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推薦6篇

時間:2023-12-07 作者:betray 讀后感

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學習到作者的寫作技巧和創(chuàng)作思路,有助于我們的寫作水平的提高,讀后感不僅是對書本的理解,也是我們對生活體驗的一種表達,讓我們更加熱愛閱讀,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推薦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推薦6篇

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篇1

今天看完了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知道這本書還是因為前陣子大火的同名電影。電影我沒看過,但劉老師的《三體》之前有看過,確實是腦洞大開。這次正好出差時再機場看到這本書,于是買來看看。

?流浪地球》里有幾個短篇故事組成,流浪地球是其中的一篇。故事依然超現(xiàn)實主義,讀完了讓人有種“哇,還可以這樣操作!”的感嘆!

比如地球兩極之間的通道,完全依靠地心引力來做動力,實現(xiàn)兩地之間的通行。簡直不要太方便。可是,這個“南極庭院工程”充滿了危險,于是,一艘“落日六號”的飛船就被困在了地殼中,形成了另一個故事。

書中人們對宇宙、外太空的'探索特別熱情。當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前往地心、宇宙遨游、冷凍睡眠、電磁戰(zhàn)爭...像是一個個未來大片的感覺。不過,總覺得有莫名的熟悉感,不知道是不是在哪個電影里曾經看到過類似的情節(jié)。

有的小故事之間有關聯(lián)性,看一遍可能還理不清,多讀幾次會有不一樣的領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

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篇2

在未來,太陽最終將會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人類為了繼續(xù)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是進行星際移民,目標星系是半人馬座比鄰星。但是對于移民方式存在飛船派和地球派之爭。飛船派計劃人類乘坐飛船逃離地球,但是依照當時人類的技術,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由于飛船設計的太小,內部生態(tài)系統(tǒng)會失去平衡;地球派則計劃在地球上安裝發(fā)動機,使地球飛向比鄰星。最終執(zhí)行了地球派的計劃。

依照地球派的設想,人類的逃亡過程分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發(fā)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第二步,開動地球發(fā)動機使地球到達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轉發(fā)動機方向,開始減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衛(wèi)星。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i(加速)、流浪時代ii(減速)、新太陽時代。

整個移民過程將延續(xù)兩千五百年時間,一百代人。

本文為處于流浪時代i的我回憶逃亡過程的前三步。逃離過程中一方面要應對地球逃離過程中所引發(fā)的一系列挑戰(zhàn),另一方面還要和飛船派進行抗爭,使得地球逃離計劃能夠成功執(zhí)行。經過重重困難,最終地球成功逃離了太陽系,進入流浪時代i,加速飛向比鄰星,等待著地球的仍然是長達兩千四百年的的漫長飛行。

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篇3

太陽系即將毀滅,人類將地球家園推離太陽系軌道,往半人馬星系去,歷時2500年,100代人。這時,人們會發(fā)現(xiàn),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對功名利祿,出人頭地的追求都無甚意味,職位和金錢都不再值得耗費思慮,就連愛情都無價值,親情也可以隨意舍棄。人生價值的排列僅僅在于去往逃生道路上,那條長長隊列的先后。

而人類的可悲在于對生命的感悟,并不能致死地而后得只有在懸崖勒住馬轡,看見碎石自馬蹄處墜入無盡不見底的深淵的那一刻,那一剎,才能突然體會到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圓餅圖上,把它從一輪新月瞬間標注成了一個圓盤。

但還好。生活,生命的'意義會在煉獄時頓悟,也會在天堂里發(fā)現(xiàn)。

看慣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如置身隔絕凡塵的世外桃源,亦會豁然開朗,看向遠方。亦會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實則輕如鴻毛的塵事,而是著眼人類不過短短幾十年的壽命本身。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只道生活,無顧功名,大概與此無異。

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篇4

原著和電影的人性對比

電影過后來看的小說,改編確實是有不一樣的,不變的是浩瀚的宇宙和強大的物理知識助力,差太多的是電影的人性和原著的人性對比。

或許是因為吳京,電影仍以愛國為主基調,充滿了英雄主義和團結友愛的味道,包括以李光潔為代表的執(zhí)行者,以吳京為代表的操縱者,還有韓朵朵等一類普通人。電影讓我不悅的兩個地方,一是韓朵朵想全球人民廣播,此處尬的我想躲避;二是所有人疊加推原石,這種受力方式讓我很懷疑,在前面位置的不會被“推死”,還能推動原石?相反原著中的人設就要合理得多。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只有滿足了物質生活才會有精神生活的豐富。當地球都在流浪,僅僅滿足了生理需求的人們又如何生出更偉大的情愫呢?

原始人就住洞里,我們又住洞里了。在這個時代,死亡的威脅和逃生的欲望壓倒了一切,除了當前太陽的狀態(tài)和地球的位置,沒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們的注意并打動他們了。這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關注,漸漸從本質上改變了人類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生活,對于愛情這類東西,他們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賭徒在盯著輪盤的間隙抓住幾秒鐘喝口水一樣。?

在這個被發(fā)動機推動的地球出軌的時代,人們的出軌也變得無足輕重了,同樣無足輕重的還有營救順序,作為個體的死亡或消失。

地球仍在流浪,當與人馬座相遇時,哪三科金色的太陽又將毀滅第幾號文明?在三體文明中,需求層次理論是否又試用呢?繼續(xù)在劉慈欣的小說中探索吧。

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篇5

千年之后,太陽將會毀滅所有太陽系的星球。與其說坐以待斃,不如帶上地球尋找新的太陽,開啟流浪之旅。地球發(fā)動機帶著地球前往新家園和史稱“流浪地球”計劃。地球到達木星想利用引力將自己拋出太陽系,因為發(fā)動機沒有足夠的燃料。意外發(fā)生了:由于木星里影響,地球發(fā)生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去。所有人力挽狂瀾,但是終究無法擺脫木星的引力,在危急時刻,主角劉啟想出辦法:點燃木星,讓木星爆炸并推離地球。地球開始流浪......

沒有人聽從他們,只顧返回與親朋好友做最后的告別,劉啟和朋友們的計劃陷入困境??吹竭@兒,我在想:人類終究自私。相互斗爭,除了失敗以外,沒有好處,人類又何時能放下分歧達成一致呢?何時又能把大家的利益看成自己的使命?這樣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就不會發(fā)生爭執(zhí)戰(zhàn)爭、極寒、地震、缺氧,讓地球發(fā)動機無法運轉,無法得到原料,讓地球向木星墜,人類將會加快進步。

當人們認識到了挽回地球的重要后,努力讓可以點燃木星的地球發(fā)動機火焰升高??墒沁€差了不少的距離,在千鈞一發(fā)之際,領航員劉培強,也就是劉啟的爸爸,引爆了領航員空間站和木星,最后英勇犧牲。這是一個悲劇,與劉啟的一別成為了最后一別。但這也是美麗的悲劇,人類得救了,地球得救了。地球,又開始了流浪之旅。劉培強知道,留在“領航員”空間站,絕對安全。可他選擇了死亡,他知道人工智能莫斯得到聯(lián)合國的授權,將會“判逃”并實行火種計劃,可他選擇了自毀。比起那些只想回家,不愿浪費一點時間的人,他甘愿與兒子永別,犧牲自己拯救世界。他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身邊的警察、消防員、醫(yī)生......還有許多熱心人不也是這樣?他們在危難時刻選擇勇往直前,救出鮮活生命,而迎接自己的是絕境甚至死亡。我們萬萬不要等到此時,才珍惜親情,放下雞毛蒜皮的小事,再多仇恨與抵不過血肉之情。

在火種計劃中,人工智能莫斯放棄地球,想帶著人類以及動物植物的受精卵逃跑,繁衍新的人類。我想這樣的人類毫無感情,他們沒有親人沒有父母。正如電影中所說的“我不想那一別成為我與兒子的最后一別?!比祟愂刈o的不僅是這個星球,更不是人類的生命,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深情,這樣人類的歷史傳統(tǒng)美德,才能祖祖輩輩的,發(fā)揚下去。

看完這部影片,我沒有陌生的感覺。千萬年之后,說不定“流浪地球”會成為現(xiàn)實。流浪是遙遠的,而感情和熱血是現(xiàn)實的。珍惜與親人的時光,珍惜自己的生命,讓生命變得有價值。

流浪的地球的讀后感篇6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比鉆石更珍貴的東西。的確!當你身處絕境時,你最需要的不是水與食物,而是希望。因為當你失去了希望,那邊代表著你失去了一切。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幫你走出那漫無邊際的沙漠的動力。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讓你存活在滴水成冰的荒野的火焰。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幫你生存在荒無人煙的小島的指南。

在《流浪地球》這本書中,由于太陽發(fā)生氦閃的原因,是人類陷入了生存危機,但由于記憶遺傳技術的出現(xiàn),使人類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光,于是造就了一份人類的逃亡計劃__流浪地球計劃。在這個逃亡之中需要分為五步施行__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1(加速)流時代2(減速),新太陽時代。這份計劃對于當時人類的科技來說這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但是上帝卻低估了人類垂死掙扎的力量__人類花費了整整42年的時間使這份計劃看起來不那么遙遠。在這42年的掙扎歷史中人類由淺入深,有多到少,最終憑借我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十萬多個衡心級別推動器,完成了流浪地球計劃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這也許便是希望的力量吧!

如果說希望是枚救人性命的仙丹,那絕望便是多人生命的毒藥。在那漫長的時間里人類時時刻刻的處于逃亡的陰影中,流浪地球計劃在開始時候可以在人類的心里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但是我們卻忽視了一個致命的隱素,這份流浪地球計劃需要實行的時間太久太久了久到會使種植在人類心中的那顆種子悶死在胚胎里,在這遙遙無期的逃亡之旅中有人始終堅守那份希望而頑強的生存著,卻也有人服用了失望的毒藥而化為一具枯骨。有人精神失常而是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有人厭倦了遙遙無期的逃亡之旅而死在自己的槍口之下,也有人認為聯(lián)合政府欺騙了他,而死在聯(lián)軍對抗里。因此希望的力量更強大但也不要輕視了失望的毒性。

當故事接近尾聲時,人類也沒有到達半羅馬星系,地球也沒有遭到新的太陽環(huán)繞,環(huán)境也沒有好轉。有的只是在地球的某個地方里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做了一個人類做了上千年的美夢,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沉睡的空氣漸漸蘇醒,給天空染上了藍色的圖料沉睡了千年的種子漸漸蘇醒,從解凍的土地里伸出了頭,給褐黃色的大地披上了一件綠衣。這場夢有人類的希望編制而來,從而繪制的一幅地球夢,人類夢。也許這絲希望便是人類在地球這個世紀飛船上生存下來的原因吧!

讀完這本書我收獲良多,我有時就在想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存活下來,是因為我們心中比其他生物多了份希望吧!也許就是多的這份希望是我們能在地球立足并強大起來的原因吧!所以說希望是人類最厲害的武器,也是人類最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