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貓教案6篇

時間:2023-01-29 作者:Mute 備課教案

為了更好的保障我們的教學質量,一定要認真準備教案,寫教案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前的重要任務,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貓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貓教案6篇

小學貓教案篇1

教學內容:

6和7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進行10以內加減計算。

2、初步感覺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重點難點:

6、7的加減法正確迅速的計算

教學準備:

小棒圖,小黑板,水果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顆智慧星打算獎給同學,同學們看一看,有幾顆星星?

出示5顆星星

還有一顆忘了拿出來,看看現(xiàn)在有幾顆?

你怎么知道的?根據(jù)學生說板書算式:5+1=6

將展示圖倒過來還能怎樣列式?生說1+5=6

二、新授

1、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來擺學具,然后看著圖寫出算式(拿出6個)

誰來說說你們組寫出了幾個加法算式?

老師這里有7朵小紅花,發(fā)給同學們,(師板書虛線,虛線表示從中去掉,你能看圖寫出減法算式嗎?)

獨立寫算式,誰來說說你的算式,還有不同的算式嗎?

2、分組活動

分組擺學具并寫算式

3、課后練習45頁看圖寫出算式

4、師出示圖看圖想一想,你能怎樣列式?

三、練習

1、在田字格里寫算式

只寫半格注意書寫整潔

2、46頁做一做,49頁5、6、7

四、語言練習

說出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數(shù)字?

小學貓教案篇2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fā)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揚集體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教學難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教案全集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fā)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小學貓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本課的核心詞匯:air, everywhere , alive, smoke,factory, smoke, dirty,clean, plant

2.能熟練掌握核心句型:it keeps them high in the sky.

3.讀懂描述空氣污染的對話。

重點難點:

1.能在語境中正確使用本單元的核心詞匯。

2.能用句型it keeps them high in the sky.描述空氣的作用。

教學用具:

錄音機、自制課件、照片等

教學過程:

stepⅠwarm up and revision(熱身與復習)

1. greetings.

2. guessing game.

step Ⅱ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自主探究)

1.生詞關

t: please write the meanings on your paper

air______ smoke ______ factory ________ dirty________ clean ______

alive _________ everywhere_______ important ______

2. learn the new words.

t: let’s listen and say the new words.

ss: read these words after teacher.

3. work in groups to read the new words. recite the new words, and thenrecite in groups。

4. watch the screen and learn to say the sentences.

5. ask pupils to talk about the famous cities of the world in groups .

sept Ⅲlearn the story (文本學習)

t: here’s a riddle. it’s very long one.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guesswhat it is. what is it?

ss: air.

t: yes, what do you think of air?

s1: air has no colour.

s2: air has no smell and taste.

s3: …

t: yes. we can’t see it,but we can feel it. air is important to

all living things.

t: can you talk about air? work in groups .

ss: talk each other.

tasks the pupil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page 69.

step Ⅳconsolidation(拓展延伸)

think and say:模仿課文,介紹一樣。

教學反思:

大部分學生能掌握本課的核心詞匯和核心句型,小組討論,談一談對空氣的認識,學生積極踴躍,大膽表達,教學效果較好。

小學貓教案篇4

設計理念:寓教于樂、學在其中

教學重點:聽賞樂曲《金蛇狂舞》,讓學生初步了解民族打擊樂器堂鼓和鑼營造熱烈氣氛的表現(xiàn)力,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探索、表現(xiàn)樂曲表現(xiàn)的情境。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金蛇狂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能用動作表

現(xiàn)音樂的情緒,理解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容;

2、通過欣賞,感受音樂中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情緒,以及不同音樂元

素所表達的不同音樂情境;

3、通過欣賞本課樂曲,使學生了解“螺絲結頂”、“對答呼應”等民族音樂表現(xiàn)手法;

4、通過本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及合作精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鑼、堂鼓、主旋律掛圖、“龍舟頭飾”、彩旗、“龍舟表格”

教學過程:

課前把學生分成兩組,分發(fā)彩旗;并要求搜集關于“賽龍舟”的資料。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四課。上節(jié)課介紹了,聶耳叔叔不但寫了許多反映窮苦勞動人民生活的歌曲和愛國歌曲,還創(chuàng)作了優(yōu)秀的民樂合奏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首——《金蛇狂舞》。

三、新課教學

A、初步完整感受

師: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課件出示:聽這首樂曲你聯(lián)想到什么場面?

心中激起了怎樣的情緒?

播放樂曲,生靜聽

生:……

(設計意圖:初次感受音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的聽賞與學習做以鋪墊。)

師:說的好!《金蛇狂舞》這首樂曲展現(xiàn)的正是端午節(jié)賽龍舟時歡騰的場面。課前老師請大家搜集關于“賽龍舟”的資料,現(xiàn)在誰先展示一下!

生:……

師:大家搜集的資料非常豐富,證明咱們班同學已經(jīng)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們自己高興嗎?

(設計意圖: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時肯定,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師:下面請大家再次聽賞聶耳的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聽時,請留意曲子的速度,并大膽想象“金蛇”和“狂舞”分別指的什么意思?

播放全曲,課件中出示畫面。

生:……

師:對“金蛇”指的是江面上比賽的龍舟;“狂舞”指的是龍舟隊爭先恐后競賽的場面。那么大家認為最能體現(xiàn)熱烈氣氛的是那兩件樂器?

生:……

師:大家音樂感覺非常好啊,老師也認為是這兩件樂器。下面我們就用鑼和堂鼓做一個經(jīng)常玩的“對擊游戲”好不好?

生:……

師:好,馬上找到自己的音源,準備好了嗎?

生:……

師:看老師左手拿鑼,右手拿椎子!

活動:師生對擊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回顧二年級學過的鼓和鑼的敲擊方法,加深對樂器音色的印象)

小學貓教案篇5

課題

第三單元:感測技術初步第一課:生活中的感測技術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感測技術的概念,熟悉生活中常見的感測器;理解感測技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能力目標能夠舉例感測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使用常見的感測器。

情感目標感受無處不在的感測技術,理解感測技術對現(xiàn)代生活的重要影響。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感測技術的概念與感測器的使用

教學準備測電筆、測試計等實物,調試凌波電子教室

教學過程

情境創(chuàng)設 激發(fā)興趣

談話導課,在賓館或飯店經(jīng)常見到自動門、自動干手機你知道它們的原理嗎,你想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嗎?

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自學課本p40-43

探究

1、人的感官與感測技術

眼、耳、口、鼻、舌、身分別是感知什么的?

感測技術的概念

2、電的檢測——測電筆

3、溫度的檢測——溫度計

4、聲音的檢測——噪聲檢測器

5、氣體的檢測——燃氣報警器

合作學習 釋疑解難

1、科學研究中運用感測技術獲得的數(shù)據(jù)有什么特點?

2、除了對燃氣和酒精氣體的檢測外,在哪些地方還應安裝氣體感測器?

實踐創(chuàng)作 展示

1、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用測電筆測量下家里或(教室)里的插座或電路的帶電情況?

2、調查你周圍生活中還有哪些感測器,它們應用于哪些領域?它們能實現(xiàn)哪些功能?

梳理 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小學貓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折紙操作與通分的活動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并能正確學會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

2、能正確地進行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及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良好的動手習慣,學會與人合作增進小組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預習要點: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給下面每組分數(shù)通分

和和

回憶:什么是通分?通分時,用誰做公分母?

2、計算下面各題

通過練習,誰來說說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小結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shù)化成和原來分數(shù)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這個過程叫做通分。

通分時,用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做公分母,這樣計算最簡便。

(2)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跟分數(shù)加減法相關的新內容。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引導觀察

根據(jù)這一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1)他倆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讓學生嘗試探索計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問:為什么要將異分母變成同分母?

(4)課件演示計算過程,理解算理

4、即時練習

3/4+5/8

9/10-1/6

5、歸納算法

提問: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shù)加減法?

課件出示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課本試一試

請學生先計算再說一說淘氣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數(shù)學小醫(yī)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巡視進行針對性地指導

四、總結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2、你認為進行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運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再把它們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

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減)。

2、在本課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組織學生借助圖形理解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的算法,在探索與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3、應該注意的事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作為公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