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教學教案模板5篇

時間:2022-11-11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為了將教案寫好,我們首先要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認識,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與時俱進,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樹教學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樹教學教案模板5篇

樹教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蓄、迫”等14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感受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4.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正確理解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學難點

1.梳理文章結構,認識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2.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梳理文章結構,認識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2.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教具準備

1.查閱有關梅蘭芳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戲曲,(出示音頻)大家先來聽一聽,然后來談一下。告訴老師,你想說什么?噢,對了,這是京劇,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全世界人們都非常喜歡。(課件出示2)

師: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全文,讀通讀順。

1.同學們先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千萬別忘了自己的好習慣,利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標出自然段,畫出自己認為難懂的生字詞,有一句話叫“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定要做好批注。

2.同學們的習慣很好,批注得很詳細。同桌之間交流生字,對于生僻的字詞兩人結合查字典解決;實在有困難的字詞可請教老師。同學們交流得很熱烈,可見你們的自主能力很強。剛才我在下面有同學把自己的疑問留給了我,這樣,先看一下老師給大家?guī)淼纳?、詞語,看有沒有大家想知道的。

3.老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把學生容易讀錯的字詞用幻燈片展示出,和學生進一步學習。在交流過程中可以把同學們的疑問強調一下,并提醒該學生注意。然后通過讀一讀、記一記、抄一抄的方式對生字詞進行鞏固。

4.再讀全文,要求學生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也可同桌對讀,相互檢查,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交流自學字詞的情況。

教師用生字卡片檢查“蓄、迫、糾、纏、邀、擾、拒、簽、訂、寧、要、妄”的讀音,并組詞語。(課件出示3)

字音難點:“寧”在本課讀(nìnɡ),避免讀成(nínɡ),“要”在本課讀(yāo),“迫”讀(pò)避免讀成(pè),注意讀準確。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目標:(課件出示4)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2)聯系課文內容,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和思想感情。

2.梅蘭芳明白日本人一次又一次“邀請”他登臺的目的,更明白地拒絕日本人,在當時來說就等于放棄自己摯愛的京劇藝術?!懊CG嗍贰敝嫾邑S子愷對梅蘭芳的這個評價是恰如其分的,接下來的幾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板書:避港拒演 蓄須明志 自傷身體)

3.自學提示:(課件出示5)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后三件事,畫出能表現梅蘭芳愛國情懷的語句或令你感受最深的語句,做出批注。

4.學生交流。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一邊默讀,一邊思考:

(1)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

老師提示: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注意每件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梅蘭芳的表現,用筆畫起來;然后展示,最好用課文中的詞語總結,也可提示讓學生根據梅蘭芳先生輾轉的地點來分析總結。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同學們的思路一定要清晰,一定要把握住梅蘭芳先生為了躲避日本人的騷擾,輾轉的幾個地點來說,這樣不容易亂。哪位同學先來總結一下?

生舉手。

師:你很勇敢!盡量用課文中的詞語。

生總結。

你總結得很全面,誰能概括一下,就是語言再簡介一些。

師小結: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上海淪陷,日本人想利用梅蘭芳先生的影響來美化侵略者的丑惡行徑,就“邀請”梅蘭芳先生為他們演出,但都被梅蘭芳先生想盡一切辦法拒絕了。

(課件出示6)

課文一共敘述了五件事,它們分別是:

拒絕登臺;香港拒演;賣房度日;蓄須明志;自傷身體。

(2)這五件事敘述得有詳有略,你們認為其中哪件事寫得特別詳細?具體地描述了哪些內容?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設置問題:

這件事情的敘述用了多少個自然段?

你認為這件事作者在敘述時抓住了梅蘭芳哪些描寫?

語言、行為、心理,能試著讀讀嗎?

你感覺梅蘭芳為什么要蓄須?

蓄須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不蓄不行嗎?

此時梅蘭芳的心情怎么樣?

在文中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師小結:梅蘭芳用蓄須來對付日本人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梅蘭芳內心是苦悶的,蓄須后內心又是極為痛苦的,我們來讀第3自然段,感受一下梅蘭芳當時的精神世界。

(3)你認為梅蘭芳所有的表現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從文中能找到這樣的句子來評價一下他嗎?(課件出示7)

學生交流討論。

“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氣節(jié)?!?/p>

讓學生評價梅蘭芳先生的做法,體現了他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他熱愛藝術,更熱愛中華民族。他是民族存亡、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老師指導學生再讀第六自然段。

出示句子:(課件出示8)

(1)梅蘭芳斬釘截鐵地說:“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參加,這樣的慶祝會當然更不能去了?!钡?,不去演出要想個辦法對付啊。

(2)梅蘭芳找到了一位當醫(yī)生的好朋友,說明了自己的危險處境,請朋友設法讓他生一場“大病”,以擺脫日本人。日本軍醫(yī)闖進梅蘭芳的家,看見他蓋著棉被躺在床上,床邊桌子上放著很多藥。軍醫(yī)用手摸了摸梅蘭芳的額頭,滾燙滾燙的,看不出破綻,只好認定梅蘭芳得了重病,不能登臺演出了。

討論總結梅蘭芳先生高度的精神境界和為國家做出的巨大犧牲。

讓學生自由的談談想對梅蘭芳說些什么?

從而使學生內心升騰起對梅蘭芳的敬佩。

四、積累拓展

1.師小結:面對這樣一個偉大的藝術家,請把你心中的歌,化作筆下的情,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梅蘭芳先生的畫像旁邊。

(課件出示9)

古往今來,像梅蘭芳這樣的愛國志士還有很多。你能說說一些愛國詩句嗎?

2.回憶課文具體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每件事概括出來。

五、總結全課

同學們,如果說梅蘭芳風靡海外,受到全世界人地愛戴是緣于他優(yōu)美的嗓音,精湛的技藝,那么他堅定不移的民族氣節(jié)使他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越來越高尚,稱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永遠的偶像。

六、布置作業(yè)

(課件出示10)

同學們課下查閱、搜集有關愛國志士的資料,辦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23梅蘭芳蓄須

教學反思:

1. 在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比如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使整節(jié)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 課堂作業(yè)盡量做到練習基礎化、典型化,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強化了基礎知識的掌握。

在課當教學中的不足,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將課件作為學生與文本交流、師生情感交流、協(xié)作的工具,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的工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為學習語文奠定情感基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4.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課堂機智,應變能力。

總之,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改正,對于本節(jié)課一些較為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我也會繼續(xù)沿用,并繼續(xù)多在教材的鉆研和課堂的調控方面多下功夫,不斷地實踐、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樹教學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說說自己在暑假中的收獲,作業(yè)情況。

2、了解上學期的數學成績,明確取得好成績的原因。

教學重點、難點:

1、明確自己本學期應有學習態(tài)度,認真踏實地過每一天。

2、評價假期作業(yè),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作業(yè)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說說自己在暑假中的收獲。(讓學生暢所欲言)

將自己記憶最深刻的一段,可以說說自己游玩的事情,可以說自己在暑假里的小插曲,也可以說說自己取得的收獲。

交流時注意:自己在享受快樂的暑假生活時收集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或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用途廣泛,感受學好數學的重要性。)

表揚那些在發(fā)言中表現突出的孩子,同時表揚那些在假期中數學作業(yè)完成的出事的孩子,大家想想,新學年第一課,老師為什么表揚這些同學呢?

(因為他們認真,踏實,都是學習中的有心人)。

討論:為了學好數學,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哪些優(yōu)點?

寄予希望:希望全班同學都向這些身邊的有心人學習,爭取新學期更上一層樓。

二、暑假作業(yè)情況總結

1、特色作業(yè)評比。

評出一二三等獎,計入本期的作業(yè)評價。一等獎計3分,二等獎計2分,三等獎計1分。

2、暑假作業(yè)展示檢查評比。

評出五名優(yōu)秀作業(yè),每人加1分計入本期的作業(yè)評價。

3、個別學生數學補習題,補習班練習展示。

三、明確回顧上期數學學習情況。

1、了解上學期的數學成績。

2、采訪優(yōu)秀學生。

3、討論分析:如何取得好成績?

明確取得好成績的訣竅:平時踏實學習與作業(yè),回家認真完成作業(yè),多復習。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上課專心聽講,回家認真復習,不能搞小聰明,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4、以不點名的形式向平時懶于學習的同學提個醒:不能將心思花在學習以外的地方。

四、重溫數學課堂常規(guī)要求和作業(yè)要求。

1、預習和準備習慣的要求。

2、聽課習慣的要求。

3、看書習慣的要求。

4、作業(yè)習慣的要求。

5、合作學習的要求(重組合作小組,選好組長)

五、小結

老師相信:在新的學期里,同學們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

樹教學教案篇3

設計意圖:

在地球上,所有東西往上一拋都會落下來,這是小班幼兒都有的生活經驗。但是對幼兒熟知的經驗有沒有進一步探索的意義和價值呢?我們試圖通過一個集體活動來推動幼兒對這些生活經驗進行深層次的探索,以幫助幼兒學習觀察、比較、記錄等科學探索的方法。

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下落時的現象,對物體的下落現象感興趣。

2、能用記錄的方式和語言來表達觀察到的現象。

準備: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紙杯、紙盤、泡沫積木、樹葉、羽毛、軟球、絲巾、繩子、手帕、廢棄的飲料瓶、三毛球等,數量之和多于幼兒人數。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記錄紙和筆。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樣大小、顏色的手工紙每人一張。

過程:

一、觀察一種物體的下落現象并清楚表達

1、提出任務。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沒那么簡單考考你"的挑戰(zhàn)游戲。"沒那么簡單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簡單,其實不簡單。)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拋,都會(幼兒補充:落下來。)這個問題真的很簡單!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種東西落下來是什么樣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暢的語言來表達呢?"

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品落下來的樣子,等一會兒要請你表達。

2、教師操作,逐一讓物體下落。

3、交流與總結。

(1)幼兒交流。

(2)教師總結:大家通過仔細觀察,把"落下來"這件事情表達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來的聲音,有的觀察到了落下來的樣子,有的發(fā)現了落下來的速度。很棒!(開門見山地讓幼兒帶著任務觀察物品落下來的現象,為下面環(huán)節(jié)的展開作經驗準備。)

二、觀察、比較兩種物體下落現象的不同,用記錄方式表達觀察到的現象

1、提出任務。

我們今天的挑戰(zhàn)是"沒那么簡單考考你",下面請選擇兩樣物體,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用動作解釋"同一高度,同時落下"),觀察它們的不同,并記錄下來。

教師在幼兒操作時的指導要點如下:

●注意了解幼兒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時落下"的規(guī)則。

●當幼兒有了自己的發(fā)現時提醒他們記錄下來。

●當幼兒記錄有困難時,可以讓他們觀察同伴記錄,提醒他們用符號進行記錄。

2、交流與總結。

(1)幼兒交流自己的記錄。

教師這時可以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用符號來表示自己的發(fā)現。

●幼兒記錄物體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現。

(2)總結物體下落現象的相關因素。

大家通過觀察、比較、記錄,知道了物體落下來時有許多不同??墒?,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關系呢?(根據幼兒的回答總結:可能與物體的輕重、大小、形狀以及風力有關。)(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任務難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個環(huán)節(jié)觀察的基礎上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并且從語言表達轉為記錄表達。)

三、探索讓同樣的紙出現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務。

請記住我們的挑戰(zhàn)題目是——(幼兒補充:沒那么簡單考考你。)

(出示一張手工紙,使其落下)給你們一張同樣的紙,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樣??瓷先ズ唵?,其實不簡單哦!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

教師邊與幼兒一同操作,邊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指導要點如下:

●當幼兒出現折疊動作時,便上前鼓勵,并與之比較兩張紙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當大多數幼兒受同伴影響采用折疊方法時,教師應進一步引導:除了折疊。你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團、撕開等。)

3、交流與總結。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發(fā)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造思維放到了首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顒友由旒ぐl(fā)了幼兒的求知欲,給幼兒提供了繼續(xù)探索的方向。

樹教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在畫一畫、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動中估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建立長度單位的表象,靈活運用多種估量的方法,提高估計的精確度。

2、通過活動,逐步形成空間觀念,養(yǎng)成估計的意識和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長度單位

師:同學們,大家已經認識了很多長度單位,誰來說說?

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

2、比劃

師:誰能用手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也可以從你的身上找出這些長度。

3、猜一猜

師:出示1米長的彩帶。

猜:有多長?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4、揭題

預計學生可能說是看出來的,也可能是用自己的一庹長比出來的等,即估計出來的,根據學生的反饋,適時板書課題估計。

二、展開活動

1、畫一畫

(1)不用尺子,你能畫一條長8厘米長的線段嗎?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誰覺得自己畫的8厘米最準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反饋2個學生的作品) 大家畫得準嗎?請同桌用尺子互相量一量。

匯報:你是怎么畫得這么準的呢?有什么好辦法嗎?

師:剛才大家都談了不用尺子怎么畫,如果現在請你來畫,你能畫得更準確嗎?

還想再試試嗎?

(2)不用尺子畫一條長12厘米的線段和一條長2分米的線段。

同桌互相量一量,說一說自己的方法,眼力有進步的同學請舉手,恭喜這些同學過關。

2、估一估

(1)估計鉛筆的長,你覺得用什么做單位比較合適?

(2)估計一下課桌的高,用什么做單位比較合適?誰來量一量?

(3)估計一下把鉛筆盒圍一周是多長,用什么做單位比較合適?再量一量。

(4)估計一個同學的身高。

(5)出示:一個盒子,現在要用彩帶圍盒子一周,需要多長的彩帶呢?小組中討論一下,然后把你認為需要多長的彩帶剪下來??纯茨囊唤M的同學眼光最準。 學生反饋,說說是怎么想的。

(6)拿出小組中課前準備好的包裝盒,先估計一下用彩帶圍一周需要多長,然后剪下來,實際圍一圍。最后匯報。

3、找一找

找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并記錄下來。

三、聯系生活

1、圍一圍

(1)請5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圈。

師:5個同學手拉手圍一圈,周長大約是多少?先估計,再測量。

(2) 估計一下,如果要拉成周長是10米的圈,至少要有幾個同學?

(3)師:人們經常用這種方法估計出大樹或是大柱子的周長,你能估計出來嗎

2、比一比

從小紅家到學校有下面幾條路可以走。你能說出哪條路近,哪條路遠嗎? (出示課件)

3、想一想

一塊長方形的菜地,長6 米,寬3米。如果一面靠墻,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四、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感受?

2、在生活中,你還想進行哪些有趣、有挑戰(zhàn)性的估計呢?比如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長度、雷峰塔的高度等,課后再去實踐研究,好嗎?

樹教學教案篇5

彩色小雨點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食指蘸顏料在瓷磚墻上點畫小雨點。

2. 在畫畫玩玩中對色彩、繪畫產生初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各色顏料、濕抹布若干。

2. 在瓷磚墻上畫幾把漂亮的雨傘。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欣賞瓷磚墻上的傘,導入活動。

2. 手蘸顏料,示范點畫彩色的雨傘,強調點畫后要將食指直接抬起,不能拖。

3. 請幾名幼兒試著點畫,教師作簡單小結,

指出應注意的問題。

4. 鼓勵幼兒大膽練習(若墻面不夠大,可分批進行)。

5. 提醒畫完的幼兒及時擦凈手上的顏料,以免抹到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