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規(guī)范,教案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起著很大的作用,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例4以及練習。
教學目標:
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么,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 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重點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后和東、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而且可以通過第幾行、第幾列確定物體的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并能夠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2、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學會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理解物體在中心點的哪個方位和偏角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游戲:找找我在哪?
游戲說明:在全班同學的座位上,編好行和列,根據老師指定同學的位置,說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獲勝。
師:請根據老師指的同學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幾行和第幾列。請根據老師報的行和列快速確定同學,并說出他的名字。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用游戲的形式,以小組競爭的方式復習根據行、列兩個條件確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小結
師:怎樣才能快速地確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訴你們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確定的位置嗎?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創(chuàng)設
一提到位置與方向,老師就想起一個人來,他就是炮兵小王,小王在炮兵連里開炮技術算是的一個,但就是判斷不好目標的位置與方向。咱們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嗎?
這就是小王演習的炮兵陣地。(出示地圖)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來找一找他的訓練目標……(出示目標1)
讓小王先開幾炮咱們看看。(開炮4下不準)
(畫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幫幫我,告訴我目標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發(fā)百中的?!?/p>
看得出來,小王真的挺苦惱,那咱們同學愿意幫助他嗎?
那就請同學們來當小王的陣地觀察員怎么樣?
(二)角度確定方向
誰能告訴小王目標1的位置在哪里?
(學生可能會說出在東面,在北面,或者在東和北中間等等。)
你是根據什么說出目標1的位置的?(引導學生復習看地圖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剛才同學們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們所說的方向開炮,能擊中目標嗎?
軍事上對目標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學們可要準確地向王叔叔匯報呀!
在以前的學習中提示方向時我們經常會畫一個方向軸。那你們覺得今天這個方向軸應該畫在哪比較合適呢?
也就是畫在我們的大炮的位置上。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分辨它們的方向,可以標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條件夠了嗎?
你認為我還要提供什么?
(引導說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東偏北方向,或北偏東方向,并說出偏多少度。(板書:方向)。
兩種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們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呢?
(強調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個方向.)
(三)距離確定位置
可以了嗎?現在可以告訴小王了嗎?開不開炮?
a.開(打不準,或遠或近)
b. 不開,那你還要告訴他什么?
(引導說出距離)
怎樣確定目標1的距離呢?
你從哪里發(fā)現了秘密?
(觀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這樣的幾段)(板書:距離)
那么目標1到大炮的距離是多少米呢?
(四)總結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現在我們把勘察的數據報告給小王。
誰來報告?
既然是在訓練陣地,我們就要像部隊軍人一樣,提出報告形式。
(報告,目標1在大炮的北偏東40度方向,1200米處。)
還可以怎么報告。(角度的另外一種)
準備開炮,你們認為小王能打中嗎?
下面是見證奇跡的時候了。(課件演示:擊中目標)
這小王還真有兩下子。當然這也和咱們同學報告的準確數據是分不開的。
像這樣,把一個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來,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離,觀測點)
小結:我們具備了觀測點,同時利用角度來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離表示它所處的位置,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一個物體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來。
三、鞏固練習
還想不想再試試?(出示目標2、3、4)
1、先觀察目標2。(有準確的角度和明確的距離)
(說到角度時做偏離動作)
向王叔叔匯報目標2的準確位置。
課件演示:擊中目標。
2、再觀察目標3,缺距離。
依照前面的報告形式,向王叔叔匯報目標3的位置。
為什么不能一下子匯報成功?
學生測量,得出數據,然后匯報。
答案填在小卷1題
目標3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打目標3(課件演示)
3、最后觀察目標4(缺角度)
這次能不能一下子匯報成功?
學生測量,得出數據,匯報。
答案填在小卷2題。
目標4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正確答案是42度,教育學生量角度時要認真,不能單純地依賴感覺。
4、打目標4(課件)
匯報完成后,然后打目標4,(打不到位置,出示對話,“對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請考慮移炮到目標2?!?
我們該怎么走,誰能給我們描述一下路線?
現在大炮移到了目標2,請問我們現在開炮,可以嗎?
(學生提出質疑,重新勘測方向)
得出結論:觀測點發(fā)生變化,需要重新勘測數據。
在小卷上完成第3題,測出目標4在目標2的方向。
匯報,開炮。
四、總結提高
1、課件演示:空炮,提示:沒有炮彈了,請去彈藥庫取炮彈。(出示有關彈藥庫位置的數據)
你們能告訴王叔叔去彈藥庫怎么走嗎?
2、我們不能這樣總幫助王叔叔確定位置呀!古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嗎?
誰能告訴他該怎么樣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與方向呢?
3、再次強調先確定觀測點,再根據角度確定方向,最后根據距離確定位置。
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9、20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并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共同探討
教、學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學生: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fā)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tài)。
2.導入新課
現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臺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到確定位置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教學題例1
1. 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fā)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體位置。
3.組織計算。
師:現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體位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體會在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價值和魅力。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
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⑵投影展示,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標出名稱。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一)
確定觀測點
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位置
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篇5
?位置與方向》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中新增加的重要內容。在一年級上冊時,學生已經認識了上、下、左、右、前、后,并能通過第幾行、第幾列確定物體的位置。三年級上冊學生學習了用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本單元是在學生第一學段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位置(即極坐標的思想),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fā)展空間觀念。六年級時還將學習用“坐標系”(即“數對”)確定物體位置。
一、教學內容:
1、本單元共安排了4個方面的內容,有4個例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三、總體印象:
1.內容有一定難度,但新穎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
老師們看見這一單元,很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剛教學這一單元時,我們也有點覺得無從下手,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我們組里進行了很多的研討。教完之后,覺得這個單元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例3、例4:《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和《描述、繪制簡單路線圖》難度比前兩個例題更大。但學生學習時是非常有興趣的。
本單元以“定向運動”引入,到底什么是“定向運動”,我們老師可能也還不太了解,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定向運動是一項健康的戶外運動,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進行。一般參賽的有幾個隊,各隊由組織者配給指北針、定向地圖。圖上標有要到的檢查點。哪個隊以最短的時間依次到訪所有的檢查點為勝。在這個過程隊員要借助地圖和指北針,根據方向和距離來判斷要到的檢查點。到時請老師們多看一看教參,上面已經介紹得比較詳細了,也可以自己或學生再收集資料讓學生了解這項運動。這個運動已成為高考的一個加分項目。
2、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教材選取現實生活的素材,例如,“公園定向越野賽”、“看地圖說一說香港等各城市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與上海的相互位置關系”、“小偉上學怎么走”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知道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提供豐富、有趣味性的活動。
本單元的許多內容都是通過學生自己的充分探索實現的。教材設計了許多有趣并富有挑戰(zhàn)性的探索活動,如:在圖上標出某處位置、說一說自己與同學的相對位置、根據描述繪制路線圖、設計“小小動物園”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舉行真正的“定向運動”。
四、教學思考:
因為這個單元內容大家非常陌生,我就按課時跟大家作詳細交流:
?位置與方向》(一)
1、落實兩個知識點:“方向”與“距離”
(1)以“方向”確定位置。
學生在交流例1的結果時,可能會出現兩種答案:東偏北30°或北偏東60°,教師應告訴學生在生活中一般我們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例如,本例題中1號檢查點的方向,一般說成“東偏北30°”。同時,學生用量角器量角度的時候,也應該把零刻度對準“東”。較難的是從南、北這兩個方向說起的方向。如:南偏西20°,有些學生不知道應該把量角器怎么放。老師可以就這兩個方向進行強化訓練。另外,這里還要說明的是如:“東偏北45°”可以說成是“北偏東45°”,它們也可以稱為是“東北”方向。
(2)以“距離”確定位置。
某個地點的方向確定后,還不能確定這個地點的具體位置,還必須以“距離”多少來確定。“做一做”中,并沒有提供比例尺,要讓學生數一數400米里面包含幾小段,得出一小段代表100米,再以此確定其他地點的距離。學生較容易掌握。
?位置與方向》(二)
1、多種方式解決難點。
這節(jié)課的難點與上節(jié)課的難點是有聯(lián)系的,就是如何確定“東偏北”、“北偏東”之類的問題,不過一個是用量角器量、一個是畫。如果上節(jié)課學生已能正確描述方向,到這節(jié)課要用量角器畫出指定方向的指定角度還是有一定困難的,特別是中下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梢酝ㄟ^多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1)詳細講解
畫角度,必須先確定他要畫的地點是靠近哪個方向的,再把零刻度線對準這個方向,往另一個方向看。如:畫“北偏西30度”,量角器零刻度線要對準方向“北”(通常是離哪個方向夾角小的方向為基準。)再往“西”那邊看30度再確定地點。
(2)示范
要由老師和同學進行正確的示范。
(3)對比
學生的錯誤主要是“北偏西”、“西偏北”搞錯,要多進行類似的對比。
(4)多次練習
學生要進行多次的嘗試、糾正才能正確、熟練地畫圖。
2、關于“比例尺”
例題圖中出現了“比例尺”,一個小線段代表50米。這里并沒有正式進行比例尺的教學。但我們也要用“單位長度”讓學生理解,并要求學生在畫圖時,要一段一段地畫出距離,讓別人看得更清楚。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好笑的錯誤,學生不知道從具體地點的中心點量起,而從地點的外沿量起,造成距離上的較大誤差,老師們上課提一下學生就會知道了。
?位置與方向》(三)
教學這節(jié)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確定以“誰”為中心。
明確“()在()的()方向”,是以“在”后面的那個地點為中心。如果“中心”沒找準,肯定是錯的。這是這節(jié)課的關鍵點。
2、注意方向的“相對性”。
說兩個物體的相對位置時,方向是有相對性的。相對位置方向相反就不會錯了。如圖:
如果前者是“東偏南”那么后者要說的就是“西偏北”?!皷|”和“西”相對,“南”和“北”相對。當然,這要由學生在多次的嘗試后自己發(fā)現規(guī)律,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這個例題的角度45度比較特殊,方向可以有兩種說法,最好把角度變一變。
?位置與方向》(四)
教學時要注意三點:
1、中心的確定。
中心的確定還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所在。本節(jié)課的中心確定要向讓學生明確:從哪個地點出發(fā)就是以哪個地點為中心,在行進的過程中,中心是不斷變化的。學生較易與第三節(jié)課學習的確定中心方法搞混,如“學校在商場的()方向”與“從學校到商場”中心是不一樣的。
2、求“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是個難點?,F在教材上的例題已去掉了第2小題,但練習里還出現了差不多的題,因此還是要大家注意一下:求速度學生易把總路程除以3個賽段,應該是把總路程除以時間的總和。這題錯得非常多,甚至到期末時都還有人錯。
3、畫圖
學生自己畫線路圖時,容易忘記標出單位長度代表多少(即“比例尺”),哪個方向是“北”也應標出。標出角度和實際距離。另外,起點的確定也較重要,如果起點位置確定不合理,有時會畫到紙外去沒辦法畫。應引起注意!畫圖這塊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難的,教師可適當進行補充。
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篇6
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的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2、使學生熟悉的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重點難點:
認識8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說一說你認識的8個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畫出一個標有8個方向的方向示意圖,比一比,誰畫得準!
3、老師說方位,學生指出來。
二、綜合練習
完成11頁第3題、11頁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12頁的第5題、同桌合作完成12頁第6題。
三、總結
這一單元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對你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用處呢?還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重點難點:
1、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準備:
座次表、課件、方格紙、地圖紙等。
教學過程:
1、先玩尋寶的游戲,l學生將“禮物”藏在同學的課桌里,老師來找,同學提供正確的信息,但不能說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實就是要求學生說“第幾組第幾排”,孕伏確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師藏禮物,兩個同學比賽“尋寶”,找到禮物后,說說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強調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用兩個數字:第幾組、第幾排。
2、讓學生介紹班長、學習委員、數學課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讓學生把自己的姓名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出示坐標圖,告訴學生: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問:
1)在這個表格中,橫線、豎線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學生上臺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3)學生嘗試著在方格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數對學習
1)你能否簡要的用數字來表示你的位
置?老師適時裝糊涂:這里的逗號表示什么?那括號又表示什么呢?你們能給這組數字取個名字嗎?
6、鞏固練習
1)在方格紙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說出數對。
2)把地圖填寫完整
6、游戲:尋找秘密點。游戲激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1)采用采訪的形式
2)學生完成座次表
3)思考并回答,學生相互補充
a:學生口答
b:學生上講臺展示作品,并說出理由
c:學生嘗試完成
d: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出理由。
e:師生示范,然后生生示范,最后小組游戲。
通過對表格的分析,讓學生理解這種表示方法,并能正確的找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解數對表示法。
第2課時:確定位置(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重點難點:
1、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準備:
小方向盤紙、小猴紙片、小鹿紙片、小熊貓紙片
教學過程:
1、探究新知
1)學生看圖,收取有用信息。
2)學生用工具測量它們的方向。
3)把學生獲取的信息綜合起來。
2、出示情境圖:
你有什么辦法確定大鳴山在大本營的什么方向?
3、完成“試一試”中的第一題。
1)師生按要求共同演示。
2)同桌互相擺、說。
3)全班交流。
4、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5、完成“練一練”的第一題:
1)同桌互相討論。
2)意見反饋,相互補充。
學生動手測量
小組交流討
學生自己演示,逐步體驗。通過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讓學生明白確定某一物體的具體位置,僅靠單一的方向和距離是不夠的,只有當著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從具體到抽象便于學生的理解。
使學生體會兩物體的方向是相對的。
理解到運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6、課堂小結。
7、作業(yè)布置:練一練的第二題。學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