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的模板精選6篇

時間:2022-10-30 作者:dopmitopy 備課教案

制定教案是為了更好的將知識傳播給學生們,在寫教案的時候,需要遵守考慮變化性原則,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美術教案的模板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

美術教案的模板精選6篇

美術教案的模板篇1

活動背景:

在之前的美術課堂中我們已經上過很多次剪貼畫的美術課程了,可是這次的剪貼畫應該會讓幼兒更加感興趣,畢竟,這次我們要剪的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動物——老虎,這大大增加了幼兒對于課堂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并運用對折剪、重疊剪的方法進行剪紙粘貼,表現老虎的主要特征。

2、通過對重點剪紙部分的練習,探索并學習對折剪、重疊剪的方法。

3、對剪紙活動有興趣,體驗剪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畫紙、彩筆、鉛筆、各色彩紙、剪刀、膠水、棉簽。

2、卡通老虎圖片。

3、對稱圖形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歌曲《兩只老虎》。

二、感受活動

1、提問:老虎長的什么樣啊?

2、出示《老虎》圖片,幼兒探索老虎各部位名稱及特點。(老虎是對稱的)

3、介紹其他對稱圖形。

三、示范活動

1、幼兒探索老虎頭、身體、耳朵、四條腿的對稱剪法。

2、老師示范老虎頭、身體的對稱剪法。

3、老師示范耳朵、四條腿的重疊剪法,尾巴的剪法。

4、老師示范王字的寫法。

5、將老虎各部位的畫法畫到黑板上,邊畫邊講解。

四、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對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幼兒,教師重點輔導,可以幫助幼兒先畫上輪廓線。

五、創(chuàng)造活動

在粘貼完老虎后,用彩筆添畫老虎眼睛、鼻子、嘴、王字、胡須、身上的花紋以及背景。

六、活動延伸

剪紙《獅子》。

幼兒園美術教案老虎,老虎是百獸之王,幼兒們都很喜歡這種強大的動物,但是童話世界的老虎都是擬人化了的,可能幼兒對于老虎并不那么熟悉,通過繪畫教案可以很好的讓幼兒了解老虎。

美術教案的模板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二冊的第1課,旨在放松學生心情,讓學生感受藝術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現象,也是孩子們喜歡的自然景觀。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們回憶下雪的情景,表述感受,用繪畫材料描繪雪景。

雪中場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動有趣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不同角度來描繪,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活躍的氣氛中作畫。

二、教學目標:

●通過對雪的回憶和描繪,嘗試用畫筆來描述生活景觀,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以繪畫、手工等多種形式來創(chuàng)作,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展學生多元的思維。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表述和繪制,自由地表現雪。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表現雪。四、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油畫棒、顏料、毛筆等繪畫工具,課前搜集的資料圖片。教師準備:大量雪的圖片資料、繪畫工具等。五、教學過程:1·組織教學。

"叫花不是花,美麗人人夸,花開不結果,遇熱它就化。"打一謎語,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入課題。

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氣上升到高空大氣層,遇冷凝成結晶狀,結晶體多了變重,然后下落,地面溫度較低,結晶體戊六邊形下落到地面,這就是雪。

3·觀看資料,結合回舊想像。(1)雪的外形;(2)雪的特點;(3)雪中情景。4·欣賞范畫。(1)創(chuàng)意是否新穎;

(2)構圖是否具有形式美熙;(3)色彩是否漂亮。5·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演示利用油畫棒的不溶性畫雪地。6·作品展示。

學生自我表述,同學相互提建議。7·課后拓展。保護環(huán)境,防止污染。

第2課水墨游戲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的美術教材中,學生較早地接觸了水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筆墨感受能力、激發(fā)學生水墨興趣等有著積極的意義。

通過水墨手段,認識線,用線去自由涂抹,嘗試造型,感受筆墨,在水墨空間里游戲和活動,是富有生命力的課程。樹立起學生的表現和嘗試意識,讓學生在水墨的線條、

塊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濃淡干濕和曲直粗細,抒發(fā)自己快樂和愉悅的心情。水墨課程的安排在美術學科中連續(xù)性強,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和興趣,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讓學生接觸并反復嘗試和體驗筆墨,使抽象化的線條富于情感,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和自由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建構意義。

二、教學目標:

●通過水墨活動,認識筆墨工具,了解筆墨意趣,培養(yǎng)對水墨活動的興趣。

●嘗試用線表達筆墨意趣,用筆和水墨表現濃淡干濕、粗細曲直的變化,抒發(fā)筆墨情感,培養(yǎng)審美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嘗試用筆和線條表現水墨情趣,自由抒發(fā)情感。

教學難點:大膽地運用筆墨;筆墨的表現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賦形,嘗試各種變化,表現一定的思想內容和情趣。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筆墨工具、筆墨范作若干,長飄帶幾根。學生準備:宣紙、毛筆、國畫顏色,筆洗等五、教學過程:

第l課時:

a·通過表演,讓學生初步感受線條的魅力。

a·學生(或教師)進行體操或是簡單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動飄帶,讓飄帶富有各種各樣的動態(tài)變化。

b·教師請學生注意觀看飄帶的動態(tài)和變化,惑受飄帶的曲線美和動態(tài)美。c·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飄帶飛舞起來,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d,討論,表述。

b·通過嘗試,初步感悟水墨的變化。

a.嘗試用毛筆和水墨表現飄帶飛舞起來的感覺。注意線條的流暢性和動態(tài)美。b·觀看自己隨意涂抹的線條,找出其中的水墨變化:在自己表達的線條中,是否有深淺、粗細等方面的變化?

c·想一想:這些變化有意思嗎?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利用水墨工具,還能涂抹出什么樣子的變化?

d·帶著這些問題,再次嘗試水墨游戲,盡情涂抹,盡力表達豐富的變化,表達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水墨線條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

(a)濃·談、干、濕。(b)粗、細、長、短。(c)斷、連、頓·挫。(d)??

c·交流活動。

互相比較一下,誰的水墨表達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

第2課時:

a·比較和欣賞。

a·將自己上節(jié)課涂抹的水墨游戲作品和書上的作品進行比較,看看各自的表達有什么不同。

b·欣賞書上的范作。感受并體會他們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c·了解水墨線條大師的作品和軼事。b·干尚侖水墨游戲的舌動和創(chuàng)作。

a.可以表現的內容:人物、動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東西,并不一定有具體的內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b,可以想好了再畫,也可以邊畫邊想,或者是先隨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進行添加。

c·嘗試筆墨游戲。

a.學生根據自己的構思,表現筆墨效果。大膽嘗武水墨的變化,有意識地運用各種技巧。

b·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各種方法,巡回指導。d·展示交流。

a.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的得意之處。b·相互欣賞評價。e·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的模板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jié),了解相關的重陽節(jié)知識。

2.激發(fā)幼兒對老人的崇敬,表達對老人的關愛

3.培養(yǎng)孩子從小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

4.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幼兒通過搜集資料了解重陽節(jié)的相關知識

2、選出十名幼兒列隊歡迎入園老人

3、在本班老師的指導下制作小禮品

4、老人自備開口上衣和鞋子一雙

5、糖果若干幼兒園重陽節(jié)

活動過程:

1、幼兒列隊歡迎入園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來園時列隊幼兒邊念兒謠邊打節(jié)拍)"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jié)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jié)日問個好。"

2、老人進入活動室后由教師提前安排好的幼兒為爺爺奶奶搬椅子請老人入座。

3、幼兒為老人表演節(jié)目

4、請老人與幼兒一起看段視頻(1)請老人談談自己的感受;(2)請幼兒說說聽了爺爺奶奶的話我們小朋友今后該怎么做?

5、任選十名幼兒幼兒剝糖給老人吃并送上親吻

6、互動游戲:每位爺爺奶奶身邊放一個置物袋,請幼兒幫爺爺奶奶穿衣穿鞋。

7、幼兒給老人送上小禮品(音樂-愛的奉獻)結束活動:

全體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學反思:

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yōu)樽约汉⒆拥某砷L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美術教案的模板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說出風箏的不同形態(tài)。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地畫出形狀不同的風箏。

3、風箏的兩邊圖形要對稱。

4、認讀漢字:骨架、左右對稱 。

活動準備:

各種形態(tài)的風箏 活動前組織幼兒放風箏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風箏,說出風箏的不同形態(tài)。

師:小朋友,這兩天你們都在放風箏,請你說說看,你見過什么樣子的風箏?

二、討論風箏的共同點,認讀漢字:骨架、左右對稱。

師:這些風箏形狀雖然不同,但是它們卻有許多相同的地方,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教室里的風箏,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幼兒每說出一個特點,教師及時出現相應的漢字。)

三、分析風箏的圖案和色彩。

師:小朋友真能干,發(fā)現了風箏許多相同的地方,有骨架,有一根長長的線,風箏的身體左右對稱,有的風箏上的圖案也左右對稱,還有飄帶(教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漢字)。那你最喜歡哪只風箏?請你上來說一說。

師:現在請小朋友分組,去看看你喜歡的風箏有哪幾種顏色,有哪些圖案,相互之間說一說,然后再告訴老師,好嗎?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也來設計風箏,你們愿意嗎?在畫的時候要注意風箏的兩邊要對稱,把你喜歡的圖案、花紋和色彩都用上去,也可以模仿這些圖案和顏色,你們會嗎?畫完了我請小朋友把你的風箏剪下來,貼到這幅圖的天空中,剪的時候邊上要留些白紙,這樣風箏才好看。好,開始吧。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五、評價幼兒作品:

師:今天小朋友畫出了自己設計了許多漂亮的風箏,你們看,這些小朋友放著你們設計的風箏,多開心呀!他們說:中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顏色涂得很均勻,色彩搭配得也很好,圖案設計得更漂亮,小朋友,你們開心嗎?那我們也去放風箏吧。

美術教案的模板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用三角形和正方形拼畫出房子的輪廓。

2.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

師:寶寶,你們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這些房子好看嗎?他們一樣嗎?哪里是不一樣的呢?

師總結:這些房子的形狀、顏色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圓圓的屋頂,有的是方方的屋頂,也有的是三角形一樣的頂。這些房子的顏色也很漂亮,有紅的,有黃色的。

二、教師示范畫

1.教師出示示范畫

師:看,丁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座好看的房子。寶貝們,誰來說一說,我的這座房子是由哪兩個圖形組成的呀?誰的小眼睛最亮呢?

師總結:對的,丁老師帶來的這座房子是由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的。

2.教師示范畫。(三角形和正方形要緊緊靠著,他們是好朋友哦?。?/p>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三角形和正方形我們之前都有學習過,所以孩子在繪畫上沒有很大的懸殊。但是小班孩子的小肌肉還沒有發(fā)展的很好,所以直線還不能畫的很直。特別是房子的身體,都是下面很大的。所以在繪畫直線上還需要加強練習。總體來說,孩子們畫的房子都有一定的模樣所在了。

美術教案的模板篇6

1、 教學目標:

(1)根據學生家庭生活中的相關經驗,以藝術化的方式再現家庭勞動生活的情境,親身體驗父母做家務的辛勤,感受勞動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2) 鼓勵學生自主、大膽地選擇多種材料,嘗試從色、形等方面制作“創(chuàng)意美食”,提高學生剪、貼、粘、搓、捏等手工技能。

(3)使學生充分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享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 教學重點、難點:

觀察、發(fā)現食物的造型和色彩,感知生活、勞動中的美感;自選身邊的材料制作“美食”,突出造型表現和色彩搭配。

3、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圖片,有關家庭勞動生活的歌曲。美術工具:剪刀、彩筆、雙面膠、橡皮泥;廢舊材料:海綿、泡沫、卡紙、包裝袋、彩帶、大小紙盤、樹葉等。

(一)課程導入(3分鐘)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堂

課前,播放相關歌曲渲染課堂氣氛,如《勞動最光榮》等。

并利用多媒體滾動播放三組時尚創(chuàng)意圖趣(花朵小人、樹葉玩意兒、蔬菜版世界名畫)

?設計意圖】從視聽雙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三組趣圖醞釀了濃厚的手工藝術制作氛圍。

2、教師點名,確認學生出勤情況,檢查學生材料準備情況。

?設計意圖】確保學生安全到位,暗示學生準備上課,檢查學生材料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準備材料的好習慣。

(二)教授新課(10分鐘)

1、巧設提問,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要通過每個同學自己的勞動制作出有創(chuàng)意的美食。先請同學們談談在家中都是誰做菜?做的怎么樣?(引導從色澤和造型上回憶評價)同學們有沒有幫忙呢?

學生回答

師總結:同學們在家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2、感知欣賞,豐富視覺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幾道菜做的怎么樣?

板書設計:色彩 (搭配)

造型(幾何造型、象形造型)

裝盤(盤子的形狀、盤邊點綴)

提問學生

?設計意圖】美食圖片欣賞,出示各種各樣的美食圖片,鮮艷的色澤和各具創(chuàng)意的美食豐富學生的視覺體驗,進一步感知探索其色彩和造型上的特點。探索發(fā)現美食的色澤和造型以及盤子的點綴裝飾,結合板書設計讓學生印象深刻。

3、范例講解,激發(fā)興趣

引導方向:

1)要做面食還是盤菜還是小吃?

2)主料用什么材料,用何種造型放法?

3)配料用哪些材料,用什么造型方法?

4)總體采用怎樣的拼擺方法?

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圖片吧。

?設計意圖】帶著問題欣賞范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準備的美術工具和搜集的廢舊材料?進而激發(fā)學生動手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三)課堂練習(20分鐘)

師:那我們今天所準備的材料能做出怎樣的“美食”呢?大家都有什么創(chuàng)意?動手做一做吧?

溫馨提示:注意色彩的搭配、美食的造型以及盤邊的裝飾

分組進行“創(chuàng)意美食大比拼,讓我露一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盤創(chuàng)意美食。制作完后進行美食宴席共分享,給自己的創(chuàng)意美食取名并寫上推薦享用的理由。最后將作品拍照課后在學習欄展示。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主、大膽地選擇多種材料,嘗試從色、形等方面制作“創(chuàng)意美食”,提高學生剪、貼、粘、搓、捏等手工技能。

(四)評價總結(7分鐘)

多元評價,拓展延伸

新課程標準的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改進教師的教法,促進藝術課程不斷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作品的評價,我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各小組進行自評(從小組合作情況與本組的作品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進行自評);然后全班同學互評(從作品材料的選擇、色彩的搭配以及美食的造型進行評價);最后教師進行總體評價(多采用鼓勵性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出色的“小廚師們”,我們的課堂到這要結束了,大家是不是還意猶未盡呢,回家展示下你的廚藝吧。

?設計意圖】從課堂的手工制作延伸到家庭真實的勞動,讓學生將藝術的成功與喜悅感延伸到真實的家庭勞動中去,在生活中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