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讀后感簡短范文3篇

時間:2022-02-05 作者:Animai 讀后感

當(dāng)認真讀完一部作品,我們肯定產(chǎn)生了自己獨特的思考,也肯定有不少東西想要跟別人分享,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了,看完《荷馬史詩》,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荷馬史詩》讀后感簡短范文3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荷馬史詩》讀后感簡短范文3篇

《荷馬史詩》讀后感1

赫克托戰(zhàn)死的那一段。就我個人閱讀體驗,赫克托是個比阿喀琉斯豐富的英雄。他身后是古老的文明,滿城的人民,前方是殺人不眨眼的阿喀琉斯。作為城市的守護者,他在槍林箭雨前放下武器,試圖妥協(xié)。面對著給全城帶來災(zāi)難的海倫,他也給予了最大的包容和理解。讓他們沖到戰(zhàn)船之前的時候,特洛伊的預(yù)言家看到宙斯的預(yù)兆,讓赫克托停止攻擊。赫克托只說了一句:“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care about is our city.”

赫克托一直不敢面對阿喀琉斯,因為他知道阿喀琉斯是他的天命,他死亡的預(yù)兆。他繞著特洛伊跑,不想面對阿喀琉斯。但他在雅典娜的欺騙下終于鼓起勇氣面對這位半神背水一戰(zhàn)。他將死之際也終于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命運,說到:“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我寧可戰(zhàn)斗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jié)局,讓顯赫的功勛傳到來世?!?

在那個背景下,無論實力如何,對于預(yù)言正確與否,開始他不敢面對,之后敢于面對。

赫克托沒什么黑點,真面的英雄,待人友善忠于家人,守護家園子民,挺身一戰(zhàn)。

金庸在《碧血劍》后記《袁崇煥評傳》提到,和滿清皇太極設(shè)反間計,崇禎和他的大臣們怎樣商量要不要殺了袁崇煥,有劇烈的凄愴之感。

《荷馬史詩》讀后感2

有一本書,名叫《荷馬史詩》,它包括了兩個故事:《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其中,我最喜歡《伊利亞特》這個故事。

《伊利亞特》敘述的是古代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的妻子海倫,希臘人為奪回海倫,組成十萬聯(lián)軍,遠征特洛伊城。戰(zhàn)爭持續(xù)了整整十年。希臘最勇猛的將領(lǐng)阿基疏斯面對節(jié)節(jié)失利的危急局面,拋開與主帥的個人恩怨,奮勇作戰(zhàn),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最后,希臘人用木馬計智取特洛伊城,大獲全勝。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古希臘人流傳下來的最早的文學(xué)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學(xué)的珍貴遺產(chǎn)。這兩篇故事都是古希臘盲人歌手荷馬所作,因此統(tǒng)稱為《荷馬史詩》?!兑晾麃喬亍愤@個故事歌頌英雄的威武勇敢,贊美希臘民族歷史。阿基疏斯是個不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視榮譽,同時有具有固執(zhí)、易怒等弱點,這些弱點往往會釀成大錯。

《荷馬史詩》敘事生動明確,語言流暢。書中的英雄人物熱愛生活,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

《荷馬史詩》這本書帶我走進了世界文學(xué)殿堂。

《荷馬史詩》讀后感3

神的國度與人的國度,神性與人性,界限可是森嚴?

宙斯愛赫克托,只是因為他的獻祭豐厚,而并非因為他是個英雄;這種基于利益的喜愛終于使其架不住眾神的裁斷,而判決赫克托死亡。

阿喀琉斯在庸庸碌碌地長壽和短暫卻閃光地生活之間,選擇了后者。

奧德修斯經(jīng)歷萬般苦難卻矢志不渝地回家,他是智慧而堅韌的,是真正的英雄,這種英雄比阿喀琉斯那種特別能戰(zhàn)斗的英雄強過百倍,所以奧德賽專寫奧德修斯的故事;而阿喀琉斯做了些什么呢?我的印象是他一直在與人爭斗,顯示其力量,此外并無其它;其侮辱赫克托尸體的事跡則更使他顯得氣量狹窄、意氣用事和水準低下。

當(dāng)美神阿弗洛狄忒與戰(zhàn)神阿瑞斯私通被美神的丈夫設(shè)計網(wǎng)住,并請眾神來參觀評斷之時,阿波羅問赫爾墨斯,若是你這樣,當(dāng)會如此?赫爾墨斯則答為了接近美神,他愿遭受更為難堪之事。看來,孔夫子所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也適用于希臘的神。

荷爾德林的一首詩曾寫出了神與人,尤其是與詩人的關(guān)系:

“如果生活純屬勞累,人還能舉目仰望說:我也甘于存在?是的!只要善良,這種純真,尚與人心同在,人就不無欣喜以神性度量自身。神莫測而不可知?神如蒼天昭然顯明?我寧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之尺度。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我要說星光璀璨的夜之陰影也難與人的純潔相匹。人乃神性之形象。大地上可有尺度?絕無?!?

《荷馬史詩》,一本蘊含哲理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