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的讀后感最新7篇

時間:2023-09-26 作者:lcbkmm 讀后感

讀后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用詞和敘事技巧,提高文學(xué)欣賞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烏塔的讀后感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烏塔的讀后感最新7篇

烏塔的讀后感篇1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如果不是你親眼所見,你相信她一個人獨自游了很多國家嗎?這對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事。

為什么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因為父母“愛”孩子。為什么愛要加雙引號呢?因為在中國,父母的這種愛不叫真正的愛,叫錯誤的愛。在中國,這種愛叫做“溺愛”。過分的溺愛,只會讓孩子養(yǎng)成依賴性的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中的花朵,籠中的小鳥,什么事都要父母安排好。

為什么中國父母會這樣愛孩子呢?那是來源于中國父母的擔(dān)心。在他們眼里,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永遠都是一個懵懂的孩子,怕孩子餓肚子,怕孩子受傷。什么事都安排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使孩子的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其實父母不知道,孩子只有經(jīng)歷挫折才能成長。

烏塔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啊,為什么她的父母就這么放心地讓烏塔自己一個人去游世界各地呢?這就是西方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不同。烏塔的父母也愛孩子,但他們愛得正確。愛孩子,就應(yīng)該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在社會上走走,讓孩子熟悉將來發(fā)展的地方,讓孩子成為戈壁灘上的白楊,成為風(fēng)雨中的胸鷹!而在中國,你看到的卻相反,父母卻說:“孩子還太小啊?!笔前?,孩子就是小才能鍛煉出獨立自主的能力啊,等到長大了就已經(jīng)太晚了。

想真正愛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去獨立吧。父母們,張開你們那雙手,讓孩子們?nèi)プ杂勺栽诘仫w翔,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吧!

烏塔的讀后感篇2

在我們四年級上冊,曾經(jīng)學(xué)過一篇課文,那就是27課——《烏塔》。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寫"我"去歐洲旅游的時候和一個小女孩住在一起,她就是14歲的烏塔。烏塔告訴"我",她是趁這次放暑假一個人來歐洲旅行的,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還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然后還要去希臘。她還說,自己為了這次旅行就準(zhǔn)備了三年,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從第七段中,可以看出她為了準(zhǔn)備這次旅行,安排得很細、很周到、很周密,而且準(zhǔn)備充分、計劃性強。也可以看出,烏塔盼望這次旅行已經(jīng)盼了很久。就是說,烏塔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熱愛生活。她恨不得用一天的時間就能環(huán)游世界好幾周。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沒錯,烏塔說這全是她自己做的,而且說的時候語氣平靜緩和,似乎是理所當(dāng)然的。如果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我們的國家——中國里面,那可算是一個大新聞了。看了這篇課文,很多同學(xué)都希望自己也能一個人環(huán)游世界一周,那這問題到底出現(xiàn)在哪里呢?有兩個答案。

第一個答案,就是這問題出現(xiàn)在我們自身上?,F(xiàn)在想想自己,你是否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呢?你是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的教育方法。我舉一個例子吧,比如:一個五年級的女生一個人在家,忽然家里的門鈴響了起來。她以為有壞人,竟然嚇得哭了起來,一直哭到她的爸爸媽媽回來。只是她的鄰居按錯了門鈴,居然也能把一個五年級的人嚇哭!和烏塔相反,這個五年級的女生膽小如鼠,生活不是不會自理,而是不敢自理,沒有信心。烏塔呢,有事敢大膽地做,并且有自立意識,能夠自力更生,獨立生活能力強,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敢于大膽地猜測。牛頓說得好,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為什么那個五年級的女生那么膽?。恳驗樗龥]有勇氣,沒有勇氣去鍛煉自己。

第二個答案,就是家長的問題?,F(xiàn)在,很多的家長每天都要"護送"自己的孩子上學(xué)放學(xué)。我知道家長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怕孩子遇上壞人,被壞人拐走,或者是迷路了??墒牵钪杏心敲炊嗪玫臋C會,家長們?yōu)槭裁床蛔屪约旱暮⒆渝憻捘??越怕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就越要讓孩子去鍛煉,從小抓起;越鍛煉,才能越降低這種事情發(fā)生的幾率。不僅是這樣,很多家長都很溺愛自己的孩子。家長們,你們這樣做,只會害了我們??!

家長們,希望你們看到我的這篇文章,就不再繼續(xù)這樣做下去,為你們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打好良好的基礎(chǔ)。孩子們有出息,你們也才能嘗試驕傲、自豪的滋味,在別人面前有面子??!

烏塔的讀后感篇3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對文中的小姐姐烏塔特別敬佩,我們可能一個人游攬重慶的膽量都沒有,出門都是父母陪同,而烏塔卻可以一個人游歷歐洲了!我為她豎起了大拇指!

我特別想對我的父母和中國的許多父母說:爸爸媽媽,過度的愛有時候反而是壞事,只會讓孩子們坐井觀天,無法真正認(rèn)識外面的大千世界。你們?yōu)槲覀儞纹鸬谋Wo傘并不能為我們撐一生,那么給我們多一些鍛煉的機會,也是一種愛!我們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個個是小公主小皇帝,可是我們長大了怎么辦,離開了你們怎么辦?如果習(xí)慣了你們的溺愛,習(xí)慣了處處依賴,那我們會失去獨立自主和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在將來同齡人的'競爭中,你們辛辛苦苦寵大的孩子將輸?shù)靡凰俊?/p>

爸爸媽媽,請收起你們的保護傘吧!我們需要沐浴陽光,也要迎接風(fēng)雨才能茁壯成長!請收起你們的“翅膀”吧,讓我們展開自己稚嫩的“翅膀”慢慢學(xué)會飛翔。“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有許多中國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再不改變你們的教育方式,等我們再大一些就晚了,放手讓我們自己去拼搏吧,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又怎能見彩虹呢?!

烏塔的讀后感篇4

今天我學(xué)了《烏塔》這篇作文,受益匪淺。使我感受到中國與德國教育上的不同……

課文講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們要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心。不能太依賴大人,也不能讓父母過于溺愛,更不能做家中的小皇帝。

這些過于溺愛孩子的家長太多了,比如我的父母。記得那一次,我要自己去買書,我跟媽媽說過后便準(zhǔn)備獨自去書店購買,但是媽媽堅決不同意。說:“不行,如果你自己坐車遇到危險怎么辦?沒事,我到時候去給你買?!庇行┖⒆邮羌抑械男」?、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們小學(xué)生如果我們都像烏塔一樣能夠自己環(huán)游世界,但是家長只是督促學(xué)習(xí),沒有玩的時間,那里來環(huán)游世界的時間。我們中國的小孩就像一只圈在籠子里的鳥和一只蝸牛一樣,總是縮在很小的殼窩里。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起來,我們非常羨慕烏塔。

文中有一段給我留下的印象十深刻“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問烏塔:“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dān)心嗎?”因為這段說明了中國教育孩子的缺點,人人的孩子都只能從電視、電腦、收音機……了解世界,使中國孩子對外國少年的行為感到不解,我覺得中國的爸爸媽媽應(yīng)該開放教育,讓中國孩子全面的了解世界,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文中還有一段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十分深刻“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侯一起出去玩,有時侯單獨出去玩。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币驗闉跛J(rèn)為愛孩子和不讓孩子單獨出門之間不存在因果關(guān)系。她先舉例說明,然后說明自己的觀點。邏輯嚴(yán)謹(jǐn),條理清晰,觀點鮮明,這充分體現(xiàn)出烏塔在生活上獨立的基礎(chǔ)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獨立。我覺得烏塔是一個自主,獨立,熱愛生活的人,表現(xiàn)在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中: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很多國家。還有第七段:他還說,自己用了三年時間準(zhǔn)備了這次行程,閱讀了許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表現(xiàn)了烏塔做事有計劃、有準(zhǔn)備以及他的獨立自主意識。

對于烏塔的觀點,我舉雙手贊成。這正是中國孩子們共同的心聲啊!我認(rèn)為愛孩子就應(yīng)該讓我們獨立,現(xiàn)在我們這些孩子屬于小公主、小皇帝,整天賴在父母身邊。

我并不是說愛孩子就不要管他們,也不是在反對中華民族的一貫風(fēng)格,而是體會到了一種深深的危機感。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管制”、“保護”與“獨立”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缺一不可,過度則反。親愛的爸爸媽媽,雖然中國的這種現(xiàn)狀不得完全,但是,孩子要長大,可不能讓下一代的花朵成長在溫室里啊!親愛的爸爸媽媽,愛孩子,就回應(yīng)一下孩子的心聲吧!鍛煉我們的真正才能,我們才會告別童年,打拼天下!

烏塔的讀后感篇5

無注音版:《烏塔》讀后感 學(xué)習(xí)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知道了,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叫烏塔的女孩,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像我這樣的孩子,在家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家人百般呵護,什么事都不讓做,而課文中的烏塔卻不一樣。

課文中講到烏塔為了計劃這次旅游,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來準(zhǔn)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里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這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晌夷兀课也粌H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xué)、放學(xué)都不愿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

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里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yīng)該向她學(xué)習(xí)。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xué)習(xí),我了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xué)習(xí),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xué)生。

烏塔的讀后感篇6

?烏塔》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小女孩烏塔為了獨自游歷歐洲,竟為之準(zhǔn)備了三年之久,并且在游歷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能力。

如果不是親口讀到和了解到,我絕不會相信。她畢竟才十幾歲呀!讀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了這是千真萬確的。

其實,我們也要向烏塔學(xué)習(xí)。在中國,我們孩子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整理自己的'學(xué)習(xí)用品,幫助爸媽掃掃地這些基本家務(wù)都做不到,更別提一個人游歐洲了!

坦誠講,我認(rèn)為,其實中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小就嬌慣孩子,讓孩子“吃飽喝足,衣食無憂”??墒?,這樣又有什么用呢?孩子長大,翅膀硬了,總有一天要飛翔的。但是,他們卻因缺乏對生活的歷練,過多地對父母的依賴,只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掙扎著、呼喊著,但都只是徒勞!相反,只要根據(jù)孩子的成長過程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和獨立能力,孩子就會飛得更高、更遠!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所以,我想說一句,“路,總要自己走的;獨立,就是一盞燈,指引著你前進”。

烏塔的讀后感篇7

我閱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叵搿⑵肺吨∨跛囊粋€個神情,一句句話語,我思緒萬千……

烏塔是個12歲的德國小女孩,在這樣的年華,他竟能自己掙錢買票,單獨一人周游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還準(zhǔn)備再去希臘——想想她的年齡,才12歲呀!更令人吃驚的是,他為這次歐洲之旅準(zhǔn)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個小學(xué)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唉,真是令我們汗顏呀!

最能引起我的共鳴的是,與中國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dāng)她問起中國孩子是否也這樣旅游,那隨和的語氣卻使作者怎么也說不出話來。當(dāng)“我”說家長很愛孩子,會帶他們出去玩,卻不放心讓孩子單獨出遠門時,自以為找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卻受到了烏塔的強烈反駁:“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讓他們單獨出門?”我只能苦笑著承認(rèn)自己的回答不合邏輯;當(dāng)我告訴烏塔中國的風(fēng)俗情況,并說孩子們?nèi)阅苷业娇鞓罚瑸跛允菆猿郑骸皬碾娨暫蜁旧险J(rèn)識世界并不完美?!笨吹竭@里,我真想暢所欲言,一吐自己即將噴涌的想法!

對于烏塔的觀點,我舉雙手贊成。簡單地說,在中國,則與外國截然相反,“愛”在大多數(shù)家長眼中被視為“呵護”。其次,有些家長過于偏重于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績,卻忽視了下一代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把孩子“刻”成了對歷史、環(huán)境、回報、感恩等一無所知的語數(shù)化人類?!皬碾娨暫蜁旧险J(rèn)識世界并不完美”,電視、書本,想獲得真正的心之美麗,除親歷親為,自身實踐,別無他法!

我并不是說愛孩子就不要管他們,也不是在反對中華民族的一貫風(fēng)格,而是體會到了一種深深的危機感。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管制”、“保護”與“獨立”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缺一不可,過度則反。親愛的爸爸媽媽,雖然中國的這種現(xiàn)狀不得完全顛覆,但是,孩子要長大,可不能讓下一代的花朵成長在溫室里??!親愛的爸爸媽媽,愛孩子,就回應(yīng)一下孩子的心聲吧!鍛煉我們的真正才能,我們才會告別童年,打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