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與右教案7篇

時間:2022-09-27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教師工作以來,一定都養(yǎng)成了寫教案的好習慣,教案是教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提早撰寫的文字材料,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左與右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左與右教案7篇

左與右教案篇1

散文——(大班語言)

散文——下雨了(大班語言)

散文——下雨了

活動方式:集體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表現的習慣。

2、 指導幼兒理解散文的語言,了解散文中將“蘑菇、草葉”等比喻為“傘”的表現手法。

3、 感受下雨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觀察過下雨天,對下雨情景有一定的了解。

2、散文角色相應的手偶 、散文《下雨了》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中“下雨了”畫面,引入活動。

①發(fā)生了什么事?

你們怕不怕雨?(將幼兒分成正反兩組)

為什么怕雨?為什么不怕雨?

②還有什么會和你們一樣怕雨或者不怕雨?

怕雨的話應該怎么辦?不怕雨的話是為什么呢?(引導兩組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

2、欣賞《下雨了》課件畫面。

3、理解散文畫面內容。

你看到了怕雨的什么?不怕雨的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4、欣賞散文《下雨了》。

你在散文里聽到了什么?

5、看

課件學散文。

6、帶手偶表演散文。

幼兒分成怕雨、不怕雨兩組表演散文。

散文——下雨了(大班語言) 結束。

左與右教案篇2

設計意圖:

今日,我?guī)Ш⒆觽儏⒂^了食堂,看到了食堂里的阿姨忙著洗菜、切菜、做飯等等,活動結束時,他們產生了爭論:我們每一天吃的菜到底是怎樣搭配的?是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的小朋友認為肉、魚、雞蛋應當多吃些;有的認為蔬菜要多吃,于是我們就生成了《健康寶塔》的活動,讓孩子了解健康的膳食搭配。

活動名稱:健康寶塔

活動目標:

1、了解合理的飲食營養(yǎng)結構。

2、為自我設計營養(yǎng)菜譜。

活動準備:合理膳食示意圖

活動過程:

1、你最喜歡吃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

2、你覺得哪些東西應當多吃,哪些應當少吃?怎樣最適宜?

3、每一天吃的東西就像寶塔一樣,最底層的要多吃,最上頭一層要盡量少吃。(觀看示意圖)

4、吃的最多的應當是什么?(米飯、饅頭、面包等)

這些是粗糧做的食物,吃了就會有力氣。

左與右教案篇3

活動名稱:

好朋友的發(fā)型(添畫)。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直線、曲線、斜線和螺旋線的畫法。

2、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畫紙(上面不同形狀的面孔,見附圖)、蠟棒。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講一講。

1、你的好朋友是誰?

2、他(她)的頭發(fā)是什么顏色?是長的還是短的?

3、引導幼兒找出自己的大朋友,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等,并說出他們的發(fā)型,如:卷卷的,長長的,黃色的……二、試一試,畫一畫。

1、出示畫紙,觀看老師的添畫。

2、幼兒在自己的畫紙上添畫不同的發(fā)型。

活動延伸:

1、可將幼兒的作品剪貼在一起,布置《好朋友發(fā)廊》的墻面2、也可將此內容設置為涂鴉墻的添畫背景,鼓勵幼兒大膽地涂鴉與添畫。

左與右教案篇4

目標:

1、知道打電話是日常交際的重要形式,打電話要注意講文明、有禮貌。

2、知道打電話的一般步驟,通話時能做到口齒清楚、內容集中、語言簡潔,能使用禮貌用語。

3、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激發(fā)興趣。

二、聽課文前半部分錄音。

1、思考:錄音中是誰給誰打電話?

2、討論:王小紅給媽媽打電話是為了告訴媽媽一件什么事?你從王小紅打的電話中,知道打電話應該注意什么?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討論:王林有一件什么事要打電話告訴媽媽?根據課文所的材料,你能幫王林給他媽媽打個電話嗎?

四、幫助王林打電話,練習打電話基本技能。

1、四人一組,分工表演。

2、推薦優(yōu)秀者示范表演,指名表演。

3、評議表演情況。

五、自定內容,分配角色打電話。

六、。

左與右教案篇5

活動目標

讓小朋友當堂認識“上”字

通過學習知道上的方向

通過游戲讓小朋友了解字寶寶,認識“上”字。在游戲中找到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 板書 桌子

活動流程

一、導入

和小朋友一起說《我上幼兒園》的兒歌。

小朋友們,看看你們現在坐在哪里???(小板凳上)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字寶寶。(拿出上字的圖片)

二、過程

1.看看老師這張紙會動,字寶寶要出來。看看字寶寶在什么上???(紙上)

讓學生跟讀(上、上學、身上、天天向上)

2.游戲:

小朋友找身上有什么?桌子上有什么?

3.讓小朋友天天高高興興上學,天天向上。

4.游戲:(冰板)使學生分辨上的方向。

5.把字寶寶送回家

(在黑板上畫條線,讓孩子知道高的是上低的是下。把“上”字寶寶送回家)

6.給字寶寶照相

(記住字寶寶的樣子)

活動延伸

通過學習,使小朋友們知道生活中的方向。鍛煉孩子的識別能力。

左與右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動物尾巴的認識,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明顯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動物的多樣性。

2、有了解動物的興趣與愿望。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有不同特征的動物(如水牛、狐貍、松鼠、小兔、孔雀、蜜蜂、蛇等)尾巴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小兔借尾巴》。

活動過程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出幼兒對動物尾巴的興趣。

2、教師講述故事后引發(fā)幼兒討論。

教師:故事中的小兔向誰借的尾巴?它借到沒有?

教師:小動物們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話回答)教師:小兔需要向別人借尾巴嗎,為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故事里各個小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途?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動物尾巴的事?

4、教師請幼兒欣賞動物的圖片。

教師:這里有一些動物,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尾巴一樣嗎,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5、教師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究動物的興趣。

今天我們了解了動物們有趣的尾巴,動物朋友們還有哪些更多的秘密呢,讓我們活動后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左與右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 聯系生活經驗,了解印章在我們生活中的功用。

2、 愛聽詼諧故事,體會皆大歡喜的快樂。

活動準備:師生共同搜集的各種印章(姓名、單位印章和玩具印章)、鉛畫紙、放大的圖畫書《愛蓋章的國王》

活動過程

1、 重現經驗

(1)敲印各自帶來的印章。

(2)識別印章用什么做的,上面寫著什么,談論什么時候人們會用到它。

(3)了解印章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簽名方式,既美麗又方便,深受人們的喜愛。

2、 聽故事,體會故事的詼諧

(1)了解故事名稱,猜一猜,國王可能什么時候蓋章。

(2)聽故事,觀察畫面上國王蓋章的地方

(3)看看說說,為什么大家看到國王頭疼極了。

(4)想一想,國王該怎么辦,既能不停地蓋章,又能受到大家的歡迎。

(5)從故事中找到答案,并聯系生活經驗,談論平時接觸的玩具印章。

3、 與同伴自由合作一幅印章畫。

活動延伸:開個模擬印章店,按自己的想象制作各種印章,為大家做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