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模板5篇

時間:2023-12-15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與學生、家長和同事溝通,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以便在教案中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模板5篇

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2、能積極探索、發(fā)現(xiàn)動物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在生活中的應用,會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感受動物保護色的神奇,萌發(fā)探究動物保護色的愿望。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難點:能積極探索、發(fā)現(xiàn)動物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準備:

?熊二捉迷藏》課件、有關動物保護色及應用的課件和錄像、磁性黑板、森林背景圖、動物圖片、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1、以游戲“捉迷藏”導入,在情境中激發(fā)幼兒了解對動物保護色的興趣。

1課件演示,引導幼兒說出熊二衣服的特點。

(2)繼續(xù)演示課件,以“熊二捉述藏”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熊二兩次躲藏的位置并進行標注。

教師小結(jié):熊二為了隱藏自己,它躲藏的地方與身上的衣服顏色和花紋差不多。

2、動物搜尋,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了解并交流不同動物的保護色,感受保護色的神奇。

(1)繼續(xù)以“捉迷藏”情境引導幼兒觀看錄像,了解動物保護色。

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都有誰?藏在什么地方?

教師小結(jié):這些顏色是動物用來保護自己的,是它們的保護色。

(2)請幼兒幫小動物利用保護色玩“捉迷藏”,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進一步理解保護色。

(3)課件展示,經(jīng)驗分享,引導幼兒了解其它動物的保護色。

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保護色?

教師展示各種動物課件,進一步了解不同動物的保護色,豐富幼兒對保護色的認識并進行小結(jié)。

3、視頻欣賞,在分享中提升幼兒經(jīng)驗,了解動物的不同保護色。

(1)觀看視頻“變色龍”,了解變色龍保護自己的特殊方法。

(2)觀看過程中提問:它變成了什么顏色?引導幼兒觀察并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小結(jié):變色龍的保護色更神奇,它的皮膚會隨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來保護自己。

4、播放課件,聯(lián)系生活,了解人們對保護色的利用。

(1)猜猜看:以穿不同服裝的軍隊在森林里行軍打仗為例子,引導幼兒思考:“他們誰能取勝,為什么?”

(2)播放錄像,引導幼兒通過視頻驗證自己的想法。

(3)結(jié)合課件,拓展幼兒經(jīng)驗,加深幼兒對保護色的了解,并進行小結(jié)。

5、以游戲鞏固對保護色的認識,進一步體驗探索的快樂。

游戲“快樂大躲藏”,引導幼兒在活動室尋找隱藏的動物,并通過動物自身的保護色進行躲藏。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戶外玩“捉迷藏”的游戲自然結(jié)束活動。

2、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探索動物保護色的知識,并充分利用保護色進行奇思妙想。

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有品嘗元宵的習俗。

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面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做元宵的興趣和愿望。

指導語:①今天是什么節(jié)?元宵節(jié)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導語: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并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面粉團弄碎,不要將面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嘗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篇3

活動名稱:

科學活動——水的秘密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寶寶發(fā)現(xiàn):顏料放水里,水變成顏料的顏色;蠟筆放水里,水沒有變色。

2,體驗玩水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綠色顏料、2支排筆、蠟筆(若干)、水盆1個、水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材料導入

1, 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什么好玩的東西,這是什么?

幼:顏料、蠟筆

2, 這是兩瓶水,把顏料和蠟筆放水里,水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

二、水的實驗

師:現(xiàn)在我們試一試:

1, 顏料實驗:顏料是什么顏色? 幼:紅色

師:紅色的顏料放水里,看水會不會變顏色?

幼:水變成紅色了

總結(jié):紅色的顏料放水里,水也變成了紅色了。

2, 蠟筆實驗:這支蠟筆是什么顏色?幼:紅色

師:紅色的蠟筆放水里,水會不會變成紅色呢?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試試(幼操作)再把水搖一搖,水變色了嗎? 幼:沒有

總結(jié):蠟筆放水里,水不會變色。

三、幼操作

師:是不是所有的蠟筆放水里,水都不會變色呢?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都試試

1, 蠟筆實驗:每人一支蠟筆、一盆水,分組投放。

總結(jié):所有的蠟筆放水里,水都不會變色。

2, 顏料實驗:人手一個水瓶,師依次投放顏料。

總結(jié):顏料放水里,水會變成顏料的顏色。

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蛋殼與醋之間會發(fā)生化學變化,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通過幼兒參與實踐,培養(yǎng)其動手操作能力和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

活動準備

抽空蛋液的蛋殼、水彩、畫筆。

小鐵盒(也可用易拉罐)、酒精燈、蠟燭、回形針、醋酸、塑料小刀(若干)

活動過程

1、想一想、說一說

(1)出示雞蛋殼,教師啟發(fā)幼兒說一說蛋殼上能不能雕刻圖案,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辦法。

(2)出示老師的雕花蛋殼,讓幼兒想一想,猜一猜老師用什么方法做的。

2、試一試,做一做

(1)鼓勵幼兒在蛋殼上畫圖案,作為底稿。

(2)教師用小鐵盒在酒精燈上溶化一段蠟燭,引導幼兒用干凈毛筆蘸上蠟燭均勻地涂在蛋殼上。

(3)稍后,用曲別針按照底稿的線條刻劃圖案,并提醒幼兒小心地僅把線條上的.石蠟劃掉。

(4)再用干凈的毛筆蘸上醋酸在蛋殼上的線條刻劃處反復涂2―3 次。

(5)過15分鐘左右,把蛋殼上的蠟全部用塑料刀刮掉。

3、比一比,說一說

讓幼兒把制作的作品拿給大家看一看并說說是如何制作的。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用彩色水筆把圖案涂成彩色。

2、開個“雕花蛋殼展示會”,讓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3、引導幼兒知道,我們的牙齒是怕酸的,食物的殘留物在口腔內(nèi)時間長了也會變酸,所以要認真刷牙,保護牙齒。

活動建議

1、在酒精燈上用鐵盒取蠟油時要注意安全,用曲別針在蛋殼上刻劃圖案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別扎著手。

2、雞蛋可不抽蛋液,若抽蛋液要把蛋殼口封上。

3、用紅皮雞蛋效果最佳。

水和洞科學活動大班教案篇5

目標:

1、通過幼兒實驗操作,使之了兒解有的物體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體雖改變了原有模樣,但性質(zhì)不變。

2、通過實驗活動,激發(fā)幼兒觀察事物變化的興趣,訓練幼兒手腦并用的能力。

3、豐富詞匯:溶解、結(jié)晶體、固體、粉末狀、鹽、味精、調(diào)味品等,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與連貫講述能力的發(fā)展。

準備:

1、實驗用具、用品。每個幼兒一只小碗、一只食用匙;每組三只小碗,分別裝有結(jié)晶體的果珍飲料、方糖、紅糖;一盆熱開水。

2、教師準備一只玻璃杯、一段蠟燭頭、六支長蠟燭、一盒火柴、一只塑料桶、幾只熱水瓶。

3、將雨花石、鵝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過程:

1.觀察引導,激發(fā)興趣。

(1) 教師出示一小段蠟燭,再將其放入裝水的玻璃杯中,讓幼兒觀察有什么變化。

(2)請幼兒思考:蠟燭在水是沒發(fā)生什么變化,那么其他東西放入水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2.觀察了解實驗用品。

(1)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桌上放著什么實驗用具和用品?

(2) 請幼兒觀察:碗內(nèi)的果珍、方糖、紅糖各是什么樣子(形狀),什么顏色,什么滋味?(豐富詞匯:結(jié)晶體、固體、粉末狀)

3.開始做實驗。

(1)讓幼兒從上述三種食品中各取少許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熱水。

(2)引導幼兒觀察:不攪拌飲料,看看有什么變化?(提示:顏色怎樣,滋味如何?)用食匙攪拌后,又有什么變化?然后讓幼兒將自己配制的飲料喝完。

(3)請每組幼兒就以上問題展開議論,請幾個幼兒小結(jié),教師補充,同時學習“溶解”一詞。

4.舉一反三。

(1)教師提問:還有什么食品也是用開水沖泡解后飲用的?

(2)教師提問:媽媽燒菜時用哪些東西使菜更有滋味?(豐富詞匯:鹽、味精、調(diào)味品)

(3)教師提問:媽媽平時做家務時還使用哪些會溶解的東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5.教師小結(jié):世界上有許多東西在一定條件下都會發(fā)生變化。有的原來是固體狀或粉末狀的東西,遇到水就會改變它原來的樣子。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東西的特點來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6.觀察熔化實驗,激發(fā)探索科學奧秘、學習新知識的欲望。

(1) 請幼兒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里都會溶解?(提示浸在水中的蠟燭)

(2)請幼兒討論:蠟燭在水是不會變化,那么用什么辦法可以使它發(fā)生變化呢?

(3)教師點燃六支蠟燭,分給每組一支,供幼兒觀察:蠟燭在點燃后發(fā)生什么變化?(啟發(fā)幼兒觀察火焰下熔化了的燭油)

(4)教師:小朋友做的實驗和老師做的實驗有什么不同?糖的溶解和蠟燭的熔化需要什么不同的條件?請小朋友活動后自由討論,老師下次再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