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我們?yōu)榱送瓿山虒W任務(wù)所制定的書面文體,寫教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寫明自己的教學流程,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捏鳥窩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捏鳥窩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根據(jù)畫面細節(jié)猜測、理解故事情節(jié)。
2.嘗試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老奶奶和老爺爺愛護小鳥的故事。
3.感受故事中小鳥與老奶奶、老爺爺之間相互關(guān)愛的深厚情感,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準備:
繪本《鳥窩》人手一本,繪本ppt或電子書,背景音樂《清晨》《輕輕》《夢與游戲之間》。
活動過程:
一、出示老奶奶與小鳥離別的畫面,引出繪本。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繪本,這是其中的一個畫面,現(xiàn)在請你仔細看看,然后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
師:老奶奶在揮手和小鳥打招呼,這個招呼是在說再見還是見面時的問好?
教師給幼兒一定的時間仔細觀察畫面并討論。
師:到底老奶奶和小鳥是在告別還是在問好呢?有的小朋友看到老奶奶臉上有水,可能是汗水,也可能是淚水,到底是什么呢?這本書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現(xiàn)在,請你打開繪本,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細細地看,一直看到夾夾子的地方。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發(fā)現(xiàn)老奶奶和小鳥之間特別的故事。
二、幼兒自主閱讀故事前半段并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故事。
1.幼兒自主閱讀繪本至第13頁,教師觀察幼兒,并進行個別指導。(閱讀時播放背景音樂《清晨》)
2.分享交流。
師:老奶奶和小鳥是在告別還是問好呢?老奶奶臉上的那一滴水是什么?老奶奶為什么要流淚?
師總結(jié):是呀,只有相互喜歡、感情深厚的兩個人分離時才會流下傷心的淚水。老奶奶和小鳥的感情非常深厚,你在閱讀時有沒有看到老奶奶和小鳥感情很好的畫面?是哪個畫面呢?
3.集體觀察、講述老奶奶和小鳥一起親密生活的畫面,教師做適宜的引導和追問。
(第2頁)師:老奶奶的家在山坡下,草地邊,家里就只有她一個人,小朋友,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感覺?老奶奶一個人在家,會是什么感覺?
(第3頁)師:可老奶奶每天都有小鳥相伴,小鳥和她說話,給她唱歌。瞧,她的心情怎么樣?
(第5頁)師:老奶奶在做什么,小鳥喜歡吃嗎?老奶奶經(jīng)常給它們吃米粒和蟲子,所以小鳥也很喜歡老奶奶,喜歡和老奶奶生活在一起。
4.閱讀第6~13頁,理解老奶奶離開家鄉(xiāng)的原因。
師:老奶奶和小鳥生活在一起,相依為命,感情非常好??墒抢夏棠虨槭裁匆x開這里,離開她心愛的小鳥呢?
師:老奶奶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可能寫了什么內(nèi)容?(引導幼兒根據(jù)后面一頁畫面猜想信的內(nèi)容。)
師:老奶奶在房屋上貼了“出售房屋”,這是什么意思,老奶奶為什么要賣房子?
教師講述信的內(nèi)容與賣房的過程(播放音樂《夢與游戲之間》及繪本畫面第6、9、11頁)。講述到“是哪一塊???老爺爺覺得很奇怪”時,停頓下來,鼓勵幼兒思考。
師:你們覺得奇怪嗎?你覺得是哪一塊地方不能賣呢?對啦,瞧!老奶奶指著鳥窩好像在對老爺爺說些什么。如果你是老奶奶,你會對老爺爺說些什么?
師總結(jié):老奶奶的這些叮囑,是希望老爺爺也能像她一樣照顧好小鳥,和小鳥成為好朋友。
三、幼兒自主閱讀故事后半段,用比較完整、豐富的語言講述老爺爺住進來后的故事。
1.集體閱讀第14~17頁,了解老爺爺和小鳥的生活。
師:老爺爺搬進來之后,他和小鳥是怎么相處的?他們快樂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老爺爺在讀一封信,這封信會是誰寄給他的呢?
教師講述信的內(nèi)容,并提問:老奶奶拜托老爺爺做什么事情?
2.幼兒自主閱讀第18頁至結(jié)束。
師:老爺爺讀完信后,他會做些什么事情,房子的周圍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我們再把書拿起來,拿掉書上的夾子,輕輕地放入書袋中,從書的第18頁開始,一頁一頁仔細地看到最后。邊看邊和旁邊的朋友說一說。(幼兒自主閱讀時播放音樂《清晨》)
3.集體交流,分享觀察結(jié)果。
師:老爺爺是怎么做的?誰能將這四幅圖連起來,按照順序完整地把事情講清楚?
幼兒講述,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關(guān)注四幅畫面中樹、鳥窩、鳥的變化,并嘗試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
師總結(jié):白胡子老爺爺不停地種樹,過了好多年,郁郁蔥蔥的樹漫山遍野,嘰嘰喳喳的鳥鳴聲縈繞山谷,這里成了樹的世界,鳥的世界,好美??!
四、完整欣賞繪本故事。
師:今天我們一起看了這么美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做《鳥窩》。讓我們輕輕地捧起書本,一起再來欣賞一下這個故事吧。
播放電子書,師幼共同翻閱繪本。
五、激發(fā)幼兒關(guān)愛小鳥的情感,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播放音樂《輕輕》)
師:有樹的地方就會有小鳥,有了樹和小鳥的地方肯定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樹,你想讓小鳥來我們幼兒園安家嗎?那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想法呢?
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給鳥兒喂食、搭建鳥窩等圖片。
師:好,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準備一些材料給小鳥造房子,讓更多的小鳥來幼兒園安家、生寶寶,讓我們的幼兒園變得鳥語花香,生機勃勃。
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節(jié)語言活動《鳥窩》,活動目標是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老奶奶和老爺爺對小鳥的熱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顒硬捎眠吢犨吚斫?,邊提問探究的方式,從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對小鳥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故事《鳥窩》,它以巧妙的構(gòu)思,溫暖、關(guān)愛的基調(diào)深深吸引著幼兒。于是我借助圖片及幼兒用書設(shè)計了此次活動。我遵從簡單、真實、自然、有效的教學原則,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幼兒學什么,怎么學。
捏鳥窩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會走路的鳥窩》,能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說說中,萌發(fā)愛護小鳥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
教學難點:嘗試小組合作編講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會走路的鳥窩》、鳥窩ppt
理論依據(jù):
一、選材的依據(jù):
1、源于園本特色。結(jié)合4月的愛鳥周活動,教師通過故事、繪畫宣傳等形式讓孩子們對鳥的生活習性及一些益鳥的特殊本領(lǐng)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實踐中孩子們對其話題很感興趣。故事《會走路的鳥窩》就講述了一只小鹿小心照顧鳥寶寶的感人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愛鳥護鳥的環(huán)保教育有積極的意義。
2、幼兒發(fā)展?!毒V要》在語言領(lǐng)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guān)鍵是創(chuàng)設(shè)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yīng)答的環(huán)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指南》指出:大班孩子語言表達靈活多樣,并力求與別人不同;對文字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
二、價值的分析:
l提高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從而更關(guān)注于生活、關(guān)注于身邊發(fā)生的事。
l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護鳥的情感。
l促進幼兒樂于學習,大膽想象表達的愿望。
三、目標的內(nèi)涵:
l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故事的編講、課件的欣賞,激發(fā)幼兒愛護鳥類的情感,樹立幼兒環(huán)保意識。
l經(jīng)驗與認知:觀察到鳥窩對小鳥生活的重要性,引發(fā)幼兒關(guān)注鳥類。
l語言與能力:能根據(jù)畫面及教師的提問大膽想象猜測并回答表述,培養(yǎng)專注傾聽、認真觀察及大膽想象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1、出示漢字"鳥窩":你知道小鳥喜歡在哪里做窩?(經(jīng)驗回憶)
2、出示漢字"會走路的鳥窩":鳥窩怎么會走路呢?(幼兒猜想)
3、出示"小鹿"圖片:原來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關(guān),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說說:
1、幼兒分組進行編講故事"會走路的鳥窩"。
2、教師巡回指導:大膽想象。(。來源教案網(wǎng))
3、幼兒分組講述編講的故事:聲音響亮,人人參與,有想象。
過度:你們編的故事真有趣,那我們來聽聽鳥媽媽是怎么說的?
(三)聽聽看看:
1、教師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2、提問:1)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鳥窩會走路了吧?
3、你喜歡小鹿嗎?為什么?
4、小結(jié):原來小鹿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保護著小鳥。
(四)情感遷移:
1、這真是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愛護小鳥呢?
2、鼓勵幼兒用廢舊物為小鳥做窩。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是結(jié)合4月愛鳥周環(huán)保活動來設(shè)計與實施的,前期孩子對鳥的一些生活習性、與人類的友好關(guān)系及護鳥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主題開展中孩子們對小鳥的家是最為關(guān)心和感興趣的,基于此,通過在"課程資源"中的搜索,老師找到了這次活動點"會走路的鳥窩"。
其實故事的本身對幼兒來說并不難理解,但故事中蘊涵的教育價值卻很有意義,當然本著優(yōu)化的原則,隨即教師對此活動進行了調(diào)整與設(shè)計,考慮到班中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需要,即將活動的重點確立為: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難點為:嘗試小組合作編講故事。
在活動中首先運用經(jīng)驗回憶,讓幼兒重溫對鳥窩的認識。幼兒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展開想象;其次在問題設(shè)疑中步步推進,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如:"鳥窩怎么會走路呢?原來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關(guān),這是怎么回事呢?"鼓勵激發(fā)幼兒不斷地大膽地想象,正是有了這些想象的堆積,孩子們才會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
難點的確立也是基于孩子們一次次的發(fā)展需要的,剛開始時孩子的編講可能是個體的,這在活動中也有體現(xiàn),慢慢地讓孩子們手持圖片有序的合作編,而今天的活動中試著讓孩子們每一組就一個想法進行編講,沒有序號、沒有圖片,有的只是每個孩子腦海中想象的畫面,然而最終要將她們匯編在一個故事中,這對她們來說協(xié)商、合理的排位、個體表達的組合是一個挑戰(zhàn)與考驗,活動中也花了一定的時間去讓孩子嘗試與練習,因此在難點的實施中我更多的運用了體驗法;當幼兒合作編講中教師適時的指導與推動也是比較有效的,如一組幼兒在編講中以1位幼兒為主,其他的孩子幾乎沒話講,這與合作編講的目的是有距離的,于是老師進行了介入與引導,使其進行合理的分配。
從活動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較好。
捏鳥窩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老奶奶和老爺爺對小鳥的熱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2、以邊聽邊理解、邊體問探究的方式,理解老奶奶和老爺爺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感受與同伴互動學習的樂趣。
4、愿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風趣。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及舒緩的背景音樂磁帶,錄音帶。
2、幼兒用書:《鳥窩》
活動過程
一、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發(fā)幼兒傾聽故事的愿望
教師:老師帶來了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鳥窩》。
(邊講邊書寫出《鳥窩》兩字,讓幼兒自然識字。)
二、邊理解邊聽,并提問邊探究的方式,幫助幼兒逐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及人物愛鳥的情感。
教師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富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結(jié)合幼兒用書畫面,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
二、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教師:你們喜歡故事中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他們用愛心為鳥兒營造出一個美麗安寧的家園,同時也為人類營造出一個鳥語花香、有聲有色的世界。善待鳥類,其實就是善待自己。
四、請幼兒完整地欣賞配樂故事教師播放故事,幼兒欣賞。
活動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節(jié)語言活動《鳥窩》,活動目標是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老奶奶和老爺爺對小鳥的熱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顒硬捎眠吢犨吚斫?,邊提問探究的方式,從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對小鳥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故事《鳥窩》,它以巧妙的構(gòu)思,溫暖、關(guān)愛的基調(diào)深深吸引著幼兒。于是我借助圖片及幼兒用書設(shè)計了此次活動。我遵從簡單、真實、自然、有效的教學原則,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幼兒學什么,怎么學。
在活動過程中,我采用逐層深入的教育方法。故事講了一半,設(shè)下懸念,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請幼兒講講老爺爺會怎么做,老奶奶又是怎么做的?讓幼兒動腦筋想一想,講一講。使幼兒循序漸進地體會關(guān)愛的情感。在完整的欣賞故事后,引導幼兒圍繞“老奶奶為什么這樣做?”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幼兒通過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及聆聽同伴的看法,幼兒逐漸感受到了老奶奶對小鳥深深的愛,此時,幼兒被感動了。于是,我引導幼兒從自身出發(fā),讓他們說說自己會怎樣保護小鳥。
通過感知、理解、感悟、表達等方式,給幼兒帶來強烈的情感沖擊,產(chǎn)生強烈的心靈共鳴。活動中關(guān)注幼兒。觀察幼兒的反應(yīng),聆聽他們的聲音,帶領(lǐng)幼兒進入關(guān)愛的世界,體驗“愛”的情感。在平等開放的提問中展現(xiàn)幼兒的想象力,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捏鳥窩教案篇4
活動背景:
?住在鳥窩里的小魚》是20xx年江蘇省早期教育雜志上的一個故事,講述的內(nèi)容是:小魚莫卡原來有一個幸福的家,一天它的媽媽和兄弟姐妹們都被魚網(wǎng)捉走了,莫卡很傷心,不吃不喝,一只小鳥發(fā)現(xiàn)了它,為了使它快樂起來,給它唱歌,做窩,冬天來到了,雖然小鳥去南方過冬了,但莫卡住在溫暖的鳥窩里感到非常的幸福。
整個故事充滿了溫馨的情感色彩,情節(jié)脈落清晰明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孩子在動物認知方面的一些前期經(jīng)驗,并且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使幼兒感受到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和諧的關(guān)系,積累更多關(guān)于動物的信息,因此可以嘗試著把這個教學活動安排在大班上學動物王國的主題中來開展。
設(shè)計本次活動時我也嘗試改變了以往故事教學中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tǒng)模式,從頭至尾教師都沒有講述故事,而是借助音樂引發(fā)幼兒猜想、提供圖片幫助幼兒架構(gòu)故事框架,表達自己的感受,最終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故事中的濃厚情意,凸顯語言活動中對幼兒語言表達的要求,也展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活動目標:
1、借助音樂了解故事中緊張、悲傷、快樂、溫馨的情節(jié)脈落,并能觀察畫面大膽表達自己的猜想 。
2、初步了解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萌發(fā)幼兒關(guān)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
2、操作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關(guān)鍵性提問: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個小客人,(多媒體畫面出示動態(tài)的小魚),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莫卡,你們猜猜莫卡可能會住在哪呢?”
幼兒:莫卡可能會住在水里/莫卡可能會住在大海里/莫卡可能會住在魚缸里
分析:從幼兒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捕捉到幼兒對于水生動物的經(jīng)驗,在這里教師主要是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不要做過多的評價。
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說莫卡可能會住在水里,可能會住在大海里,也可能會住在魚缸里,可是莫卡是住在鳥窩里的,為什么會住在鳥窩里呢?”
二、幼兒借助音樂猜想故事情節(jié)。
關(guān)鍵性提問:
1、(播放黑色畫面及第一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一段。教師:“你們覺得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兒:莫卡被水草纏住出不來了/莫卡被大魚吃掉了/莫卡被人釣走了/有人在河里放了污水,莫卡透不過氣來
2、(播放灰色畫面及第二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二段。教師:“這時候,你們覺得怎么了?”
幼兒:莫卡死了/莫卡的媽媽不見了/莫卡不開心了/莫卡走丟了
3、(播放紅色畫面及第三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三段。教師:“接下來又怎么樣了?”
幼兒:莫卡找到媽媽了/莫卡沒有死,逃出來了/莫卡沒有危險了,高興地唱歌呢4、(播放粉色畫面及第四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四段。教師:“現(xiàn)在小莫卡會感覺怎么樣呢?
幼兒:莫卡感到很幸福/莫卡感到很開心/莫卡很舒服/莫卡覺得很溫暖
分析:在分析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這個故事情節(jié)非常鮮明,完全可以借助音樂來引發(fā)幼兒猜想,并且這個猜想與故事情節(jié)即吻合又不約束幼兒思維,還能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很好的表達。這里的提問都沒有固定的答案,教師要把握的關(guān)鍵是讓孩子在音樂的引導下發(fā)揮想象,去表達自己仿佛看到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也可以借助自己情緒和體態(tài)語幫助幼兒捕捉線索更好地進行表達。
捏鳥窩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聯(lián)系前后畫面理解故事,知道圖畫敘事的方法。
2、能夠幫助鳥媽媽和鳥爸爸解決小樹苗和鳥窩的矛盾,感受眾人對小樹苗的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朋友看這幅圖的上面有什么?(小鳥……)你覺得這幅圖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幼兒自由討論)你覺得這本書會取一個什么名字?
二、故事導入。
1、現(xiàn)在讓楊老師來告訴你這本書的名字吧!
2、誰來告訴我這本書叫什么名字?
3、想知道這本書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那我們一起來走進這本書。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
三、引導幼兒讀圖
1、鳥窩里為什么會長出樹來呢?這可怎么辦呢?
2、我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3、翻看第2-3頁,你在這幅圖里讀到了什么?
4、小結(jié):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新的葉子,小鳥在樹林里自由自在的飛翔,鳥爸爸停在樹底下休息。
5、接下來鳥爸爸會去干什么呢?播放第4一5頁,你看到鳥爸爸和誰在一起?鳥媽媽在干什么?
6、接下來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播放第6一7頁)鳥太太的表情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鳥太太很驚訝?
7、小結(jié):原來鳥窩里長出了一顆小樹苗,這下可怎么辦呢?
8、小朋友你們來幫鳥太太想想辦法好嗎?
9、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想了些什么辦法,(播放第8一13頁),螳螂先生來了,它會說些什么呢?鳥太太又會怎樣做呢,是誰開來了一輛大卡車,它又想干什么呢,鳥先生和鳥太太會同意搬家嗎?
10、樹苗一個勁地往上長,眼看就要把鳥窩撐破了,這可怎么辦呢?
11、(播放第18一19頁),你在這幅圖里讀到了什么?我們來聽聽書上是怎么說的。
12、原來,大伙決定把小樹苗搬家,小樹苗搬家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來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