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詹天佑教案6篇

時間:2023-04-04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通過寫教案,從而提升大家的教學能力,教案是老師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提前制訂的應用文種,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六年級詹天佑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六年級詹天佑教案6篇

六年級詹天佑教案篇1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杰出、修筑、設計等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為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二、方法與過程目標

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具體事例中的關鍵詞、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教學準備

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線路圖。學生搜集詹天佑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資料、有關京張鐵路地理環(huán)境的地圖。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1、師出示詹天佑像,你們知道這是誰嗎?通過搜集資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詹天佑的資料。

教學預設:如果生沒搜集,就由教師做簡要介紹。

2、聽了資料介紹,說說詹天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自由談

3、看來詹天佑已經(jīng)在你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課文,近距離地了解(師指課題詹天佑),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詹天佑

1、師:課文中,有一句話歸納出了詹天佑是個什么樣的人,讓我們一起來找到它。

2、生找到句子齊讀(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合作學習,了解人物

1、生默讀課文思考:杰出、愛國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己讀到這些文段后的體會是什么?

2、與小組內同學討論一下,互相交換意見,以小組為單位得出小組的觀點,派出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應該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當時清政府__無能,剛提出修筑鐵路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而且要挾清政府只能用本國的工程師,否則他們就要干涉。就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接受了主持修筑鐵路的任務。這個消息遭到了帝國主義的嘲笑,而詹天佑并沒嚇倒,而是頂住壓力,不怕困難,毅然接受了任務。這一部分在2──3自然段。

在修筑的過程中,詹天佑分別克服勘測線路、開鑿隧道、青龍橋中遇到的困難。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語言、動作、想法的句子。)

教學預設:生可能會出現(xiàn)整段勾的情況,師要適時點撥:抓重點。

3、在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

4、師抓住學生找到的重點文段,一邊讓學生談體會,一邊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文,讀出愛國情感,在個人讀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學生帶著那樣的感情讀文。

教學預設:學生談到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時,(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如果學生能談到詹天佑那種濃濃的對國家的情感時,就讓學生大聲讀,帶著全班同學一起讀,反復誦讀中,讓學生帶著那樣的情感背誦出來。

四、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著__在反復讀,然后背誦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提出問題,解決不明白的問題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真初讀了課文,了解到了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同學們還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2、生提問題,討論解決。

教學預設一:此環(huán)節(jié)要注意解決課后二題,如若學生沒有提出這幾個問題,則由老師帶領大家找出此問題。反復讀文章那一段的描寫,在讀的基礎上,畫出示意圖,再讀檢查自己的示意圖是否正確。

教學預設二:學生可能問:青藏鐵路從格爾木──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京張鐵路才200公里,為什么詹天佑能憑借京張鐵路成為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師可請同學們讀重點句,抓住阻撓、控制、要挾、輕蔑、高山深澗、懸崖峭壁這幾個重點詞理解,出示京張鐵路的地形圖,讓學生了解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體會到帝國主義對中國人的蔑視,而京張鐵路地理環(huán)境惡劣,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頂著重重壓力,不怕困難,毅然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是受命于危難之際,為中國人爭一口氣的壯舉,認識到詹天佑確實是一個愛國的工程師,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對詹天佑產(chǎn)生敬佩之情。

教學預設三:學生可能問:一個中國工程師在自己的國土上修筑鐵路,為什么會引起國內外的轟動?(教師可請學生結合自己搜集到的社會背景的資料進行理解。意識到由于清政府的__無能導致帝國主義的野蠻、狂妄。從而痛恨清政府、對帝國主義的行徑感到憤怒。)

3、學生談感受,師生總結。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根據(jù)句中的重點詞談,做到言之有理。

二、總結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1、生齊讀課文。

2、歸納主要內容。要求力爭完整、簡潔地說出文章圍繞著詹天佑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

教學預設:生可能答不全,這時,教師強調歸納事件的方法,或者有意識地評價學生歸納的情況,引導學生盡量說準確、說完整,多請學生表達,訓練學生的口讀表達能力。

3、師帶領同學總結全文。

師: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筑下,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就竣工了,這件事給了帝國主義的有利回擊。請試想帝國主義的記者們會怎樣評論此事?

雖然,修筑京張鐵路的事件快過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和杰出的設計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請讓我們永久地記住這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齊讀課題:詹天佑)

三、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

1、師生齊讀綜合性學習要求,思考: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2、生自由談自己最希望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3、生根據(jù)自己的選擇自由與班上同學結隊,并進行分工。

4、師提出建議。

a表格式

b自己設計圖形,將內容放入圖形中,如畫一棵大樹,將樹的枝丫上放上收集到的資料,并注明收集資料的方式。

c小圖冊形。

d研究報告式。

e習作展示式。

學生也可根據(jù)自己的將其以其它形式展示出來。

教學說明:活動的布置在課堂上,學生完成時間可利用家庭作業(yè)時間,在活動中,應注意提醒學生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對資料的收集及整理,要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刪減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部分,不要只是完成了資料的堆積;第二,要注意收集資料的途徑的多樣化,不要僅僅拘泥于一兩種資料收集方式。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學生活動完成后,用一節(jié)課展示,小組成員自己設計展示方式,由老師評出獎項,對學生進行鼓勵。

板書:

詹天佑

杰出愛國

六年級詹天佑教案篇2

課時目的:

1、了解詹天佑怎樣克服種。種困難,最終使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的`。體會他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理解關鍵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運用語言、行動、心理活動來寫人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事例的理解,體會詹天佑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學難點: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心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課前可要求學生上網(wǎng)查閱資料,以便對詹天佑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較多的了解。教師準備詹天佑的畫像、“人”字形線路掛圖,以及有關京張鐵路地理環(huán)境的地圖。

一、導入新課。

1、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0、詹天佑(板書)

生讀題,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作者是這樣評價詹天佑的,稱他是——生齊讀: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出示:課件)

板書:杰出愛國

2、詹天佑杰出的才能都融入了他修筑鐵路的三件事中了,誰來說說是哪三件事。指名生說

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出示:課件)

二、學習4——6自然段

(一)學習4自然段

1、過渡:師:勘測線路是修筑鐵路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引讀: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jīng)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

師:那么他是怎么勘測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分別用橫線、波浪線、雙橫線在書上畫出在勘測線路時,詹天佑是怎么說的?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即找出詹天佑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板書:語言、行動、心理)

生自讀,尋找答案

2、師:詹天佑是怎么說的?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生:詹天佑經(jīng)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蟾拧?、‘差不多’之類的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師:請同學自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從哪個詞語看出。

生:我從“不能一點兒”,體會到詹天佑的認真嚴謹。

師:那就請你帶著這種感受去讀。

生:讀

師:從讀中老師感受到詹天佑的認真嚴謹

生:我從大概’、‘差不多’,讀出了一絲不茍

師:那請你讀出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茍。

生:讀

師:你真是一絲不茍。

生:我從經(jīng)常不應該,讀出了高度負責

師:那請你讀出這種感覺。

生:讀

......

師:剛才老師從這么多同學的讀中感受到詹天佑對修筑鐵路多么一絲不茍、對工程多么高度負責,多么認真嚴謹啊!請大家滿懷這種感情一起齊讀。)

生:齊讀......

3、師:詹天佑面對修路的艱險,面對帝國主義者的嘲笑,他是這樣嚴格要求工作人員,那他自己又會怎樣做呢?誰來說說。

生: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jīng)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師:這是詹天佑身體力行。

生:白天??晚上??

師:這是詹天佑夜以繼日的工作、

生:為了尋找一條??

師:這是詹天佑謙虛地請教。

師:讀著這一段段文字老師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畫面,閉上眼睛,聽,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師配樂范讀,課件出示:“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jīng)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shù)氐霓r(nóng)民?!?/p>

(二)、學習5——6自然段

(1)過渡:

師:環(huán)境的惡劣,修路的艱險,工作的繁重,詹天佑沒有退縮,他更加忘我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和所有工作人員,順利完成了勘測的線路。但更困難的是,面對居庸關、八達嶺那崇山峻嶺險惡的地形,當時沒有現(xiàn)代的科學技術,沒有充足修建資金,詹天佑退縮了嗎?沒有。他絞盡腦筋,日夜思索,詹天佑終于想出辦法,那他又想出什么方法開鑿隧道呢?

請同學們自己當小工程師,邊察看地形(書中的描述)誰來說說詹天佑是怎樣開鑿居庸關、八達嶺隧道?

三、學習7自然段

師:是呀,詹天佑的設計真的是巧妙,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創(chuàng)始之舉,相信大家一定被他的這種杰出才能深深折服。

師:詹天佑這份杰出的才華都是源于對祖國的一份熱愛。正是憑著這份堅定信念和對祖國的忠誠,在詹天佑的帶領下,京張鐵路終于在1909年8月11日全線竣工,不但比原計劃提前兩年,還為清政府節(jié)省了白銀28萬兩。這是危難中的奮進!艱辛中的輝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最后一段,感受這艱辛的輝煌!齊讀最后一段

師:真是因為詹天佑有著杰出的才能和熾熱的愛國心,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竣工了,比原來的計劃提早了兩年,這件事——(引讀)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

師:從京張鐵路建成至今,已有了100周年,人們重新設計了詹天佑的銅像,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來自世界的人民前來瞻仰(如外國游客、工程師、少先隊員??)站在高大的銅像前,他們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

請你以某種人的身份寫一段話。注意抓住語言、行動、心理活動來寫。生想象寫作交流

四、活讀升華,盡情贊美詹天佑。

六年級詹天佑教案篇3

學生質疑

一、摘錄學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問題:

1、詹天佑和工人們在峭壁上工作難道不摔下來嗎?他們開鑿遂首不塌陷嗎?

2、什么叫中部鑿井法?什么叫兩端鑿進法?為什么要設計“人”字形線路解決火車爬坡難的問題?為什么火車能兩頭開?

3、為什么以人名為題?詹天佑除了主持修筑京張鐵路外還做過哪些大事?

二、搜集有關詹天佑的資料

教師準備

設計理念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改變“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方式。我們課題組在設計本教案時,不僅備教材,而且“走進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興趣、已知和未知。師生共同備課,學生把讀懂的內容在書上做批注,把不懂的問題寫在小紙條上交給教師,學生再去搜集資料。教師再根據(jù)這些問題去鉆研教材、篩選信息,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設計。本教案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不是預先設定的,而是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富有彈性地靈活調整。設計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

教學目標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學習他身先士卒、為國爭光、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作者的表達思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創(chuàng)造性地尋求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途徑

教學重點

在讀、思、議、畫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種困難,從而體會詹天佑的“杰出”與“愛國”這一中心。

教學難點

本堂課要解決的難點就是學生課前質疑的問題。

教學環(huán)境

教學課件

多媒體教室

預設課時

兩課時。

本設計為第二課時的內容。

師生互動及教學反思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后總結與反思

一、揭題,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寫題、讀題、檢查搜集處理信息情況

2、出示課件,補充介紹詹天佑的資料

3、教師鼓勵、激趣

二、自主讀書,暢談感受

1、組織學生分小組出聲讀文:你讀懂了什么?讀完之后你的心情怎樣?想說點什么?

2、待學生讀過之后,有欲說不可的愿望時再傾聽。

3、指導學生找出中心句,圍繞中心句展開討論:課文具體寫了哪幾件事?組織學生設計板書。

三、依據(jù)學生自讀、發(fā)現(xiàn),靈活組織教學(以下環(huán)節(jié)不分先后,學生說到哪兒,師生就互動到哪兒)

★引導學生圈畫令人氣憤的語句抓住“阻撓”、“要挾”、“嘲笑”去讀去談。

★理清第4自然段的寫作思路,從詹天佑怎樣說、想、做去體會他身先士卒、為國爭光的精神。

★探究開鑿遂道和“人”字形線路的原理。

①組織學生討論文中兩種開鑿遂道的方法,并動手畫出示意圖。

②詹天佑為什么要設計這兩種方法開鑿遂道?你還能想出什么開鑿方法,你認為哪種好?為什么?

③出示課件,討論“人”字形線路的原理。誰能用不同的方法闡述?你還能想出什么方法解決火車爬坡難的問題?

★組織學生讀第3、7自然段,并發(fā)揮想象

1、當初外國人是怎樣嘲笑我們的?詹天佑怎樣用行動回擊他們的?

2、如今外賓們是怎樣贊嘆不已的?

四、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課前的疑問都弄懂了嗎?

五、學了這一課,你還有什么想說的?師表揚激勵。

1、集體推薦個別板書課題

2、讀題,并闡明要讀出自豪、贊美的語氣

3、各自展示自己查找的有關詹天佑的資料。

學生口頭小結。

1、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組合時可下位找合作者,可同桌一起讀議,還可找老師交流,形式不限。

2、暢談自讀后的心情(或氣憤、或佩服、或贊嘆)。

3、在老師的指導下相互啟發(fā)、補充,設計板書。

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談感受。

讀句,畫下關鍵詞,并在頭腦中再現(xiàn)詹天佑在狂風怒號、黃沙滿天的環(huán)境中如何勘測線路的。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讀一讀、議一議相關問題,留給他們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空間。

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再結合課文第6自然段去讀、去想,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或手勢、或畫圖、或語言表達等)。

1、分角色有感情地讀關于“嘲笑”“回擊”句。

2、同桌相互扮演外國人、

中國人,用語言相互“攻擊”“回擊”。

3、扮演外賓深有感觸地贊嘆。

學生在入情入境中說出自己的愿望。 本文課題組成員已教過多次,唯有這次感受最深,收效最大。因為本設計我們本著“以學論教”的模式,上課前關注學生的已知、未知,課堂上關注學生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學會了些什么。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是開放性的。讓學生讀,教師給了充分的時間,在掌握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與他們共情,讓他們談感受。當學生滔滔不絕地說起來時,教師再機智地把握。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張揚,課堂氣氛空前活躍,整堂課熱鬧而有序,在相互啟發(fā)、共同探究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被激活,出現(xiàn)了不少亮點:

在議論兩端鑿進遂道的方法時,有位學生提出他的想法:還要在山頂?shù)恼欣乱桓K子作為兩頭的中點,讓兩個施工隊比賽著進行開鑿,看誰先到達中點,這樣會使工程進展更快,可見他具有當代人的競爭意識。

在議論“人”字形線路原理時,學生想出了多種闡述方法:用鋼筆、教鞭當火車比劃;用“老鷹抓小雞”的隊伍演示;在黑板上畫:“”字形講解等。

在扮演外國人和中國人互相“攻擊”、“回擊”時,雙方很投入,外國人的輕蔑和中國人的揚眉吐氣味兒實足,在“爭吵”中學生深刻地領會了課文中心。

另外,教師在板書設計上,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生思路未完全打開,多少受到教師的牽扯,沒有出現(xiàn)多樣化的有創(chuàng)意的板書。這一點還有待課題組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實驗完善。

附板書:

勘測線路:說、想、做

詹天佑 開鑿遂道: >

(杰出、愛國) 設計“人”字形線路:推拉

設計說明: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達到共識、共進的目標。我們課題組進行《改進語文教學備課方式(包括教案格式)》的實驗與研究,就是讓教師在備課時做到心中有學生,教師要先了解學生再去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去鉆研教法與學法。因此,我們的教案格式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學生參與了備課,學生在課前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去搜集處理信息。教師針對學情有的放矢地設計師生互動的教學程序。其次,我們的教案是開放性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是預先設定不變的,而是教師根據(jù)學生課堂上的思考、發(fā)現(xiàn)、體驗,富有彈性地靈活調整。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得有失,我們還安排了“教后總結與反思”這一版塊,以便我們的實驗研究進一步完善。

六年級詹天佑教案篇4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學習課文第1、2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

2.介紹及京張鐵路。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思考:是一個怎樣的人?

討論、反饋。

2.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學習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并說說各段的大意。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

2.理解詞語:杰出

3.這段的后兩句和全文是什么關系?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聽錄音,思考: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

2.理解“阻撓”的意思,思考:帝國主義者為什么要阻撓?

3.理解“要挾”的意思,思考:帝國主義者是怎樣要挾的?這說明了什么?

4.當任命為總工程師的消息傳出,國內國外有什么不同反應?

5.理解“嘲笑”的意思,思考:他們是怎樣嘲笑的?憑什么嘲笑?

五、布置作業(yè)

抄寫生字新詞,完成作業(yè)本第2、3題。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第3段,重點了解修筑京張鐵路的經(jīng)過。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邊學邊做記號的閱讀習慣,體會杰出的才華和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教學第4自然段

1、出示“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p>

認真讀,你讀懂了什么?

2、默讀第4自然段,在不懂的地方畫一個“?”

反饋、交流。

3、出示說的話。

討論“大概”、“差不多”為什么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

4、出示想的話。

討論這句話該怎樣讀?為什么?

5、朗讀在勘測線路中的行動。

三、教學第5、6自然段

1、聽課文第5、6自然段的錄音。

2、概括每個自然段的小標題。

3、根據(jù)課文內容,完成2分冊p42第7題(1)。

交流反饋:

a、哪個是居庸關?哪個是八達嶺?你是怎樣知道的?

b、討論同學們畫的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示意圖對不對?

c、觀看開鑿居庸關隧道的課件。

d、請一位同學講解他所畫開鑿八達嶺隧道的示意圖。

出示投影,校對更正。

a、觀看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爬坡的課件

b、學生校對,更正自己的示意圖

c、用鉛筆作火車,演示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爬坡的過程

5、你認為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課文的第3段。下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討論學習為什么說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第四段,指導學生用“周密、藐視”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學習第四段

1、自讀這一段。

2、討論:修筑鐵路的結果怎么樣?當初帝國主義者是怎樣藐視我們的?以什么給了他們一個有力的回擊?

3、現(xiàn)在,當初嘲笑我們的帝國主義者會怎樣想呢?

4、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三、小結課文

為什么說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四、課堂延伸

在的塑像前,假如你是一個來中國旅游的外賓,當你看到留下的偉大工程,會說些什么呢?

五、指導造句

用“周到、藐視”造句。

六、課堂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6、7兩題。

附板書:

20、詹天佑

杰出愛國

毅阻撓要挾嘲笑

然高山深澗懸崖峭壁

接回

受 勘測線路擊

任 開鑿隧道提前竣工

務 設計線路

六年級詹天佑教案篇5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fā)熱愛祖國、培養(yǎng)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它們的含義。

3、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華和愛國精神,同時在他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啟迪。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動手實驗的能力。

5、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訓練思維,發(fā)展語言。

課前準備:

1、師生搜集關于詹天佑的相關資料。

2、準備好多種做開鑿隧道實驗材料。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課文是以什么來命題的?我們還學過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題的課文?這些課文有什么特點?根據(jù)經(jīng)驗你猜想一下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促進新舊知識聯(lián)系,滲透命題方法,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2、指讀課文,結合正音,檢查字詞情況。交流自學情況,把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講給同位聽。

3、交流課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關資料。

(溝通課內外聯(lián)系,豐富知識積累,幫助理解人物及課文內容)

二、抓住主線,理清脈絡。

1、思考:你認為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展開的?文章圍繞這句話安排了什么內容?

2、討論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層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綱挈領,摒棄繁瑣分析,強調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三、突出主線,引發(fā)探究。

1、通過學習,你認為詹天佑是個怎樣的人?

2、自由交流,簡要陳述。

(根據(jù)課文內容,尊重學生個性體驗,為分組探究設下伏筆。)

四、分組合作,問題探究。

1、教師在合作前提出明確要求。

(1)要抓住具體事例,結合自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說明自己的問題。

(2)組內成員應明確分工,有組織,有秩序,確保合作高效。

(3)可按教師提供的問題進行研究或自行設計問題。

例:

a、在( )的情況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測線路遇到困難時的表現(xiàn),仔細體會。

c、把“開鑿隧道”和“設計線路”兩部分用畫圖或實驗的方法來說明。

(對學生分組合作提出明確要求和建議,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備選的思考題目,可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五、匯報交流,深悟感情。

1、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匯報,并與其他學生一起,針對該組的學習收獲,給予補充,評價。在此環(huán)節(jié)中,不硬性規(guī)定內容,學生暢所欲言。如:“詹天佑是個杰出的人”,“詹天佑是個愛國的人”“詹天佑是個一絲不茍的人”……都可以。只要學生夠結合文中的事例,詞句,進行流暢的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長短不限。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討論場”“表現(xiàn)場”。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匯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感情升華,促進積累。)

六、創(chuàng)意表達,拓展思維。

教師激情引發(fā):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國上下歡欣鼓舞。詹天佑無愧是中華人民的優(yōu)秀子孫,他沒有辜負全中人民的期望,用鐵一樣的事實,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一個響亮的耳光。

1、請你放開思路為這條鐵路起一個更有意義的名字,并說說理由。

2、想像一下當時當?shù)氐闹袊賳T、普通百姓、外賓、帝國主義者,他們在聽到京張鐵路竣工的消息后,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

(深入挖掘文章內容,創(chuàng)設新的學習情境,加深了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學生在充滿創(chuàng)意與激情的表現(xiàn)里,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

六年級詹天佑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人物的名字為題,記敘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展現(xiàn)了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的崇高形象。

全文分為四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接著,通過2、3小節(jié)對詹天佑接受任務時的背景介紹,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重大意義;4—6小節(jié)按照工程進展的順序,選取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三個內容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最后,寫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對詹天佑的懷念,點明事件的意義──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藐視和嘲笑。

二、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掌握“庸、藐、蔑、毅”等字的音、形;理解“要挾、毅然”等詞語的意思。

2、學習根據(jù)課文的線索和找重點句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3、從具體事例中體會感受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杰出才能。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文中對人物言行的描寫感悟人物當時的心理感受。

三、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自讀課文,自主識字、解詞、默詞,了解課文內容。

教師:1、深入解讀文本:查閱修筑京張鐵路的背景資料、詹天佑的為人、事跡及成就。

2、設計配套的課件:教學課件、人字形演示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初識人物。

1、默寫“要挾、嘲笑、毅然、有力回擊”等詞語,正音,解詞。

2、從板書出發(fā),結合課文的相關內容,揭示課題。

板書:詹天佑(工程師)

(二)整體感知,梳理脈絡。

1、交流作者描寫詹天佑這個人物時,所選取的材料,并概括內容。

2、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或小節(jié)的開頭進行有效概括。

板書:勘測線路

開鑿隧道

設計“人”字形線路

3、引出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關注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1、指導品讀1、2小節(jié),了解詹天佑接受任務的背景,體會其愛國心和民族責任心:

(1)借助板書,體會“毅然”一詞的本意及在文中的意思。

(2)找到“毅然”一詞所在的句子,了解詹天佑在怎樣的情況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

(3)借助課文的1、2兩個小節(jié),了解詹天佑遭遇的困難和嘲笑,體會這“毅然”背后的不易和決心。困難一:地勢險峻

①簡介“京張鐵路”得名緣由。

②從“艱巨”一詞出發(fā),體會修筑鐵路的艱難。

困難二:帝國主義的要挾與嘲笑

①由“要挾”一詞的本意出發(fā),結合課文的相關內容說清帝國主義以什么為要挾,目的何在? ②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帝國主義“嘲笑”背后的含義。

③用上“要挾、嘲笑、毅然”等詞,簡要說說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這個任務的,重點體會詹天佑在接受任務時的內心感受。

④總結:心理活動往往能通過人物的言行得以體現(xiàn),這樣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是隱形的,需要我們認真體會,還有一種心理活動的描寫為直接描寫。

2、學習4—6小節(jié),了解詹天佑修筑鐵路的具體事例,重點體會其在修筑鐵路時所表現(xiàn)出的杰出才能:學習第四小節(jié):以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為切入點,體會詹天佑在勘測路線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絲不茍,以身作則的工作態(tài)度。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詹天佑和他的同事們頂著巨大的壓力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期間攻克了無數(shù)道技術難關,克服了眾多意料中乃至意料外的困難,終于以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的驚人速度完成了這條由中國人自行參與設計的京張鐵路。又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2、聯(lián)系上下文,以“這條鐵路的成功修筑也向世人宣告……”為開頭練習說話,體會詹天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及杰出的專業(yè)技能。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就是通過這些材料來體現(xiàn)詹天佑的愛國和杰出。

5、布置作業(yè):運用板書上的四個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