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讀后感200字8篇

時間:2024-07-06 作者:pUssy 讀后感

書籍是智慧的源泉,只有認真閱讀并思考,我們才能寫出有意義的讀后感,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和分析書籍中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等元素,提升閱讀的深度,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母愛的讀后感200字8篇,感謝您的參閱。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8篇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1

這學期我們讀的課外書是:《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和親人,朋友之間的團結(jié)友愛。

這本書里最讓我喜歡的是《爭鬧》這篇文章,因為這個故事在課文里也學過,里面講了“小石匠”病了,老師叫安利何幫“小石匠”抄寫《洛馬格那的血》,因為克萊蒂不小心把安利何的本子弄臟了,所以安利何想報復,于是他也故意把克萊蒂的本子給弄臟了。下課了,安利何想拿戒尺打他一下,可是克萊蒂說:“讓我們重新做一個好朋友吧!”安利何說:“好!讓我們重新做好朋友吧!”所以他們就重新和好了!回到家,安利何也受到了爸爸的批評。

通過這個故事,我學會了朋友之間發(fā)生矛盾要互相包容,知錯能改就好了,珍惜朋友之間美好的友誼。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2

?愛的教育》看到這個書名,很自然的讓我們想起‘母親對我們的愛’‘父親對我們的愛’還有……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著本書里,感受這本書,去學習怎樣做人,讓我們用心靈去深深體會這份愛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創(chuàng)作的,他用他感人的語言使這本書創(chuàng)入了世界文學的收藏精品。購買了《愛的教育》如果你不看其中的《湯姆叔叔的小屋》,那真是太可惜了。愿望他吧湯姆叔叔描寫的極其感人,使我不斷的想:“為什么那里的黑人不可以和白人有一樣的公平待遇?反而還要任勞任怨的做白人的奴仆,狠心的白人還不時的用鞭子抽打黑人呢?’’

讀了《愛的教育》我學會了怎樣去做人,讓我明白了不是任何地方都像我們這里這樣公平。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3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fā)生在他四年級生活的點點滴滴。書里面洋溢著父母子女間的親情;老師學生間的深情;同學朋友間的友誼;還有主人公卡隆的愛國之心……書里面每個小故事,都包含著一個大道理,總是讓我看得津津有味,廢寢忘食。

其中有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里面的卡隆原先是一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在老師、家長的諄諄教導下,他取得了好成績,成了懂事的孩子。卡隆不忘感謝自己的老師多年來對他的教育,還有父母對他的養(yǎng)育之恩,這是我應(yīng)該向他學習的。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4

愛,一個多么偉大的字眼。這個世界里有了愛才變的溫暖?!稅鄣慕逃?》主要講一個叫安利柯德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 社會的所見所聞。其中我最愛的故事《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生活 在貧困家庭的孩子 敘利奧,為了減輕爸爸 的負擔,玩上偷偷起來幫爸爸抄文件,但卻導致上課無法認真 聽講。

爸爸知道了很生氣,屢屢責罵他,后來爸爸發(fā)現(xiàn)這個小秘密 十分感動你,我覺得愛是相互的,不僅僅老師 長輩需要對我們付出愛,同樣,我們也要多多體諒他們,盡自己的努力 去關(guān)心他們。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5

在五年級的寒假我讀了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是一個意大利三年級小學生安利柯身邊的100多個感人故事。每一篇都流露出了真情實感讓我受益匪淺。

當我讀到了“一顆高尚的心”時我的心靈深深的感觸了,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左手有殘疾的科羅西收到了幾個孩子的欺負。他們不僅僅不一樣情科羅西,反而用各種手段來侮辱科羅西,我相信在的社會中不也會有類似的現(xiàn)象嗎?有些人看不起農(nóng)村來的打工者,非但不給予幫忙,反而去嘲笑他們,真是太不就應(yīng)了。我們對待別人都就應(yīng)一視同仁偏見。我們就應(yīng)向卡倫學習他勇于為膽小的卡羅西承認錯誤的精神。

?愛的教育》這本書每一個都是愛的哲理,他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書中所敘述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每一條都是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但讓那里的每一條實此刻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沒有多少。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6

終于讀到《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的心情十分激動。這是一部偉大的愛的巨作,作者是意大利小說家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1846——1908)。此書是他的代表作,寫于1886年。這本書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通過小主人的所見所聞所感體現(xiàn)了同學們之間真摯的友情,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真的友愛。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那篇名叫《我的老師》的文章。記得那是在十月十八日那一天,這是小主人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們都早早的到了教室,當小主人走過二年級上學期的那間教室時他的班主任不舍的說:“恩里科,這學期你要到樓上去上課了,我再也看不到你從我門口經(jīng)過了?!币宦飞纤匆娏艘郧暗耐昂糜褧r不時還與他親切的打招呼。到了教室后不久上課鈴響了,老師還沒來得及說話,卻聽到了一陣動靜,老師四下望了望,原來是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女生跳到了椅子上,玩起了她那可愛的洋娃娃。就在這時那位女同學好像意識到了什么,抬頭一望老師正向她走來,她低下了頭仿佛是在等待老師的懲罰。老師走到了她的跟前和藹而又親切的說:“下次不要再在課堂上搗亂了!”之后又回到了講臺上。時間仿佛是過眼云煙,學校的一年很快的過去了,老師走下了講臺對著全體同學說:“同學們,我們這是最后一次坐在這間教室里上課了,我們曾在這里學習上課,在這里嬉戲玩耍,在這里追求理想,在這里……,然而今天我們就要離別了,我十分的難過……”說完這些話后,老師走到了同學們的座位前與同學們一個個握手道別祝福。

讀完了這本書后我不禁流淚了!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我想起了一年后我也要離開美麗的母校,離開愛我和我愛的老師們,離開朝夕相處的同學們,離開……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7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愛的教育》的書,在這本書中讓我知道大至國家、社會、民族,小至父母、師長、朋友之間各種不同的愛。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內(nèi)容主要包括發(fā)在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fā)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而那眾多豐滿的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懷有俠義之舉且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卡隆;品學兼優(yōu)、助人為樂的班長代洛西;虛榮狹隘的瓦梯尼;傲慢無禮的諾卑斯;樸實可愛的“小石匠”。

在學習生活中,我經(jīng)常會對一些難題、難事選擇逃避。我認為自己不可能獨自去完成這些困難,因為我不聰明,我沒有那個本事。如果我做了,做不好反而遭別人的嘲笑不如不做??墒撬勾?,他在被人輕視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而是去努力拼搏最后獲得成功,真是了不起。這值得我好好反思并學習。

還有敘利奧的故事,他太懂事了,為了他的父親能不那么辛苦,他寧可自己受委屈,累得連上學的時候都沒有精神也不告訴父親實情。而我呢?看了敘利奧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到慚愧。我太任性了,重來沒有去想過別人的感受,以為大家都是快樂的。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家人、朋友、同學感到壓力與痛苦時,我們應(yīng)該像敘利奧一樣學會理解他們、為他們分憂……

生活太美好了,處處充滿了愛。擁有愛的人是幸福的,而擁有愛卻不懂得珍惜的人是可悲的。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看看那些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他們用大愛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更應(yīng)該好好珍惜愛這份寶貴的財富。

母愛的讀后感200字篇8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這一本書非常的感人,里面的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暖暖的愛。這本書的名字叫《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是以日記的形式,說出了我們身邊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感、社會之同情。

比如說,這兩篇《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感恩的心》。第一篇說的是小主人公朱利奧看到爸爸每一天上完班后,回家還要繼續(xù)抄寫訂單,抄到12點才去睡覺,非常的辛苦。于是,他就決定每天晚上等爸爸睡著以后幫抄寫訂單。因為他每天熬夜,所以上課時總是打哈欠,直到有一天爸爸發(fā)現(xiàn)了他在幫他抄寫訂單的時候感動的流下了眼淚。緊緊的抱著他,讓他趕快去睡覺,明天還要上學呢。我覺得朱利奧非常會感恩,他看到爸爸這么累就幫他,一點也不像我們從不體會父母的感受。

第二篇說的是:恩瑞克的爸爸寫給恩瑞克,說的是抱怨老師的事情并說出了老師是偉大的是無私的,說到這里我想到了我們的補習班老師,我們的補習班老師脾氣中等,可是我們這一些孩子每一天都惹她生氣,所以我對補習班老師說:“對不起,我們不應(yīng)該惹你們生氣?!?/p>

讀完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我們應(yīng)該要幫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朱利奧一樣。我們也不能考了個好分數(shù)就開始驕傲起來,應(yīng)該繼續(xù)保持,我們還要尊敬老師,看到老師就和老師問一起好。不可以惹老師生氣。

讀完這一本書后我覺得自己的知識增多了,我一定要多看看這一類的名著。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或許,總有那么一個不知道時候的時候,我們看見了,或者忘記了;或者,就這么上了天堂,下了地獄。天堂也罷,地獄也罷。既然已經(jīng)忘記,已經(jīng)逃離,又何必苛求。但至少,影曾經(jīng)追隨過,在那浮浮沉沉之中,總有那么一抹倩影成為心中拂之不去的美麗。聽說靈魂是個個體,再無影的陪伴,這道路,終是伶仃一人,那么,可曾設(shè)想,有多少時光,留給那抹倩影,做最后的告別。

打開書的扉頁,已不知是誰用狂草寫下“勁草之美”,也不知何時曾認真讀過。細想來,年少不經(jīng)事的心看著那蒼白的字眼,只覺一絲枯燥。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合格的讀者,以至于我平淡的讀完此書,再無勇氣打開。現(xiàn)如今,若不是某些偶然和必然,它早已成為塵封已久的秘密了。打開書,看到的是別樣的風景,想必這就是經(jīng)典。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閱歷下,看到的是不一樣作者,聽到的是靈魂深處潛藏已久的心。我不知道,下次啟程是何時,只是如今,我準備延續(xù)這份丟失已久的冷靜。

很多人和我一樣,認識魯迅卻不了解魯迅,欣賞魯迅卻不認同魯迅。誠然,一個時代的背離,下一代的新生,使我們再無法真切的了解他。而我只是想,再多了解他一點,哪怕我所謂的了解只是浮煙。

他說:“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干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這是一種荷戟獨彷徨的毅然,哪怕再苦悶,再無助也仍然選擇歡笑。在那“彷徨于無地”之中,也曾有多少決然,那種與生俱來的堅強,讓我看到哪怕是哭也不虛無的他。強顏歡笑,獨自遠行,終是選擇了黑暗。確乎如是,黑暗給予的是不同于光明的力量。一杯酒祭奠,又將啟程。

也許現(xiàn)時的率真不允許我們偽裝堅強,不由,魯迅文字中的假裝,引起我們的不屑。可又曾想過,驕傲獨立如他,又怎會用懦弱掩飾自己,只是我們不懂,我們永遠承載不了他背后的重壓。

那聲“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愿往?!钡莱隽诵氖拢钦l追隨者誰,又是誰獨自承受,以至于鋒芒盡顯真情思。又是誰像誰在告別,告別你,靈魂深處孤獨的人兒。那一刻,才是真正承擔毀滅與虛無。

不過我想,所謂的虛無,也不過是似有卻實無的假象,黑暗的代名詞而已?!拔以敢庵皇呛诎?,或者會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虛空,決不占你的心地?!边@是難懂的話。姑且讓我認為是一種回應(yīng),一種拒絕現(xiàn)有和將有,而毅然選擇黑暗和虛無的過程吧!只是面對這世界,那些拒絕變得如此微弱。若不是一顆堅強的心堅守著,誰能設(shè)想結(jié)局如何。他是一個成功者,發(fā)出無從逃避的生命的聲音。

最終還是,“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自己?!边€是一個人遠行,這份選擇需要多少的勇氣。獨自承擔,是失去了所有,卻也收獲了全部。這生命中,所謂的“有”“無”,也不過是一瞬的遐想,或許只是當一個人的時候,才是本我的最高點吧!我并不想真切地感受當一個人選擇獨行時的心情,許是落寞的,但只相信,有一種驕傲,那是在將要放棄時唯一的動力。

我讀《影的告別》,竟再讀不出影的虛無,許是魯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讓我不知覺忘記事物表象。訴諸筆端的,已是那個充滿靈魂的影。更覺得,魯迅只是借這份虛無揭露事實罷了。這不僅僅是影的告別。有那么一些人,毅然選擇離開這個骯臟的年代,用自己所及的去拒絕渾濁,那種奮斗,有人放開了富貴,有人甚至獻出了生命,只有魯迅,以筆作戰(zhàn)。而這一戰(zhàn),打得太久太久,以至于今,再無法忘記。

說他救贖了世界。不然,世界也救贖了他。

魯迅自己也說:“愛夜的人要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愛夜的人于是領(lǐng)受了夜所給予的光明?!濒斞副闶沁@般愛夜的人。黑暗中的身影,高傲如筆桿挺立著,即使肉體倒下了,脊梁也不會倒。他很成功,毅立在黑暗之上,掀開了一絲光明。當這份光襲下時,一切黑暗安息了。那個愛夜的人,終是光明的使者,而這份光明,便是黑暗的救贖。顧城“說黑暗給了我黑暗的眼睛,而我用他看到了光明”,也許便是這等意味吧!

寫到這而,我不敢說我很了解。我想,他是一個大家,一個大家的魅力,在于他給我靈魂深處的震撼。

不僅是《影的告別》,整本《野草》,滲透出的思想境界,許是我一生都無法追逐的。本不需追逐,只是因為魯迅,我開始思考有些人生,開始明白某些價值。說不上膜拜吧!

我永遠無法明白,這個時代塑造的他有多堅強,讀他的文字,想象著。不為什么,只為他是魯迅,一個用生命在思考的革命者。他的記憶深處,有一種繁華落盡的蒼涼,有一種亂世無爭的坦然,一種不甘心。有時候到了不知道什么時候的時候,他依然抱著最初的理想。沉下去而又浮上來,這些,又怎是一個普通人做得到的。若是生在現(xiàn)代,必成大事,將是一代偉人。只是這一切又怎么能說,已是生于那個時代,他才是魯迅,錚錚傲骨下一個不屈的靈魂。

“人在睡著的時候就會有影來該別?!边@句話讓我感受到其實人從來不是孤獨的,因為至少還會有影的相伴。我不愿去地獄,天堂,黃金世界,然而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一種無奈,一種彷徨,一種淡然,一種釋然。其實,我們不用時時刻刻地拼命去追求那是人認為無所不能的財富,權(quán)利。

我們只要能活得感受到生命每個階段不同美感就好。我們不必隨波逐流,死心塌地的追求著我們被世俗化了的夢想。像影一樣,即使愿望只剩下彷徨于無地,我覺得才是最真切的。影只有在人們睡著的時候,才能夠表達自己的夢想,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而那時候已是黑夜。其實影一直都在不自由的環(huán)境下生活,它被時間控制,被人所在的位置所控制。它已經(jīng)沒有自我選擇的留下或者離去的權(quán)利。

因此,即使我們心中一直相隨的形影的概念也要被打破了,影要告別體,它不要再象曾經(jīng)那樣追隨體了。但告別了體后卻沒有找到要去的地方,無論是地獄,天堂,還是黃金世界,都不想。因此,它只能彷徨于無地,要問無地是什么?我想這是作者能夠意會的吧!不管無地是怎樣一個地方或者不是地方,我想我都極其佩服影的勇敢。

魯迅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從小到大聽的最多的作家,最最熟悉的作家就是他了。佩服他在那樣的一個殘破的中國要掙脫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的束縛的時代,是為數(shù)不多的清醒者,滿懷激情,用筆桿子去喚醒愚昧的國民,你也曾經(jīng)彷徨,曾經(jīng)吶喊,曾經(jīng)傷逝,為的是激勵一代代的有志青年,為的是追尋那一片光明。

人們把《野草》給予了很高的藝術(shù)地位。在五四落潮后反思思想上對人生,對人的存在價值,以及社會的現(xiàn)狀讓他有了一定程度的質(zhì)疑,他感到煩悶和痛苦。在這樣的條件下創(chuàng)作的《野草》,便賦予了自己的那種微妙的感覺、心理、情感,是對絕望的反抗的一種藝術(shù)的再現(xiàn)。

魯迅的作品,初次的品讀,我的第一感覺是晦澀的,很難捉住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但他的作品就像烈酒,初入可能是順著喉嚨流下去就象是一團火一路燒下去的感覺,但細細的品味有一股濃濃的香醇味,回味在身體里的一種舒適感。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對于《影得告別》的賞析,純屬我個人的看法。正如魯迅曾經(jīng)說過的:“真的勇士敢于面隊慘淡的人生,敢于面對淋淋的鮮血?!薄坝形宜粯芬獾脑谔焯美?,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里,我不愿去?!泵鎸で橄说那嗄?,他呼吁,他吶喊。在面對明與暗之間,他選擇了堅持,選擇面對黑暗的現(xiàn)實。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與完全光明的情況下,都要消滅,它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中。反抗黑暗,黑暗會吞并我;而光明真正到來之時,光明又會使我消失。這是怎樣的一種境地。 但作者寧愿被黑暗沉沒,也不愿茍活于明暗之間。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是一首構(gòu)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詩。流連于影的世界里,我擔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滅。

因為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所以它“不想跟隨你了”。然而現(xiàn)實又是那樣的無奈,處于一種生存困境中,它“終于彷徨于明暗之間”這樣,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反抗。于是,它反抗黑暗,因為反抗黑暗,故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會吞并我”,可它的生命價值正在于反抗黑暗中。當黑暗被消滅時,光明真正來臨之日,卻又是影消亡之時,“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p>

魯迅先生寫道“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虛空,決不占你的心地?!濒斞赶壬敃r處于歷史的生存困境中,而筆下的影之價值在于反抗黑暗,當自己辛苦奮斗得到的光明來臨之時,卻又甘愿于消亡。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讓我感動呢?最后,我想說,即便“我將向黑暗里彷徨于無地”,我還是愿意如魯迅先生那樣“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這就是《影的告別》帶給我的最大的生命啟示

魯迅的文字很深邃,讓人看不透,卻總會讓人有新的收獲。我讀《影的告別》也能夠強烈感受到魯迅文字的魅力,以為自己讀懂了,好像又沒有讀懂,處在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中。

讀《影的告別》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首訣別詩,字里行間都透露出被拋棄的凄恨。影子在控告拋棄它的“人”。天堂,地獄,甚至黃金世界,影子都不肯去,卻一直跟隨著“人”,為什么,因為是人把影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賦予影子的靈魂,所以在影子的世界里,人就是它的全部。可是在人的世界里,影子卻可有可無。最后,影子決定離開,離開便是滅亡?!拔要氉赃h行,不但沒有你,并且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很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終究是生命之重無法承受生命之輕。

這首詩讓我想到了魯迅筆下子君的命運,是涓生喚起子君解脫禁錮的勇氣和激情,一旦被“生命全部”拋棄的子君最后的結(jié)局便是滅亡。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千千萬萬的子君——把生命附屬在男性身上的薄命女子。這究竟是男權(quán)社會下造成的悲劇,還是女子性格的悲劇,誰又能說得清楚呢?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女權(quán)解放運動提倡了那么久的當代社會,可是如今又有多少的子君能夠擺脫男權(quán),得到真正的解放。

開始讀《影的告別》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看成是絕戀詩,可是讀多幾遍,我又不以為然了。再次讀的時候,覺得魯迅大概說的是人的悲劇吧。人沒有辦法脫離社會尋找絕對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人本來就是一個雙重體,在光明的白天, 總是以一種“自我”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社會,可是到了黑暗的夜里,“本我”的欲望就是顯現(xiàn)出來,總“彷徨于明暗”之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影子想找到“那全屬于我自己的世界”,人又何嘗不是呢?最求個體的自由,從社會的各種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可是誰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別》大概說的就是人對自由最求卻無法實現(xiàn)的彷徨吧。像顧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