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二教案6篇

時間:2022-11-11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不管我們寫的是什么樣的教案,都要先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與時俱進,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物理必修二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物理必修二教案6篇

物理必修二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曲線運動;

2、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樣確定的;

3、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重點:

1、什么是曲線運動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的確定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下邊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什么是直線運動?

2、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

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fā)生的是曲線運動,那么什么是曲線運動?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曲線運動

(1)幾種物體所做的運動

a:導彈所做的運動;汽車轉彎時所做的運動;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的運動;

b:歸納總結得到: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

(2)提問:上述運動和曲線運動除了軌跡不同外,還有什么區(qū)別呢?

(3)對比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和彎道上行駛的情況。

學生總結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

過渡: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情景:

a:在砂輪上磨刀具時,刀具與砂輪接觸處有火星沿砂輪的切線方向飛出;

b:撐開的帶著水的傘繞傘柄旋轉,傘面上的水滴沿傘邊各點所劃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

(2)分析總結得到: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個或兩個同時變化,就表示速度矢量發(fā)生了變化。

b:由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所以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過渡:那么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做曲線運動呢?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一個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的鋼珠,如果從旁給它施加一個側向力,它的運動方向就會改變,不斷給鋼珠施加側向力,或者在鋼珠運動的路線旁放一塊磁鐵,鋼珠就偏離原來的方向而做曲線運動。

(2)觀察完模擬實驗后,學生做實驗。

(3)分析歸納得到: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4)學生舉例說明:物體為什么做曲線運動。

(5)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當合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也在這條直線上,物體就做直線運動。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夾角,這時,合力就不但可以改變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變速度的方向,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三、鞏固訓練:

四、小結

1、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上。

3、當合外力f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夾角a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五、作業(yè):曲線運動 課后練習

物理必修二教案篇2

知識目標

1、知道渦流是如何產生的;

2、知道渦流對我們的不利和有利的兩個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標

通過分析事例,培養(yǎng)學生全面認識和對待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建議

本節(jié)是選學的內容,它又是一種特殊的電磁感應現象,在實際中有很多應用,比如:發(fā)電機、電動機和變壓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講,或者知道學生閱讀.什么是渦流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

渦流和自感一樣,也有利和弊兩個方面.教學中應該充分應用這些實例,培養(yǎng)學生全面認識和對待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設計方案

一、引入:引導學生觀察發(fā)電機、電動機和變壓器(可用事物或圖片)

提出問題:為什么它們的鐵芯都不是整塊金屬,而是由許多相互絕緣的薄硅鋼片疊合而成?

引導學生看書回答,從而引出渦流的概念:什么是渦流?

把塊狀金屬放在變化的磁場中,或者讓它在磁場中運動時,金屬塊內將產生感應電流,這種電流在金屬塊內自成閉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渦,因此叫做渦流.

整塊金屬的電阻很小,所以渦流常常很大.

(使學生明確:渦流是整塊導體發(fā)生的電磁感應現象,同樣遵守電磁感應定律.)

二、渦流在實際中的意義是什么?

⑴為什么電機和變壓器通常用相互絕緣的薄硅鋼片疊合而成,就可以減少渦流在造成的損失?

⑵利用渦流原理制成的冶煉金屬的高頻感應爐有什么優(yōu)點?

電學測量儀表如何利用渦流原理,方便觀察?

提出上述問題后,讓學生看書、討論回答

三、作業(yè):讓學生業(yè)余時間到物理實驗室觀察電度表如何利用渦流,寫出小文章進行闡述.

物理必修二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分解力的方法

2、學生會用作圖法求分力,并能根據作圖法說出力的分解在理論上是無限的

3、學生能結合實際需要對指定力進行分解,會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識計算分力的大小,能用作圖法分析分力的變化

4、學生能結合問題體會力的分解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力的分解是有用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按照實際情況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則分解指定的力成為本課的重點,而判定分力的方向則成為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課題引入

實驗演示,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兩個繩提起礦泉水瓶,一根繩也可以實現。復習合力分力概念,明確合成的規(guī)律。

問題引入:一個力提起重物,能否用兩個力來代替。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為后續(xù)學習活動提供時間保障。

(2)引導學生發(fā)現,在活動中發(fā)現規(guī)律

力的分解多樣性的活動設計

問題引導:請同學們畫兩個力,用來替代事先畫在投影片上的力。

學生活動:用彩筆把作圖分解。完成作圖后,將作圖利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到屏幕上。

教師引導:作圖是否正確?判斷依據是什么?(滿足平行四邊形定則)

教師疊加不同分組展示并追問:都正確嗎?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力的分解滿足平行四邊形、力的分解的不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

設計意圖:實驗器材常見,貼近生活。礦泉水瓶即便落地,破壞作用很小。通過活動,自然驅動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同時用定性分析替代定量計算,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分散。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定則

問題情境:某人向東行走了30m,又向北行走了40m,這個人的運動位移是多少?

學生活動:求解總位移,總結發(fā)現位移的合成也滿足平行四邊形定則。

師生總結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時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學生總結: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物理量均為矢量,滿足平行四邊形定則的運算法則。而標量只需按照算術法則進行相加。

教師引導: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簡化成三角形定則。通過在黑板上圖解的方法讓學生看出矢量求差的方法。

問題討論:電流強度是矢量還是標量?

設計意圖:矢量的核心要求是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分解或合成。是對早期矢量知識的升華,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滲透思想,需要學生在活動中加以體驗。矢量減法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物理必修二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造衛(wèi)星的有關知識,正確理解人造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時,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2.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萬有引力定律來推導第一宇宙速度,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我國在衛(wèi)星發(fā)射方面的情況,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2.感知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促使學生樹立獻身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第一宇宙速度的意義和求法.

2.人造衛(wèi)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1.近地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的區(qū)別.

2.衛(wèi)星的變軌問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宇宙航行

1.基本知識

(1)牛頓的“衛(wèi)星設想”

如圖所示,當物體的初速度足夠大時,它將會圍繞地球旋轉而不再落回地面,成為一顆繞地球轉動的人造衛(wèi)星.

(2)原理

一般情況下可認為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由地球對它的萬有引力提供,

(3)宇宙速度

(4)夢想成真

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

10月15日,我國航天員楊利偉踏入太空.

2.思考判斷

(1)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的速度可以是10 km/s.(×)

(2)在地面上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

(3)要發(fā)射一顆月球人造衛(wèi)星,在地面的發(fā)射速度應大于16.7 km/s.(×)

探究交流

我國于10月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試問這個探測器應大約以多大的速度從地球上發(fā)射

?提示】 火星探測器繞火星運動,脫離了地球的束縛,但沒有掙脫太陽的束縛,因此它的發(fā)射速度應在第二宇宙速度與第三宇宙速度之間,即11.2 km/s

二、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與計算

?問題導思】

1.第一宇宙速度有哪些意義?

2.如何計算第一宇宙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與環(huán)繞速度、發(fā)射速度有什么聯系?

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義

又叫環(huán)繞速度,是人造衛(wèi)星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v=7.9 km/s.

2.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

設地球的質量為m,衛(wèi)星的質量為m,衛(wèi)星到地心的距離為r,衛(wèi)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v:

3.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廣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兩種表達式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之值由中心星體決定,可以說任何一顆行星都有自己的第一宇宙速度,都應以

式中g為萬有引力常量,m為中心星球的質量,g為中心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為中心星球的半徑.

誤區(qū)警示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發(fā)射速度.衛(wèi)星離地面越高,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越大,貼近地球表面的衛(wèi)星(近地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最小,其運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

例: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豎直上拋一物體,經時間t物體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該星球的半徑為r,求這個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方法總結:天體環(huán)繞速度的計算方法

對于任何天體,計算其環(huán)繞速度時,都是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思路,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等于天體的半徑,由牛頓第二定律列式計算.

1.如果知道天體的質量和半徑,可直接列式計算.

2.如果不知道天體的質量和半徑的具體大小,但知道該天體與地球的質量、半徑關系,可分別列出天體與地球環(huán)繞速度的表達式,用比例法進行計算.

三、衛(wèi)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

?問題導思】

1.衛(wèi)星繞地球的運動通常認為是什么運動?

2.如何求v、ω、t、a與r的關系?

3.衛(wèi)星的線速度與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相同嗎?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通常認為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

衛(wèi)星的線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與軌道半徑r的關系與推導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衛(wèi)星離地面高度越高,其線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誤區(qū)警示

1.在處理衛(wèi)星的v、ω、t與半徑r的關系問題時,常用公式“gr2=gm”來替換出地球的質量m會使問題解決起來更方便.

2.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得越高,需要的發(fā)射速度越大,但衛(wèi)星最后穩(wěn)定在繞地球運動的圓形軌道上時的速度越小.

例:如圖所示為在同一軌道平面上的幾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a、b、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v=,可知三顆衛(wèi)星的線速度va

b.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顆衛(wèi)星受到的萬有引力fa>fb>fc

c.三顆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aa>ab>ac

d.三顆衛(wèi)星運行的角速度ωa

?答案】 c

四、衛(wèi)星軌道與同步衛(wèi)星

?問題導思】

1.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軌道有什么特點?

2.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軌道圓心一定是地心嗎?

3.地球同步衛(wèi)星有哪些特點?

1.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軌道

人造衛(wèi)星的軌道可以是橢圓軌道,也可以是圓軌道.

(1)橢圓軌道:地心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2)圓軌道: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衛(wèi)星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由于萬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衛(wèi)星的軌道圓心必然是地心,即衛(wèi)星在以地心為圓心的軌道平面內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總之,地球衛(wèi)星的軌道平面可以與赤道平面成任意角度,但軌道平面一定過地心.當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重合時,稱為赤道軌道;當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垂直時,即通過極點,稱為極地軌道,如圖所示.

2.地球同步衛(wèi)星

(1)定義:相對于地面靜止的衛(wèi)星,又叫靜止衛(wèi)星.

(2)六個“一定”.

①同步衛(wèi)星的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

②同步衛(wèi)星的運轉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t=24 h.

③同步衛(wèi)星的運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④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上,即所有的同步衛(wèi)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

⑤同步衛(wèi)星的高度固定不變.

特別提醒

由于衛(wèi)星在軌道上運動時,它受到的萬有引力全部提供給了向心力,產生了向心加速度,因此衛(wèi)星及衛(wèi)星上的任何物體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例:已知某行星的半徑為r,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的衛(wèi)星繞行星運動的周期為t,該行星上發(fā)射的同步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為v,求同步衛(wèi)星距行星表面高度為多少.

規(guī)律總結:同步衛(wèi)星、近地衛(wèi)星和赤道上隨地球自轉物體的比較

1.近地衛(wèi)星是軌道半徑近似等于地球半徑的衛(wèi)星,衛(wèi)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同步衛(wèi)星是在赤道平面內,定點在某一特定高度的衛(wèi)星,其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在赤道上隨地球自轉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是地球的衛(wèi)星,充當向心力的是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與重力之差.

2.近地衛(wèi)星與同步衛(wèi)星的共同點是衛(wèi)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同步衛(wèi)星與赤道上隨地球自轉的物體的共同點是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當比較近地衛(wèi)星和赤道上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時,往往借助同步衛(wèi)星這一紐帶,這樣會使問題迎刃而解.

五、衛(wèi)星、飛船的變軌問題

例:如圖所示,某次發(fā)射同步衛(wèi)星的過程如下:先將衛(wèi)星發(fā)射至近地圓軌道1,然后再次點火進入橢圓形的過渡軌道2,最后將衛(wèi)星送入同步軌道3.軌道1、2相切于q點,2、3相切于p點,則當衛(wèi)星分別在1、2、3軌道上正常運行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在軌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軌道1上的速率

b.衛(wèi)星在軌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軌道1上的角速度

c.衛(wèi)星在軌道1上經過q點時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軌道2上經過q點時的加速度

d.衛(wèi)星在軌道2上經過p點時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軌道3上經過p點時的加速度

?答案】 d

規(guī)律總結:衛(wèi)星變軌問題的處理技巧

1.當衛(wèi)星繞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

由此可見軌道半徑r越大,線速度v越小.當由于某原因速度v突然改變時,若速度v突然減小,

衛(wèi)星將做近心運動,軌跡為橢圓;若速度v突然增大,則

衛(wèi)星將做離心運動,軌跡變?yōu)闄E圓,此時可用開普勒第三定律分析其運動.

2.衛(wèi)星到達橢圓軌道與圓軌道的切點時,衛(wèi)星受到的萬有引力相同,所以加速度也相同.

物理必修二教案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上學期的期未成績分析,學生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對必修1內容掌握比較好的學生不多。學生基本知識點落實不夠好,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生學習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回顧。加強基礎教學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不高,普遍認為物理難學,部分學生開始有排斥感。需引導學生改變思想認識,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本學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塊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內容是必修1模塊的綜合或運用,也是會考要求的教學內容之一。故對學生的基礎要求比較高,在教學過程中不宜太難,要以新課程的理念轉換教學的難度與重點。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本學年的教學重點為在鞏固必修1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必修2的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與物理規(guī)律,并能在解題中有所運用。在平時的練習,注重以會考和高考的要求來進行教學。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客觀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復習手段;

2.認真?zhèn)湔n,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把握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3.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4.認真積極批發(fā)作業(yè)、試卷等,及時反饋得到學生的學習信息,以便適時調節(jié)教學;

5.盡量多做實驗,多讓學生做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加其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6.認真做好月考分析和教學分析歸納總結工作,教師間經?;ハ嘟涣?,共同促進。

物理必修二教案篇6

一.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力的合成,是在學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質和常見幾種力的基礎上,通過等效替代思想,研究多個力的合成方法,是對前幾節(jié)內容的深化。

本節(jié)重點介紹力的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但實際這是所有矢量運算的共同工具,為學習其他矢量的運算奠定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對今后牛頓運動定律、平衡問題、動量與能量問題的理解和應用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因此,這節(jié)課承前啟后,在整個高中物理學習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定位

為了讓學生充分進行實驗探究,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本節(jié)內容分兩課時來完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為本節(jié)內容的第一課時。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等效的角度進行力的替代.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學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通過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培養(yǎng)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tài)度.

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一、重點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它們的關系.

.實驗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則.

二、難點

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和運用。

三、重、難點突破方法——教法簡介

本堂課的重、難點為實驗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為了實現重難點的突破,讓學生真正理解平行四邊形定則,就要讓學生親自體驗規(guī)律獲得的過程。

因此,本堂課在學法上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的實驗歸納法——通過重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探究、歸納總結。體現學生主體性。

實驗歸納法的步驟如下。這樣設計讓學生不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本堂課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重要手段。

本堂課在教法上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啟發(fā)學生,激發(fā)學生思維。體現教師主導作用。

四、教學過程設計

采用六環(huán)節(jié)教學法,教學過程共有六個步驟。

教學過程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安排兩個同學共提一桶水,再請全班力氣的同學來提這一桶水,游戲雖簡單,但能迅速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然后用圖片引導學生通過作用效果相同得出合力與分力的概念。由此引出——

第二環(huán)節(jié)、新課教學:

展示合力與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強調等效替代法。舉例說明等效替代法是一種重要的物理方法。

那么如何來求合力呢?先簡單回顧初中所學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成方法:直接加減即可。再通過設置三個問題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猜想合力與分力究竟是什么關系呢?學生猜想五花八門,產生思維沖突,怎么辦呢?學生自然會想到通過實驗來尋求問題答案。由此引出——

第三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

首先,教師展示實驗儀器,讓學生思考如何設計實驗,,如何進行實驗呢?學生面對器材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再次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維,讓學生面對儀器分組討論以下四個問題。

問題1要用動畫輔助說明。在問題2中,教師要強調結點的問題,用動畫說明。問題3中,直觀簡潔的描述力必須用力的圖示,用圖片說明。問題4讓學生注意測力計的使用,減小實驗誤差。通過對這四個問題的討論,再結合多媒體動畫的展示,使學生對探究的步驟清晰明了。

然后,學生分組實驗,合作探究,記錄合力與兩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圖示。實驗完成后請學生展示實驗結果,應該立即可得出結論一:比較分力與合力的大小,可得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不能簡單地利用代數方法相加減.

那合力與分力到底滿足什么關系呢?

此時要引導學生思考:既然從數字上找不到關系,哪可不可以從幾何上找找關系呢?學生會立即猜想出o、a、c、b像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ob可能是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哪么猜想是否正確呢?親自實踐才有發(fā)言權,學生動手作圖:以oa、oc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oacb,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與ob是否重合。

學生作圖后發(fā)現對角線與合力很接近。教師說明實驗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科學家經過很多次的、精細的實驗,最后確認對角線的長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說明對角線就表示f1和f2的合力.由此得到結論二:力的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

進入

第四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