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與沫教案8篇

時間:2023-10-14 作者:betray 備課教案

教案的靈活性使教師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調整,教案的編寫需要根據(jù)學科的特點進行調整,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沙與沫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沙與沫教案8篇

沙與沫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冬天不怕寒冷,堅持鍛煉的態(tài)度。

2、認識冬季不同的保暖衣物,知道冬季衣物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

3、理解“厚厚的”、“毛絨絨”、“暖和”等詞語。

重難點分析:

重點:認識冬季不同的保暖衣物。

難點:理解“厚厚的”、“毛絨絨”、“暖和”等詞語。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布置“小熊服裝店”

2、棉衣、厚毛衣、呢外套、羽絨服、棉鞋、手套、圍巾、帽子及夏天的裙子、短褲、t恤等。

3、娃娃圖片(小男孩、小女孩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維尼開了一家服裝店,里面的服裝可多啦!有夏天的衣服,也有冬天的衣服,你想去看看嗎?不過啊,老師還得請你仔細逛,看一看,哪些衣服是冬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好了,我們出發(fā)吧

二、展??

1、參觀小熊服裝店,引導幼兒感知冬夏季服裝的不同

⑴服裝店里的服裝還真不少呢,快來看看,都有哪些衣服???(讓幼兒大膽、自由說,老師給予指導)

摸一摸這件毛衣,什么感覺的;再摸摸這一件短上衣,又是什么感覺的啊,這兩件衣服厚薄一樣嗎?哪件厚哪件薄呢?哦,這是件冬天穿的棉衣啊,那你快穿上看看,是什么感覺的,暖和嗎?再穿上這件薄風衣,你覺得暖和嗎?(通過感知、對比后引導幼兒說出“厚厚的”、“毛絨絨”、“暖和”等詞語。)

服裝店里除了衣服,還有什么?。窟@些帽子圍巾和鞋子是一個季節(jié)穿戴的嗎?

小熊店里的衣服可真不少,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⑵教師小結:夏天的衣服很薄,基本都是布做的,穿上后很涼快很透氣;冬天的衣服很厚,有毛線的、棉的還有羽絨的,穿上很暖和。

2、出示娃娃圖片,請幼兒幫娃娃選衣服

快看,丁丁和依依也來逛商店了,可是,他們不知道選什么衣服好,誰愿意幫他們選一選?(引導幼兒根據(jù)冬天的氣候特征為丁丁和依依選衣服)

教師小結:冬天應該給娃娃選擇暖和的、厚的衣服,比如帽子、圍巾、手套、厚毛衣和羽絨服等,這樣才能抵御寒冷,娃娃打扮的暖和又漂亮了。

3、游戲:《服裝分類》

小熊服裝店的衣服很多,可是剛才我們在參觀的時候都把衣服弄亂了,下次可不能這樣了,應該把衣服放回原處。這樣吧,我們一起幫小熊把服裝分類放好。我們把夏天的衣服放到紅色的貨架上,冬天的衣服放到黃色的貨架上,請小朋友們上來幫小熊整理一下。(提醒幼兒注意按季節(jié)分類,不要擁擠)

4、滲透簡單的冬季保健常識

冬天可冷了,所以好多小朋友都不愿意到戶外活動,只想呆在暖和的房間里,可是這樣很容易生病哦。我們要做不怕寒冷的小寶貝,堅持戶外鍛煉,堅持每天來幼兒園,一起做健康寶寶,好不好?

三、結束

那我們就從實際行動開始!來,孩子們,穿上外套我們要出去戶外活動了。

沙與沫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按主題嘗試運用已有的建構經(jīng)驗構造恐龍。鞏固幼兒粘合、拼接結構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相互幫助,互相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有關“恐龍”課件。

2、積木,膠粒、恐龍、雪花片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提出主題,幼兒構思建構內容。

1、出示恐龍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恐龍身體各部分特征。

2、引導幼兒討論恐龍用什么材料建構。

二、幼兒分組建構,教師觀察指導,啟發(fā)幼兒用各種材料及膠粒建構恐龍,建議與同伴合作。

三、幼兒搭建結束,組織幼兒欣賞恐龍,分享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并提出下一次建構的要求。

活動反思:

本月開展的主題是動物我們的朋友,動物是幼兒成長中的親密伙伴,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幾乎總是聽著動物的故事、抱著毛茸茸的動物玩具、看著各種動物卡片和圖書,和動物朋友們一起成長。對于恐龍,孩子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孩子們對恐龍既熟悉又陌生。當我提出游戲主題時,幼兒非常興奮!為了讓幼兒對恐龍的外形特征有較深刻的了解。活動前我收集了各種各樣恐龍的圖片,制作成課件。

活動開始我先通過課件引導孩子觀察恐龍的外形特征,再引導孩子看恐龍的視頻了解恐龍的生活形式,讓孩子了解恐龍的相關信息后,啟發(fā)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由結伴建構恐龍。孩子們立刻積極投入到搭建中。他們搭建的恐龍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選用材料也不同。有的幼兒將拼好的恐龍兩兩對峙怒吼,說是準備搏斗。我覺得幼兒第一次搭建,能有這樣的成效已經(jīng)很棒了!不足之處:適合搭建恐龍的材料還不夠豐富,限制了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

沙與沫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火中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2.初步了解消防的小常識。

3.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教師事先帶領幼兒參觀消防隊,觀看消防知識展。

2.物質準備:消防滅火視頻。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消防滅火視頻,引出活動內容。

師:剛才你們看到什么?為什么會發(fā)生火災?

2.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討論在家、在園遇到火災脫離危險的方法。

(1)提問:如果遇到火災應該怎么辦?如果火很大,有很多濃煙,應該怎么做?

(2)小結:如果遇到火災,應該迅速離開著火處并大聲呼救,撥打119報警,不能乘坐電梯等,如果貨很大,有很多濃煙,要用濕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下蹲彎腰,煙槍逃離火場。

3.引導幼兒交流:預防火災的方法。

小結:小朋友不玩火、不適宜燃放煙花爆竹、不亂動煤氣開關等。

4.開展消防演習活動,引導幼兒采用正確的方法有序的逃生。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并定期開展消防演習活動。

2.游戲活動:開展角色游戲"火警逃生",讓幼兒經(jīng)一部掌握自己的方法。

沙與沫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培養(yǎng)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能力目標

⑴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寫作方法。

⑵學習用列舉數(shù)字、舉例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⑶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3、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學習“垂直、捕獲、寬敞、傾斜、適應、比較、胎生、哺乳動物”等詞。

二、教學重點

學習并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難點

了解鯨的進化過程。

四、課前準備

.搜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下面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區(qū)舉行了規(guī)模盛大的魚類運動會。各式各樣的魚游到了指定的海峽,并順利通過了賽場大門。當鯨到達賽場大門中時,卻被蝦將軍擋在門外。鯨和蝦將軍發(fā)生了爭吵,蝦將軍說出了不準鯨參賽的理由,鯨覺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學們,你知道為什么嗎?相信學完了《鯨》這篇課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交流有關“鯨”的資料。

課前,老師請同學們通過讀書、看報、上網(wǎng)等途徑查閱有關“鯨”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告訴大家?(出示課件后,生生交流)

(三)指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是怎樣介紹鯨的,你們想知道嗎?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朗讀課文。老師給大家提幾點讀書的建議:

課件出示要求:

⑴把生字的字音讀準。

⑵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

⑶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⑷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獲或提出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學生自讀自悟,分組學習)

(四)學習第1自然段

讀了課文,你們說鯨大嗎?那么鯨到底有多大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課文吧。

1、速讀第1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

2、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⑴和大象比,比大象大得多。(出示課件:與大象比較)

⑵大的有16萬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出示課件)

大的有16萬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從這兩個數(shù)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是太大了!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shù)字嗎?

3、指讀有表示鯨很大數(shù)字的句子。然后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指讀。(一頭4萬多公斤重的鯨,17米長,一條舌頭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出示課件)

4、你還能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

⑴舉起手摸不到上腭。⑵四人在嘴里看書,很寬敞。(出示課件)

5、鯨真的很大!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五)學習第2自然段

師:鯨生活在海洋里,長得又像魚,許多人都叫它鯨魚。它是屬于魚類嗎?

1、自由讀第2自然段,畫出寫鯨是怎樣進化的語句。

2、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3、指名匯報,你是從哪兒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出示課件幫助體會)

(六)學習第3自然段

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說。(鯨分為兩類:須鯨,沒有牙齒;齒鯨,有鋒利的牙齒。)

(七)學習第4——7自然段

師: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

1、默讀第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吃食、呼吸、睡覺、生長)

2、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讀一讀,填好表后在小組內交流。

3、鯨在睡覺和生長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哪位同學愿意把你讀文后的體會說給大家聽聽?(請生回答)

(八)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重點,學習寫作方法。

1、學完了課文,我們已經(jīng)詳細了解了鯨各方面的特點,收獲實在不小。回頭再想想剛才老師講的那個故事,誰能說說蝦將軍不讓鯨參加比賽的原因是什么嗎?

2、作者為了讓我們能詳細地了解鯨的特點,在介紹鯨時采用了不少方法。你能說說哪些寫作方法值得你學習嗎?(生談體會)

(九)布置作業(yè)

1、根據(jù)課文的介紹,畫出鯨呼吸和睡覺時的樣子。

2、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22鯨

形態(tài):大重長

哺乳動物:形狀像魚

特須鯨

種類

點齒鯨

吃食

生活習性呼吸

睡覺

沙與沫教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幼兒都很喜歡手工教案,自己動手制作出來的東西能夠讓幼兒感受到滿足感,剪紙是幼兒樂此不疲,用簡單的材料幼兒從中體會到樂趣,既能發(fā)展幼兒動作協(xié)調性,又能發(fā)展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在從中體會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心靈手巧、動作協(xié)調的技巧,并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幼兒手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紙杯、安全剪刀、竹筷、牙簽、雙面膠、毛線。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

當你家里過新年的時候,你家門口會懸掛什么東西呢?

讓我們一起來制作紙杯燈籠吧!看看誰制作的最美、最好看吶!

2、老師指導幼兒制做燈籠

(1)分發(fā)制作材料;

(2)指導安全制做,小心使用剪刀、牙簽;

(3)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彩色卡紙粘貼在紙杯的外面作裝飾;

第二步:把在卡紙上畫好的耳朵、眼睛、鼻子、胡須和嘴巴,分別剪下來,然后貼在裝飾好的紙杯上;

第三步:在紙杯底部的中間用牙簽鉆一個小孔,穿上毛線,并在杯里將線頭打好結。將線的另一頭系在竹筷的一端,燈籠就做好了。

3、師生一起念兒歌:

小紙杯,

真好玩,

剪好圖形上面貼,

在鉆一個小小孔,

系好繩子成燈籠。

幼兒園做燈籠教案,燈籠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代表著吉利,喜慶的物品,也是我國獨有的物品,是中國文化中比較有象征意義的一種物品,做燈籠的課程主要是想要讓小朋友們更加了解中國文化。

沙與沫教案篇6

設計意圖:

1、幼兒午睡醒來,幫助幼兒活動手指,鍛煉幼兒小肌肉;

2、并為午點準備安靜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手指,喜歡有一雙能干的手。

2、促進小肌肉的發(fā)展

3、說兒歌配動作,使手口協(xié)調。

活動準備:

1.自制紙手指套若干、小紅花12朵;

2.了解手指游戲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手指:

1、師問: "小朋友一只手有幾個手指?""五個手指一樣嗎?"

2、比一比手指的長短、粗細。

3、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請小朋友記住手指的名字。讓幼兒指著手指記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4、出示手指套,每個幼兒一個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戲。教師說指名,幼兒將指套套在該指上,或幼兒任意自套自報指名。

5、請小朋友一起做學過的手指游戲。

二、引起說兒歌的興趣:

1、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種動作。教師演示兒歌中的手指動作。食指拇指碰碰,讓幼兒看看像什么動物的嘴,(小雞)。做食指中指并攏分開(像剪刀)。捏個拳頭敲敲(像榔頭)。做翹起拇指(是贊揚)。

2、幼兒模仿兒歌中的動作。

三、手指游戲:

1、教師邊做動作邊完整地念兒歌一遍。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逐漸配上相應的動作,達到手口協(xié)調。

3、給幼兒看手指游戲圖片,幫助幼兒掌握游戲。

附兒歌:

手指謠

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雞叫叫:

嘰,嘰,嘰!

食指中指并攏,

做把剪刀玩玩:

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捏,

做個鎯頭敲敲,

咚,咚,咚!

伸出拇指翹翹,

夸你戴上紅花:

好,好,好!

活動延伸:

1.把幼兒分成甲乙丙三組,先請全體小朋友再做一遍游戲;在進行分組活動如下:

甲: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雞叫叫:

嘰,嘰,嘰!

乙:食指中指并攏,

做把剪刀玩玩:

嚓,嚓,嚓!

丙: 五個手指捏捏,

做個鎯頭敲敲,

咚,咚,咚!

齊: 伸出拇指翹翹,

夸你戴上紅花:

好,好,好!

2、表揚幼兒學得快,做得棒。并獎勵幼兒小紅花。

3、請幼兒回家后表演給家人看,并要求幼兒早上醒來自己做一遍今天新學的手指游戲。

沙與沫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聞名中外""密密麻麻""陸續(xù)"的意思。

4,知道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

覺地愛鳥,護鳥。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受鳥島的美麗。

2, 在理解第三段每句話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朗讀,感悟探究各句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祖國的秀麗風光,對學生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1, 背誦課文,了解鳥島鳥多的特征。

2, 對學生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難點:

理解"聞名中外""密密麻麻""陸續(xù)"的意思。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爸爸媽媽帶你們旅游過哪些地方 (自由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她的名字叫"鳥島"(板書)

二,看題質疑:

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1,學生質疑

2,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近她。

三,初讀感知:

1,借助拼音讀一讀,要求: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次,讀不通的要多讀幾次,并標出自然段。

2,學生讀,教師指導。

3,檢查自讀(在讀的過程中,我看到有些同學遇到了麻煩,我們來幫幫他們,好嗎 )

4,出示詞語

因為 養(yǎng)育 人類 聞名中外

伸手 筑巢 陸續(xù) 密密麻麻

(圖片出示,形象直觀,利于學生閱讀,并能在朗讀中,進行重點指導)

a。指名讀 b。齊讀

四,細讀感悟:

1,讀完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鳥多)板書"多"

你是從哪段知道的 (2,3段)

2,從哪些詞可以體現(xiàn)出來呢

引導理解"一群一群","陸續(xù)"

3,指導朗讀:

4,鳥島最熱鬧,鳥最多的時候是在六月,在這個時候鳥島成了鳥的世界,你愿意再把第三段讀一下嗎

a、把你認為寫出熱鬧的詞語畫一畫,讀一讀。(各種各樣,密密麻麻,一個挨著一個……)

板書:鳥多,窩多,蛋多

b、出示圖片

島上的鳥兒千姿百態(tài),有的( ),有的( ),還有的( ),真逗人喜愛。

(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想象鳥兒的千姿百態(tài),圖片的展示,既出示了練習,又讓學生欣賞鳥島的特點,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c、指導朗讀

d、實景欣賞

(鳥島真實畫面的再現(xiàn),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片段欣賞,更加讓學生體會到鳥島獨特的美景,為理解課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這么美的地方,她在哪兒呢

理解"聞名中外"

指導朗讀第一段,讀出自豪的語氣。

6,美麗的鳥島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來觀賞,他們伸手就能捉到幼鳥,隨處都能拾到鳥蛋,可他們都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們知道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看來"鳥島"這個名字名符其實,之所以會吸引這么象樣兒鳥兒來這里筑巢安家,除了自然環(huán)境,還有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所以說我們美麗的家園要靠我們每一個人來愛護,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成為一個環(huán)保小公民,讓我們的祖國多出現(xiàn)像鳥島這樣美麗的地方。

沙與沫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練習同伴合作運動走,發(fā)展動作的靈敏度和協(xié)調能力。

2、知道螃蟹橫著走,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3、安全教育:提醒幼兒注意活動安全。

活動準備

1、球四個、場地。

2、音樂:一起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喚起有關螃蟹的已有經(jīng)驗。

螃蟹長得什么樣子?它是怎樣走路的?請幼兒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

2、鼓勵幼兒與同伴自由結合,探索學習螃蟹走路的樣子。

3、教師示范講解螃蟹走路的動作要領。

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或背靠背夾球,兩臂側平舉,兩手相握,模仿螃蟹橫著走。

4、幼兒自由結伴扮演螃蟹,教師或幼兒扮演狐貍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

螃蟹也可用夾子夾狐貍,阻止狐貍靠近。

5、教師小結:幼兒放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