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讀后感800字通用8篇

時間:2023-04-20 作者:Indulgence 讀后感

寫好一篇讀后感能夠深化小伙伴們對書上情節(jié)的認識,只有學會將讀后感寫好,才能吸引更多人閱讀原文內(nèi)容,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草讀后感800字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

草讀后感800字通用8篇

草讀后感800字篇1

紅樓,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后繼,傾其一生只為解得其中真味。對于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秘。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為之驚嘆,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lǐng)會其中奧妙?于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其中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則是讓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霧里,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著,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并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guān)系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復雜。我學會借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著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wǎng)上查詢,終于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獲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lǐng)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后,我終于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為書中還有很多內(nèi)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秘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獲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選擇了在網(wǎng)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著名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后,便有豁然開朗、撥云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秘也才逐漸隱現(xiàn)。

隨著進一步深入了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鉆研,才能真正領(lǐng)會其中的奧妙。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的心靈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們受益無窮。

草讀后感800字篇2

奶奶家的小保姆有個在老家上小學的兒子,特別喜歡文學。我們時不時地想起來,就給他寄去幾本書。那天,我無意間從媽媽給他買的一沓書里看到一本曹文軒的小說,《根鳥》,是我從沒有讀過的。章目名稱就很有意思,都是地名:

菊坡、青塔、鬼谷、米溪、鶯店。

于是我就要來翻了一翻。沒想到,就是這無意之間的一翻,我發(fā)現(xiàn)了《根鳥》—這本可能會影響我一輩子的書。讀完以后我就覺得這本書不是適合小學生的書,它是給將要成年的孩子的書。它告訴我兩個道理:一是,沒有夢的人永遠不會遠行。這個道理,我很久以前就懂。而另一個道理,如果沒有別人告訴我,我恐怕只能等到許多許多年以后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總結(jié)出來,獨自9嘆。那就是:有夢的人更容易受傷,因為,夢會騙人。

這本小說,寫的是一個叫根鳥的男孩子,在十四歲的時候有了一個夢:遙遠的西方,有一個開滿百合的大峽谷,一個叫紫煙的女孩兒困在其中,放出白鷹求救。正等著根鳥去找她。從此,他離開家鄉(xiāng),走上了一個人的游俠一般的孤獨的路。

?根鳥》里面的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到了我的心坎兒上。我越讀越覺得我就是根鳥,根鳥的故事就仿佛是一個關(guān)于我的未來的確鑿的預言。其實。不論是生活的時代和地域的明顯區(qū)別,還是所在環(huán)境和個人經(jīng)歷的巨大差異,都已經(jīng)把我和這本書的主人公“根鳥”劃分在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里了。根鳥出生在山野間的菊坡,從小跟爸爸長大,清貧而單純。他的14歲的生活就在于玩耍、跟爸爸學打獵、看戲唱戲、按時長大。而我的十四歲呢,琳瑯滿目的世界、繁重的學業(yè)、幸福的家庭、巨大的升學壓力、華麗但遠離自然的城市,包圍著我,擁抱著我。我在繁華里,偶爾會驚慌地發(fā)現(xiàn)內(nèi)心里涌出的孤獨,而這種孤獨,與根鳥孑然一身日復一日無目的地走在大草原上的孤獨,從本質(zhì)上說是一樣的,那就是:有夢、尋找夢、追逐夢,但始終不知道所追逐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就在那里。這種不確定,讓人對明天感到無助和不知所措,對過去的努力感到委屈甚至無聊。有夢,但它只是夢,不是真實的擁有。它隨時可能滿不在乎地嘻笑地躲開你,蒙你一道,或者隨時消失,甚至是隨時宣布它只是你的臆想,根本沒有存在過。

草讀后感800字篇3

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很多書,我很喜歡讀《愛心樹》,反復讀了好幾遍,故事是這樣講的。

從前有一個男孩經(jīng)常到一棵大樹下玩耍,每天都會跑到樹下采集樹葉,給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他常常爬到樹上在樹枝上蕩秋千,吃樹上的蘋果,和大樹捉迷藏,累了就在樹陰里睡覺。大樹很喜歡這個男孩子,陪男孩一起度過了快樂的童年。男孩漸漸長大,他經(jīng)常來向大樹要東西,大樹都很高興的滿足了他的要求。后來男孩來看大樹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每次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來找大樹,大樹把果實,樹枝,樹干都給了他,幫助男孩實現(xiàn)一個又一個的愿望,直到最后大樹只剩下一個樹樁,但是大樹仍然很快樂。后來這個男孩在外邊累了,依偎在大樹旁休息說心里話。大樹仍然陪著他,給他依靠。

我認為大樹像媽媽,男孩就是媽媽的孩子。孩子小時候只會索取,不懂奉獻。媽媽只會給孩子東西,卻不要求孩子回報。我覺得所有的媽媽都很偉大。我想等我長大了,要對媽媽好些,讓她開心的生活。

3愛心樹讀后感《愛心樹》這本書講的是一棵大樹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書中講到,大樹能夠?qū)崿F(xiàn)別人的愿望,于是這個小男孩就不斷地向大樹提出要求,索要各種各樣的東西。大樹為了滿足小男孩的欲望,連自己的樹干都砍下來,送給了小男孩做木船。就這樣,小男孩還不滿足,還要大樹給他提供一個能夠休息的地方。最后,大樹只好將自己剩下的樹墩都拿出來給小男孩當?shù)首佑谩?/p>

如果說這個故事里的小男孩代表了一個貪得無厭的小朋友,那么那棵大樹代表的就是過分溺愛孩子的大人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為小朋友,一定要體諒家長的辛苦,向大人提出各種要求之前,一定要想一想這個要求過不過分。千萬不能像書中的小男孩一樣,只顧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看到什么、想要什么就要求大人買下來,或者只顧著和別的小朋友去攀比,而從來都不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

草讀后感800字篇4

春節(jié)放假,我讀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它讓我體會到了魯濱遜那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魯賓遜是本書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魯賓遜所乘的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海浪把他卷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后,他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斗爭。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yǎng)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奇跡。

魯賓遜是一個善于幫助別人的人,他從一幫食人族手中救下一個俘虜,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星期五”。從那以后,“星期五”就成為他忠實的伙伴和仆人。魯賓遜還教他學會了說英語。不久,他又從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幾個俘虜,和他們一起勞動,共同生活。后來,一艘英國船只經(jīng)過荒島,魯賓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乘船離開荒島,返回英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魯賓遜從落難荒島到返回英國,這段時間竟長達二十多年。

看完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一個人身陷絕境,竟能這樣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敢地面對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使我認識到,人不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從容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和挑戰(zhàn)厄運。只有這樣,才能像魯賓遜那樣,永遠是一個勝利者。

草讀后感800字篇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藍色的海豚島》,這本書十分經(jīng)典,得過國際大獎。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很久以前,藍色海豚島上住著印地安人,他們受到了捕獵海獺的阿留申人的殺害,其他還活著的人都移居到了東方,但他們落下了卡拉娜和她的弟弟——拉莫。拉莫再一次單獨行動中被野狗抓死了。從此,卡拉娜開始了一個人的艱難生活:她自己捕獵海獺,用海獺的骨頭制作弓,用木頭制作箭,后來,她救了一只受傷的野狗,并給它取名為朗圖,她和朗圖生活著,不過,朗圖最終老死了,好在卡拉娜找到了朗圖的孩子,并把它帶回家,給它取名為朗圖——阿魯,意思是:朗圖的孩子。后來卡拉娜和朗圖一阿魯終于等到了救援的船只,離開了海豚島。

其中,卡拉娜救了一只受傷的野狗,把它帶回家讓它安心養(yǎng)傷,并給它取名為朗圖的這一段最讓我心生感觸,因為,以前就是朗圖殺死了拉莫,就是朗圖讓野狗群比過去更加猖狂,就是朗圖讓以前的居民們?nèi)诵幕袒???ɡ葏s不念舊惡,雖然她當時猶豫了很久,但是,她的美好的信念仍舊戰(zhàn)勝了不好的想法。于是,她救活了朗圖,我覺得,有這樣的寬容之心是很好的,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在我看來,卡拉娜就是那個胸懷開闊的“宰相”。如果換作是我,我一定會趁著朗圖受著重傷,立刻用兇殘的口氣教訓它,隨后再把它殺死。在這一段里,讓我心生敬畏的不僅僅是卡拉娜,朗圖也讓我十分佩服。在卡拉娜的努力之下,朗圖終于緩緩睜開了眼睛,但是,朗圖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狗,它并沒有一看見卡拉娜,便生氣地大聲叫喚,也沒有張開血盆大口,企圖向卡拉娜咬去。它只是靜靜躺在那兒,也許,它只是在休息,哪有一種生物可以在生死關(guān)頭掙扎了很久之后還精力充沛的呢?當時,我這么想著。不過后來,我徹徹底底地意識到我自己錯了,因為,等朗圖恢復元氣后,它也沒有撲上前企圖殺死卡拉娜,它仍是靜靜的呆著,但是,它也不再排斥卡拉娜,相反,它現(xiàn)在徹徹底底地相信了卡拉娜一一它把卡拉娜當成自己的主人了。

這些感想讓我總結(jié)出了一個道理: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看似毫無意義的舉動,或許會改寫你的整個人生:或許變得更好,也可能變得更差,變得美好和變得更壞就在于你這個小舉動的含義。

草讀后感800字篇6

最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感覺受益良多。其中最令我受益之處,一是要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二是有效地管理取決于有效的決策。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很多管理者面臨的頭疼問題。很多管理者面對開不完的會議、出席不完的應(yīng)酬、處理不完的瑣事,常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那么,到底怎樣才能管理好時間,讓每天的時間都過得充實呢?首先,要學會做計劃,并按照計劃去執(zhí)行。每天下班前把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按照時間順序和重要性羅列出來,這樣可以保證不會遺漏工作,也可以保證工作有序開展。今日事今日畢,做了工作計劃,那么就一定要按時保質(zhì)保量完成。拖延癥是時間管理的大忌,克服它是掌握時間管理的重要一步。在完成日計劃的基礎(chǔ)上可以繼續(xù)做周計劃、月計劃,這樣就能充分利用我們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做事要分輕重緩急,要堅持要事優(yōu)先的原則,先集中時間辦理重要的事情,不是很重要、不著急的事依次辦理。

有效地管理取決于有效地決策,所以決策對于管理者來說至關(guān)重要。管理者日常要處理的事物紛繁復雜,事務(wù)性和常規(guī)性的工作占大多數(shù),這些工作往往占用了管理者大量的時間。但是,時間花費的多少與事務(wù)的重要性并不成正比。對管理者而言,決策是管理者一項獨有的職責,管理者必須做出正確有效的決策。首先,管理者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決策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個人的見解經(jīng)過反復論證后,上升為組織戰(zhàn)略的過程,所以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管理者對有效的決策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其次,決策應(yīng)是一個不同意見相互融合的過程,不能搞“一言堂”,一個好的決策是不同意見反復討論、碰撞,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審視決策的可行性,發(fā)現(xiàn)決策方案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可預見因素,從而形成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使決策在執(zhí)行的時候更加順暢。最后,決策還需要判斷時機,同一決策方案在不同時間提出來,可能會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在做出決策之前必須要非常謹慎地思考,并把握時機。

總之,有效的時間管理和有效的決策對管理者而言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必修課,只有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在工作中提升能力、豐富閱歷,在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最終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決策者,為企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草讀后感800字篇7

童年,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童年,是我們最純真的時代;童年,是我們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每當想起童年,就不禁有一番感嘆,每次讀《城南舊事》,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冬陽童年駱駝隊》這一篇章來。

那是五年級時學的一篇課文,每當想起它,我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駱駝咀嚼的樣子,還有英子童真的想象。那是一年的冬天,駱駝隊來到了我家門前,爸爸在和運煤人講好價錢開始卸煤時,我看到了駱駝,仔細地觀察它們咀嚼的樣子,我看呆了,牙齒不由自主的動了起來。后來我看到了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在爸爸那里得知是因為駱駝怕狼所以才掛鈴鐺。

我卻認為是人們想為無趣的旅途中增添些樂趣,爸爸笑了笑。春天快到了,運煤的人又來了,天氣很熱,駱駝那舊駝絨袍子脫落下來,垂在肚皮底下,讓我看了真想用剪子給他們剪掉。到了夏天,我再也沒看到駱駝了,我問媽媽那些駱駝呢?媽媽答不上來,不耐煩的說:”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

“作者用樸實的筆調(diào)把我們帶進了作者純真的童年世界,把孩子的刨根問底、天真無邪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純真、無憂無慮。仿佛置身于童年時代的美好遐想中。

是呀,不管我們怎樣變,我們身邊的人或事怎么變,童年都是我們不變的記憶,我們永遠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就算我們到了人老珠黃、油盡燈枯的時候,回想起那一段童年,好像我們依然還是孩子。

童年像一首美妙的樂曲,不管時間流逝依然美妙動聽、記憶清晰;童年像一篇完整的樹葉,不管生命完結(jié),依然脈絡(luò)清晰、留有痕跡;童年像一杯純凈的水,不管生命平淡,依然干凈清澈、溫柔平靜……我們正是因為有美好的童年,所以才更應(yīng)該珍惜童年、珍惜生活中真、善、美。這樣等若干年后再回首童年,還是那樣美好純潔!

雖然在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會遇到很多不盡人意的事情,但是一定要以一種樂觀開朗積極的態(tài)度去看待。只要有快樂和友誼,還有自己的堅韌意志,就能克服重重難關(guān),到達成功的彼岸。

后半部分,講述了作者搬家之后,遇到的種種事情。當作者去草地里撿球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秘人物”。當時天真的作者竟和他結(jié)成了好朋友。后來作者無意得知,他的這位朋友竟是一個人們憎恨的小偷。一轉(zhuǎn)眼,作者長大了,已經(jīng)小學畢業(yè)了,可是,她的父親去世了。

我明白了,在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堅強,要用毅力去克服成長道路上的重重難關(guān)。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波浪就被打垮。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來。永不輕言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哪里來的雨后的云彩。

草讀后感800字篇8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沈石溪的著作《斑羚飛渡》。第一次看到書名,我就想:斑羚是怎么飛渡的呢?懷著好奇心,我輕輕地翻開了這本書。

看完這本書后,我非常感動,因為老羚羊居然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族群下一代的生息繁衍。獵人想把羚羊抓起來,他們開始捉捕羚羊,羚羊們無奈下只能逃跑……最終來到了一處懸崖——傷心崖。傷心崖寬6米,一只壯年的羚羊最多也只能跳四米多,肯定無法到達對岸;但如果中間借助一塊跳板的話,羚羊就有生存的希望。在這危急的時刻,一只老羚羊想到了一個絕處逢生的辦法:讓年老的羚羊先跳過去,年輕的羚羊緊隨其后,將老羚羊的背當做跳板,這樣一半的羚羊能活下來。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老羚羊做了犧牲,獲得了族群的繁衍。天邊的一道彩虹,像是它們的天堂……

看完了書,我久久不能平息,當我們陷入困境時,會有人像老羚羊那樣去做嗎?雖然失去了老羚羊,但是故事里那種強烈的讓生命延續(xù)的精神使我非常震撼!人們往往碰到一件小事就退縮,什么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不顧眾人、不顧大家的感受。我們再仔細想想老羚羊的舉動,人類是非常的自私!老羚羊的這種執(zhí)著難道不值得人類學習嗎?

老羚羊的舉動讓我不禁想起了“最美司機”吳斌叔叔。他的車在高速上行駛,不幸被高速上飛來的鐵塊砸中。作為司機,他忍著巨痛,將車安全地停穩(wěn)在路邊,同時硬撐著站了起來告訴乘客們,要注意安全。幾十秒的瞬間,不斷重復的畫面,深深的感動了每一個人。他的行為保證了全車人的安全,但他自己卻離我們遠去了……

還有“最美媽媽”吳菊萍摔斷了自己的胳膊挽救了3歲的小女孩“妞妞”、“最美教師”張莉莉被雙腿截肢只能坐在輪椅上,卻換來了同學們花一般的生命……這是人類在絕境之中的本能反應(yīng),更是他們崇高的覺悟和對生命的態(tài)度。他們的舉動是如此的精彩、他們的人生是如此的輝煌——生存還有一種解釋是“失去”。

當一個人面臨困境時,你會象老羚羊這樣去做嗎?有一種生存叫“失去”……我們要珍惜生命,更要懂得生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