讓幼兒初步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1) 出示幼兒用書,放在實物展示儀上放大,教師邊念兒歌邊指放出來的圖文。

(2)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找出兒歌中的規(guī)律。

教師:你們仔細看看圖文畫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句首尾人物相同”的規(guī)律。

教師:再跟老師念一念,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在跟念時,教師加重每兩句末尾一字的發(fā)音,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咚、空等字押韻的規(guī)律。

3、啟發(fā)幼兒借助實物展示儀放出來的圖夾文兒歌的表現(xiàn)形式,嘗試有表情地記憶和朗讀兒歌。啟發(fā)幼兒想一想,認一認,圖片旁的漢字讀什么?引導幼兒看圖文念兒歌。

4、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朗讀兒歌,從中體驗活動中的快樂情緒。

教師可引導幼兒逐步提高念兒歌的速度,增加兒歌的趣味性和難度。

在活動中,可根據(jù)兒歌中的角色制作手偶,在學兒歌環(huán)節(jié),可采用活動表演手偶的方式,讓幼兒感知兒歌內(nèi)容。

因為這個兒歌念起來很有節(jié)奏,所以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圓舞板、鈴鼓等打擊樂器,讓幼兒一邊有節(jié)奏地敲擊樂器,一邊愉快地念兒歌。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活動課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教學,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這個語言活動中,我嘗試通過多媒體,放映《西游記》,激發(fā)小朋友的興趣,運用提供的有關(guān)畫面,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念兒歌。在活動中,我將念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幼兒,我只是引導者,如:“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談們各自那了什么武器?”“那么,誰是大徒弟呢?”等等,充分尊重每位幼兒,欣賞他們具有個性的想象講述。在活動中,我感到小朋友的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楚完整,他們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達。我想這與 平常老師的引導有關(guān),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將加以注意,幫助他們豐富語言表達的經(jīng)驗。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4

設(shè)計意圖:

因我班幼兒好奇心比較強,特別是西游記中的魔法,是孩子們最為向往的,所以我開展了語言《孫悟空打妖怪》這課時,剛開始,教師先以播放《西游記》片頭曲,激發(fā)幼兒對課堂的興趣。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朗讀兒歌,讓幼兒感知人物出場的順序,并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兒歌的連鎖調(diào)。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對兒歌的理解,教師根據(jù)幼兒學習的特點進行分角色表演,也給了幼兒一個自我展現(xiàn)的舞臺,讓幼兒鍛煉、并提高自己的膽量。活動目標:

1、理解有情節(jié)的兒歌內(nèi)容,感受中國傳統(tǒng)兒歌連鎖調(diào)的形式特點,能學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讀兒歌。

3、能根據(jù)兒歌里不同的角色特點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內(nèi)容,感受中國傳統(tǒng)兒歌連鎖歌的形式特點。

活動難點

讓幼兒大膽嘗試表演兒歌內(nèi)容。

活動準備

?西游記》片頭曲、《三打白骨精》動畫視頻片段、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妖婆的面具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及動畫片段,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播放《西游記》片頭曲音樂片段,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接著往下唱。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播放《三打白骨精》動畫片片段,鼓勵幼兒說說這是《西游記》里面的哪段故事。提問:

1、《西游記》里面有哪些角色呢?

2、你喜歡誰?為什么?

3、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二、學習兒歌,引導幼兒感受兒歌連鎖調(diào)的特點。

1、教師朗誦兒歌,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兒歌。

提問: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老師今天讀的兒歌跟其他兒歌不同?或者有什么區(qū)別呢?

小結(jié):即前句的最后一個詞是后一句的開頭,引出“連鎖調(diào)”。提問:

1、兒歌里都有誰?

2、誰上當了?為什么唐僧、豬八戒容易上當受騙?

小結(jié):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角色扮演,鞏固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學會念兒歌。

4、幼兒分組輪流朗讀或以接龍方式朗讀兒歌,感受兒歌連鎖調(diào)的特點。并鼓勵幼兒變念兒歌邊做動作。

5、引導幼兒分角色練習,進一步鞏固詩歌內(nèi)容。

(1)師先請個別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上來表演一遍,請其他幼兒注意觀看。

(2)教師觀看,并及時糾正錯誤。

(3)幼兒三組,分別帶上面具,分角色邊念兒歌,邊表演。

(4)師幼一起點評。

6、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兒歌名字叫什么?里面有哪些角色?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兒歌的基礎(chǔ)上,玩游戲“孫悟空打妖怪”。

2.通過兒歌、動作表演、樂器演奏等提示方法,逐漸豐富游戲玩法。

3.愿意大膽在集體面前表演,并感受追捉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木魚一個,指镲13對、鑼1個。

2.幼兒會念“孫悟空打妖怪”的兒歌,幼兒有貼燒餅游戲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復習律動“孫悟空打妖怪”。

師幼隨音樂邊念兒歌邊拍節(jié)奏。

二、探索游戲的玩法。

1.明確游戲中各個角色的不同任務(wù),初次嘗試游戲。

唐僧:“我?guī)硪粋€寶貝,這是?兒歌里的誰會用到?誰會一邊敲一邊念經(jīng)?等會坐在魔法保護圈的中間一邊敲一邊念經(jīng)”。

老妖婆:“在魔法保護圈的外面有一個邊走邊打唐僧壞主意的老妖婆,誰學學老妖婆是怎么走路的?”

孫悟空:“在我們的中間還隱藏了一個專門捉妖怪的孫悟空,老妖婆不知道誰是孫悟空,孫悟空會出其不意的出來捉老妖婆,你們要看仔細了?!?/p>

2.幼兒游戲,教師根據(jù)幼兒游戲情況及時反饋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

(1)理清孫悟空與妖婆的追捉關(guān)系。

什么時候老妖婆要趕緊逃跑?

老妖婆跑之前要做什么事情?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仔細的看?

(2)引導幼兒關(guān)注在游戲中自由、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的角色。

唐僧:邊敲木魚邊念經(jīng)。

妖婆:妖婆的法術(shù)可以變出各種不同的東西,這次的妖婆會變出什么呢?(幼兒嘗試不同的造型)

孫悟空:孫悟空什么時候出來捉老妖婆?

(3)體驗完整游戲帶來的快樂。

三、嘗試加入樂器游戲。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加入樂器后如何繼續(xù)游戲。

(1)加入指镲,嘗試邊演奏樂器邊做動作游戲。

師:我這里有個可以增加保護圈法力的道具——指镲,帶上指镲你們還會做動作嗎?

(2)變化指镲打擊位置,嘗試邊演奏樂器邊做動作游戲。

師:除了拍自己的腿還可以拍身體的什么部位?

增加摩擦指镲的演奏方式。

師:“在孫悟空追老妖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道具為他增加法力,一起試試?”

(3)變化指镲打擊方式,嘗試邊演奏樂器邊做動作游戲。

師:“我們的保護圈這樣拍還是會有漏洞的,怎樣拍可以把我們的魔法圈暫時封閉起來?”

2.起立游戲,并嘗試加入2個孫悟空角色游戲。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6

【設(shè)計意圖】

幼兒在學習數(shù)字2-4的分解、組成的基礎(chǔ)上,已經(jīng)知道了數(shù)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種分成方法。但在動手操作記錄上卻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5的分解、組成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操作、記錄上面,并進一步學習5的分解、組成。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guān)系。

【實施策略及方法】

考慮到學習數(shù)字分合的'枯燥性,我主要采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以“幫悟空分桃”為主線,讓孩子們在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習5的分解、組成。讓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的最優(yōu)化組合。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組成、分解,初步了解組成的基本規(guī)律。

2、記錄自己的操作結(jié)果,并正確表達。

【活動準備】

1、悟空頭飾1個,桃子實物5只,桃子模型每人5個,盤子每人2個。

2、多媒體教學課件,保齡球、套圈、投彈教具各一套。

3、鉛筆、橡皮、記錄卡、練習紙、幼兒用書第三冊第13頁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孩子們,你們知道孫悟空最喜歡吃什么嗎?(桃子)

二、過程:

1、復習4的分解、組成:

今天,師傅拿來4個桃子,(出示4個桃子實物)讓悟空分兩次吃完,問它有幾種吃法?這下可把悟空難住了!誰有好主意?誰愿意幫幫它?

(活動中,根據(jù)幼兒回答,課件出示4的分成式,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

2、自由探索、記錄:

孩子們,你們太棒了!幫悟空分了桃子,還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字排列的規(guī)律。悟空可高興了,它拔出一根毫毛,一吹……看!給我們變出了這么多好玩的東西!

(介紹玩法,讓孩子們自由探索并把自己玩的結(jié)果記在記錄卡上)

玩法介紹:

保齡球:保齡球瓶5個一組擺好。孩子們站在規(guī)定的線后面,用保齡球打球瓶。

記錄:打倒了幾個?剩下幾個?

套圈:5只小豬在地上擺好。孩子們站在規(guī)定的線后面,用圈套小豬。

記錄:套住了幾個?剩下幾個?

投炸彈:孩子們站在規(guī)定的線后面將5個沙包(炸彈)一起向前方的圈里投。

記錄:投中了幾個?幾個沒投中?

3、互相交流:

孩子們,你們玩的這么開心,現(xiàn)在找個好朋友互相說一說:你剛才玩的什么?怎么玩的?結(jié)果怎么樣?和好朋友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吧!

4、集體總結(jié):

誰想把你玩的什么?結(jié)果怎樣?和我說一說。

(1)大屏幕出示孩子們說的記錄結(jié)果,組成5的分成式。

(2)引導幼兒嘗試用4的分成式里找到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整理5的分成式。

(3)用5個桃子實物演示講解互換、互補規(guī)律。

5、操作體驗:

(1)孩子們,你們都知道了5分成兩部分有這4種方法,現(xiàn)在你能不能自己幫悟空把5個桃子分到兩個盤子里,再按照剛才你發(fā)現(xiàn)的不同的規(guī)律來記錄你的辦法呢?試試看!后邊你的操作材料里都有5個桃子的模型,可以用它來分一分,試一試!

(2)完成的小朋友和你身邊的好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們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樣的?

(3)教師檢查、總結(jié):按照排列規(guī)律的不同分幾次檢查孩子們的完成情況,對有問題的孩子給予適當指導。

6、鞏固練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游戲:吃桃

規(guī)則:課件隨機出示2—5個桃子。首先,孩子們說出一共?個桃子;老師說:“我吃掉了xx個?!焙⒆觽冋f:“我吃掉##個。xx和##合起來是?”

7、完成幼兒用書第13頁:

現(xiàn)在,把我們剛才吃桃子的辦法寫在這張練習紙上吧??凑l又對又快。

三、結(jié)束:

教師戴悟空面具說:“孩子們,把你們記下來的辦法拿到這邊給我看一看吧!”

(把孩子們帶出活動場地)。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7

游戲名稱:

孫悟空大鬧天宮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畫人片中任務(wù)服裝、神態(tài)、動作,了解孫悟空的性格特征。

2、關(guān)注道具和場景變化,感受動畫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過語言和動作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畫片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guān)《西游記》的連環(huán)畫、圖片等,對《西游記》及孫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皺紋紙、紙殼等

3.《大鬧天宮》的動畫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受動畫的色彩和人物造型的美

難點:能有語言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畫片的理解

活動過程:

1、出示“孫悟空”的單幅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互相說一說:喜歡孫悟空嗎?為什么?孫悟空有什么本領(lǐng)?

2、引導幼兒欣賞動畫片,在關(guān)鍵處暫停并根據(jù)需要提出一些問題:這是什么地方?孫悟空在干什么?咱們學一學孫悟空的動作吧.......

3、引導幼兒嘗試分組表演《大鬧天宮》的片段

(1)引導幼兒推選小組長,自主分配角色,表演自己的片段

(2)啟發(fā)幼兒利用各種道具進行角色裝扮

(3)指導幼兒練習角色的典型動作、表情及臺詞

4、個別小組進行表演,向大家進行展示,教師給予肯定

活動延伸:

課下幼兒繼續(xù)進行角色表演

活動反思:

開始小朋友都在爭著帶孫悟空的面具,我用建議小朋友表演兒歌《孫悟空打妖怪》的方式,啟發(fā)他們?nèi)ピ敢獍缪萜渌慕巧?,同時引導他們學會相互協(xié)商,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了第一次的表演,這些面具都是孩子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而正是有了第一次的表演,小朋友表演欲望增強了,他們也沒有再發(fā)生爭搶角色的現(xiàn)象,因為他們開始懂得只要能相互協(xié)商,人人都有機會參加表演,也體驗到扮演每一種角色都很有意思,感受到合作表演的樂趣。

大班悟空分桃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組成,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2、在操作活動中探索4的多種分合方法。

3、嘗試用數(shù)字填寫4以內(nèi)數(shù)的分成。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對3的組成準備熟練。

2、實物桃子4個,雪花積木美人4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數(shù)字“3”,引導幼兒復習3的分成。

師:小朋友、我問你,3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孫老師、告訴你,3可以分成1和2。

師:小朋友、我問你,3還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孫老師、我告訴你,3還可以分成2和1。

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表揚一下自己。

二、老師出示實物桃子,引起幼兒分桃興趣。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桃子。

今天我來幼兒園的時候,遇到了孫悟空它送給我4個桃子,我非常高興,可是悟空說了,這4個桃子要分成兩份全吃掉??晌以趺捶帜??請小朋友幫我分一分好嗎?誰會分,孩子們搶著舉手。

2、幼兒輪流到前面來分桃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達出分成了幾和幾。

三、分雪花插片,引導幼兒動手操作。

1、孩子們你們誰還想分?請坐好老師讓小朋友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

2、發(fā)給幼兒每人4個雪花插片,讓孩子探索出4的多種分成方法。

小結(jié):孩子們4有幾種分法?老師記錄孩子的操作結(jié)果。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4的分成規(guī)律。

四、引導幼兒嘗試用數(shù)字填寫4以內(nèi)數(shù)的分成。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從幼兒興趣入手,圍繞孫悟空這個形象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能夠充分的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緊扣主題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shè)計層層遞進,以游戲為載體,運用動靜結(jié)合,調(diào)動了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在活動中,教師充分扮演了幼兒的支持者與引導者。多種數(shù)學教學方法的運用,也使得本次活動更加內(nèi)容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