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5篇

時間:2023-04-01 作者:Animai 備課教案

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學會寫教案,在往后的教學工作中有著很大的作用,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5篇

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篇1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1.教材簡析:開學已經8周,每一個學生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本課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好朋友的面貌特征,并用繪畫、剪貼、立體制作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

3、通過繪畫,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了解新同學的外貌特征,并能較真實地進行反映。

教學準備:教具:人像參考資料、一張對開大小的t板、范作、錄音機、帶。

學具:圖畫紙、彩筆、剪刀、膠水。

3.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找朋友:

錄音機播放音樂課剛學過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學生隨音樂在班里找一個好朋友對唱。

說一說:

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的樣子,請大家猜猜他是誰。猜對的同學說說為什么能猜準?通過思考、討論得出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道理。

二、發(fā)展階段:

1、帶領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進行觀察:

①有的同學的臉長長的,有的圓圓的,請認為自己是圓臉的同學站起來大家看對不對;再找出其他臉型的同學。

②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彼此五官、發(fā)型的特點。

2、再次描述自己好朋友的樣子,要把特點抓住。

3、選一名長相較有特點的同學做模特,引導學生分析他的特點,教師迅速的在黑板上畫出。

4、引導學生觀摩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使學生懂得畫肖像畫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線條的表現(xiàn)力,又要體現(xiàn)自己的風格。

作業(yè)要求:畫畫自己的好朋友的樣子,只畫臉,畫好后剪下來,貼到老師準備的t板上,組成一幅“全家?!薄?/p>

學生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畫的要大,注意畫的五官協(xié)調,表現(xiàn)出對象的特點。

三、欣賞“全家?!?。

從“全家福”中找一找自己的同學,評出畫的最像的,鼓勵學生多關心、觀察自己的好朋友。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環(huán)境整潔和衛(wèi)生。

四、課后問題:回去看看書,并動腦思考一下還可以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好朋友。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提問:你喜歡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戲?

鼓勵學生說一說,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發(fā)展階段:

1、出示教師制作的立體的小紙人,請學生分析一下它們是怎樣站住的,又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2、討論、研究一下還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紙人站住。試著做一下,看哪一組想的辦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組做的站立小紙人。

總結一下使小紙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啟發(fā)學生想出更多的表現(xiàn)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來的是立體的。

鼓勵同學們能大膽、自由的運用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表現(xiàn)新同學。

在學生制作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表現(xiàn)出新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現(xiàn)幾位同學一起打掃衛(wèi)生、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等。同時強調一起制作時的團結協(xié)作。

三、展示、游戲:隨著“你的朋友是什么”的音樂互相參觀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獻上一句祝福的話。

札記:在進行第一課時“畫朋友”時,我向音樂老師借了一盤錄音帶,上面有一首名為《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請學生隨著這首旋律優(yōu)美、唱詞正好是新朋友互作介紹的歌曲找自己最好的新朋友拉起手來跳舞的歌,這樣就自然的幫助學生確定了今天要畫的對象。在解決怎樣整體觀察這個難點時,我采用了“對號入座”的游戲:在黑板上畫了幾種典型的臉型,當老師指著某一種臉型時,這種臉型的同學就站起來,其他同學可以評議是誰站錯了,他應該與哪一種臉型對應。在分析五官特點時,也用這種游戲方式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將自己的特點歸類。鼓勵學生畫出自己的頭像后,剪下來貼到老師事先準備好的一張t板上,組成一幅“一年級x班全家?!薄_@種形式學生非常喜歡,畫的認真,做的積極,有的學生在準備往t板上貼時,通過與別人的作品相比較發(fā)現(xiàn)了自己畫的有些小,又趕忙拿回去重畫,比老師為他指出缺點時才進行的修改要積極的多。

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篇2

課題:繁忙的交通

課時:二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材簡析:

由于本校緊鄰大十字路口,學生們對“繁忙的交通”十分熟悉,課前我布置他們在家長的帶領下從各個角度去觀察車輛,看一看車輛是如何有秩序的經過十字路口的。但這也容易給他們一個框框,所以還要想辦法讓學生突破現(xiàn)有的形象,畫出獨特的汽車或道路形象。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引導學生認識馬路、汽車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過大膽想象表現(xiàn)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3、引導學生認識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

大膽表現(xiàn)各種造型、方向的車輛。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使用各種材料,使用不同的造型手段表現(xiàn)繁忙的交通。

教學準備:

教師:表現(xiàn)繁忙的交通及各種造型、不同方向的車輛的課件、一張整開圖畫紙。

學生:鉛筆、蠟筆、水彩筆、膠水、彩色紙。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引導階段: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上學路上經過十字路口時見到的繁忙的交通狀況,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或幾個人上來表演一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表現(xiàn)欲望。

2、利用課件幫助學生觀察、分析不同類型、不同角度的車的樣子

摩托車側面的工程搶險車側面的吉普車

正面的轎車背面的越野車

3、除了課件上展示的,你還見過什么車?它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學生將自己見過的車的外形簡單的表述一下,在描述時教師盡量引導學生用基本形來概括車的各部分。

二、發(fā)展階段:

1、除了自己見過的車,你在科幻電影、動畫片、童話里還見過什么樣的車?如果讓你來設計,你還會畫什么樣的車?鼓勵學生奇思妙想。

2、畫一畫自己見過的和沒見過的車。每張作業(yè)紙只畫一輛車,要畫的滿一些,本節(jié)課能畫幾張就畫幾張,每一張畫的角度和車型、顏色都要不一樣。

把這些車剪下來下一節(jié)課用它們組成大馬路。

在作業(yè)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xiàn),但車窗、門等基本要素要具備,車的顏色要干凈、協(xié)調。

三、布置學生回去觀察馬路上的其它交通設施。

第二節(jié)

一、引導階段:

1、做游戲:將桌椅組成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選七八位同學裝扮成各種車輛從各條道路上開向路口,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景,再選一位交通警來指揮,讓車輛有序地通過路口,使學生在游戲中了解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回憶:在馬路上還有哪些交通設施,它是什么樣子的?作用是什么?

3、為了使交通暢通,青島建了許多立交橋,老師這兒就有一座,不過還沒通車,要請同學們幫忙規(guī)劃一下。

出示整開圖畫紙,上畫一座立交橋,先與學生一起“規(guī)劃”一下每一條路的行駛方向,再請幾位學生上來畫一下交通標志和左、右行線、斑馬線等,使學生明確每一條路上該貼上向什么方向行駛的車。

二、創(chuàng)造階段:

1、將上節(jié)課畫的車輛剪下來貼到立交橋相應的車道上。剪貼的時候鼓勵學生突破平面,將其它造型方式結合運用。

當學生將已完成的車貼上去時,就會發(fā)現(xiàn)由于習慣的原因,畫的側面的車比較多,造成左、右行的車道上太擠了,正面的車道上太空,這時就需要進行“交通調流”,教師扮演警察叔叔指揮學生不要再送上側面行駛的車了,趕快畫一些正面、被面行駛的車。

2、分配給各小隊任務:

(1)交通標志牌

(2)綠化帶、建筑

(3)街邊行人

(4)其他可能出現(xiàn)在街道周圍的情景

可運用橡皮泥涅等形式進行。

三、展示成果,教育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

四、收拾與整理。

課后拓展:

回家收集一些表現(xiàn)繁忙交通的圖片,通過想象自己設計未來的道路和汽車。

札記:

本課運用課件展示各種型號、各個方向的車輛,使得學生繪畫質量有很大的提高,畫的車大、很像樣,但也造成了局限學生想象力等后果。所以教師還必須想辦法讓學生突破現(xiàn)有的形象,要求學生畫出獨特的汽車或其他形象。

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設計的基本知識。

2.初步學習用立體紙盒裝飾制作筆筒的方法。學習淺顯的裝飾美化知識,將作品做得精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3.通過學習感受筆筒文化,知道筆筒的使用價值與收藏價值。從“做做玩玩”與“做了可用”中,提高利用身邊的廢舊物設計制作用品、美化生活的情趣,懂得變廢為寶、物盡其用。同時在實際應用中獲得喜悅和歡樂,養(yǎng)成認真細致地制作的習慣。

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筆筒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擱筆用品,在我國使用廣泛。選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來設計制作一只美觀實用的筆筒,可以使學生懂得只要肯動腦筋、想辦法,就可美化、豐富自己的生活。此課的學習是屬于“設計·應用”領域。

書中的圖例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構思,引導學生知道可以使用各種材料來制作筆筒。筆筒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樣的。啟發(fā)學生研究如何使自己做的筆筒好看(有特色)而實用(不易碰倒)。

教材中選用了一只明代的青花瓷筆筒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筆筒在我國的歷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只青花瓷筆筒具有明代筆筒的特色:大口直身,可以放置許多大小不等的筆和畫卷等。此圖供學生欣賞時用。

書中的學習建議第二條提示了學生在評價時應該找同學的優(yōu)點,互相學習。

2.重點、難點。

重點:筆筒的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根據(jù)自己身邊的廢棄物進行想象造型。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膠水、各種身邊容易找到的包裝物、彩筆等

(教師)課件(有關筆筒的資料)、筆筒成品兩個、供學生使用的彩色卡紙若干張、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

(1)教師出示一把筆,問學生:把筆放哪兒?

(2)教師出示范例,引入課題:《我做的筆筒》。

2.欣賞感受。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欣賞各種古代的筆筒,了解筆筒文化。

(2)討論:筆筒的制作材料有哪些?(提示:木、竹、瓷等。)

3.討論研究。

(1)小組討論:好的筆筒是怎樣的?(板書:美觀、實用。)

(2)小組研究分析:教材中的筆筒有哪些優(yōu)缺點?(造型多樣,裝飾的手法多樣,但使用紙杯制作筆筒時應該考慮穩(wěn)定性。)

4.技法交流。

(1)紙筆筒的造型有幾種?(出示幾種外形不同的筆筒范例欣賞。)

(2)討論:如果是用其他材料加工,應該注意些什么?(適當介紹一些裝飾的方法。)

(3)看看自己所帶的材料,想想制作什么樣的筆筒比較好,怎樣裝飾好看。

5.操作體驗。

(1)提出要求:利用自己身邊的材料制作一只美觀實用的筆筒。

(2)學生設計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輔導(提醒學生安全使用剪刀)。

6.展示評議。

將筆放入筆筒,請學生互相說說同學做的筆筒有什么優(yōu)點。

7.總結下課。

(1)教師總結本課的學習活動情況并請學生收拾清潔教室。

(2)請學生課后繼續(xù)利用各種廢棄物加工制作成各種美觀實用的物品。

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春節(jié)過得愉快嗎?過春節(jié)時你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2、過春節(jié)時哪些同學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別人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電視里放煙花了?

三、講授新課:

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

1、你放(見)的煙花美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2、欣賞放煙花場景,激發(fā)學生興趣,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

3、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1)教師示范集中不同形狀的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總結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點直接點出煙花的形狀,由內而外依次點出。一個煙花可以用同一種顏色表現(xiàn),也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xiàn) 。

3)找學生講講打算用什么工具來表現(xiàn)美麗的煙花。

四、作業(yè)要求

1、用彩色筆直接作畫,不必用黑色勾線。

2、可以表現(xiàn)自己見過的煙花形狀,也可以自己設計煙花的形狀。

3、可以多畫幾個煙花使畫面飽滿。

4、構圖時可以以一種煙花為主,稍加幾個其它形狀的煙花,做到主次分明。

5、適當添畫人物或場景,使畫面充實有情節(jié)。

五、作業(yè)評析

1、作業(yè)展示,學生選優(yōu)并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評析。評析標準:構圖飽滿,色彩鮮艷,煙花的形狀優(yōu)美多姿。

六、課后拓展:用多種形式、材料表現(xiàn)煙花

湘一年級美術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用對比的方法觀察人的主要特征,并嘗試用油畫棒、彩色水筆或水粉顏料等多種工具,用線或基本形畫畫自己熟悉的一個或多個好朋友的形象。

2.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觀察人物的能力、善于抓住特征進行造型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人物的興趣,并讓學生通過探討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問題,培養(yǎng)同學間團結友愛、友好相處的情感。

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本課是一堂探究性的繪畫造型學習課,通過“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他(她)的形象有什么特點?男女同學的外貌有什么不同?”等各種設問,層層深入地啟發(fā)學生去探究、學習觀察人主要特征的方法,如啟發(fā)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去觀察自己好友的特征。同時,通過展示大量的學生描繪好朋友的繪畫作品,啟發(fā)學生去探討繪畫創(chuàng)作的多種手段和方法,選擇自己喜愛的形式進行造型練習:可用線描,也可線色結合或用色塊表現(xiàn)好友形象。

本課也是一堂情感教育課。通過學習建議中的討論題:“怎樣才能成為好朋友”,讓學生展開討論,感受、體會團結產生力量、和諧、溫暖的情感,促進同學間團結友愛、友好相處。

2.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通過探究,學習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觀察方法。

難點:描繪人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觀察好朋友的外形特點,美術工具可自定

(教師)“相似游戲圖”一幅,課件或圖例“變化的五官”、“大師作品欣賞”、“兒童人物作品欣賞”、《找朋友》的音樂

教學過程

1.游戲導課,趣味學習。

(1)游戲:出示兩幅有出入的“相似游戲圖”,請學生找出不同之處。

(2)游戲:請男女同學各一位上來說說同學中自己好朋友的模樣特征,讓其他人猜猜他(她)是誰。游戲導入新課。

2.對比觀察,感知外形特征。

(1)讓被猜出的男孩和女孩先后面,啟發(fā)大家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外形特征:圓圓的、長長的、胖胖的、瘦瘦的臉形;小眼睛、大眼睛等。

(2)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觀察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樣。讓學生觀察、描述不同的特征:如男孩頭發(fā)短,女孩頭發(fā)長等。

(3)教師出示課件或圖片,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用基本形觀察“有形的世界”的方法進行整體觀察,感受臉形、發(fā)型及五官不同的特點。請同學們一起觀察,一起討論。

(4)進行審美:不同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外形特點,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個性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心理,學會尊重他人的形象。

3.欣賞作品,探究描繪方法。

(1)讓學生通過欣賞,探討怎樣描繪才能更好更容易地表現(xiàn)特征。

(2)讓學生欣賞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的兒童繪畫作品。

(3)高更、凡·高的《自畫像》等表現(xiàn)人物的大師作品欣賞。

(4)用線描、基本形造型、色彩造型等方法啟發(fā)學生。

4.演示主題,觀察感受,探究表現(xiàn)主題的方法。

(1)可啟發(fā)同學討論怎樣使不是好朋友的人成為好朋友。

(2)觀察探究:怎樣表現(xiàn)好朋友的主題?可請兩位好朋友做一個能表示好朋友的動作。讓學生通過表演,如手拉手、擁抱等等,啟發(fā)學生還有哪些特征能表現(xiàn)好朋友的主題,如開心、快樂、面帶微笑、手牽著手等。

(3)請每一位學生隨著“找呀找呀找朋友”的音樂,自由組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表示友誼,體會感受。教師可重點表揚新找到朋友的同學。

(4)欣賞幾幅表現(xiàn)這一主題的兒童繪畫作品,開拓視野,使學生學習多種繪畫手段的應用,啟發(fā)學生進行寫生、記憶、創(chuàng)作,讓學生體會人物主題的表現(xiàn)方法。

5.分小組,自由表現(xiàn)。

自由組合小組,進行以“大家成為好朋友”為主題的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6.交流,傳遞友誼。

作品展示交流,自評、互評,互相贈送給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