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教師在寫一份教案時一定得心應手,教案說白了就是為我們的教學提前做出準備的書面文體,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18個新詞的意思。
2、能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并能背誦這一段。
3、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培養(yǎng)觀察興趣,愛護小動物。
教學重點
1、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及抓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的同時,有效滲透習作方法的指導,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融為一體,綜合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素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第1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
2、提問:那么,你對翠鳥有哪些了解呢?(翠鳥亦稱叼魚郎、魚狗,是我國東南部常見的候鳥。頭大體小,嘴長,有棱角,末端尖銳,常棲息水邊的樹枝或巖石上,有海漁業(yè)。)
(1、學生不知道,老師可說小朋友那么你們想不想認識翠鳥,和它交朋友呢?)
(2、看來大家對翠鳥的了解還真不少,我相信你們學了《翠鳥》這篇課文后,對翠鳥一定會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你也會更加喜歡翠鳥。)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
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
遇到特別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讀給同桌同學聽一聽。
2、檢查:剛才你認為比較難讀的句子,現(xiàn)在已經讀通順了,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再去讀讀課文,你認為課文的哪一句話最能表現(xiàn)作者喜愛翠鳥的感情?用————劃出來。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喂養(yǎng)。)
自己讀讀這句話,誰能把小作者喜愛翠鳥的語氣讀出來。
誰自告奮勇愿意來讀?一起讀。
是呀!小作者那么喜歡翠鳥,真想捉一只來喂養(yǎng),可他為什么這么喜歡翠鳥呢?
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段錄像,聽一聽錄音,想一想小作者為什么會這么喜歡翠鳥?
誰來說一說?
二、細讀課文,挖掘含義。
1、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翠鳥的美麗,課文的哪幾自然段描寫了翠鳥的美麗?(1、2)
2、找得真準,我們就仔仔細細來讀讀這兩節(jié),
想一想哪些句子寫出了翠鳥的美麗?
在這些句子中你最喜歡讀哪幾個句子,為什么?你能不能讀好它。
a、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細長的嘴。
你為什么喜歡讀這句話?(寫出了翠鳥的小巧、可愛。)
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板書:小巧玲瓏)
讀讀這一節(jié),哪些地方描寫了翠鳥的小巧玲瓏,找出有關詞語。(板書:紅色的小爪透亮靈活的眼睛細長的嘴)
你能不能把翠鳥的小巧玲瓏,可愛的樣子讀出來呢?自己讀一讀。
誰來讀?我們一起試一試。
過渡:你還喜歡讀哪幾個句子?或翠鳥的美麗除了他的顏色鮮艷,還表現(xiàn)在哪里?
b、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
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你為什么喜歡讀這句話?(顏色美、寫成人一樣)(板書:頭上橄欖色)
這一節(jié)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
你能說說這兩句話好在哪里嗎?(板書:背上淺綠色腹部赤褐色)
是呀!運用恰當?shù)谋扔骶涫乖瓉淼木渥痈由鷦有蜗?,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看誰能把這幾個句子說得生動形象。
孔雀那長長的尾巴像,真!
這頭象的身子像,腿像。
小白兔的眼睛像,多。
誰能讀好這三句話呢?四人小組讀一讀,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
一起讀。
再看看第2節(jié),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先總起后分述)
(板書:顏色鮮艷)
像這樣總分結構的段落,我們該怎樣學習呢?一起來單元提示。(出示單元提示)
自己讀單元提示,同桌之間討論一下,像這樣的段落該怎樣學?
誰來說?(劃出句子)
一起讀這句話。
小結:課文的第2自然段,就是先總說翠鳥的顏色鮮艷,然后從頭上、背上、腹部的羽毛進行具體描寫怎樣鮮艷。
現(xiàn)在,你能不能看著板書來說一說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
同桌之間試試看。指名說。一起說。
3、同學們,小作者喜歡翠鳥不但因為翠鳥長得美麗,更重要的是翠鳥的捕魚本領很大。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三、拓展延伸,進行說話訓練。
仿照第2自然段的樣子,按照總分結構寫
一段話。選擇其中的一個總起句,四人小組說一說。指名說。
我們的校園真美麗啊!
我的玩具娃娃真可愛!
我們的教室真干凈呀!
板書:7、翠鳥
紅色的小爪
小巧玲瓏透亮靈活的眼睛
細長的嘴
頭上橄欖色
顏色鮮艷背上淺綠色
腹部赤褐色
教學過程(第2課時)
一、復習檢查。
通過昨天的學習,你已知道了些什么?
(詞語的理解、翠鳥的外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讀懂總分結構的段落。
1、自讀第二然段
(1)給句子標上序號。
(2)在自己讀懂的地方打上“”,有問題的地方打上“”。
2、交流匯報。
(1)學習總分結構的段落。
(2)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
(3)課文是怎樣描寫翠鳥的顏色鮮艷的?
(4)小結:像這樣的段落是按總起后分述的方法寫的,就叫總分段式。
(5)學習“閱讀提示”懂得方法。
(6)學習比喻句。(運用這些比喻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得更美了,那我們能不能也來美美地讀一讀呢?
(7)“橄欖綠、翠綠色、淺綠色、赤褐色”都是表示顏色的詞。
(8)看板書背誦,。
(9)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學習三、四自然段。
導入:我知道同學們已經喜歡上了翠鳥,那你們喜歡當一回翠鳥嗎?
如果要你向我用一個詞或兩個詞來介紹你自己。你準備用什么詞呢?(靈活、敏捷)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我先給你一段時間的準備。資料就是課文的三、四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
2、交流匯報。
(敏捷、靈活)
你的理由是什么?
學習句子:
(1)翠鳥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它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2)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3)有時,小魚剛剛隱約可見,翠鳥就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剎那間,叼起一條小魚,貼著水面飛走了。
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等待小魚露出頭,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
3、有感情的朗讀3、4自然段。
4、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1)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翠鳥它一動不動是因為它有一雙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翠鳥能發(fā)現(xiàn)小魚是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翠鳥能叼走小魚是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翠鳥之所以能貼著水面疾飛是因為它小巧玲瓏。
(2)寫小魚的機靈是為了說明翠鳥的敏捷、靈活。
四、課后小結。
1、通過學習翠鳥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什么?翠鳥不僅外形美,而且有本領。(會捕魚會隱蔽保護自己)。
2、在這節(jié)課上還學會怎樣讀懂總分結構的段落。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文中的“沮喪、懊惱、詛咒、難以置信”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課文中的新詞佳句。
2.默讀課文,能通過人物(教授、作者)的言行神態(tài)、行為變化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教授對“我”真誠的無私的鼓勵和幫助,懂得對人要多些寬容、多些關愛;同時通過對“我”拉小提琴經歷的了解,懂得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勇氣、有信心、有毅力。并嘗試以教授為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的敘述文中故事。
4.運用抓住課題及課文關鍵詞句等從多角度提出問題,并能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嘗試以教授為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的敘述文中故事。
教學準備:
老師
樂曲:《月光奏鳴曲》,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認真朗讀課文,抄寫下列詞語。
白癡 沮喪 絕妙 懊惱 神圣 躡手躡腳 潛滋暗長
2.形近詞組詞。
鋸( ) 躡( ) 眶( ) 受( )
踞( ) 鑷( ) 框( ) 授( )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沮喪---- 懊惱---- 詛咒----
和諧----洋溢----難以置信----
全力以赴----聲望----安詳----
慈祥----
4.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三方面介紹主要內容:______
5.讀課文找出人物的變化。
“我”演奏變化
家人情感變化
老教授鼓勵言語的變化
像是據(jù)桌腿的聲音
簡直是個白癡
“是我打攪了你了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播放《月光奏鳴曲》。同學們,剛才你們聽的這首小提琴曲美嗎?大家聽得多認真、多投入呀!你們,就是這首曲子的——聽眾(板書)
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要能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付出多少艱辛,經歷多少磨難!有一位小提琴的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但是后來,他成功了,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聽眾。板書:唯一的(理解詞語)
(二)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么?(“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說明:學生對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導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曲的優(yōu)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質疑可有多種角度,其中對課題的質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對課文的主旨也有了理解。
二、初讀課文。
(一)那么,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好好地讀讀課文)。
(二)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能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三)現(xiàn)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1.“唯一的聽眾”是指誰?(老婦人)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交流:( )的老婦人
2.“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請同學在初步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說。)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對于文中這兩位主要人物也已經有所了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交流。
1.唯一的聽眾: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 ;樂團首席小提琴手。
引讀體會老教授的身份之高?!奥曂本褪恰?名望),首席小提琴手則是一個樂團的靈魂人物。這位老人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而且還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可見她是多么受人尊敬啊!
2.“我”:“音樂白癡” 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
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理解“音樂白癡”:父親和妹妹一開始認為“我”是一個——(音樂白癡),因為他們覺得——(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們聽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
(二)默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說說我在音樂方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三)快速瀏覽全文,結合課文內容概括“我”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運用抓故事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試著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理解“指點”并質疑。
1.結合妹妹前后評價的兩句話。
2.理解“指點”(在技藝上進行指導、點撥。)
3.對照妹妹的話質疑。
說明: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統(tǒng)領全文中心的重點詞語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提高學生質疑能力,同是又能梳理出文章的一條主線。
(五)小結。
老教授究竟有沒有指點“我”?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我們要了解的。一般我們會通過什么指點別人?(語言傳授,動作示范)。課文主要描寫了老教授的語言,只要我們讀懂了她的語言,就能解開這個疑問,進而感受她美好的心靈。
四、作業(yè)。
基礎題
1.熟讀課文,抄寫詞語。 (易混易錯字)
2. 多音字注音組詞:藏( ) ( )調( ) ( ) 曲( ) ( )
3.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沮喪---- 懊惱---- 詛咒---- 和諧---- 洋溢---- 難以置信---- 全力以赴---- 聲望---- 慈祥----
4.抄寫文中描寫老人語言的句子。
5.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三方面介紹主要內容: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圍繞著課題將故事主要內容完整地敘述出來嗎?他們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總覺得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說,你們一定也有這樣的感受吧!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他們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愛的雨露,去接受心靈的洗禮。
二、直奔重點,挖掘主題。
一個人由開始被人認為在音樂方面是白癡的、彈琴如鋸桌腿的,到后來的在各種文藝晚會上面對成千上百的.觀眾演奏,這有多么大的變化呀!老教授究竟有沒有指點“我”?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了解的。一般我們會通過什么指點別人?(語言傳授,動作示范)。課文主要描寫了老教授的語言,只要我們讀懂了她的語言,就能解開這個疑問,進而感受她美好的心靈。
說明:直奔主題,要求明確,使學生學有方向,心中有數(shù)。
三、深入學習老教授的話,體會對“我”的鼓勵和指點。
(一)初讀老教授的話,理清線索。
1.默讀課文,用直線劃出老教授說的話,并大聲念出來。
2.交流,出示
“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p>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xù)吧?!?/p>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p>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p>
有一次,她竟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這句學生可能找不出,可讓學生再仔細讀讀課文第九節(jié))
3.自讀,讀通句子。
4.引讀,理清線索。
由于父親和妹妹說聽我拉琴是種折磨,于是,有一天清晨,我獨自躲在林中練琴,恰巧遇見了一位老人,在我準備溜走時她對我說了這么幾句話——(男生讀)我被這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此后,每天清晨我都會去林中拉琴給她聽,而她也總不忘對我說——(女生讀)我的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漸漸地,我開始變了,有一次,她竟對我說——(齊讀,隨機改成直接對話)
說明:通過引讀,幫助學生理清線索,為進一步的學習作準備。
(二)細讀老教授的前3句話,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過渡:初次見面時,“我”被老教授那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因此才會有以后的每天清晨都去拉琴給她聽的事情發(fā)生。
1.你覺得怎樣的語言稱得上是“詩一般的語言”。(節(jié)奏明快,語句優(yōu)美)
2.自讀句子,你覺得這些句子讀起來感覺優(yōu)美嗎?
3.指名讀讀2-7節(jié),劃出老婦人看到和聽到的內容。
師:這些話看上去很平淡,為什么會令我覺得像詩呢?老人是怎么會想到說這些話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初次見面的那天她看見并聽見了什么?
交流,出示
我在一棵樹下站好,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
琴聲就像在鋸桌腿。
我不由得詛咒自己:“我真是一個白癡!”
我的臉頓時紅起來。
4.結合看到和聽到的內容,想像老教授說這番話時的心理活動。
想像說話
師:現(xiàn)在你就是這位老教授,請聯(lián)系看到和聽到的內容,說說此時你會怎么想?
出示:老教授看到……聽到……,心想……
隨機理解“詛咒”,體會“我”的自卑。
“詛咒”就是咒罵的意思。“我”為什么要“咒罵”自己?(懊惱、沮喪到了極點。)
指導讀句,讀出懊惱的語氣。
小結
剛才大家都說得很好,通過彼此之間的互相補充,明白了老教授對“我”說這些話的用意。
5.體會“每天早晨”,感受老人告訴“我”拉琴貴在堅持。
老人最后還囑咐我——(就在每天早晨),從這句話中你有沒有聽出來,老人其實是在告訴我什么?
6.再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自讀,現(xiàn)在你就是“我”,聽了老教授的這3句話之后,分別會有哪些感受?(同桌配合讀讀、議議。)
師生配合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7.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現(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這些話讀起來感覺并不優(yōu)美,但卻令我覺得是詩一般的語言了嗎?
8.小結: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對這個老婦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現(xiàn)在,你覺得這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老婦人呢? (由外貌上升到品質)
9.指導朗讀。
自由讀句:這是一位老教授用心良苦的指點,自己試著讀好句子,要注意語氣、語調。
指名讀
說明:通過細讀老教授的 “詩一般的語言”,再體會“我”的內心感受,突出了老人的善解人意,對年輕音樂人的關心、熱情鼓勵。
(三)質疑,理解第一個“秘密”。(學習第8節(jié))
指導學生抓住兩處“秘密”提出問題。(預設:秘密是什么意思,這兩個秘密一樣嗎?)默讀課文的第八節(jié),我心里珍藏的這一個秘密是什么?你知道了嗎?
(四)細讀老人的后兩句話,體會對我的鼓勵。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組圍繞“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安排了3篇課文,其中一篇講讀課文由3個片段組成。它們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此外,本組課文以“人”為本,緊緊圍繞專題安排了“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本組教材作家在刻畫人物時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有的側重人物的語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動作,有的以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心理為主。這三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描寫人物的一些方法。本組教材緊緊圍繞專題,形成了“讀人、說人、些人”的這樣富有特色的一組教才。
二、教學目標
1、認真學習本組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
2、感情朗讀課文,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3讓學生學會積累,并把積累運用到學習中去。
三、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學習中運用。
四、課時安排略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4
一、課前準備:
課前一周把聽到的、看到的事情用一兩句話記下來,作為話題。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交流一周的見聞。
1、說說自己一周中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
2、先同桌交流,再選擇你認為比較重要的或自己感興趣的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
(二)圍繞話題小組交流。
1、討論:這一周中,大家對什么最感興趣呢?小組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來說說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是:
(1)把這件事說清楚。
(2)說出你的看法。
(3)認真聽別人發(fā)言,對他有不同看法提出來。
(4)人人都要發(fā)言。
2、展示:評選哪一組說得比較好。(由學生當評委)
制定評選方法:
(1)把事情和自己的觀點說清楚。
(2)聲音響亮,口齒清楚。
3、評委點評。
(三)集體討論。
1、你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什么呢?
2、話題舉例:最近,“超級女生”在電視、網(wǎng)絡各類媒體中頻頻出現(xiàn)。許多青少年對此追捧不已,但也有許多人對此不屑一顧。你如何看待“超級女生”現(xiàn)象?
子話題:
(1)喜歡“超級女生”這一節(jié)目嗎?為什么?(組織自由辯論)
(2)你喜歡“超級女生”中哪個人?為什么?
(3)你會參加類似的活動嗎?為什么?
(4)從“超級女生”這個節(jié)目中,你想到了什么?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自由討論。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教學準備:
準備一周的觀察日記。
(二)喚起記憶的小船。
1、同學們,一個學期轉眼已過,開學時還是春賽料梢,如今已是滿目夏花。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中,我們曾經歷過多少事情??!
2、老師聲情并茂地回憶自己和學生經歷的小事,以談話的方式與學生互動。
3、看看自己的日記,回憶一學期來發(fā)生過的事情。
4、學生談自己經歷過的事情。
(三)讓風揚起船帆。
1、你覺得自己最值得寫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如何把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寫清楚,寫具體呢?
3、回憶第八單元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話,說說自己的看法。
4、片段訓練: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用簡短的語言記錄下來。
(四)能量加油站。
1、學生出示自己的片斷,展示。
2、讀讀議議,肯定寫得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
(1)小組互相評改。
(2)獨立修改。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
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
(二)交流評議。
1、展示自己寫得比較好的語段。
2、互評互改。
3、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4、欣賞佳作。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攜、蔡等生字。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句子。
3、學習蔡倫觀察發(fā)現(xiàn)和不斷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句子。
難點:學習蔡倫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看書積累知識嗎?老師有幾個小問題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誰平時積累的知識最豐富。誰發(fā)明了電燈。(愛迪生);孔明燈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fā)明的;地動儀是中國古代的(張衡)發(fā)明的。
看來大家平時的積累著不少呢,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都與什么有關?(發(fā)明)我們今天的課就與發(fā)明有關。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紙的發(fā)明》。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創(chuàng)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
2、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脈絡。
明確:
第一部分(1):造紙術是中國對世界的偉大貢獻之一。
第二部分(2—4):紙發(fā)明的過程。
第三部分(5):造紙術影響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內容明確:
3、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
明確:蔡倫之前書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來字寫在帛上,雖然解決了重量問題,但是由于價格昂貴,無法普及。西漢時期用麻造紙,但是粗糙難寫。
(三)深入研讀
1、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明確: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輕便好用的紙張。
我從中體會到了蔡倫的造紙術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贊嘆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結構上有什么關系?
明確:一個總起,一個總括,是前后呼應的關系。
3、為什么說“造紙術的發(fā)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
明確:因為造紙術的發(fā)明和傳播,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了全世界。所以是說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
4、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
(1)從文本中可以體會出蔡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蔡倫是紙的發(fā)明者。由于他發(fā)明了紙,從而引起中國以及世界在傳播的媒介技術方面,發(fā)生歷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變革。蔡倫以其發(fā)明,成為改變世界面貌,特別是改變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國第一位偉大發(fā)明家。
(2)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
蔡倫發(fā)明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了全世界。蔡倫的造紙術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書寫流利,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被傳承下來。
(四)鞏固提高
觀看視頻《四大發(fā)明》談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fā)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作業(yè):搜集各種新型的紙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種介紹給大家,并寫幾句節(jié)約用紙的廣告宣傳詞。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體會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靈,從中受到關愛他人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進行一個心理小測試。
2、由此,老師想到了一句話:
?課件出示】在自己處于困境中時,也能夠想到處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給予他無私的關愛和幫助這,才是真正的愛心,它比鉆石還要珍貴、還要閃亮!
3、通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文中的小姑娘是在什么情況下給予別人幫助的?(困境中)
師述:其實,那時何止小姑娘一人處于困境,還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動物和植物整個地球都處于困境之中。這個困境是指(缺水)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
3、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從哪些詞語可以讓人感受到這次旱災之大,畫出這些詞語。
根據(jù)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師述:這三個詞,雖然意思相近,但卻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這三個詞充分說明了當時人、動物、植物都已嚴重缺水,他們對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時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誰來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要讀出旱災的嚴重程度,讀出地球上萬物對水的渴望。
三、體會變化
1、就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一個動人而又神奇的故事發(fā)生了,請大家自由讀25自然段。
2、讀了這部分,覺得最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變化)空木罐發(fā)生了哪幾次變化?
請學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寫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書(見最下面)。
3、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請同學們再次讀25自然段,從書中找出答案。
4、體會第一次變化
(1)誰來說說第一次變化的原因。
先從書中找出相關語句來回答;再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簡答。
(2)這么漆黑的夜晚,一個小姑娘竟走出家門找水,水好找嗎?從那兒可以看出來?
我們可以想象:小姑娘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盡了(生答),最后終于累得(生答)。指名讀這部分內容,要讀出尋水的艱難。
(3)想象小姑娘睡著了他會做些什么夢。(魂牽夢縈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媽媽)
(4)正是因為小姑娘這份深深的孝心感動了上帝,給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導用喜出望外說話。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課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一想起病中的媽媽,就趕緊抱著水罐往家跑。
自由讀。讀了這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細細體會帶點字抱。(說明兩點:對水的珍愛;心情的急切)
(6)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要讀出小姑娘尋水的艱難、尋到水的驚喜和送水的急切。
5、體會第二次變化
(1)誰來說說這一次變化的原因。
(2)【課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點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銀的啦。
(3)讀讀這段話,有什么感想?
(4)師述:這么寶貴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卻舍得給小狗喝。她關心他人,甚至是動物,卻唯獨把自己給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質又一次感動了上帝,因此水罐竟變成銀的啦。指名讀這段話。
(5)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還有沒有讓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為什么沒有灑一滴?)
學生自由談談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給了她又一個奇跡)
(6)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名給這個自然段的朗讀提提建議。)
6、體會第三次變化
(1)說說這一次變化又是什么原因?
(2)媽媽為什么不喝水?
師述:是因為母愛,是母愛讓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女兒的生命,母愛是多么的無私,多么的偉大!
(3)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讓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一起來體會一下這深深的、偉大的母愛。
7、體會第四次變化
(1)這次變化因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說明了什么?她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3)師述:學到這兒,同學們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給深深感動,她不僅關心自己的親人母親,而且也關心毫不相關過路人,甚至關心一只動物小狗,她的心里裝的全是別人,卻獨獨沒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偉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話要對她講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動,所以(學生齊讀大屏幕上的一句話)
?課件出示】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a、你認為跳出的為什么是鉆石?
b、想象:此時罐子里的水不斷的涌出,小姑娘會怎么做呢?(人類、動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誰拯救他們?)
8、小結:指名看著黑板說出四次變化的原因,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
師述:其實所有的原因總結起來只是一個詞(生答:愛心)(板書:愛心,并畫出心的圖案)正是因為愛心才使得空木罐裝滿了水,正是因為愛心此時,對于愛心,你有什么話要說。
?課件出示】
在自己處于困境中時,也能夠想到處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給予他無私的關愛和幫助這,才是真正的愛心,它比鉆石還要珍貴、還要閃亮!顏老師
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yōu)于偉大的人。雨果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會變成黑夜。羅曼·羅蘭
愛是能夠創(chuàng)造一切奇跡的偉大力量。一位網(wǎng)友
你背上哪一句了?
四、講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老師有一個疑問:七顆鉆石是因為小姑娘的善良而產生的,應該獎給她才對,可作者為什么要讓她升向天空變成大熊星座呢?
在理解作者的用意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大熊星座
?課件出示】當我們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顆星,像七顆鉆石,閃閃發(fā)光。它指示著前方,普照著大地,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愛的化身,給人溫暖,給人力量。
讀完后,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
3、教師小結:作者希望愛心象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讓世界萬物都沐浴在愛的柔光里;同時也希望人人都能擁有一顆愛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4、帶著作者的這份美好的愿望,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拓展深化
1、朗讀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達的感情,表達我們對小姑娘的敬仰之情。
2、出示課后作業(yè)。
?課件出示】(1)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都像童話故事中的小姑娘,有著一顆鉆石般閃亮的心。能舉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嗎?課后把這些例子寫下來。
(2)將這個動人的童話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7
【教材簡解】
?打電話》這篇課文是一段惹人發(fā)笑、發(fā)人深省的相聲。它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年輕人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卻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費了別人不少時間。相聲采用夸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教學重點】
理解主要內容,學說相聲,了解相聲的語言特點。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大意,學說相聲。
2、抓住典型語句,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
3.認識到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幻燈片出示下列兩組成語,讓學生朗讀。
啰里啰唆 廢話連篇 拐彎抹角 婆婆媽媽 寡淡無味
簡明扼要 斟字酌句 直截了當 言簡意賅 風趣幽默
師:讀了這兩組成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如果有人和你談話,你喜歡怎樣的表達?為什么?
2.師:看來,說話得講究藝術。透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好幾個有趣的人物。楊氏之子的風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辯,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文--《打電話》,再次感受語言的獨特魅力。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檢查預習,了解相聲
1.師:讀過課文了嗎?文章里出現(xiàn)了幾個不太常見的詞語,你會讀嗎?
嗞嗞 呃 耗子 啰唆 嘚兒啷 甭
師:“嗞嗞”是象聲詞,“呃”是語氣詞,“耗子”是什么意思?
師:“甭”這個字最有意思,是個會意字??吹剿D隳懿鲁鏊囊馑紗??
2.師:老師也讀了這篇課文,覺得它有點怪,跟我們以前的課文不一樣!不知道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
生:都是人物對話!文章的內容是一段相聲。
3.師:聽過相聲嗎?聽過誰說的相聲?對于相聲這一種有趣的表演藝術,你有哪些了解呢?
師:相聲是說唱藝術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國各地。相聲是語言的藝術,更是幽默的藝術,運用說、學、逗、唱的技巧,逗觀眾開心,留給人們思考。從形式上看,相聲可分為三種:一個人說的叫單口相聲,倆人的叫對口相聲,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聲。《打電話》就是一段對口相聲。
4.師:這樣的課文,老師以前從沒上過,真有點犯難。請同學們給老師出點主意,我們該怎樣學習這篇課文?
生熟讀課文,練習說相聲。
師:要說好相聲,得熟悉劇本,知道這段相聲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相聲里有幾個人?各自有什么特點?說話的時候是什么語氣?什么表情?這樣才能表演得到位。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段相聲的大意。
三、瀏覽課文,概括大意
1.師: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究竟寫了什么內容?
2.師:這段相聲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青年人打電話約他的未婚妻看戲,半分鐘就可以講明白的事,他卻用了兩個多小時。
師板書:半分鐘 ?2個多小時。
?設計意圖:文章的內容比較簡單,采用瀏覽的方式大大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教師的板書簡潔卻并不簡單,可以誘發(fā)學生的思考?!?/p>
四、批注重點,體會幽默
1.師:這青年人究竟怎么打電話的?他說話有什么特點?老師從課文中找到了兩處,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幻燈片出示: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2)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師:再來看看,老師是怎么做批注的?對于第一句話,老師認為他是在兜圈子,直接告訴人家自己是誰不就可以了嗎?何必讓別人去猜第二句,老師在后面寫上了四個字--“畫蛇添足”,誰不知道未婚妻是女的呀!
2.師:請大家細讀課文,把你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話畫下來,學著老師的樣子,在后面做上簡要的批注。
3.師:剛才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都找到了非常有意思的句子,并寫上了自己的體會。誰來把比的閱讀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
預設如下,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做相應調整。
①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重復別人的話)
②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啰里啰唆)
③甲:不著了,我告訴你,歌劇,《劉三姐》,沒看過吧?看看吧,好極了。腔美著呢,其中有一段我可喜歡了,就那段,小王,你現(xiàn)在不是沒事嘛,你拿著電話,你注意,我給你學一學。你們幾位等一會兒。小王,我現(xiàn)在開始學:唱山歌來……(婆婆媽媽)
④甲:沒聽見?還沒吃飯呀?我給你準備吧。我買十二塊餅干,我吃四塊,給你留八塊。(沒話找話)
⑤甲:長安大劇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廢話連篇)
4.師:你覺得這個打電話的年輕人怎樣?你平時這樣打過電話嗎?
生:這個人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啰里啰唆、廢話連篇。
師:他是在自己家煲電話粥嗎?如果你是急著要打電話的人,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五、學說相聲,感受樂趣
1.師:相聲是用來表演的!如果我們像平時朗讀課文那樣讀出來,就沒有什么味道了。下面,老師找兩位同學,來表演其中一小段。
師:他們倆說得怎么樣?優(yōu)點是什么?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2.師:下面,我們來聽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表演的相聲選段。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人家為什么能表演得那么有意思?播放原相聲選段。
3.師:剛才,我們聽了大師的相聲,你們從中學到了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說相聲?
師:(待學生發(fā)言后進行概括)說相聲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①吐字清晰,讓觀眾聽明白;
②輕松自然,適當添加“嗯”“噢”“啊”等語氣詞;
③適當使用兒化音,使之口語化,京味化;
④語氣要夸張幽默,要有感染力。
4.師:下面,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同學們聽聽老師說得怎么樣?
幻燈片出示下面兩個句子,教師表演: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兒)嗎?學習嗎?(噢)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甲:嗯,京戲?不--對。嗯,評戲?不--對。越?。堪?!
5.師:明白了怎么說相聲,相信大家能說得更好了。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同桌之間相互配合,說一段相聲。待會兒,老師將選擇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表演給大家聽。
6.優(yōu)秀學生展示,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六、總結特點,拓展延伸
1.師:本節(jié)課文,我們認識了一門新的語言藝術--相聲,并學習表演了一段相聲。讓我們想一想:相聲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生:要通俗,語言要口語化,讓大家聽得懂。
生:要高雅,要有教育意義,能留給人思考。
生:要幽默,聽之讓人發(fā)笑,思之回味無窮。
2.師:有名的相聲藝術家很多,經典的相聲劇也不少。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趣的相聲說一說,還可以自己嘗試著寫相聲劇本。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8
翠鳥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有關翠鳥的資料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收集有關翠鳥的資料。
2.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并記下不懂的地方。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都喜歡那些鳥?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朋友——翠鳥。(師生共同板題,借機提示“翠”的寫法。)
2.你對這種鳥有哪些了解?(交流資料)
二、自讀自悟。
1.認讀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翠鳥的什么特點?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三、全班匯報交流
1.指名認讀生字,注意“赤”、“襯”、“衫”是翹舌音;“葦稈”不要讀成wéi gān
2.認讀詞語:
淺綠 襯衫 疾飛 等待 逃脫
銳利 蹬開 一眨眼 腹部 飼養(yǎng)
3.把這些詞語放回課文中再讀一遍,注意把句子讀通。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一段
過渡語:你們的腦海中有沒有出現(xiàn)翠鳥的樣子?翠鳥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板書 : 色彩鮮艷或美麗 、小巧玲瓏
1.那么,課文怎樣寫翠鳥的色彩鮮艷、小巧玲瓏呢?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看插圖,想象翠鳥的樣子。(自由讀,指名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鳥圖片)翠鳥長得什么樣?你能像課文中那樣為大家介紹一下嗎?
(1)重點抓住“顏色鮮艷”這個詞來體會,并感受運用擬人、比喻表達的好處。教學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是橄欖色的,并帶有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是淺綠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弊寣W生把這幾句話和課文上的比較一下,覺得哪個寫得更好一些。
(2)你還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說一說理由。
(3)帶著剛才的體會把這一段美美地讀出來。
3.總結:課文對翠鳥的描寫,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言之有序地描寫的。
五、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抄寫生詞。
六、作業(yè)
1.練寫生字。
2.有順序的觀察一種動物或植物,并做記錄。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齊背第一段。如果讓你用一兩句話來說說翠鳥的樣子,想一想,怎樣說比較合適?
二、學習課文內容
過渡語:看來,翠鳥美麗的外形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翠鳥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魚的本領也很高呢!課文哪一段寫的是翠鳥捕魚的情景?
1.自學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鳥的什么特點?
(2)畫一畫表現(xiàn)翠鳥動作敏捷的詞句。
2.指名說,要求:先讀所畫的詞句,再談自己的感受。順勢朗讀,評讀,適當范讀。
(1)抓住“疾飛”、“一眨眼”、“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著”“只有……還……還……”這些重點詞語體會翠鳥動作的迅速敏捷。
(2)練習朗讀,讀出翠鳥動作的迅速敏捷。
(3)從那些詞語看出翠鳥的機靈?讀出小魚的機靈,突出翠鳥的機靈。
(4)試著背一背。
三、學習課文最后兩段
1.課文最后兩段除了告訴我們要愛護翠鳥,和鳥類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達了作者和小朋友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體現(xiàn)作者和小朋友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并把它讀出來。
2.學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
四、回顧全文
課文學完了,誰能說一說作者是怎樣把翠鳥寫那么美那么可愛的?
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寫法:
1.抓住事物的特點;
2.仔細觀察,按一定順序寫;
3.運用比喻、擬人等生動的表達方式。
五、讀寫結合:(任選一題)
a) 用連續(xù)的動詞寫幾句話。
b) 仿照《翠鳥》寫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六、課外實踐:
收集有關鳥類的圖片和資料,辦一期以鳥類為主題的手抄報、板報。
板書設計
翠 鳥
外形: 顏色鮮艷 小巧玲瓏
疾飛……一眨眼……
動作: 蹬開……像箭一樣…叼起…貼??
只有……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