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8篇

時間:2023-04-07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教案是老師為了提高上課質(zhì)量事先編寫的文字材料,在制定好一份教案之后,我們的教學水平也會有所提高,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8篇,感謝您的參閱。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8篇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1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唱襯詞的方法,簡單地進行二聲部的合唱。

2、注意傾聽同伴的歌聲,調(diào)整、控制自己演唱的音量。

二、活動重點:

簡單地進行二聲部的合唱。

三、活動難點:

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

四、活動準備:

鋼琴。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擠奶》、《織布》。

2、練聲:《小鳥醒來了》、《山谷回聲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的名稱和旋律。提問:剛剛老師彈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記不記得這首歌怎么唱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提醒幼兒注意唱準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幼兒集體演唱歌曲:剛剛小朋友唱的真好聽,請你們再唱一遍給老師聽。提示幼兒注意唱歌的姿勢和用自然的聲音。第二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三)教師引導幼兒嘗試進行加入襯詞的合唱。

1、教師演唱歌曲的襯詞。(襯詞為:分別在歌曲的第2、4、6、8小節(jié),加上“啦啦啦”的襯詞,一拍一個音)。請部分幼兒演唱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

2、全體幼兒嘗試演唱歌曲的第二聲部。

3、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襯詞的方式合作進行歌曲的演唱。

4、幼兒交換聲部,進一步學習用襯詞的方式合唱,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傾聽別人的歌聲,注意與同伴聲音保持協(xié)調(diào)。

(四)復習《禮貌歌》要求幼兒合作有表情地表演。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離不開幼兒的生活,唯有由心而發(fā)的興趣才能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周圍事物。結合主題活動“夏天真熱啊”的開展,我引導幼兒通過聽、說、想象、創(chuàng)造等方式,發(fā)現(xiàn)普通的生活材料會產(chǎn)生各種獨特聲音,感受大自然中聲音的奇妙,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目標:

1.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積極嘗試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聲音。

2.在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中展開想象,制造和體驗美妙的大自然之聲。

準備:

1.分別裝有米粒、黃豆的透明瓶,搪瓷杯,筷子,不銹鋼小勺,塑料墊板,塑料袋,空紙盒,鐵合盒,硬幣,木塊,等等。

2.錄有雷聲、雨聲、蟬鳴聲、蚊子叫聲、空調(diào)運行聲等夏天里的各種聲音的音帶。

過程:

一、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夏之聲

1.教師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引導幼兒傾聽并表達。

師: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師:你在什么時候也聽到過這個聲音?

師:夏天里,你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2.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析:雷雨聲、蟬鳴聲等是幼兒熟悉的夏天里的聲音。教師從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導入,引發(fā)幼兒在交流、互動中回顧更多經(jīng)驗。)

二、探索、創(chuàng)造夏之聲

1.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制造聲音。

師: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fā)出聲音。

師(出示一些物品):你能用這些東西制造出有趣的聲音嗎?請你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吧。

2.分享制造聲音的不同方法。

師:你選了什么東西?它發(fā)出了怎樣的聲音?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讓這東西發(fā)出聲音的?

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例如:兩個幼兒都選擇了鐵盒,但他們使鐵盒發(fā)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幼兒甲說:“我用手拍鐵盒,鐵盒發(fā)出了砰砰砰的聲音。”幼兒乙說:“我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fā)出了咚咚咚的聲音?!苯處熣f:“喲!太神奇了。同一個鐵盒用手拍或用拳頭敲,就會唱不一樣的歌呀?!?

3.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制造聲音,并在教師引導下將制造的聲音與夏天的自然之聲產(chǎn)生聯(lián)想。

師:剛才我們自己的方法讓這些東西發(fā)出了聲音。這次,這些盒子、瓶子說:“我們也喜歡夏天,我們也想學一學夏天的聲音,你們愿意幫幫我們嗎?”大家再來試試看吧。

4.大膽表達自己的聯(lián)想。

師:你選擇了什么東西?它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師:這種聲音像什么?

(例如:有的幼兒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fā)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有的幼兒敲打鐵盒說發(fā)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有的幼兒拗動塑料墊板發(fā)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

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么多夏天里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現(xiàn)象。

(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物體用不同方法可發(fā)出各種聲音,難點是運用這些物品聯(lián)想并模擬夏天的各種聲音。)

三、夏之聲音樂會

1.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

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邊播放優(yōu)美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朗讀散文。)

2.在教師引導下為散文《夏天的聲音》中的內(nèi)容制造相應的聲音,體驗自然之聲的美妙。

師: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人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里面的聲音。

3.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fā)出了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夏天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著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為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析: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表演進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附:夏天的聲音

夏天的池塘邊,美麗的荷花穿著粉紅色連衣裙翩翩起舞,紅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叢中歡快地唱歌。忽然,一片烏云從遠處飄來。你聽,滴答滴答,淅淅瀝瀝,下小雨了!再聽——轟隆轟隆,轟隆轟隆,雷公公也打起鼓來了!雨越下越大,嘩嘩嘩,嘩嘩嘩……不一會兒,天空亮起來,烏云不見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里,荷花和綠葉像剛洗過澡,更加清新美麗。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嘰嘰嘰、喳喳喳,是小鳥在歌唱。大家用歌聲歡唱:夏天真美麗!

材料準備:新的皮鞋包裝盒、薯片罐兩只、吸管、氣球扣、卡片、縐紙若干。

制作方法:

1.將鞋盒挖兩個洞(洞的大小與薯片罐直徑一致)。

2.把薯片罐插入鞋盒,罐子上貼好左右手標記,周圍用縐紙裝飾。

3.在薯片罐中間挖一小洞,插入吸管接上氣球扣,再插上節(jié)奏卡。

建議玩法:

1.根據(jù)卡片所示節(jié)奏擊鼓。

2.不同節(jié)奏采用不同的擊鼓方法。

實用價值:

1.形象化的打擊樂器,供幼兒做節(jié)奏練習。

2.將數(shù)和音樂、游戲與音樂相結合,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3

設計思考

1.年齡特點的分析:大班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比較強烈,越來越喜歡那些能滿足想象和創(chuàng)造欲望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與表達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與同伴合作的意識也逐漸增強。

2.教學策略的定位: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情境,引導幼兒根據(jù)游戲情節(jié)“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出門散步”,來創(chuàng)編各種有趣的身體動作,經(jīng)過討論、實踐和再討論、再實踐的過程逐漸明確游戲玩法,并與同伴合作隨樂游戲。

游戲過程中,不斷產(chǎn)生的高級榜樣激起了孩子們主動模仿并不斷創(chuàng)新的愿望。高級榜樣,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榜樣的作用來進行教育。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高級榜樣不僅能給學習者提供自我提升的幫助和借鑒,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內(nèi)源性動機,讓幼兒自發(fā)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享受音樂,并通過成功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柏埡屠鲜蟆敝械母呒壈駱佑校?/p>

高級榜樣一:“散步貓”。散步貓的出現(xiàn)是創(chuàng)編動作的前提,它幫助幼兒了解了音樂的節(jié)奏(兩拍走一下),區(qū)分了樂句(一句走、一句停),同時故事情節(jié)“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出門散步”也為后面的動作創(chuàng)編提供了具體的線索。

高級榜樣二:“臭美貓”。(1)為幼兒的創(chuàng)編提供了豐富的線索和元素。(2)生動地表現(xiàn)“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出門散步”走路姿勢的多種變化。

高級榜樣三:“急性子貓”。不僅動作頻率加快,也使得游戲情節(jié)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

總結起來,在“貓和老鼠”中的高級榜樣有這樣三個層次的變化,層次一:方位不同;層次二:空間水平不同;層次三:角色性格不同。由于高級榜樣是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提供的,每次都會以一種全新的思維來展現(xiàn),因而每次都會給幼兒帶來不同的驚喜和震撼。

活動目標

1.學習音樂游戲“貓和老鼠”,了解游戲的情節(jié)和規(guī)則,感受樂曲詼諧、歡快的風格。

2.通過手部游戲、動作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累加,進一步感受游戲音樂的節(jié)奏和變化。

3.體驗音樂帶來的想象,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剪輯過的音樂《香草咪咪》。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a段,并創(chuàng)編相關的動作

1.傾聽a段,區(qū)分樂句。幼兒傾聽音樂,初步感受并辨別描寫“貓”和“老鼠”的不同樂句。

2.師幼互動,分角色分別體驗、表現(xiàn)“貓”和“老鼠”樂句的區(qū)別。幼兒邊傾聽音樂邊通過手部動作表現(xiàn)“貓走”和“老鼠跟”的游戲情節(jié)。

3.創(chuàng)編大貓走路的動作。師幼共同討論,用不同空間位置、行進方向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大貓走路”。教師:這是一只愛跳舞的貓,走路的姿勢千奇百怪!它可能會怎么走呢?誰來試試看?(如:空間位置的高低變化,行進方向的前后左右變化,肢體姿態(tài)上的變化:旋轉、彎曲、伸展、搖動,單手、雙手的變化,以及移動方式上的變化:走、跳、爬等。)

4.將創(chuàng)編出的動作隨樂練習。

二、師生共同討論b段中“貓戲老鼠”的動作并練習

1.師幼討論貓戲老鼠的方法。

教師:盡管小老鼠的動作很輕,可大貓還是懷疑身后有人。怎么才能不被大貓發(fā)現(xiàn)呢?

2.教師扮演成大貓,示范“貓戲老鼠”的方法。

3.師幼共同游戲。

三、完整學習游戲“貓和老鼠”

1.教師領隊,師幼共同游戲。

2.替換新的動作游戲。

3.幼兒領隊再次游戲。

4.拓展游戲情節(jié)——配班教師扮演“急性子貓”,師幼共同游戲。

核心理念:幽默

把幽默運用到幼兒園活動中可以活躍氣氛、增強師幼互動、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的智慧。在音樂游戲“貓和老鼠”中,教師巧妙地運用了自身的“幽默感”,不斷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挑戰(zhàn)愿望,在笑聲中與孩子們一起游戲,共同成長。

1.幽默的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強烈的學習興趣?!柏垺焙汀袄鲜蟆笔怯變菏质煜さ膭游镄蜗?,這一對天敵既能給幼兒無盡的想象空間,也能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游戲形式。音樂游戲“貓和老鼠”表現(xiàn)了一只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和一群聰明機靈的老鼠斗智斗勇的故事。貓在前面做什么,老鼠就在后面學什么,被貓“撓癢癢”時還不能亂動,被貓發(fā)現(xiàn)時還要趕緊躲回家里。幽默的故事情節(jié)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跟隨著俏皮的音樂,既可以扮演“大貓”,創(chuàng)編各種有趣的身體動作,也可以扮演偷偷摸摸的“小老鼠”,孩子們不亦樂乎!

2.幽默的教學語言,實現(xiàn)有效的師幼互動。教師將嚴肅的規(guī)則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出來,給幼兒營造了輕松、自由的氛圍,讓幼兒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時,又增進了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有效互動。

當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斷向前擁擠時,教師連忙說道:“小老鼠們,你們動靜太大啦!難道不要命了嗎?”孩子們聽了哈哈大笑,在笑聲中明白了教師含蓄表達的意思:“老鼠”與“貓”之間要悄悄地保持距離。當教師在游戲中想逐漸退位時,“愛臭美的貓”便說道:“外面灰塵太大,我要回家補補妝,需要找一個貓家族的接班人代替我去抓老鼠,誰愿意呀?”孩子們游戲結束后,教師又感慨道:“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看來我老啦!”教師幽默的語言,有效地緩解了幼兒學習的緊張心理,師幼關系更加輕松活潑、平等和諧。

3.幽默的身體動作,創(chuàng)造無限的想象空間。為了能引導幼兒從不同的空間方位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時而擠眉弄眼,時而張牙舞爪,時而上躥下跳,夸張、幽默的身體動作不僅令人發(fā)笑,還極大地拓展了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的線索:既可以高低、前后、左右變化,還可以有移動方式(走、跳、爬)的變化等。

為了能讓孩子們根據(jù)貓的不同性格特點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還請來了“急性子貓”:慌慌張張地出場,因性急而惹禍,腿瘸后假裝痛苦。不斷產(chǎn)生的戲劇沖突和夸張表演使得游戲情節(jié)進一步延伸,增加了整個音樂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

幽默好比菜肴中的調(diào)味料,用得好能使菜肴更加鮮美可口。教師應根據(jù)孩子的興趣、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幽默營造出有趣、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做一個幽默的教師,和孩子們一同幸福成長!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2、知道媽媽很幸苦,萌發(fā)熱愛媽媽的情感。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扮家家》

?我們大家做得好》

?新年好》

?下雨啦》

二、導入活動,與幼兒進行談話,激發(fā)幼兒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1、教師:小朋友們大家都有自己的媽媽,你們喜不喜歡自己的媽媽呀?媽媽為了照顧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每天要去上班,下班后回到家該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2、幼兒自由討論后,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說一說,老師再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補充。

教師小結:媽媽很愛我們,不怕幸苦不怕累,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當媽媽忙完了,累了,我們可以把媽媽請到沙發(fā)上坐好,倒給媽媽一杯水,幫媽媽捶捶背。給媽媽唱一唱在幼兒園學習的歌曲,給媽媽跳跳舞讓媽媽開心的笑起來。

三、新授新歌

1、教師:那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我的好媽媽》,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遍。歌曲的名字叫《我的好媽媽》。

2、教師范唱歌曲,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和旋律

教師:老師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喜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看看誰聽的最仔細,等下老師要提問的哦!

3、教師提問:媽媽下班回到家,她的孩子對媽媽說了什么,為媽媽做了什么?

5、老師把歌詞念一邊。

教師:歌曲里面還唱到了什么呢?老師念一邊,小朋友們仔細。

6、學唱新歌學唱歌曲,老師邊彈琴邊唱歌曲,小朋友們小聲的跟個一起唱。

7、老師邊彈琴邊小聲的唱,幼兒大聲的唱出來。

四、結束部分

1、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我的好媽媽的歌曲》這是一首表達對好好的愛,對媽媽的關心的歌曲,孩子回答家里唱歌媽媽聽,媽媽一定會非常的開心。

2、復習《拉個圓圈走走》的歌曲。

活動結束。

小百科:在任何一個社會文化中,都有對于母親應扮演角色職責的期望和規(guī)范,此即母親角色(motherhood),例如在傳統(tǒng)中國,母親被期望扮演教育子女的重要角色。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5

?捉小魚》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2、 訓練幼兒協(xié)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

3、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共同學習的愿望,提高活動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快速的抓到魚,在游戲中 不能碰到扮演魚兒的小朋友,只能碰到夾子。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布置活動的場所,小貓的頭飾,小魚卡片。

2、幾十個夾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小貓頭飾,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小貓)

2、“有誰知道小貓最喜歡吃什么?”(魚)

3、“那么我們就來玩一個小貓捉魚的游戲吧,好不好?”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小貓捉魚

1、教師請小朋友們帶上小貓的頭飾,并扮演貓媽媽的角色。

2、貓媽媽找寶寶了:喵喵喵,孩子們,你們在哪里???小貓聽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媽媽我們在這里?!敖裉鞁寢尠l(fā)現(xiàn)一個地方有很多的魚,我們趕緊去捉吧,好嗎?”教師帶領幼兒到放有小魚卡片的活動區(qū)域,讓小貓去把魚兒捉回來,放到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盆子里,看是 捕魚能手,捉的魚最多。

3、幼兒開始自由的捉魚。

4、“寶貝們,真棒這么快就把小魚捉完了,可剛剛我們捉的魚都不會游,下面我們就去會游的魚好嗎?”

(二)捉“活”魚

1、教師首先介紹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在地上圈定一個區(qū)域,選幾個孩子當魚,在衣服上夾上十幾個夾子代表魚鱗;其他幼兒當漁夫。游戲開始,魚兒可以跑出圈外,這時大家可以去追魚并設法取下衣服上的夾子,當魚兒回到圓圈里就不能去夾子了,直到“魚兒“身上的夾子取完游戲結束,取下夾子最多的就是勝利者。

2、教師選定區(qū)域讓幼兒扮演小魚,其他幼兒開始捉魚活動。

3、幼兒活動是教師提醒幼兒只能取夾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

4、評出勝利者給予表揚。

5、活動課變換角色反復進行。

三、活動總結

1、 教師要捉魚最多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經(jīng)驗,并和其他幼兒交流。

2、 教師小結活動內(nèi)容、表揚、鼓勵幼兒。

四、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幼兒提一些身體動作的要求,以培養(yǎng)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訓練了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魚的環(huán)節(jié)當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準確的捉住夾子,更別說不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條魚都沒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時對孩子們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訓練的太少了,一直與他們在玩捉魚游戲的時候沒那么順利。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要對孩子們多做這方面的練習,以提高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6

設計思路:

歌曲選自我國傳統(tǒng)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音樂也再現(xiàn)了這一故事。通過音樂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說說、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增強孩子們對故事的了解,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當遇到意外的時候要冷靜、機智、勇敢。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情緒,理解歌詞內(nèi)容。

2.根據(jù)歌曲情節(jié)大膽想象,嘗試根據(jù)不同的角色,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感受音樂游戲的趣味性。

活動重點: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情緒。

活動難點:根據(jù)歌曲情節(jié)大膽想象能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司馬光砸缸》完整的音樂、自制大石頭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欣賞前奏,引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師: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來讀書,司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一樣也很早就起來讀書,讀書讀累的時候,他們還會做游戲呢!我們一起聽一聽他們在做什么游戲?

二、分段分析和欣賞音樂,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音樂情境

情節(jié)一:快樂游戲

1. 圍著水缸嘗試玩游戲。小椅子來當我們的大水缸。

2.我們一起捉迷藏??凑l又輕又快藏得好。

3.一起表演。

情節(jié)二:伙伴落水

1.不好了,有人掉到大水缸里了,伙伴們快出來吧。

2.他該怎么辦呀?

3.其他的小朋友都嚇壞了,嚇壞了是什么樣子?

情節(jié)三:砸缸救人

1.司馬光是怎么救小朋友的?

2.你是司馬光你會怎么砸缸?

3.剛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點鉆出來吧。

4.小朋友得救了,真開心!看來和好朋友玩游戲,可不能做危險的事,你們記住了嗎?

情節(jié)四:向司馬光學習

司馬光可真聰明,我們要向司馬光學習。遇事不慌張動腦筋。

三、完整欣賞表演歌曲,并表演游戲

1.完整欣賞歌曲,集體表演

師:我們來完整地聽一聽歌曲,想一想剛才我們是怎么玩游戲的。

2.集體完整表演游戲

請把椅子移到教室旁邊,和好朋友找個空地方圍成圈,做一個結實的大水缸。請兩個小朋友當落水的小朋友,老師當司馬光,玩游戲。

教師:玩了這么久我們也該休息了,回去后,可以把這個游戲帶給你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

活動反思:本節(jié)課以幼兒自己感受理解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為主,通過游戲的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再分段欣賞歌曲,讓幼兒充分理解歌曲內(nèi)容,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體驗,最后以游戲結束。幼兒能在游戲中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也能增強對故事的理解。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能通過自己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對歌曲的理解。整節(jié)課幼兒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動時我的一些語言引導不夠明確,還有上升的空間。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的詼諧、跳躍的特點。

2、通過自由操作、聽故事、自扮小動物、做游戲的方式,進一步表現(xiàn)和理解音樂的特點與情緒。

3、能愉快的、主動的參與感受、體驗活動,并能合作、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游戲和表演。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

簡單的場景布置,小動物的裝飾物,彈簧小動物盒若干。

活動過程:

1、在活潑有趣、詼諧幽默的音樂中進入場地。

2、幼兒自由的操作彈簧玩具,體驗玩具帶來的快樂。

3、教師使用彈簧玩具表演音樂的內(nèi)容,讓幼兒欣賞音樂。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他在做什么?

4、教師用講故事的口吻,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內(nèi)容。并請幼兒集體表現(xiàn)樂曲,重點理解音樂的跳躍與樂句中的重音停頓。

5、請幼兒利用材料自由化裝成各種小動物。

6、進行游戲活動:《狐貍與小動物》。

7、在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中結束游戲。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通過故事、游戲、圖譜提示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了解音樂的性質(zhì)和結構,掌握樂曲中重音的出現(xiàn)。并引導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游戲中的樂趣。讓規(guī)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體現(xiàn)出來。我覺得這個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

1、大灰狼的教具簡便、輕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現(xiàn)音樂的形象,又便于教師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師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風,帶上可怕的頭飾,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襪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這一形象更加生動、可愛。

2、圖譜比較貼切:圖譜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xiàn),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xiàn)的地方),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效結合,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找重音、聽音樂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級提出加深難度,突破了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3、結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們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這樣的結局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們的生活要充滿愛!大家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4、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游戲的方式,引領著幼兒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xiàn)著愉悅性、發(fā)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盡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

活動不足:

1、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我覺得活動的量還不夠,也就是說活動從深度廣度來講略顯不足。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設置不同層次的難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摘桃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fā)展,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讓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處拍手跺腳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戲規(guī)則只說了“在大牙齒的地方拍手跺腳”,而沒有反過來強調(diào)“在小牙齒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腳”,以至于第一遍游戲時有幾名幼兒在小牙齒處拍手,在重復了游戲規(guī)則后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齒處拍手,我告訴他下課后我倆再單獨交流。下課后我才理解他對音樂重音的詮釋方式:小牙齒處輕拍手,大牙齒處重拍。

小百科:撥弦是借用彈撥樂器的表現(xiàn)手法,它能使弓弦樂器發(fā)出鏗鏘分明的彈撥聲,與弓毛擦弦聲形成了色彩鮮明的音色對比,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

活動教案幼兒園模板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嘗試用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大雨、小雨。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qū)別下大雨、下小雨,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雨絲”人手一份,節(jié)奏圖,鋼琴。

2、已學過歌曲《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1、出示雨絲,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詩歌小雨點,發(fā)現(xiàn)小雨點會發(fā)出什么聲音?那你們覺得大雨會發(fā)出什么聲音?我們今天一起來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請你拿出來)

2、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聽,在下什么樣的雨?(另一教師彈高音區(qū)音樂:輕快、跳躍)請你們覺得小雨是怎么下的?(輕輕的、有點跳的感覺)請你跟著琴聲來下小雨。(師再次彈輕風,師生共同輕輕抖動雨絲。)你們覺得怎么樣可以把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表示小雨(幼兒討論)教師采用一種合理的動作一起練習(比如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

師:聽,又下起了什么雨?(師彈低音區(qū)音樂:沉重、連貫。)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覺?用你們的雨和動作來表示下大雨。(再次彈,師生動作)

師:噓!雨停啦,(師生停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雨是會變大變小的,讓我們來跟著琴聲來變化著下雨吧?。◤梼煞N不同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雨絲。)

3、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區(qū)別大雨、小雨的變化

(1)師:雨停了,讓我們休息一會,聽一段音樂吧(彈奏《大雨小雨》)

(2)引導幼兒嘗試用高低不同的聲音和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雨的變化。

a)用語言節(jié)奏練習下小雨。

⑴ 師:我們都知道小雨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小雨時候聲音應該怎么樣?(輕)誰會用輕輕的聲音來下小雨?

⑵出示節(jié)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jié)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jié)奏。

誰會用小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jié)奏來下雨,注意了小雨的聲音應該怎么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小雨聲音、集體)

b)用語言節(jié)奏練習下大雨。

⑴ 師:那大雨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大雨時候聲音應該怎么樣?(響)誰會用響亮的聲音來下大雨?

⑵出示節(jié)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jié)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jié)奏。

誰會用大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jié)奏來下雨,注意了大雨的聲音應該怎么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大雨聲音、集體)

(3)傾聽音樂,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區(qū)分大雨、小雨。

⑴ 師:你們聽,大雨、小雨是誰在唱?(配班老師彈《大雨小雨》的音樂老師用不同的聲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么部分?小雨唱了什么部分?

⑵ 我們再來聽一聽,比比誰的耳朵最靈,(再次傾聽)小雨唱的歌是怎樣的?是跳跳的,還是連連的,細細的還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細細的)大雨呢?(連連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圖譜:表示兩種不同的聲音)

⑶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小雨的聲音應該是怎么樣的?(是細細的),大雨的聲音應該是怎么樣?(粗粗的),(師生一起清唱)

⑷ 分組唱:誰愿意唱大雨的聲音呢?誰愿意唱小雨的聲音?(教師幫助幼兒分組)!(幼兒分組交換唱2遍)

4、游戲:大雨小雨

師:我們玩?zhèn)€大雨小雨的游戲吧。我們小朋友做雨點。當聽到下大雨的聲音就表示雨點很多,我們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一起。當下小雨的時候雨點是很少的,那你就自己隨意的走小碎步。

5、結束部分。

師:雨停了外面的陽光出來了,我們到外面去曬一會太陽、吹一會風。(教師帶領孩子去室外活動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