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精選5篇

時間:2024-05-07 作者:Kris 讀后感

讀后感是讀者對作品中的情感沖擊和思想啟示的感受和思考,讀后感是我們對作品的思想和情感的回響,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體驗和理解作品,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精選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精選5篇

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篇1

?悲慘世界》——一部如雷貫耳的世界名著。作者把悲涼世界中人性的變幻無常,生動詳盡地描述了出來。我相信,只有真正經歷過、思考過、掙扎過的人才能寫出如此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

捧讀《悲慘世界》,最突出的感覺當是厚重之感。同樣是杰作,同樣是又厚又重,無論是讀《約翰·克利斯朵夫》還是讀《追憶似水年華》,都沒有這種感覺。這種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而是壓在心上,它來自人類的苦難濃厚而沉重的積淀。不是寫苦難的書,卻能當起“厚重”二字,而《悲慘世界》獨當?shù)闷?,只因這部大書,壓在作者心頭達三十年之久。《悲慘世界》內容簡介

在書中,出獄后的冉·阿讓背負著囚犯身份,飽受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著善的信心被一點又一點的磨滅了。是慈悲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一對銀制燭臺送給了他,并叮囑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有價值的地方?!?/p>

我開始深深感悟到,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有這樣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慈悲深深感化了冉·阿讓,讓他重新燃起了心中早已熄滅的希望之火,讓他徹底悔悟,并開始了新的生活,所以說,冉·阿讓的命運并不是永遠那么悲慘。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于助人、見義勇為,他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從囚犯到市長,簡直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世間一切的不幸,雨果統(tǒng)稱為苦難。因饑餓偷面包而成為苦役的冉·阿讓,因窮困而墮落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賽特,老年生活無計的馬伯夫,馬黎的流浪兒伽西弗什,以及甘心為鷹法效勞而因良心發(fā)現(xiàn)最終投河的沙威,他們所受的苦難,全是社會造成的,雨果為人類生存狀況思考著,表現(xiàn)了人類發(fā)展中永恒的矛盾。

我再一次被巨大的力量震撼,愿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的光明使者,愿他們像純潔的天使永遠守護著人們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也需要這樣的人。

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篇2

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斗爭為情節(jié)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并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guī)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yōu)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后人品味,鑒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yōu)秀傳統(tǒng)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xiàn)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借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yǎng)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群芳中始終蕩漾著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著東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xiàn)了人物的復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著某些"可愛",從而表現(xiàn)出種。種矛盾復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于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jié),在紅樓夢里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篇3

?追風箏的人》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關于風箏、關于友誼的故事,它還關乎親情、人生、內心和救贖。小說的其中一大線索就是主人公阿米爾的自我救贖,因為年少時的懦弱和膽小,多年來都承擔著對哈桑的愧疚,讓他無法原諒自己,也無法活得輕松,當拉辛汗在死前打電話告訴他,讓他回喀布爾救哈桑的孩子時說“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庇谑牵⒚谞柫x無反顧地回到已經受塔利班統(tǒng)治的面目全非的故鄉(xiāng),在與阿塞夫的斗爭中救贖自己。他曾經欠哈桑太多太多了,背負著沉重的無法償還的良心債,讓他恨自己。所以,當他在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時,被阿塞夫打的嘴唇開裂、肋骨一根根斷掉的時候,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和輕松,以致于情不自禁的大笑起來。他太想為哈桑做點什么了,即使只是替哈桑的兒子多挨幾拳。到底,我們彌補,我們救贖,是為了那些曾經被我們傷害的人,還是我們自己呢?不只是阿米爾在救贖,他爸爸也在救贖。因為年輕時候對阿里妻子所做的事讓他背負了良心債,于是他發(fā)錢給窮人,修恤孤院,以此來為自己贖罪。他不能公開承認哈桑這個兒子,給哈桑正常的父愛,所以只好把哈桑留在身邊,盡可能地照顧他。如果真如拉辛汗所說:“當惡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那么,阿米爾的爸爸算是獲救了的,他選擇了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過錯。而當年的阿米爾卻選擇了逃避,以致于一直活在背叛朋友的痛苦里。還好,他最后救回了索拉博,獲得了解脫。

我想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不斷的犯錯,然后彌補,然后又無可避免的犯錯,然后再付出更多的心力去彌補。生命中有太多需要我們承擔的責任了,而人往往自私和懶惰,以為可以逃掉,卻把自己弄得深陷泥淖,然后,再拼命地爬出來?;蛟S我們可以在看過小說之后,想想自己,是否有難以忘懷的自責,是否還有對曾經的悔恨,如果有,那么去救贖吧,去尋找內心的安寧。

追風箏的人,所追逐的僅僅是風箏嗎?很明顯不是。我想,那只風箏既漱桑在喊過“為你,千千萬萬遍”后,去追逐的那只斷線的風箏,也是阿米爾成年后,踏上重回故鄉(xiāng)之路,去追尋自我救贖的那只他心里面的飄忽不定的風箏,更是我們千千萬萬人,所要尋求的,內心的無愧和寧靜。

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篇4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這十五年來堅持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感悟的成果。文章中好像流露出一種他活到最狂妄時失去雙腿的悲憤與痛苦,但是,這種情感也隨著地壇的那一幕幕悄然發(fā)生又悄然逝去的故事消逝了,流露出更多的則是對人生的感慨,對母愛親情偉大的贊美,字里行間中流露的樸實無華洋溢出作者心靈最深處的情感。

作者圍繞著那座“心靈園林”,用一種緩慢平和而又坦然的敘述語氣,訴說著地壇的人和事。那些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那一段段坍記了的高墻與散落了的玉砌雕欄都是史鐵生十五年的朋友,也是他心靈上的慰藉。

對于那個漂亮而令人憐惜的低智力姑娘以及她的哥哥,對于那對由年輕人變成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作者如同一個路人般,靜靜地在旁凝望著這些好像凍結了的事。好像史鐵生就是地壇的另一個化身,見證著園子里的歷史。

如果你讀過史鐵生其他的文章,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筆觸以及浸泡過他思想的文字,都是那么細膩與生動,還有他那種輕柔而又像講故事的娓娓道來的口氣,平淡如水,可品嘗起來卻又甘甜如蜜,讓人回味悠長。

雙腿殘廢的痛苦讓他抓狂過,絕望過,煎熬過,可到頭來又平靜了,接受了。也許是因為這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了門,那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彼褡髌饋砹耍凰郧氨煌纯嘟^望的沼澤攫住過,越掙扎陷得越深,可因為那個愛他的母親,他堅持下來了。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絲光。那樣的坦然,滲透在文筆中。那些文字中,時而洋溢著希望,時而洋溢著睿智。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必會經歷坎坷。他經歷了那么多挫折,已經沒有什么可以打敗他了。

我很好奇,地壇對于史鐵生來說是個怎樣的存在呢?是他的另一個家嗎?是他的庇護所嗎?文章開頭似乎就有了答案…。古園仿佛就是與史鐵生的前世立下了契約,要在四百年后再度相遇。也許正因為那個若有若無的神秘契約,地壇才會在那等待而又守候了四百多年,只為四百年后的相遇。

你們可能會問:地壇是不是如同仙境一樣夢幻?我的回答是:不!童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現(xiàn)實中沒有魔法與精靈,沒有獨角獸和飛馬。童話里的城堡會坍塌,惟有那飽含真摯情感的“地壇”才會永存。

靈與肉讀后感800字篇5

葛朗臺公館——“孩子,幸福只在天上,你將來會明白的?!薄赣H的臨終遺言驗證了歐也妮葛朗臺的一生。歐也妮葛朗臺最后也體會到了母親說這句話時的的無奈與沉痛。

這就是“人間喜劇”中最精彩的部分,那里有最經典的人物老葛朗臺,這就是《歐也妮葛朗臺》。看完全書,若老葛朗臺是活生生的人物,我真想當面質問他生活的好處何在,他果真快樂過么,他充滿銅臭味的一生除了金錢還剩下什么?

葛朗臺,貪婪、自私、狡詐、吝嗇,對金錢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狂熱,他就是一條冷血的巨蟒,把大把的金錢斂入那張永遠無法滿足欲望的血盆大口?!翱吹浇鹱樱加薪鹱?,便是葛朗臺的執(zhí)著”。臨死前還要女兒推著輪椅來到保存全部家產的密室前反復端詳確認錢財都還安安靜靜地存在。神甫為他做臨終法事,葛朗臺半瞇的老眼看見銀質圣器頓時精神煥發(fā),當神甫要他親吻金十字架時,他甚至想做出拿到它的舉動,欲望立刻斷送了他的生命。生前格朗臺雖然富甲一方,卻蜷縮于一所黑暗陰森、樓板都被蟲蛀壞了,踩在上面吱呀作響隨時有可能坍塌的的老房子里面,這讓從初來乍到的夏爾百思不得其解。他還實行家庭專制,每人每一天的口糧按量分配,誰能想象腰纏萬貫的老葛朗臺甚至會為女兒為了招待親戚自費買白蠟燭而怒不可遏。這位精于計算的守財奴善于運用一切手段用來斂財,他假裝口吃耳背,幾乎全城的市民都上過他的當。

縱使他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于其何益?金錢就是他的上帝,兒女情長、倫理道德在他的眼中貶得一文不值,妻子和女兒的情感被他踐踏得灰飛煙滅,慘絕人寰的老頭為了幾千法郎軟禁女兒把膽小而賢淑的妻子氣得暈死。財富使他喪盡天良,人格被金錢玷污扭曲變形,貪婪成癖,又吝嗇成鬼,內心的空虛、禽獸的本能,早已將人類一切完美的感情摧殘殆盡。因為他擁有在那個社會具有無限法力的金錢,他成為人們心中的上帝,人們敬佩他,恭維他,稱贊其為索繆城的光榮。金錢造就了葛朗臺,也毀滅了葛朗臺。

但是對金錢的渴求如癡如狂的又何止老葛朗臺一人?背信棄義,為了爵位放下感情的負心漢夏爾、一向對葛朗臺家族虎視眈眈的庭長德·蓬豐、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銀行家德·格拉桑……他們無疑是那個社會的佼佼者,他們很好的學會了立足于社會的一切爾虞我詐刁酸刻薄。就連忠心不二的女傭娜農最后也可見免不了有了老葛朗臺的影子。

總算故事的結局尚且能夠給予我們一絲安慰。歐也妮在數(shù)不盡的善舉義行的伴隨下走向天國,離開這個欲望無限膨脹的年代,離開了這個敗壞的世道。除了歐也妮自我,誰還記得以前有對純真的情侶坐在一齊發(fā)誓永遠相愛的木板小凳?誰還記得那幽暗的過道?那黑色的客廳?感情的杯具,家庭的破碎,在這個人人都對金錢視如神明的社會,眼淚是卑賤的。或許離開,才能擺脫人世的污穢。

葛朗臺是一個代表,歐也妮也是一個代表,黑暗與光明,真的只會物是人非么?如果金錢會說話,有思想,豈不是會對人們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