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歌教案最新6篇

時間:2023-01-14 作者:Surplus 備課教案

老師們制定教案做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教案在編寫的時候,大家務必要注意文字表述規(guī)范,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師歌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師歌教案最新6篇

教師歌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在“談話導入”中,交流心路歷程,分享彼此的感受。

2.在“誦讀詩歌”中,初步感知詩歌的魅力,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在“親近語文”中,初步了解整本書的大概結構,明確學習任務。

二、設計意圖:

讓學生初步了解并喜歡上語文老師,也漸漸地愛上語文課。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認識老師

1、師簡單自我介紹:我姓__,名__,我是一位愛讀書、愛思考的老師。

2、初步認識一下學生:能像我這樣的,來介紹一下你自己嗎?

3、依次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課前,你心目中想象的語文老師會是怎樣的一位老師?

課前,你心目中想要一位怎樣的老師來成為你的語文老師?

現(xiàn)在,你初步認識徐老師后,心中想要說些什么呢?

(二)誦讀詩歌,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

三年級的天空

今天,是九月的第一天

一張張可愛的笑臉

從八月的家中匆匆趕來

來到美麗的實驗小學,

從此,

踏入三年級明亮的天空

書寫新的傳奇。

2、自由讀讀,指生讀,師生合作誦讀。

3、師:今后,將爭取每節(jié)語文課,花三分鐘時間,來誦讀這樣的詩文。

(三)了解大概,親近語文

1、認識封面:仔細看看語文書的封面,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

2、讀讀目錄:

認真讀讀語文書的目錄,說說:

(1)這本書一共有幾篇課文?標_號的有幾篇?標△號的有幾篇?

(2)認真讀讀課題,你最喜歡哪些課文?為什么?

(四)提出要求,準備學習

1、擁有一本新華字典或詞典等學習工具。

2、準備三本簿子:日記本;練筆本;摘錄本。

3、準備一、二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

4、認真讀讀“預習”單、“復習”單,初步掌握一些學習方法。

………………

(四)布置作業(yè),練筆表達

在“小練筆本”上,寫上二、三段與“老師、語文”內(nèi)容相關的話,題目自定,也可以是:

新來的語文老師

語文《開學第一課》

我的語文老師

難忘的一節(jié)語文課

教師歌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了解教師工作與自己的關系及教師節(jié)的意義。

??2.能運用已有的美工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謝師卡,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

??3.參與節(jié)日游戲。

??4.愿意積極參加教學,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教學準備卡紙、油畫棒、水彩筆、貼畫、剪刀、印章、毛根、膠水及雙面膠。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1)參觀"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

??師:照片上是誰?你認識她嗎?她是哪個班的什么老師?她們工作辛苦嗎?老師這樣工作是為了誰?(幼兒互相交流)(2)引出教師節(jié)話題,了解教師節(jié)的由來,討論如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謝意。

??師: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每年的.幾月幾日是教師節(jié)?

??教師介紹教師節(jié)的由來。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問候和謝意。

??2."小小賀卡"。

??(1)出示材料,引導幼兒制作謝師卡。

??兒童節(jié)是我們小朋友們的節(jié)日,教師節(jié)是我們可愛的老師的節(jié)日,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給老師,祝福老師節(jié)日快樂。

??教師出示卡紙、油畫棒、水彩筆、貼畫、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導幼兒按自己的想法,或畫畫或剪貼圖案或用印章和毛根裝飾,制作謝師卡。

??(2)集體幼兒制作。

??師:小朋友們仔細想一想你要給老師畫什么樣的卡片,我們比比看誰畫得最漂亮。

??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謝師卡。教師予以適當?shù)膮f(xié)助和指導,并提醒幼兒保持桌面與地面干凈。

??3."感動的祝福"。

??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說,幫助幼兒寫上一句表達感謝的話和祝福語。

??4."您辛苦了"。

??幼兒分別向全園老師贈送謝師卡。

??教師引導幼兒在送給老師賀卡時對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

教師歌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qū)分大和小。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3、體驗給貓喂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小貓圖片、大小魚、大小雪花片。

2、大小籃子、大小盤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1)師:"今日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我們一齊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只貓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它們哪只是大貓哪只是小貓呢?

(3)幼兒回答,教師幫忙幼兒完整說句子:"紅色的是大貓、綠色的是小貓。"

(4)師:"我們一齊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2、經(jīng)過游戲,認識大和小。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教師這兒還為兩只貓客人準備好玩的玩具呢!"

(2)師:"這是什么?這兩個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樣的呢?教師出示不一樣顏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導幼兒完整說:"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師:大方形和小方形要來做游戲了,你們看他們是怎樣玩游戲的?教師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說一句"變變變,什么出來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讓幼兒說是什么形狀出來了,游戲兩次。

(4)教師給每個幼兒分發(fā)大小雪花片,在發(fā)的過程中教師說"請你說一說、比一比,哪個是大雪花片,哪個是小雪花片。"

(5)游戲"方形變變變"。幼兒學教師的樣貌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當教師說變變變,小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把小雪花片舉起來。當教師說變變變,大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將大雪花片舉起來。游戲數(shù)遍后能夠讓幼兒將兩個方形交換位置再玩幾次。

(6)師:這個游戲好玩嗎?大貓和小貓也想來玩呢?你覺得大貓應當玩哪一個雪花片呢?快拿出來給教師舉給教師看看,小貓玩哪一個呢?"

(7)小結:大貓穿了紅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大雪花片,小貓穿了綠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小雪花片。

3、給貓客人喂魚吃。

(1)師扮哭"是誰在哭呀?為什么哭呢?哦,原先是我們動物客人肚子餓哭了,小朋友你明白貓最喜歡吃什么嗎?"幼兒回答

(2)師出示一大一小兩條魚。

師:"這兩條魚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覺得大貓應當吃那條魚,小貓應當吃那條魚?""我們一齊大聲的說一遍吧!"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師:下頭,我們就給貓客人喂魚吧!一邊喂魚一邊說"大貓請吃魚,小貓請吃小魚"

(4)貓客人吃飽了可開心了,要和小朋友一齊出去玩呢!

4、遷移提升經(jīng)驗。

(1)師:寶寶們在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大的那些東西是小的?趕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師作適當?shù)陌凳?,大小手、大小腳,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的東西發(fā)現(xiàn)大和小。

教師歌教案篇4

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學習辨別物體的輕重,并進行排序,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學會使用輕重的詞匯來表述事物的特性。

教學準備:

1.輕重明顯不同的三種物品(最好同樣大)如磚塊(半塊或三分之一塊)、木塊和泡沫塑料塊各一塊;輕重明顯不同的三種裝在包中的物品(最好同色的包,同樣大),里面可分別裝小石頭、豆子和稻子(帶殼的米)或其他物品各一包;天平稱一個(可以用筷子和繩子自制成手拎的天平)。

2.幼兒每兩人一盤小石頭、一盤紐扣、一盤木塊(數(shù)量相同)、一個天平稱(自制,也可不要)。

3.配套幼兒用書《數(shù)學》上冊。

教學過程:

1.比較兩種不同輕重的物品

(1)教師出示磚塊和木塊,提問:哪塊重?哪塊輕?怎樣才能知道?(用手掂)請兩三名幼兒上來掂量比較,告訴大家輕重,選出重的交給教師。教師再出示木塊和泡沫塊,提問:哪塊重?哪塊輕?請兩三名幼兒上來掂量比較,告訴大家輕重,選出輕的交給教師。

(2)教師請幼兒找找活動室內(nèi)有哪些物品比較重,有哪些物品比較輕,也可以回顧在生活中碰到過哪些不同輕重的物品。

2.比較三種不同輕重的物品

(1)教師出示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請幼兒猜一猜:這三包物品,哪包最重?哪包比較重?哪包最輕?請兩三名幼兒上來掂量比較,告訴大家比較的結果。教師出示天平,講解如何用天平看輕重,然后用天平稱一下上述三種物品,驗證輕重給幼兒看。

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三包物品同時比較時,怎樣來說清楚每一包物品的輕重,幼兒討論過后,教師小結: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同時比較時,可以說最輕的,比較重的,最重的。然后請一名幼兒上來,再做比較,將三包物品從輕到重排隊,其他幼兒做評判。

(2)幼兒兩人一組,用手掂或用天平稱的方法比較手里的小石頭、紐扣和木塊的輕重,先找出不同輕重的物品,再按輕重排隊,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出示比較重和最輕的包,在天平上稱給幼兒看,提問:哪包重?哪包輕?幼兒確定以后,教師把最輕的包拿走,出示最重的包與比較重的包在天平上相比較,提問:哪包重?哪包輕?幼兒確定以后,教師再把最重的包拿走,出示比較重和最輕的包相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在兩包比較中較重的包,和另一包包比較時可能是輕的(或重的),在兩包比較中較輕的包,和另一包比較時可能是重的(或輕的)。所以說物品的輕重,要看和誰比。

3.操作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4頁上的練習。

教師歌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老師工作的辛苦,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介紹自己送給老師的禮物。

3、通過送禮物、說祝福等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情感。

4、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各種紙、水彩筆、膠水。

2、教學音帶《我為老師唱首歌》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引出教師節(jié)的話題。

(1)提問:歌曲里說了什么?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

(2)小結: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是全體教師的節(jié)日。老師在這一天都會和快樂,因為有很多的人會祝福我們。

2、幼兒回憶老師關愛自己的事例。

(1)老師平時都為你們做過什么?

(2)你想對老師說什么?你還想用什么方法表達對老師的祝賀。

3、播放教師平時工作的課件,幼兒認真觀看,了解老師的辛苦。

4、幼兒制作禮物。

(1)請幼兒討論:你想做什么禮物?

(2)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制作禮物。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禮物。

5、幼兒送禮物。

(1)在歌曲《我為老師唱首歌》的音樂中,請幼兒為老師送上禮物并向老師說一句祝賀的話。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將幼兒制作的禮物布置成展示角,大家共同欣賞。

2.活動前可開展相關的社會活動,了解老師的辛苦。

3.可鼓勵幼兒將禮物送給園長,其他班的老師或保育員。還可以組織慶祝教師節(jié)的全園大型活動,請幼兒表演節(jié)目,說祝賀的花語,送上自己自制的小禮物。教師對幼兒的祝賀白哦是感謝并提出心中的希望。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表現(xiàn)的很活躍,大部分孩子們都知道9月10號是教師節(jié),是老師的節(jié)日,要跟老師說節(jié)日快樂!此次活動中我也設計了許多問題來為目標服務。如你喜歡你們的老師嗎?你喜歡的老師是長什么樣子的?你為什么喜歡喜歡你的老師呢?等等。

教師歌教案篇6

?草原》是老舍先生所寫的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語言清麗優(yōu)美,字里行間彌漫著草原獨特的風景與獨有的風情。細細讀來,草原的青草、藍天、羊群躍然眼前,草原人們的熱情、淳樸、好客呼之欲出。除了這兩重具象的美,老舍,這位語言大師,亦帶給我們另一重文字美。獨具匠心的表達,耐人尋味的用詞,都值得我們引領學生,沉入文本,反芻回味。

本篇文章處處回蕩著美的旋律,美文美讀,美文美學。從課始的初知美到品讀環(huán)節(jié)感悟美;從師生共讀的想象美到寫美的畫面的創(chuàng)造美,詮釋了課文的語言美、自然美和人情美。在熊老師的課堂之上,學生與老師一道,幾番涵泳,幾番沉入,醉心讀書,靜心品文,心隨筆動,得言,得意,更得法。

一、加一點新意,不落窠臼

熊老師的開課頗有新意,鏈接了原文中老舍對北方的初始印象的描述:“自幼就見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類的詩句。這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不太好的影響,使人怕到北方去。”1961年的老舍,對草原的印象還是“怕”,熊老師由此入課,不僅借由此時的“怕”,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老舍親臨草原后的那份不舍與熱愛,更借由此句中的“天蒼蒼,野茫茫”,助推學生對重點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钡睦斫?,使之后對第一自然段的品讀順勢而行,自然順暢。這樣不落窠臼的開課,獨具慧眼更獨蘊匠心。

二、添一分簡約,不枝不蔓

本課的設計主線鮮明,由對草原的印象切入,由一個“美”展開,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把草原的美寫出來的?”。從感美、讀美、寫美徐徐漸進,由感受美景到感受美文,到領悟表達、積累美文,再到學寫美景,教學主線明晰,逐層遞進,這樣的設計,不花哨,不繁冗,簡潔利落,不枝不蔓,讓課堂多一份清爽,多一份簡約之美。

三、多幾個來回,不“醉”不歸

葉圣陶曾說:“文字是一座橋梁,這邊的橋站著讀者,那邊的橋站著作者。通過這一座橋梁,讀者才能和作者見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苯處熅鸵龑W生通過咀嚼語言文字,沉入文本,與學生一道,在文本中多走幾個來回。

1、在語言中多走一個來回

熊老師在教學中,與孩子們進行親密對話,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草原的美的,在交流中緊扣語言,聚焦詞語,琢磨出比喻的形象生動,“勾勒”“渲染”的貼切,“繡”的精致、生動,“流”的生機、活力,由語言,到詞語,由發(fā)現(xiàn),到咀嚼,到體味,到積累,到仿照,讓學生在語言中多走一個來回,引導學生感悟的文字背后深藏的內(nèi)涵,把“美”的情感與描繪的景物緊密交融在一起。

2、在朗讀中多走一個來回

熊老師的課堂上,“讀”占熬頭,由初讀到默讀,由讀出感受,到讀活美景,教師與學生“輕輕閉上眼睛,走進草原”“再輕一點,讓美景在眼前浮現(xiàn)”,在多重的讀中,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

如此幾個來回,學生已然沉醉其間,醉于曼妙美景,更醉于美妙語言。

在本課的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教師教學機智體現(xiàn)不足,對課堂的把控有待加強,如在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時,對詞語的挖掘不深,發(fā)言的廣度不夠,給予學生表達的空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