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8篇

時間:2022-11-30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寫教案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一定要結合自己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通過教案的文字是可以知道教師的教學流程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8篇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p37-38及做一做、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和鈍角,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主題圖)

1、師:小朋友,這是我們寧波的甬江大橋,看,橋面上無數(shù)根拉索與橋面形成了許許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嗎?

2、學生交流匯報,并讓學生用手指一指找出來的角。

提問:有關角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研究角。

二、教學新授

1、(出示剛才學生從主題圖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各組討論情況(學生一般會有兩種分類結果1、根據(jù)是不是直角分2、根據(jù)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p>

3、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

師:根據(jù)角的大小,我們可以把角的分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把剛才找出的角分三類顯示)

4、練習:書p39(1)

直角、銳角、鈍角生活中處處都有,請你找一找,說一說。

除了書上的,你還能舉個例子嗎?

5、師:剛才我找了直角、鈍角和銳角,現(xiàn)在請你自己動手來創(chuàng)造直角、鈍角和銳角。

(紙片、小棒、活動角等材料)

6、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創(chuàng)造的直角、鈍角和銳角。

7、練習:書p39(2)連線

1)全體獨立完成

2)校對

8、畫角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銳角、鈍角,那么怎么來畫銳角和鈍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試一試。

9、讓學生自由嘗試

10、匯報,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畫得是什么角?

2)說說你是怎樣畫鈍角和銳角的?

三、課堂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揭題:銳角和鈍角)

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后記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利用表面積等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標:

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解決包裝的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

利用表面積等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策略。

教學策略:

讓學生自己想法設計包裝的方法,并親自實踐,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交流,反思那種包裝方案最節(jié)約。

教學準備:相同的課本、包裝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提問:現(xiàn)在,老師要把26本數(shù)學課本用包裝紙包起來,怎樣保才能節(jié)約包裝紙?

學生討論交流方法,說一說怎樣包裝好。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二、學習新知識

1、出示教材中的插圖和問題:將兩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樣包才能節(jié)約紙?

2、學生探索兩盒糖疊放得方法,并根據(jù)疊放的方法列式計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

3、引導學生比較得出方案。并反思為什么方案(1)最節(jié)約。

4、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同樣的方法解決“試一試”中的問題。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探索情況進行評價總結。

板書設計:

包裝的學問

盡量減少面積的面——最節(jié)約

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小紅帽》

2.創(chuàng)設森林情境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演唱敘事歌曲《小紅帽》,讓學生在童話故事中,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體驗快樂,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通過力度變化,在聽聽、唱唱、演演等活動中,指導學生能用愉快明亮的聲音唱好歌曲。

【教學重難點】

用愉快、明亮的歌聲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處的詞曲的搭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在《水族館》樂曲中,學生律動表演。

(二)欣賞一段表現(xiàn)森林的音樂,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森林的音響

設計說明:在《水族館》樂曲中,學生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進入神奇的童話世界,又通過一段音樂,把學生由海底世界引入了寧靜的森林。再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老師啟發(fā)學生用肢體、打擊樂器創(chuàng)設森林情境。

二、學唱《小紅帽》

(一)感受歌曲

1.教師范唱,學生說說小紅帽的故事,了解歌曲內(nèi)容。

2.在律動與打擊樂器敲擊中,感受歌曲節(jié)拍、情緒等各音樂要素。

(二)學唱歌曲

1.出示譜例,跟琴拍節(jié)奏,找找歌曲六個樂句的異同點。

2.用各種方式對唱,達到熟練掌握。

3.先默唱,找到易唱錯的地方,再跟唱,解決歌詞中的難點,加以解決。

4.歌曲處理

(1)解讀歌詞,結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緒變化。

(2)配合歌曲的情緒變化,加入小樂器共同表演。

設計說明:

1、教師在歌譜的書寫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幫助學生找到六個樂句的異同點。

2、歌曲中的有些詞語學生可能不完全理解,例:“僻靜”,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共同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并啟發(fā)學生唱好三、四樂句。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3、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1、 識字寫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學具準備:畫紙,水彩筆。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鼓勵提問

1、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啟發(fā):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過渡:是啊,風是怎么畫出來的呢?讀了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 初讀識字,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讓我們認識一下課文里的小朋友。

2、談話:能介紹這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嗎?(根據(jù)回答板書名字)

和這幾個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認讀生字:宋、濤、陳、丹、趙、藝

鞏固:你身邊的伙伴中,誰的名字里有這些字?

3、識記“濕”?!皾瘛薄帮@”

4、指名分段讀課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桿、轉(zhuǎn)。

三、讀畫結合,理解內(nèi)容

1、 默讀課文,看看小朋友們是怎么畫這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的。

2、 交流對課文的理解。

交流方式一:

讀有關句子。

在黑板上畫一畫。(其他人品讀相關語句)

你認為他畫得對嗎?齊讀課文。

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個小朋友的畫在黑板上畫風。

猜一猜,這是誰的畫?

你是怎么知道的?(讀相關語句,或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齊讀品味。

3、 欣賞幾個小朋友畫的風(見黑板),與學習伙伴分角色讀課文。

4、 你覺得誰畫得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5、 小結:紅旗在飄動,小樹彎下腰,風車在轉(zhuǎn)動,雨絲斜飄,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卻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

四、啟發(fā)想象,拓展練習

1、 你想怎么畫風呢?引導回憶起風時的所見所聞。

2、 說一說,寫一寫。

課后畫一畫,下節(jié)課與同學交流。(可根據(jù)本班學生的情況,考慮提前布置畫風)

第二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復習引入

1、 出示生詞,認讀。

2、 出示全班學生名冊,你能認出多少同學的名字?(指名認讀)

3、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小伙伴們是怎樣畫風的?(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二、朗讀感悟,深入理解

1、 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老師巡視,適時指導)

2、 合作伙伴表演讀,引導學生評議。

評議重點:每個人的語氣是否正確。

3、 小組推薦代表分角色朗讀。

4、 質(zhì)疑問難: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懂的?(通過質(zhì)疑解疑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簡要的小結。)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維

1、 你是怎么表現(xiàn)風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適當解說。(3—5幅)

2、 評議作品。

自評后組評,各組推薦優(yōu)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體評議。

3、 啟發(fā)更深入想象: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怎么畫?(自由發(fā)言)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 出示“我會寫”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認讀,分組輪讀。

2、 口頭擴詞練習,理解字義。

3、 指導生字書寫。

記憶生字字形。

觀察間架結構。(引導整體把握字形)

老師示范難字。

學生練寫。

4、 自查后互相評議,改進。

四、 實踐活動

1、 畫聲音或氣味。

2、 《新語文》三冊,第25頁《風的握手》。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5

對稱圖形

山東省濟南市經(jīng)八路小學 李靜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8頁內(nèi)容。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來。

3. 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對稱圖形、對稱軸。

難點: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信封、紙、彩色及時貼、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釘子板、水彩涂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美麗的物體組成的,一片碧綠的樹葉,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現(xiàn)在,李老師這里有幾張精美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想)

(課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說說圖中都有什么?(蝴蝶、楓葉、喜字、京劇臉譜)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這四個物體雖然不是同一類型的,但它們四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學們,同位兩人談論一下,你能發(fā)現(xiàn)這個共同點嗎?(同位討論)

交流:我發(fā)現(xiàn)這些物體的左右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你們都發(fā)現(xiàn)這個特點了嗎?(是)那么怎樣驗證它們兩邊完全一樣大呢?

(學生自己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

師:這是剛才出現(xiàn)的那片楓葉,下面我把它從中間對折,它的左右兩邊怎樣了?(重合)對了,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說明左右一樣大呀?(是)

師:像這樣,物體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對稱圖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2.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折一折驗證一下呢?(學生自己折圖片)

交流:你折的什么圖形(蝴蝶)重合了嗎?(完全重合了)你發(fā)現(xiàn)它是不是對稱圖形?(蝴蝶是一個對稱圖形)

師:誰和他折的不同?(學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劇臉譜)

3. 一個圖形,它既可以左右對稱,又可以上下對稱,還可以這樣斜著對稱,注意:只要對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樣,我們就可以叫它是對稱圖形。

4. 師:剛才咱們再對這時出現(xiàn)了一條折痕,你知道這條折痕叫什么?

這條折痕,咱們把它叫做對稱軸。我們一般用虛線來表示的,現(xiàn)在請你們將剛才的對稱圖形拿出來,在上面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怎樣才能畫得很直?(用直尺畫)

(展示學生畫的對稱軸)

5. 判斷,將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來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判斷的不錯。(出示黑板上的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幾幅圖案,都是李老師課下自己剪的,大家觀察一下,他們是不是對稱圖形?(是)怎樣才能夠剪出真正對稱的圖形來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兩個人商量一下。(同位討論)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先將紙對折,以對折線為中心,畫一半圖案,然后再剪下來,打開后就是一個對稱圖形了。

師:課前,李老師發(fā)給你們一些彩色的及時貼,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開始。

(學生剪,教師指導)

展評:剪好的同學,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學生評價別人的'作品)

(三)數(shù)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大家拿出信封,里面有什么?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1. 拿出長方形的紙來,試著折折看,它有幾條對稱軸?(2條)

2. 正方形(4條)

3. 圓形(無數(shù)條)

師小結:看來,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幾條,有的是無數(shù)條。

(四)找對稱圖形

師:這節(jié)課中,我們研究了那么多的對稱圖形,你們觀察一下,咱們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可真多,其實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特別大,你們想不想開開眼界呢?

(展示對稱的現(xiàn)象)

教師講解:鐘表的外觀是對稱的,這種對稱不僅為了美觀,更保證了鐘表走時的均勻性和準確性;飛機外觀的對稱能使它在空中飛行是保持平衡;我國勞動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發(fā)現(xiàn)了對稱的美,看!民間常用的對聯(lián)、古詩中的對仗它們都有一種內(nèi)在的對稱關系。又比如,我國民間的手工品,中國結、窗花等,它們的對稱充分體現(xiàn)了對稱的藝術美感;對稱還是自然界的一種生物現(xiàn)象,許多動、植物都有自己對稱的形式。比如人的臉,以鼻尖為對稱軸,眼睛、耳朵、嘴都是對稱生長的。眼睛的對稱使人觀察物體更加準確,耳朵的對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而雙手、雙腳的對稱又能保持的人身體的平衡。服裝大多的對稱的,對稱的設計看起來更美觀、莊重。對稱的原理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建筑上,例如:北京的故宮,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體布局是對稱的,前三殿、后三宮在對稱軸上,其他宮殿對稱分布,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橋,它的左右、前后都是對稱的,對稱的設計師大橋更加牢固、結實。下面請學們欣賞其他國家的對稱建筑,巴黎的艾菲兒鐵塔、泰國的泰姬陵、凱旋門,這些建筑它們的設計都是對稱的、和諧的。

(五)動手實踐

師:課前我給你們每個小組發(fā)了一些物品,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嘗試制作對稱圖形。

(學生活動)

展示:

(1)用涂料的學生講方法:我先將紙對折,然后打開,沿對稱軸將涂料在一邊畫出圖形的一半,然后再對折,這樣涂料就印到紙的另一半,就畫成一個對稱圖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學講方法。(略)

(3)用釘子板圍的同學講方法。(略)

(4)用網(wǎng)格紙畫的同學講方法:我先畫對稱軸,然后畫圖形的一邊,然后比著一邊的樣子畫另一邊,左邊占幾格右邊也占幾格。

全班評價

(六)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對稱圖形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更多對稱的圖形,把咱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6

第一單元 愛滿人間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2、欣賞歌曲《愛星滿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學習本單元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

2、能自主學唱歌曲并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yōu)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并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1、導入

1987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來了兩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鄰里的關懷、幫助下戰(zhàn)勝了病魔,他們共同述說著這一動人的故事,隨即《愛的奉獻》歌聲響起,感動了在場的觀眾和所有的電視觀眾,歌曲中的"只要你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早已唱遍了了全國。

這一單元的名稱是"愛滿人間",我們必須從小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別人得到幫助,我們也應該堅持去做,這就是我們學習這一單元的目的之一。

這一單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關愛心的,有的表現(xiàn)朋友之間的愛,也有表現(xiàn)全人類的愛,本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唱《歌聲與微笑》。

2、學唱歌曲

(1)聽一遍范唱錄音。

(2)這首歌同學們早就聽會了,但今天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歌曲的歌詞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nèi)容呢?(師生共同討論)

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真不小。

(3)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部的歌譜(因為此歌大多學生已經(jīng)會唱,所以可以先學唱歌譜),隨后全體學生共同學唱歌唱部分的第二聲部歌譜,應特別注意"3-#5"處#5的音準。

(4)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因?qū)W生已經(jīng)會唱,所以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對聲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壓著唱,四拍的長音要唱夠時值。

(5)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重點放在第二聲部(特別是最后兩小節(jié))。

(6)二聲部合唱,最好是男女聲各有一半唱第一聲部,另一半唱第二聲部。

3、欣賞歌曲

(1)初聽《愛星滿天》的錄音。

(2)師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重點是"世界就是美麗的天空""我們就是美麗的天空,顆顆愛星像滿天的星星"。

(3)復聽。

(4)劃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內(nèi)相同或相似的樂句。

(5)再次欣賞,鼓勵學生輕聲地跟著錄音哼唱。

4、小結

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本學期第一單元的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單元,我們要牢記這句歌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背唱《歌聲與微笑》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聲部),請同學們在課外多加練習,同時考慮為這首歌曲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動作。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愛的奉獻》

2、欣賞合唱《歡樂頌》

3、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愛的奉獻》并能劃分樂段,感受并表現(xiàn)兩個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初步了解"樂圣"貝多芬及其在世界樂壇的地位和貢獻,并學習他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

3、初步熟悉《歡樂頌》的音調(diào),并能用課堂樂器演奏。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介紹歌曲《愛的奉獻》誕生的背景,聽一遍范唱錄音。

(2)先隨錄音、后隨琴聲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其中穿插朗讀歌詞,并注意第一段歌詞中的四個排比句。

(3)先隨錄音、后隨琴聲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注意"啊"的時值(應是6拍),教師可用指揮動作提示。還應注意該樂段上、下兩句是平行結構。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間"處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對比示范,防止學生混淆。

(4)學唱尾聲部分應用指揮動作提示節(jié)拍。

(5)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為歌曲劃分樂段,并按教科書要求設計初兩個樂段的強弱變化并提示兩個樂段的情緒要求。

(6)連起來唱幾遍,可分別有幾位學生來領唱和指揮。

2、欣賞歌曲

(1)介紹"樂圣"貝多芬。

貝多芬是世界樂迷熟悉的音樂家??上扔蓪W生來介紹,最后教師補充、總結。

教科書中的四幅照片簡略的介紹了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讓學生仔細換看圖片好閱讀說明文字。

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結構最宏偉的,通常有三到四個樂章,我們今天欣賞的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題,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歡樂頌》是貝多芬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現(xiàn),他想象的全人類擁抱起來、團結起來的場面雖然是一種理想,但在當時乃至現(xiàn)在仍具有積極的作用。《第九交響曲》首演獲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歡呼聲幾乎要將大廳的屋頂掀翻,可見這首交響曲深得民心。

(3)欣賞合唱《歡樂頌》。

(4)學生學唱第一聲部的歌譜。

(5)復聽。

3、器樂演奏

(1)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主旋律。

(2)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擊樂器,教師或?qū)W生指揮。

4、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唱了《愛的奉獻》,初步了解了"樂圣"貝多芬。有關貝多芬的故事還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請們在課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響,舉辦一次"走近貝多芬"的主題欣賞會。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歡樂頌》

2、集體舞《歌聲與微笑》

【教學目標】

1、能準確、和諧地演唱二部合唱《歡樂頌》,并能背唱第一聲部。

2、在分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過程中,發(fā)揮大多數(shù)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3、在學跳集體舞的過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潑、熱情參與。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學唱《歡樂頌》的第一聲部歌譜及歌詞。

(2)學唱《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歌譜及歌詞。

(3)二聲部合唱。

(4)大部分學生演唱,小部分學生用課堂樂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換幾次)。

(5)背唱《歡樂頌》,教師指揮,用錄音帶伴奏。

2、集體舞

(1)教師提出分小組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要求,即動作要簡單易學、舒展大方、富有節(jié)奏感,也可以適當編一些雙人的動作(可參考教材上的照片。每個組可以只編1-2個動作。要求人人參與,不要只靠個別骨干來創(chuàng)編,其他人旁觀。

(2)分小組創(chuàng)編集體舞動作。

(3)各小組匯報表演。

(4)教師將各組最優(yōu)秀的動作集中起來,加以組合或略加改編,組成集體舞的基本動作。

(5)隨《歌聲與微笑》的音樂,同學學習集體舞的基本動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學生,隨音樂完整地跳集體舞的基本動作。

(7)全體學生一起跳集體舞。

3、小結

我們在自己的樂隊伴奏下,演唱了《歡樂頌》,還創(chuàng)編了集體舞《歌聲與微笑》,可是因為時間的原因未能盡興,我們可以在課外活動的時間內(nèi)再次縱情的歌舞,集體舞能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可以增進班級的團結,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學也能大膽的參與,增強陽光少年的活力。

【課后反思】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7

教學內(nèi)容:

1、通過鋼琴和伴奏帶教唱學生《清晨》和《晚風》兩首歌曲。

2、對比歌曲欣賞描繪早晨的《晨景》和描繪夜幕的中國箏曲《漁舟唱晚》.

3 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及編配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樂《晨景》感受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的音樂。

2、通過欣賞外國的晨景,學唱描繪中國晨景的.歌曲《清晨》。學唱俄羅斯歌曲《晚風》,感受中國器樂描繪夜幕的音樂風格。

3、對比國內(nèi)、國外描繪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樂風格。

4、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現(xiàn)能力

5、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清晨》因四段歌詞太長,所以選擇1、3、4段唱,第2段由學生課后自己學唱。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清晨》第二樂段的曲調(diào),重點是音準:“41|5”中的大跳要唱準。

3、《晚風》第一小節(jié)的弱起部分,低聲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強弱對比。

4、歌唱為主,欣賞為輔。

教材分析:

1、管弦樂《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評劇《培爾·金特》寫了二十三段配樂。后選擇其中八段改編為兩個組曲。本曲就是《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第一首。這原是詩劇第四幕中主人翁培爾·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時,描寫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樂。樂曲的主題僅在五聲音階范圍內(nèi)活動,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

2、箏曲《漁舟唱晚》

這是近代古箏家婁樹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jù)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加工改編而成的一首傳統(tǒng)箏曲,表現(xiàn)了夕陽西照、湖面歌聲四起,滿懷豐收喜悅的漁民,駕著片片白帆,紛紛而歸的動人畫面。標題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句。

樂曲大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韻致悠揚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優(yōu)美而舒緩;樂曲的第二部分清躍歡快,通過復式遞升遞降的旋律發(fā)展手法使旋律線循環(huán)往復、跌宕起伏。

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就流行于當時秦國(今陜西一帶),因此人們稱它為古箏,箏的形狀狹長而扁平,琴體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條弦,均按五聲音階排列。箏的傳統(tǒng)奏法是用右手彈奏琴弦,掌握音高和節(jié)奏,左手則在音柱左側用按、滑、揉、吟等手法來調(diào)節(jié)弦音變化,美化音色,裝飾旋律,雙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韻味濃郁的音樂來。

3、歌曲《清晨》

這是一首曲調(diào)規(guī)整,旋律明快而又流暢的歌曲。2/4拍,宮調(diào)式,三段體結構。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第一、第三樂句是旋律的重復,第二、第四樂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變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節(jié)間奏,更使曲調(diào)輕快活潑,富有動感,它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們早起迎著晨曦鍛煉身體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優(yōu)美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歌曲通過了對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xiàn)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地表現(xiàn)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隨后,歌曲在“d·s”反復后又重復了第一部分的曲調(diào),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4、歌曲《晚風》

這是一首富有田園風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風”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跋﹃柕耐砩稀?、“樹叢中的夜鶯在歌唱”……。抒發(fā)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歌曲為6/8拍,大調(diào)式,由三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曲調(diào)優(yōu)美抒情,委婉動聽。第一樂句在弱起小節(jié)進入后以平穩(wěn)的節(jié)奏展開,在第1小節(jié)和第3小節(jié)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變化,使得曲調(diào)在平穩(wěn)中稍有起伏,似乎音樂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到了黃昏時刻、當晚風吹來時四周田野一片靜謐的情景之中,富有詩情畫意。第二樂句在四度跳進后,出現(xiàn)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起伏,抒發(fā)了人們在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樹叢中的夜鶯一樣快樂的歌唱。第三樂句完全重復了第二樂句的旋律。把贊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以進一步的抒發(fā)。

人教版小學數(shù)教案篇8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