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名教案大班8篇

時間:2022-12-20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進步,都會寫教案,只有認真制定教案,才能進一步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姓和名教案大班8篇,感謝您的參閱。

姓和名教案大班8篇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1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紙漿氣球的成型過程,初步掌握在紙漿氣球上繪畫的技能;知道紙漿氣球的多種表現手法和裝飾用途;(重點)

2.能力目標:能在紙漿氣球上完整構思,大膽想象,自由創(chuàng)作;(難點)

3.情感目標:產生在紙漿氣球上創(chuàng)作表現的興趣和欲望,體驗創(chuàng)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參與過紙漿平面材料的畫畫活動

2、物質準備:紙漿氣球人手一只;畫好的紙漿氣球及用紙漿氣球制成的藝術品;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漿氣球,引發(fā)興趣

1.師(出示紙漿氣球):今天老師帶來一樣好玩的東西,是什么呢?(幼兒觸摸后猜測)

2.師:原來是一個氣球,這叫紙漿氣球。但是它與我們平時玩的氣球有些什么不同呢?

3.幼:(顏色)白色,(外表)外面糊著一層紙巾。

4.師:在氣球上用乳膠一層一層將紙巾糊上去,然后再在太陽下曬干。

5.師:紙漿氣球比一般的氣球沉,因為上面有一層乳膠和餐巾紙,所以飛不起來。但是我們可以在上面畫出美麗的圖案。

二、欣賞作品,探討畫法

1.師(出示多個畫有圖案的紙漿氣球):這里還有幾個紙漿氣球,是不是很漂亮???(幼兒一起欣賞)

2.師:這是用毛筆蘸了顏色畫上去的。

3.師:現在我們每人也有一個紙漿氣球,你準備畫什么?(出示作畫材料,初探作畫方法,幼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師:我們在畫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到看到的一面,還要想到側面和背面畫什么。(教師示范,提出作畫要求)

2.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作品,欣賞交流

1.師生共同欣賞作品,請幼兒講述或評價。

2.師: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表現手法,把紙漿氣球打扮得更漂亮。我們還可以用紙漿氣球和其他物品搭配,制作成藝術品來布置我們的書桌、書柜或房間。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2、喜歡參與親子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熱鬧氛圍。

活動時間:20xx年9月29日下午三點

活動形式:親子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園每年慶國慶照片。

2、祖國人民慶祝國慶節(jié)放飛氣球的相關視頻。

3、剪刀、固體膠、彩色手工紙人手一套。

4、畫有天安門廣場的展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知道國慶節(jié)。

1、師:小朋友們發(fā)現我們教室里有什么變化啊?(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里有關“慶國慶”內容的墻飾)

師幼談話。

2、師:為什么我們教室里新添了這些啊?

二、介紹國慶節(jié)。

1、師:過幾天就是國慶節(jié)了,國慶節(jié)是誰的節(jié)日啊?

教師總結: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是祖國的生日。

2、欣賞人們慶祝國慶節(jié)的相關視頻。

師:大家是怎樣慶祝的?

親子交流。

3、帶領幼兒和家長欣賞幼兒園慶國慶的活動照片。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發(fā)現國慶節(jié)的時候,人們會掛有好多氣球啊?

三、親子合作,給祖國媽媽送氣球。

1、師:祖國媽媽的生日要到了,我們也一起做氣球送給她好不好啊?

2、親子合作做氣球。

四、親子共同布置展板。

師:讓我們一起把氣球送給“祖國媽媽”吧!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3

【活動目標】

1、聽故事,了解中秋節(jié)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2、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jié)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活動準備】

節(jié)日故事《中秋節(jié)的起源》;日歷。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中秋節(jié)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時翻松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獲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歷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后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嘗美食。后來,農歷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jié)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jié)的起源。

至于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jié)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消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jié)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后把紙條放在餅里,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fā)現了紙條,于是便在中秋節(jié)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后,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jié)的習俗。

二、與幼兒討論:

1、農作物到什么季節(jié)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

3、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么節(jié)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4、你認為在月餅里藏字條的方法有什么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個日歷,請幼兒說出中秋節(jié)的日期,并請一位幼兒在日歷上指出農歷八月十五。

四、評價。

1、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2、能說出中秋節(jié)的起源。

3、能說出中秋節(jié)的日期。

4、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2.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及觀察、比較、概括、實踐的能力。

3.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擬錢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通過看錄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2.對人民幣你有哪些了解?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隨機處理。

二、探究新知

1.獨立識別人民幣。

2.說說識別方法。

3.分類。

(1)紙幣、硬幣各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

(2)元幣、角幣、分幣的幣種?介紹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

4.和電腦娃娃比賽,看誰先說出人民幣的面值。

5.例2:購物游戲。

6.獨立完成第48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

7.例3。

9.實踐應用

1元錢能買什么?

10元錢能買什么?

三、拓展創(chuàng)新

1.每個書包35元。

(1)我的錢正好買一個,你猜猜我最多有幾張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錢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張?

2.談話升華。

四、全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沈陽市沈河區(qū)朝陽一校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扇子的不同造型,花紋,圖案。

2,知道扇子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3,了解扇子跟我們生活的關系,會用扇子解暑。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備一把扇子,制作扇子的材料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了解扇子的種類。

提問(1)大家把自己帶來的扇子拿出來,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2)你的扇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上面有什么圖案?

(3)你最喜歡哪一種扇子?他有什么特點?

2,了解扇子的用途。

(1)提問:扇子可以怎么用?(幼兒玩一玩扇子,說說有什么感覺。)你們知道扇子除了可以用來扇風還可以用來干什么?

(2):扇子是我們夏天解暑的一種工具,他能使我們涼快。扇子有很多形狀,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羽毛扇,芭蕉扇,紙扇,香木扇,絲綢扇等,很多扇子上還有不同的圖案,可以掛在墻上裝飾房間,還可以用來跳舞。

3,教師示范講解扇子的制作過程。

(1)出示扇子的制作過程圖示,引導幼兒觀察扇子的制作過程。

(2)提問:做扇子需要哪些制作材料和連接材料?

4,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5,教師共同將作品布置成"扇子展覽會"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自己制作扇子,送給老人。

活動建議

1,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扇子

2,有吊扇或空調的幼兒園應結合本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吊扇,空調,引導幼兒多用扇子,養(yǎng)成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已有的排序經驗為幼兒園設計種樹方案,獲得更多的按規(guī)律排列物體的經驗。

2、在操作活動中發(fā)展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及設計規(guī)劃的能力。

3、對設計活動感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準備:

1、空地圖片,設計圖紙,展示板。

2、松樹、楓樹和果樹(種類、大小、顏色不同)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次嘗試設計種樹方案,感知規(guī)律排序。

1、明確設計任務。

師:你們看,這是一所新建的幼兒園,漂亮嗎?這里還有一些空地,空地周圍需要種樹。園林叔叔運來了很多樹木,看一看,有些什么樹?這些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今天,你們就來做一回小小園林設計師,給幼兒園設計種樹方案。想不想試試?

2、幼兒自主設計種樹方案。

師:這是一張設計圖紙,請你以小紅旗為起點,來設計一份種樹方案。

3、交流種樹方案,積累有序排列的經驗。

(1)對比觀察有規(guī)律、部分有規(guī)律、無規(guī)律排序的樣本。

●分析有規(guī)律排序的樣本。

提問:你是怎么種的?幾棵樹一組?每組里面有幾種樹?

小結:這個小朋友是×棵樹一組,每組里面有×種樹,而且每組都是按照×樹×樹×樹這樣的順序來種的,這可是非常有規(guī)律的種法哦。

●分析無規(guī)律、部分有規(guī)律排序的樣本(根據幼兒操作結果決定)。

提問:現在你們看看這個小朋友設計的方案,有沒有規(guī)律?

(2)自查糾錯,調整設計方案。

二、根據設計要求有目的地設計種樹方案。

師: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已經知道按規(guī)律來種樹了,那現在園林叔叔又有新的要求了,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

1、交代新的設計任務。

(1)要有規(guī)律地種樹;

(2)4棵樹為一組,而且每一組要包括3種樹。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交流設計方案,分組檢查并糾錯。

師:你們都已經設計好了,那都是按照園林叔叔的要求來設計的嗎?每一組的小朋友自己來檢查一下。

三、延伸拓展活動——模擬種樹。

師:今天小朋友都來做了一回園林設計師,按照你們設計的方案來種樹,效果會怎么樣呢?請你們一組選一種方案在這塊空地的周圍種滿樹吧。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7

一、目標

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二、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三、過程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學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jié)的傳說。強調中秋節(jié)是豐收節(jié),團圓節(jié)。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學生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學生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學生當觀眾?;ハ噍啌Q。

四、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jié)前節(jié)后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學生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姓和名教案大班篇8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鬧鐘對于孩子們來說印象漸漸模糊,看時間,鬧鐘起床都被手機所替代,本次活動我想讓孩子們在幽默風趣的音樂聲中,用身體動作和打擊樂器去模仿鬧鐘,從而加深對鬧鐘的了解。所以選擇了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的管弦樂《調皮的鬧鐘》進行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并掌握兩種節(jié)奏型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看指揮隨音樂演奏樂器。

3.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并掌握兩種節(jié)奏型

活動難點: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看指揮隨音樂進行樂器演奏。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小鬧鐘、雙響筒、三角鐵,框子、音樂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幼兒半圓圍坐

知識經驗:知道鬧鐘的作用,認識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掌握節(jié)奏型。

1.出示小鬧鐘,引導幼兒去看去聽、去模仿上發(fā)條的動作。

2.讓幼兒在情境中去用身體動作模仿鬧鐘滴答滴答的走路聲及響鈴聲。

3.聽音樂用身體動作完整表演一遍。

二、看指揮隨音樂樂器進行演奏。

1.介紹雙響筒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2.介紹三角鐵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3.用手臂練習樂器演奏。

三、拿樂器看指揮聽音樂完整演奏

1.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2.按要求送還樂器。

四、教師總結評價,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用廢舊物自制樂器,讓幼兒在角色區(qū)進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