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跟教案7篇

時間:2022-10-20 作者:Iraqis 備課教案

想要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就必須認真對待制定教案這件事,為了順利完成新學期的教學工作,需要制定一份詳細的教案,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課件跟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課件跟教案7篇

課件跟教案篇1

?隆中對》教案

一、歌詞導入,營造氣氛

?三國演義》開篇有一首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夕陽依舊,英雄生命已逝,但卻活在后世人的記憶里„„英雄的諸葛亮成功預測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劉備以一個極弱現實實現最終與曹魏、孫吳分庭抗禮的建國神話,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古今戰(zhàn)略決策經典。

欣賞mp3《滾滾長江東逝水》。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讀課文(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詞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還解決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詞句。(形式:學生提出,學生解答,最后老師點評。)

4、老師提出重點字詞,要求學生作答。(可以當堂提問,也可以出示幻燈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的“文眼”是哪句話?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師出示古三國 軍事地圖,要求學生轉變角色充當諸葛亮為臺下的劉備(由同學們充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策略應對

1.“每自比于管仲、樂毅”為全文的綱,全文就是圍繞著這一句來寫的。這樣的句子是好找的,但是怎樣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呢,學生可能無從下手了,這時,老師應適時點撥。隆中對前,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卻“謂為信然”,為文章的“蓄勢”內容;隆中對時,

諸葛亮分析透徹,邏輯嚴密,語言暢達,從中可以想像到諸葛亮講話時意氣風發(fā)的神態(tài),對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證明諸葛亮自比管、樂并非妄說,此段仍扣緊“每自比于管仲、樂毅”一句;隆中對后,關、張對劉備和諸葛亮的“情好日密”卻“不悅”,劉備便對他們解釋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边@一反一正,猶如高 潮之后的余波,把諸葛亮的形象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

2.學生對照地圖解說的時候,要啟發(fā)學生說出諸葛亮那種意氣風發(fā)的神采,說出諸葛亮那種酣暢淋漓的氣勢,還要注意說話的層次性和邏輯性。

(四人小組在臺下練習,然后派幾個代表上臺說,同學們結合課文點評代表們的優(yōu)劣所在。)

四、品讀課文,揣摩妙點

同學們精讀課文,就文章的結構、條理、語言、詳略、戰(zhàn)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課件跟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會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說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并能夠解釋所產生的晝夜更替與時間的差異現象。

2、能夠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其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3、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說出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并能夠解釋其所產生的季節(jié)變化與熱量差異現象。

4、能夠結合當地季節(jié)變化的實例,說明其與地球公轉的關系。

5、利用地球上的五帶分布圖說出五帶劃分的界線,并能夠舉例說明各帶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五帶的名稱和界限

3、公轉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時間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4、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

難點:

1、自轉產生的地方時差。

2、二分二至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3、四季的形成

4、五帶的特征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是毛澤東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詩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動,為什么會日行八萬里呢?原來地球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始終在運動著。赤道的周長約4萬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隨地球自轉一周正好是八萬里。從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來學習地球是怎樣運動的及其產生的現象。

活動

?活動】演示地球轉

教師用手輕輕轉動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自轉。

學生觀察分析

提問:地球繞著什么在旋轉?(地球繞地軸旋轉)

再提問:地球自轉是什么方向?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和南極上空看又是怎樣的,北逆南順)

注意:在這里先讓學生明白“東”、“西”的含義。

學生上講臺演示

演示講述:

地球轉一圈需要的時間,也就是自轉的周期是多長呢?先來看這個演示。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地球時時刻刻都在太陽的照射下。同學們想想陽光照射下的地球會是什么樣子?(有一半是白天,有一半是黑夜)為什么只有半邊是白天呢?(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由此可知形成晝夜現象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地球在自轉時,轉一圈要經過一個白天和一個黑夜,也就是說地球的自轉周期是多長(一天或約24小時)。

學生讀p11圖1.14晝與夜

晝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圍(指出哪里是夜半球,哪里是晝半球)。提醒學生注意晝、夜半球的界限,不一定經過南、北兩極點。

注意觀察晨昏線與太陽光之間的.關系。

提問:剛才演示時同學們看地球自轉了嗎?如果地球自轉會產生什么現象呢?

活動

?活動】演示地球自轉,說明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用手電筒照射自轉的地球儀,在地球儀的球面上選取2個點(北京、紐約)。

轉動地球儀,當太陽照射北京,紐約是白天還是夜晚?轉動180度。再看,哪個是白天?哪個是夜晚?連續(xù)轉動,北京和紐約出現了什么情況?(晝夜更替)

也就是說晝夜更替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的自轉)

在轉動中觀察北京和烏魯木齊誰先見到日出。當北京是正午時,烏魯木齊也是正午嗎?

指導學生看書p13圖1.17并請學生解釋:

1、北京的暢暢和美國的姨媽在同一時刻電話問候,為什么時間不同?

2、半夜時分,中國球迷觀看nba球賽。

總結:由于地球自轉,東西位置也就是經度不同的地方,時間是不同的。

?講授】總結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請同學們結合活動演示,總結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

教師補充,地球自轉產生了三種地理現象。分別是:1、日月星辰東升西落。2、晝夜更替3、時間的差異。

課件跟教案篇3

居室裝飾

教學目標:

1、通過搜集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裝飾資料,認識居室裝飾的特色。

2、通過分析和評述,認識和感受不同表現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術作品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3、結合實際,通過分析和評述提高審美實踐能力。

教學方法:講述、討論

教學重點:認識居室裝飾特點,提高學生審美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認識和感受不同表現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術作品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教學準備:教具——欣賞用掛圖或其他影像資料。盡可能選擇居室類型(如書房或學生房)相同、但表現方法和人文特點不同的居室設計作品。學具——課本,自己搜集的中外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裝飾資料。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導階段:(展示裝飾畫圖片、學生欣賞)

二、講授新課:

1、你家里有裝飾畫嗎?

就如眼睛讓人充滿智慧與靈氣一樣,裝飾畫也賦予居室靈性、智慧和思想。家里的裝飾畫應當既能體現主人的個性、品位和風格,又能點綴居室的色彩,調和室內氣氛。

2、裝飾畫的品種

常見的裝飾畫有油畫、水彩畫、動感畫、烙畫、鑲嵌畫、攝影畫、掛毯畫、丙烯畫、銅板畫、玻璃畫、竹編畫、抽紗畫、剪紙畫、木刻畫、繩結畫、磨漆畫等。找一找第6頁的圖片中的裝飾畫有哪些品種?

3、裝飾畫的風格。裝飾畫風格大體上分為六種:

熱情奔放型鑲嵌畫、丙烯畫、玻璃畫:具有色彩鮮艷奪目,易表現熱烈感情的新生活特點,適宜新婚家庭布置。

古樸典雅型掛毯畫、竹編畫、繩結畫:古樸端莊、富于韻味、藝術氣氛濃厚,適宜和顏色較深的中式家具配套。

貴族氣質型油畫:是裝飾畫中有貴族氣息的一種,它屬純手工制作,同時可根據消費者的需要臨摹或創(chuàng)作,風格比較獨特。現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油畫題材一般為風景、人物和靜物。適宜于“海歸派”等具有西方學識與情結的人士。

現代新貴型動感畫:是裝飾畫中的新貴,以優(yōu)美的圖案,清亮的色彩,動感的效果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動感畫也以風景為主,高山流水,古樸典雅。現代時尚型攝影畫:具有畫面明朗、層次清晰、視野開闊的特點,特別是大幅攝影畫,適宜與組合家具襯托,可增強家庭居室中的觀賞性和時代感。適宜于喜愛追逐潮流的現代都市人。

古色古香型烙畫:在木板上經高溫烙制而成,色彩稍深于木原色。圖案的線條較細,效果也就更加細致入微。烙畫多采用國畫筆法,一般為傳統(tǒng)山水或動物畫,古色古香。

4、欣賞:

三、學生活動:

1、你最喜歡課本中哪幅圖片中的裝飾畫?為什么?

2、你覺得哪些圖中的畫可以互換,哪些不可以,為什么?

(1)結合欣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如何根據居室的特定空間選擇合適的裝飾風格。教師可有意識地提供幾種不同的居室空間圖片資料,或由同學們畫出自己的居室空間草圖,以供分析、比較并提出各自的建議。

(2)結合欣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如何根據居室人文特色選擇合適的裝飾風格。教師可有意識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圖片,或由同學們給出自己的居室圖片,以供分析、比較并提出各自的建議。

(3)欣賞和討論分組(至少兩個小組)進行。一組側重從空間角度進行分析,但也要注意人文特色。另一組則著重注意對人文特色的分析,但也不應忽視空間特點。

四、課后學習:觀察自己臥室或家里的環(huán)境,感覺比較適合掛什么樣的裝飾畫?

(1)、可以讓每位同學都根據自己的認識進行一次摸擬的居室裝飾設計。(可以模擬以任何藝術大師的作品和任何材質的裝飾材料作為自己居室裝飾的元素、材料。)

(2)、如可能,可以運用電腦圖像處理的方式,對自己的進行裝飾設計;或者對自己搜集的居室裝飾資料進行再創(chuàng)作。

課件跟教案篇4

生物《用藥和急救》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驟。

2.學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的具體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種情況,學會對出血進行初步的止血處理。

教學重難點

1、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驟。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

3、根據外出血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止血處理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2.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

板書:二、急救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發(fā)生一些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例如,當你夏天游泳時,發(fā)現有人溺水;當你踢足球或打籃球時不小心摔倒,發(fā)生了骨折或外傷出血;或是你發(fā)現有人因煤氣中毒而昏迷不醒,這時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

學生: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推進新課]

學習目標??

板書:1.“120”緊急呼救

活動一:

假設,現在有一同學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暈倒,昏迷不醒,讓你去打“120”急救電話,你會怎樣撥打?

(請3個同學即興表演)

學習目標二

板書: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

活動二:如果在野外一時找不到電話,而情況又十分危急的話,那就只能先行采取救治措施,等病人暫無生命危險時再去找人幫忙。

(教師講授)

腦對缺氧十分敏感!對腦的搶救要以秒來計算!

在常溫下,人心跳停止3秒以上大腦就會因缺氧而頭暈,10-20秒可昏厥,30-40秒可抽搐,60秒后呼吸中樞衰竭,4分鐘后腦神經可發(fā)生不可逆轉的損害,10分鐘后腦細胞死亡。所以急救成功的關鍵在于搶時間:即前4分鐘,甚至前60秒。所以如果病人的呼吸或心跳停止后再去打電話等急救車過來后再開始搶救,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這就是急救的意義所在!當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當心臟停止跳動時人工胸外心臟擠壓。

(播放教學課件)

教師:急救措施往往可以在危急情況下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所以學會這些方法是非常有用的。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提示其操作要領。

學生示范: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學生示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操作

[聯系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學習目標三

板書:3.出血和止??

教師:很多同學有過跌傷外出血的經歷,那么你們當時是如何處理的呢?

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們所說的情況都屬于外出血,實際上出血可以分為外出血和內出血二種情況。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這兩種出血的處理。

板書:(1)內出??

教師:內出血是指體內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診斷,所以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救治。

板書:(2)外出??

教師:外出血是指體表的出血,我們可見到血液的流出。這種情況應該首先做必要的止血處理。實際上外出血又可以根據血管類型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幾種。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血液、血管和人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時將血管分為哪些類型呢?根據動脈及靜脈的血液和血管壁的特點來歸納出動脈和靜脈出血的情況。

師生共同完成學案內容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好。對于外出血的處理,也正是根據這三種情況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我們來看下面的內容。

活動三:

(播放多媒體課件“外出血的處理”)

學生練習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很多日常用藥和急救的常識,了解這些生活中的常識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同學們不但要學好課堂知識,同時還要多向醫(yī)生、醫(yī)務工作者等知識經驗豐富的人詢問和請教,多從生活中學習和積累知識,讓我們更有把握應對各種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拓展深化]

[課堂小結,結束新課]

[鞏固練習]

[布置作業(yè)]書86頁第2題,練習冊

●板書設計

二、急救

1.“120”緊急呼救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

3.出血和止??

(1)內出??

(2)外出??

課件跟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2、通過文本的閱讀,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教學重點難點)

3、掌握比喻、夸張、排比的修辭方法。

?教學輔助】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內容及過程】

課時1

一、導入新課。

今天,讓我們跟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走進這位磨難中造就的偉人—列夫·托爾斯泰,探訪他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介紹列夫·托爾斯泰。(你對托爾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 國的偉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課文中還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的偉大雕塑家、畫家、建筑師和詩人米開朗琪羅,主要作品有浮雕《階梯旁的圣母》、雕塑《大衛(wèi)》、壁畫《亞當與夏娃》等。

課文中也提到了俄 國一位的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主要作品有小說《白夜》、《罪與罰》、《白癡》、《卡拉瑪佐夫兄弟》等。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聽讀課文,完成以下問題:

1、給下列生字注音。

髭(zī)髯(rán)鬈(quán)黝(yǒu)黑滯(zhì)留禁錮(gù)炙(zhì)熱

頷(hàn)首低眉锃(zèng)亮犀(xī)利廣袤(mào)無垠尷尬(gāngà)

2、解釋下列詞語。

犀利:(武器、言語、目光等)鋒利,銳利。器宇:氣概,風度。

禁錮:約束,限制。尷尬:(神色、態(tài)度)不自然。或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滯留:停留不動。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頷首低眉: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3、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大體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大體分為兩個部分:(1-5)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三、精讀課文,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1、集體朗讀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從那些方面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作者五個方面刻畫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須發(fā)、面部輪廓結構、面部特征、長相、拜訪者的態(tài)度。)

2、第1段主要寫了什么?請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張的句子。

(寫列夫·托爾斯泰須發(fā)的特點。比喻和夸張鋪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臉龐多毛”;皺似樹皮——喻黝黑的臉膛;

糾纏不清的樹根——喻眉毛;泡沫——喻鬈發(fā);

像熱帶森林般濃密——須發(fā);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濃墨重彩的描繪,使人產生美的遐想。(比較插圖)

3、第2段的主要內容?托翁給人的印象是什么?寫法上有什么特色?

(面部輪廓的總體特征:多毛,濃密的胡須(反復描寫)。大量的排比:整個面部像粗制濫造的小屋;額頭像樹柴;皮膚像村舍外墻那樣粗糙。

給人的印象: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4、第3段重點寫了什么?作者細致刻畫樂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嗎?

(面部特征——重點寫面容表情,毫無避諱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5、第4段突出托爾斯泰“長相平平,是俄 國普通大眾的一員”,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穿戴方面、職業(yè)方面、社會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爾斯泰屬于俄 國普通大眾。

關鍵句:他與全體俄 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揭示這一點,也就是揭示出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歷程。)

6、第5段的分析:寫托爾斯泰的外貌令拜訪者感到失望。

寫心目中的托爾斯泰與親眼所見托爾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寫了拜見時哪些方面?

(身材特點、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四、布置作業(yè):

1、你覺得茨威格在對托爾斯泰的外貌刻畫中,那些地方描寫得最精彩?為什么?

2、假如請你來對托爾斯泰進行刻畫,面對他的圖片(或者課文前的插圖),你還會怎樣描寫?

課件跟教案篇6

?兩極世界的形成》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基本史實,理解美國推行“冷戰(zhàn)”政策的背景及實施步驟;

2、掌握歐亞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各國內部的民主改革;華沙條約組織;經互會等史實,歸納二戰(zhàn)后社會主義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國的分 裂;朝鮮半島的分 裂;古巴導彈危機等史實,正確分析“冷戰(zhàn)”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過程與方法問題探究對比分析史料研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兩極世界的形成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大國的爭霸是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給世界和平帶來威脅。要維護世界和平,必須反對霸權主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蘇兩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中最重要的兩股力量,團結合作,共同為打敗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戰(zhàn)后,兩國的合作關系逐漸發(fā)生變化。

(多媒體:打出丘吉爾在富爾頓發(fā)表的演說中的一句話)

提問:丘吉爾的演說表明了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正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師:戰(zhàn)后美、蘇兩國的對峙爭霸,使世界進入了“冷戰(zhàn)”時期。

提問:什么叫“冷戰(zhàn)”?

一、美國的“冷戰(zhàn)”政策

師:接下來我們首先要了解有關冷戰(zhàn)的背景(多媒體播放雅爾塔會議上三巨頭圖片)

提問:二戰(zhàn)后期,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議上討論了哪些問題?

過渡:雅爾塔體系,奠定了戰(zhàn)后兩極世界格局的框架。從此后開始,美蘇兩國開始在各個領域進行爭霸活動。

師:(多媒體打出有關戰(zhàn)后美、蘇兩國經濟、軍事方面的材料,以及在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國家利益不同的材料)

提問:美國發(fā)動對蘇“冷戰(zhàn)”的原因何在?

師:(介紹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及其8000字電報)

(敘述)1946年,丘吉爾在富爾頓的演講,成為了美國對蘇聯實行“冷戰(zhàn)”的導火索;

1947年3月,杜魯門發(fā)表演說,標志著“冷戰(zhàn)”的開始。

師:(多媒體打出問題,思考)

美國的冷戰(zhàn)具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有何表現?

(多媒體提供有關戰(zhàn)后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殘破、-的典型事例)

提問:美國對歐洲提供經濟援助的原因?

過渡:對西方國家進行援助,對于東歐各國不愿與美國合作的國家政治上進行遏制,經濟上的封鎖

(多媒體投出“北約海軍軍事演習”圖片以及美國建立“東南亞軍事條約網”的相關資料)

提問:北約軍事集團的建立對世界局勢產生的影響?

二、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

過渡:隨著美國開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也加強了相互聯系,以打破美國的遏制。

提問:社會主義陣營中主要有哪些國家?重點強調:

1、東歐各國中很多國家是在蘇聯的直接幫助下建立起社會主義國家的,但南斯拉夫有所不同,對蘇聯又很強的依賴性。

2、中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對維

護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2)提問:歐亞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過渡:除此之外,社會主義各國為了進一步加強在經濟、軍事上的合作。

(3)提問:蘇聯等國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抗?

三、“冷戰(zhàn)”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師:處于美蘇冷戰(zhàn)下,整個世界處于戰(zhàn)爭的威脅中,雖然從整個世界看,美蘇實力的均衡,對峙保證了世界的相對穩(wěn)定,但從局部地區(qū)來說,美蘇的沖突卻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裝沖突。

柏林危機

(多媒體提供相關的柏林墻圖片,文字資料)

朝鮮戰(zhàn)爭

(討論:你認為柏林及朝鮮分 裂以及美國發(fā)動朝鮮戰(zhàn)爭的原因)

師:(點評)

1、朝鮮分 裂是由于美蘇在戰(zhàn)后處于政治原因認為的割裂了朝鮮半島,處于美蘇自身的戰(zhàn)略需要,不顧弱小國家的利益。

2、美國發(fā)動戰(zhàn)爭是為了保證其在東亞地區(qū)的政治、經濟利益,維護亞洲地區(qū)的戰(zhàn)略軍事。

過渡:美蘇除了政治對抗外,在軍事上也激烈對抗,尤其是古巴導彈危機,使整個世界處于核戰(zhàn)爭邊緣

(多媒體打出相關的歷史圖片,地圖,數據和文字資料)

討論:古巴導彈危機最終解除的內在原因?

(蘇聯的實力要略遜于美國,同時雙方都保持了克制)

課件跟教案篇7

?馬》教案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人工馴良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2、學習對比的寫法。

3、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重點難點:

1、重點:(1)理解人工馴良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2)學習對比的寫法。

2、難點: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解決生字詞(讀一讀寫一寫)

覷鬣剽悍疆場馴良勇毅窺伺迎合瘡痍枉然闊綽觀瞻

妍麗庇蔭遒勁獷野畸形顎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過之無不及

2、朗讀全文,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代表作為博物志《自然史》。

2、#初一# 導語

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當你看到一匹拉著車的馬喘息著默默地走過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到在廣漠的草原縱情奔騰的成群的野馬,它們的生存狀態(tài)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嗎?下面我們一起研討布封的《馬》,大家一定有所收獲。

三、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課文寫了兩種不同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找找看課文那些地方各寫了那一種馬?

明確:第一部分(1—2)寫人類馴養(yǎng)的馬。

第二部分(3—5)寫天然野生的馬。

2、討論:人工馴養(yǎng)的馬有什么特性?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

明確:(1)無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興奮鼓舞,精神抖擻,耀武揚威。

(2)馴良的性格,克制,屈從,舍己從人,迎合,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舍棄生命。

3、天然野生的馬有什么特性?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

明確:(1)美質:動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jié)制”,“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強壯、輕捷和遒勁”,“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2)美德:“絕不兇猛”,“豪邁而獷野”,“互相眷戀,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 望既平凡又簡單”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美”,“它的頭部比例整齊,卻給它一種輕捷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又恰好與頸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貴姿態(tài)”,“它的眼睛閃閃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長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襯著它的頭,裝飾著它的頸部,給予它一種強勁而豪邁的模樣;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蓋著、并且美觀地結束著它的身軀的末端?!?/p>

四、問題探究

4、文章在描述馬的外在特征時,用了其他七種動物作比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通過比較突出的描寫馬的身體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贊馬的高貴姿態(tài)。

5、本文既寫了人工馴養(yǎng)的馬,又寫了天然野生的馬。反復閱讀課文,說說這兩種生存狀態(tài)中的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賞哪種馬?為什么?

明確:(根據課文內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體驗與反思

6、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馬的朋友呢?

明確:人對馬是“養(yǎng)育”“訓練”“驅使”“奴役......馴養(yǎng)”,馬成為人的奴隸。不僅如此,人還用“鞍轡”“羈絆”約束它,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使“它們渾身的姿態(tài)都顯得不自然”。更悲慘的是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擺闊綽”,“壯觀瞻”,給馬“戴上黃金鏈條”,把馬的“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侮辱馬性”,使馬成了人類的玩物。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

明確:首先,“教育”一詞是擬人化用法,指的是人類對馬的馴養(yǎng)。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養(yǎng),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覓食;“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1)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2)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文章用這一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刻同情。同時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結

這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只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yǎng)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七、作業(yè)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二題。

2、反復朗讀,體味歐化語言。

3、學習本文寫法,課外仔細觀察動物的活動,寫一篇以動物為主角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