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文學反思,通過它我們可以深入品味書中的情感和思想, ,優(yōu)秀的讀后感是探索文學作品中人際關系和情感變化的一種方式,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新班主任的讀后感優(yōu)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1
以前讀過萬瑋的《班主任兵法1》總覺得意猶未盡,這個寒假迫不及待再買了它的姐妹篇《班主任兵法2實戰(zhàn)篇》,作者萬瑋以日記體方式,記述了一個特殊的初三班級短短28天的28堂奇妙的課程。為了達到教育目的,作者采用和學生一起背書的方式共同成長、共同促進。在背書的過程中,作者嘗試了多種教育方法,諸如誠信動員、設置背書紀錄、分組競賽、繞口令、寫日記、倒計時、勇氣、恒心訓練、善的培養(yǎng)、賞識教育等等。這本書書中處處閃現著他的教育幽默和智慧,每每看完,總讓人覺得“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不僅覺得其中許多做法操作性強,可以借鑒;而且其中許多做法給了我深刻的啟迪,尤其是作者在教育學生時種種做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我這個年輕教師自慚形穢。
第一、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與時俱進。讀完這本書后,我深刻體會到要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是多么不容易,要終身學習。運用劉校長開學的一句話就是不管你什么大學畢業(yè),不管你經驗多么豐富,如果要從事這個職業(yè)就必須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否則就會落后被淘汰。確實也是如此,因為我們面對的群體是學生,一屆屆的更新,我們只能不斷更新理念和知識才能夠應付自如。傳統化的班級管理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師本教育,其實質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行為,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是主動與受動的關系。而《兵法2》中萬老師對班級管理的策略與實踐是與時俱進的,并還在不斷地注入新的理念、內容與方法。透過該書中的這些故事,不難發(fā)現,現代化的班級管理中,只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才能真正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促進班級和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共同發(fā)展。
第二、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要真心愛學生。在本書中的28天,學生狀況不斷,而這種種表現我們通常也會在自己的學生身上發(fā)現類似的“痕跡”,看著看著,不禁會心一笑。在這28天的班主任工作的中,萬老師有非常多的好點子去實施教育,只有真心地去愛學生的老師才會有這么多好點子?;仡櫋侗?》更多的是站在“理論”的高度上“獻計出招”,而《兵法2》中的對于班級管理的策略無疑就更為實在?!侗?》較之《兵法1》有了更多的“人情味”,或者說在《兵法2》中處處都流露出一個教師對學生的“愛”。當初,《兵法1》還受到的質疑便是“缺乏愛生的理念,以對付學生,制服學生為治班原則”。那么《兵法2》或許能給萬瑋老師的班主任管理策略做個嶄新的詮釋。
第三、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要及時反思。美國的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是“成長=經驗+反思”。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會反思,他就不會工作,就不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經常反思可化解矛盾、開拓思維方式,使心胸開闊,頭腦清晰,能夠建構新的思維和理念。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學會反思,上過一節(jié)課后的反思,一天工作之后的反思,完成領導安排工作之后的反思,批評或表揚一個學生之后的反思等。俗語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作為一名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或“問題”學生處理過程中的得失,沒有意識到教學行為或理念,都能在反思中得到充分的認識。其實萬老師在寫這兩本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記錄反思的片段組合。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思想教育,并且根據學生的狀況對自己的做法進行及時的反思。在與“項王一戰(zhàn)”中,面對項王這樣一塊“硬骨頭”,萬老師由剛開始的被動局面通過反思轉變成主動,做法由剛到柔,取得了實效。
第四、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戳恕栋嘀魅伪?》后,我非常佩服萬老師具有淵博的知識,雄辯的口才。在教育學生方面常能引經據典,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他的“為人為學三境界”“巧法勝于蠻力”“ 民族的性格”“記憶的規(guī)律”“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上重視”……這些富有深刻哲理的實例讀來令人深思。萬老師具有這么淵博的知識,固然與他的學識修養(yǎng)分不開,我想這也是愛讀書的結果。在教育學生時,我常常采用苦口婆心的說教來教育學生,但學生卻往往不感興趣。我認為自己的知識還不夠豐富,或者說不夠靈活。因此,今后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加強讀書是我奮斗的目標之一。
古語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本書就好像一面鏡子,讓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可我也看到了“亡羊補牢,由時未晚”。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2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記述了作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之間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讀過之后,覺得許多做法操作性強,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鑒意義,使我很受啟發(fā)。
讀完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使我充分的認識到教育是一種藝術,必須用心研究。萬瑋老師把兵法運用于班主任管理實踐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在實踐中,作者強調在愛的前提下,在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學生。這就要求我們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就必須對教育事業(yè),對學生非常熱愛。對學生的熱愛是推動教育改革的內在動力。愛心是教師情感的核心。面對有待培養(yǎng)的一個個如此年輕蓬勃的學生,教師要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情緒、情感、思想一天天的變化和成長,精心呵護,使之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如果沒有對學生真摯無私的愛,熱愛教育事業(yè)是無從談起的。愛心是教師職業(yè)道德不可或缺的情感。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對學生的熱愛和關愛尤其重要。作為班主任老師,平時更要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行為習慣都能夠比較清楚地掌握,要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和全班每一位學生進行思想和心靈上的溝通,以便取得學生的支持與信任。
作為班主任不但要有愛心更要利用自己的智慧,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遇到的實際問題。如當班內的孩子在進行正?;顒訒r發(fā)生意外后,如何與家長溝通,這也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發(fā)生的事情,萬瑋老師采用請一個男家長和一個女家長,這的確能避免許多爭執(zhí),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從《班主任兵法》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了萬老師的成長經歷,充分說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師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們做教師的能夠在平時的工作中養(yǎng)成主動反思總結的習慣,我們的教育方法一定可以獲得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提高。特別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更要注重及時的反思,總結方法的靈活運用,以達到更人性化的管理。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所帶的班級,在開展家長工作時常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以前我常常會不斷的埋怨那些家長,而萬老師說在班級工作中,如果有什么事情沒有處理好,我總是第一個反思自己的責任。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關鍵是吃一塹長一智。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班主任工作是對人的工作,因此它更強調針對不同家長的特點及時有效地變更方法,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每一屆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屆家長都有不同的要求,要做好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需要我們靜心觀察,針對不同的事件要及時作出判斷,我想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心,愛我們的孩子,相信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一定會越做越好!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3
?班主任兵法》記述了作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之間“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讀過之后,覺得許多做法操作性強,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使我很受啟發(fā)。我從中學到了許多經驗,也得到了一些啟示:做一名關心熱愛學生的教師。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班主任只要心里裝著學生,時常牽掛著學生,通過關心能形成師生之間一種情感的良性互動。首先,要從思想上關心。思想上的關心是最緊要的關心。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十分豐富、十分復雜的世界,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根琴弦,教師要想撥動這根心弦,就必須設身處地,從學生外在表現探知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教育學生時,應努力尋找學生的共同點,從而獲得共同的語言?!懊總€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泵恳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著收獲肯定和贊譽。這要求我們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學生,堅信學生是可以被教好的,關鍵是教師如何教。這需要教師具有轉化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信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能激起學生心靈的漣漪,緩解他們的抵觸情緒,從而達到轉化引導之目的。在平時,教師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強制;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說教;多用情,少用氣。方式有別,效果千差萬別。
我認為每個同學都是天才,因此,我對學生的評價時,總想著不是單純地評:優(yōu)、良、合格等。我認為評價是為了更好的“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展。例如書法本判閱時,有一次我給我們班的'趙家興打了“優(yōu)”,發(fā)下去本子后,我看到他的眼睛瞪著自己的成績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也看到他同桌的奇怪反應。我猜想他們一定認為我這個老師亂批。
于是我對全班說:“郝麗如同學的書法,以一般的標準看,我應該給他打良,但是我發(fā)覺,他的字里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大家要知道,字寫得漂亮不難,但是寫的自成一家,別有風骨,就不容易了。凡是成功的書法家,必定都因為他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味道?!比缓螅野押蔓惾缃械阶狼埃骸澳阆麓沃豢刂谱约旱墓P,不要寫出框子,就會好多了。你想想,一個有才氣的人,如果又能約束自己,腳踏實地的學,當然容易成功。”
我相信,那時候班上每個學生都看到了,他一天天進步。他的本子不再又臟又爛,他的字不再橫涂豎抹。最后,他居然能代表班上參加書法比賽。
在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堅持“學會做人”的同時,針對學生學習差異性的實際,進行細致耐心地引導,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4
“人不能要求環(huán)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huán)境。只有先適應環(huán)境,才能改變環(huán)境?!痹谧x到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的開篇《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huán)境》時,這樣一段話讓我陷入沉思。
人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落點在哪里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落點的土地肥沃與否,陽光充足與否,雨水充沛與否都不是我們能把握的;但是,自己努力與否,勤于思考與否,善于學習與否,學識淵博與否,方法靈活與否,心態(tài)正確與否則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出生的時代,家庭背景和工作環(huán)境我們無法自己選擇。但是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工作并不僅僅依賴于時代、出身和環(huán)境條件,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作為班主任,如果能將能把握的方面做到盡量完美的組合,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就能讓班主任工作風生水起,就一樣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魏書生剛剛從教的盤山縣第三中學的條件多么簡陋,遇到的學生知識基礎多么薄弱。但是,他沒有抱怨,沒有灰心,而是運用教育智慧,與學生交朋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在取得學生的信任之后,與學生一起設計公開課,讓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很快,魏書生找到了改變班級各方面條件的方法,班風有了明顯的變化。由此我想到: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我們不應再糾結于學生基礎差會不會影響班級成績,學生紀律意識淡薄會不會影響良好班級風氣的形成,而是要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穩(wěn)定的相互信任的關系之后,一起去分析影響班級發(fā)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一起探索轉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放大弱的有利因素為強的有利因素的途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工作和學習積極性,用這種思路去工作,我們就會保持樂觀的工作心態(tài),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進入班級。
比如,我現在正在研究糾正學生作業(yè)抄襲方面的.課題。最近我發(fā)現,那些平時靠抄襲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現在開始有意識的獨立完成作業(yè)了。為了能很好地獨立完成作業(yè),他們上課的聽課狀態(tài)好了,不知不覺中他們變得遵守紀律了。一個學生對我說:“老師,以前不聽課,都不知道一節(jié)課怎么度過的,總覺得一節(jié)課好漫長??粗鴦e人回答問題,練題、計算,展示答案,我感到十分的莫名和無聊??傁胩统稣n外書偷讀,或者走神,有時候突然想到一個與學習無關的問題,總忍不住向別人發(fā)問。老師發(fā)現了,我就得受罰?,F在我能聽懂課了,真的,不知不覺就下課了,也很少因為違反紀律給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不好的印象了?!泵哭D化一個學困生,就讓班級多一位愛學習的學生,多一位遵守紀律的學生,班級收益將是雙倍的,甚至是多倍的。
班主任的心態(tài)轉變之后,工作思路和方法也緊跟著轉變了,這種轉變就會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引起一系列的良性轉變。讀《班主任工作漫談》讓我受益匪淺。我會一直認真讀下去,從書中汲取力量,并將這種力量運用到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5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zhèn)西?!弊罱易x了當代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讓我獲益匪淺!這本書是李鎮(zhèn)西老師愛心智慧的結晶,讀后不得不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來為班級管理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yōu)槿?、為師的道理?!蹲鲎詈玫陌嘀魅巍芬粫?,從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zhèn)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yōu)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做一名人民教師,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請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蹦托膬A聽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過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進而給他們提供有效的幫助。平時應多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化批評為表揚,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心靈有所感動、有所醒悟,使他們在犯錯誤時能夠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看了書以后,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誠、熱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一定能影響學生的心靈。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zhí)著,對愛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最后,摘錄幾段李鎮(zhèn)西教育名言,與大家共勉。李鎮(zhèn)西提出了“四心”:
奉獻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們要懂得兒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為老師”
責任之心:“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6
這本書的作者是魏書生,他是中國教育界的傳奇人物。魏書生的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方式新穎,他注重引導學生自學,同時又強調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
這本書以班主任工作為主題,涵蓋了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方法。這本書從出版,到經過兩次修訂,再到目前為止,已有二十八年之久,但其對教育者的啟發(fā)和影響無比深遠的。
這本書包含八個章節(jié)。
首先從班主任的自身定位入手,為讀者展現了一位從不埋怨環(huán)境,總是改變自我,并堅持不斷自我更新的班主任形象。這種精神正是當代教育者所缺乏的,那么當代教育者們就更應該學著少埋怨環(huán)境,多改變自我。
接著是走進學生的世界,把學生當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fā)展的個體。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發(fā)現學生心靈的能源,去照亮學生的精神世界。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但教育者更應該把育人作為自己的終極使命。
再接著的關于班級管理的內容,魏書生的班級管理具有人性化、自由化、個性化、特色化的特點,非常的高效、實用,對于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用,但用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實際情況。關于管理班級,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實例,使人身臨其境,感到非常的生動、真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犯錯誤,寫說明書。說明書不是檢討書,而是心理活動說明書,要使用心理描寫的寫作方法描繪犯錯誤前、犯錯誤時及犯錯誤后的心理活動和思想。當他的學生被問到檢討書和說明書的區(qū)別時,他的學生是這樣回答的:“過去淘氣了要寫檢討書,那時越寫越恨老師;現在寫說明書,越寫越恨自己,感覺就有這么點不一樣?!蔽簳J為只有寫了這份說明書,勤奮的思想才能揚眉吐氣,自我原諒的心理才會受到抑制,心理才能平衡。
這本書的尾聲是關于高效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立高效學習日,激發(fā)學生的緊迫感、效率感,造就了一種競賽的氣氛,從而學生使擺脫懶惰,最終成為堅決果斷、說干就干、雷厲風行的人。作為教育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也應多多培養(yǎng)學生的勤奮感,因為勤奮可以使人受益終生。
最后的內容是日記摘抄,共有228則,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作為一名教育者一定要謹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努力做到學高,全力以赴追求身正。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感自己的進步空間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那么,我更應該有“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決心與毅力。這本書值得每位教育者細細品讀和反復推敲。時間會流逝,但魏書生的教育智慧與師者風范不會過時,希望更多的教育者能從這本書中獲取教育的真諦和班級管理的靈感。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7
把獎狀送到每一個孩子手中
讀《21世紀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有感
去年的冬天特別冷,今年的寒假特別晚。
假期里,拋開繁雜的家務,關起門,靜下心來讀幾本自己喜歡的書,不失為一種美的享受。這個寒假,我就美美地享受了《21世紀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一書。
以前我曾擔任過班主任,期間的甜酸苦辣我也嘗過了。時隔六年之后再次擔任班主任,在每天疲憊而繁瑣的工作中,我強烈地意識到只靠原有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在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形勢之下,班主任應與時俱進,加強學習,多讀書,用豐厚的知識武裝自己,由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yōu)榫哂兴急婺芰Α?chuàng)新能力的研究型班主任,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班集體。
放假當天,我去圖書室借書時,一眼就看到了擺在書架上的她-----《21世紀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便毫不猶豫地借了下來。
這本書在新課標精神的指導下,以全新的理念和科學的方法,通過具體的教育案例,為班主任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癥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具有較強的方法性、實用性、藝術性、時代性、可借鑒性等特點。
書中共收集了近百篇典型的教育案例,分為“個性天空篇”、“心靈交融篇”、“集體榮譽篇”、“成長煩惱篇”、“代溝釋疑篇”共五部分。每個案例包括案例背景、案例過程、案例反思。案例內容包括了優(yōu)等生的培養(yǎng)、差生的轉化、習慣的養(yǎng)成、情感的溝通、心理問題的釋疑、突發(fā)事件的解決等,都是目前教育工作中的熱門話題。可以看出,這本書是編者多年教育工作的豐厚積淀,文字清新流暢,事例真實感人。字里行間透射出班主任對學生的綿綿愛心、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yè)上強烈的進取心。每個案例都體現了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和方法性。里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細細讀下來,真的感覺受益匪淺。
合上書,仔細回味,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是這樣一個案例:《把獎狀送到每一個孩子手中》。它講述的是:一天,班主任收到了班上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的一封信,那個學生在信上說他一直想拿到一張獎狀回家,可以讓爸爸高興一下,爸爸就會帶他出去玩。但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這只是他的一個想象而已。這封信引起了這位班主任深深地反省:在表揚優(yōu)秀學生,給優(yōu)秀學生發(fā)獎的時候,是否考慮到“弱勢學生”的情感波動?是否考慮到也給他們發(fā)獎呢?于是這位班主任老師想給他們發(fā)獎。她先在“弱勢學生”中搞了一個民意調查(聊天的方式):假如老師手上現在有一本好書、一張獎
狀、一個精美玩具和一只肯德基雞腿,你最想選擇哪一樣?想不到學生選擇的都是獎狀。老師繼續(xù)問到:你能說說你想得到獎狀的理由嗎?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搖了搖頭,顯然對自己很沒有信心。老師又引導:能找到自身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就可以了,如上課積極發(fā)言、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成績有所提高等。這下學生來勁了,紛紛寫了獲獎的理由。但是這位班主任只限定了6個名額,并告訴他們,沒得到的下個月爭取。于是,六位和獎狀從來都是無緣的學生獲得了“講故事能手”、“發(fā)言積極分子”、“學習進步好少年”、“愛勞動先進個人”等稱號。發(fā)獎的那一刻,高興、激動、歡樂,充溢著整個教室,這位班主任的做法正逐漸使久違了的自信在這部分“弱勢學生”的心底悄悄地萌發(fā)。
這個案例,讓我想起這樣一件事:假期里,接到一個家長的電話,說放假當天,孩子回到家很不高興,因為看到有的同學發(fā)到好幾張獎狀,而他自己一張都沒有。放下電話,我的心情很沉重。一張獎狀都沒得到的并非他一人,還有其他同學,但我想,他們的心情肯定都是一樣的。想到這部分沒得到獎狀的同學的心情,我更加地自責。其實,關于發(fā)獎,放假前我早就計劃好了。為了鼓勵絕大部分學生,我設立的獎項很多,獎勵面也很廣。有學習優(yōu)秀獎、學習進步獎、單科冠軍獎、優(yōu)秀小組長、優(yōu)秀組員、愛心奉獻獎等等。但是由于當時時間緊、頭緒多,只發(fā)了一部分獎就到了放學的時間了。我想,剩下的獎狀等開學回來發(fā)也一樣,于是也沒給學生做必要的解釋,只是簡單說了一句就匆匆放學了。當時真沒想到,學生會如此重視這張小小的獎狀?,F在想來,真的很后悔,后悔我的粗心大意和滿不在乎,后悔我沒有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內心感受。我不斷在思考著,我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了嗎?
這兩個事例,引起我深深的反思:誠然,教師鼓勵學生的方式很多,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暖人心田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等等,但是都沒有一張閃著金光的獎狀對學生來說更重要。金色的陽光是美麗的,但閃著金光的獎狀更是學生所追求的,父母所期盼的。但是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學生似乎被陽光所遺忘,那張閃著金光的獎狀總是與他們無緣,使他們長期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棄。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有仁愛之心、欣賞之心、寬容之心、精細之心,善于發(fā)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我們的贊美和表揚,把獎狀送到每一個孩子的手中,幫他們重新找回自信,激發(fā)他們對學習、對生活的熱愛?;蛟S就是這么一張小小的獎狀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愿我們的獎狀能讓每一個學生神采飛揚。
新班主任的讀后感篇8
兩年的班主任經歷使我感慨頗多,其間雖付出了很多心血,但總是收效甚微。也曾用一些理由安慰自己,但心中始終不能釋懷,總想試著找出癥結和最佳解決措施。假期里,有幸閱讀了萬瑋老師寫的《班主任兵法》一書,其中記述了作者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之間“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細細品味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地感觸。
這本書主要以《孫子兵法》作為指導思想,分析了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書中十四篇中列舉了大量真實生動的案例,無不充滿智慧,充滿心與心的交流。
學校教育工作是復雜的,但我們在實際生活工作中卻常常一味地把問題簡單化處理,要么對學生嚴加苛責,不留余地;要么民主寬容,又給學生留下犯錯誤的可乘之機,兩者均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有時常常會陷入被動地疲勞處理問題中,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教育是一門充滿智慧的藝術,更需要我們發(fā)揮智慧,以得當的教育方法,精湛的教育藝術,帶給學生希望與力量,帶給學生內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及對生活和學習的自信。
一、把握好嚴與愛的分寸
好的班主任應該是剛柔相濟的,該剛的時候剛,該柔的時候要柔。他可以維護教師自身的權威而對班級不良風氣進行大刀闊斧的處罰,也可以在學生情緒激烈之時審時度勢,稍作退讓。而總體來說,班主任對待學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既有要求又寬大為懷,。班主任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要體諒學生的難處,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學生犯了錯,要盡量原諒他。學生沒有取得預期的進步,要有耐心,永遠給學生機會。這樣的班主任學生自然信服,但是寬容并不等于放縱,該嚴厲時還是要嚴厲,絕對不能違反原則,否則將因為自己的過度寬容,而使自覺性不高的學生得寸進尺,以至于毫無顧忌地胡作非為,以為教師軟弱可欺。
二、循規(guī)律,善思考,對癥下藥
在對待學生方面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得有方法。當遇到問題時,首先要冷靜,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一定要研究學生的心理,思索學生的動機,站在學生角度體會學生的感受,然后對癥下藥。記得在攻心篇里,萬老師提到有效地懲罰一定是觸及心靈的,要讓學生自己意識到他所犯的錯誤,這是需要智慧和技巧的。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治愚。的確,書中的許多做法操作性強,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理可依,有據可尋,同時也知道碰到相應的問題該如何去解決。“學無止境,教海無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像我這樣年輕的老師更應該不斷探索、不斷積累,在實踐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