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通用范文4篇

時間:2021-12-17 作者:Lonesome 讀后感

當我們看完一部影片后,我們肯定會有自己的一些特別的感悟和思考,對生活有了一些新的反思和看法,這時候我們可以寫一篇觀后感來記錄自己的感受。看完《紅海行動》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于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通用范文4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關于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通用范文4篇

《紅海行動》觀后感1

緊張,很緊張。假期看了電影《紅海行動》,相信影片中深入敵營、身懷絕技的“蛟龍突擊隊”是大家關注和討論的熱點,這支中國海軍特種部隊時刻執(zhí)行著隨船護衛(wèi)、驅離海盜、解救遇襲商船的艱難任務,再現了中人精神。

居安思危,強者無敵。看完《紅海行動》讓我不禁思考作為一名基層組工干部,支撐我們的精神是什么?我想是黨性,它是千百萬共產黨員為了完成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英勇奮斗,忘我犧牲,開拓進取實踐的升華。作為一名“服務黨員的黨員”如何才能更好地講黨性呢?

對上級文件要“吃透”。組工工作涵蓋干部的提拔培養(yǎng)、黨員的發(fā)展教育、人才的引進與服務等方面,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業(yè)務性極強,工作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壓力大。組工干部講黨性最關鍵的就是要將工作做好,做好工作的前提條件則是要將上級文件精神吃“透”。因此,基層組工干部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當前上級領導的重要決策部署,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敏感性;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對黨員發(fā)展、換屆選舉等業(yè)務知識要牢牢掌握,增強工作規(guī)范性。

對基層情況要“通曉”。一名合格的組工干部,講黨性就要經常性地下到基層,深入到群眾中“談思想、增感情”,了解和掌握服務對象不同時期的工作狀況、生活情況、思想情況,摸清他們的需求和希望。對這些情況知悉的越多越細致,組織工作就越有針對性,計劃的制定就越切合實際,取得的效果就越好。

對黨員干部要“真心”。組工干部講黨性就是要對黨員和干部給予關愛和真心。加強教育和監(jiān)督,給予他們真心的“大愛”,注重抓好理想信念、政策法規(guī)和反腐倡廉教育,關注每位黨員,尤其是流動黨員的成長與發(fā)展。關心他們的生活,給予他們“真愛”,多與黨員交流,多傾聽他們的呼聲,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用感情貼近他們,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珍惜生命中每一段經歷吧!每個崗位和機會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而每段經歷都會歷練品格、增長知識,組工干部一定要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不斷領悟,長智慧,增才干。要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身處組織部門帶來的光環(huán),要以平和、淡泊、知足、敬畏之心對待,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工作上的先進性才會有昂首前進的底氣。

《紅海行動》觀后感2

周五晚上,在學院的組織下,全體園藝新生觀看了《紅海行動》。心中似有千濤激蕩涌流,唯有執(zhí)筆所書以宣心意。

正如劇中艦長所言“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既上了戰(zhàn)場,豈堪求馬革裹尸?——狙擊手羅星被子彈打穿脊柱,通訊員莊羽不顧斷指之痛撲向敵人,石頭滿面血污仍拿起機槍……為營救一名華人人質,蛟龍?zhí)貞?zhàn)隊兩死兩傷。付出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然而若重來一次,他們必定還是如此抉擇。只因為,他們是鐵骨錚錚的軍人,是煢煢孑立的戰(zhàn)士!

曾有言:每個文人年幼時初讀橫渠先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四句,都曾動過心頭血,想自己有一天成就一世無雙國士,能力扛江山萬萬年。然而這一點心頭血,總會叫功名利祿磨去一點,光陰蹉跎磨去一點,世道叵測再磨去一點,磨來磨去,一輩子就落入了“窠臼”中……這無比真實,又無比殘酷。但影片《紅海行動》的震撼,重新喚起了我們的斗志!流離失所的災民慟哭著,萬般無奈、割舍血肉的父母嗚咽著,飽經戰(zhàn)亂、麻木絕望的老人等待著……沐浴在陽光下,靠的是什么?是中國軍人“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的堅守,“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不懼和一把“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的瀟瀟君子骨!

我們不曾看到,是因為有人為我們筑起了無聲的屏障。戰(zhàn)爭必會流血,和平也有犧牲。安穩(wěn)的環(huán)境,是因為邊防線上有海陸空三軍戰(zhàn)士阻擋著外來炮火的蔓延,邊防線外更有偌大的國家在背后作支撐!

是的,安心是全體中國公民所能給予的最大信任。當聽到《紅海行動》中隊長說“我是中國海軍,我?guī)銈兓丶摇睍r,無法不動容,無法不慶幸——我們是中國人。

書上說:未知苦處,不信神佛??晌腋胝f——未至苦處,不懂家國,再沒有一種暖意能越過在____手中被中國軍人解救的那一刻。

《紅海行動》在眼前不斷流轉著,如喪鐘一般鳴唱在我的心頭,敲出的是并不完美的現實,是沉穩(wěn)屹立的家國,是不滅不息的軍魂,更是一腔熱血的我!

《紅海行動》觀后感3

《紅海行動》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zhí)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雖然是主旋律類的電影,但是卻并沒有過多的渲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個人主義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國家情懷,只是還原了戰(zhàn)場現場,看電影的時候就會感受到那個緊迫感。影片一氣呵成,沒有大段文戲,主要在作戰(zhàn)間隙穿插,但卻更好展現了蛟龍突擊隊的狀態(tài),兩個狙擊手之間緊繃又協作的關系,女兵機槍手和石頭之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感,表現的不多卻又很到位,每個人物很立體不擁擠不沖突,生動地展現出中國海軍夠“辣”夠“燃”!

戰(zhàn)爭片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會讓人覺得導演在宣揚戰(zhàn)爭,對于戰(zhàn)爭這個問題,相信我們每個人并不愿意望見?!扒貢r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自始至終我們從來沒有覺得戰(zhàn)爭有多大的好處,我們從來沒有覺得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手段。而《紅海行動》將戰(zhàn)爭塑造得可怕、兇殘、暴力、血腥,就規(guī)避了這個問題,而且主角始終是在反抗和營救,從未主動挑起爭端。導演這就把握住了一個主要的核心,這也體現出我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tài)度。“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旦侵犯到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危,我們也絕不退縮。

影片給人呈現出一個火爆、真實又殘酷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恐怖在于我們不明白能活到什么時候。生在和平年代,我們多么幸福,有多少人在守護著我們??戳诉@部電影你必須會為中國海軍自豪,會為身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因為無論身在何處,祖國都是我們身后最堅實的后盾。

《紅海行動》觀后感4

開年第一個工作日,我們群眾觀看了近來口碑頗佳的軍事題材電影《紅海行動》。影片根據在2015年發(fā)生的"也門撤僑"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zhí)行撤僑任務的故事……

觀影的好處并不僅僅僅是理解視覺的享受或心靈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這些光影中獲得自己尚未擁有甚至是自己不可能擁有的人生經歷,得到形形色色的人對待生活、生命的態(tài)度,以此構成自己對于世界、社會、人性、感情等完整、立體的認識。

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作品,必有如出水芙蓉般的魅力、深度以及普世的價值觀。生于今日之中國,戰(zhàn)場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很遙遠,但“紅海”一詞我們在當今社會卻常有耳溫,在行業(yè)、商業(yè)市場上尤為突出,每一個企業(yè)似乎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殺出“紅?!?,擁抱“藍?!?。

教育貫穿整個人類禮貌史,時至今日,雖形式、側重各有不同,但殊途同歸,教育領域是不折不扣的紅海之地,真正的師者必是對教育事業(yè)懷有使命感和敬畏之心的。因此要把教育工作做好,具備“紅海行動”的潛力和素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

事業(yè)絕不是一個人的獨行,團隊協作、分工明確、高效執(zhí)行、目標一致是做成任何事業(yè)的必備前提,做真教育,除以上幾點外,更要有自下而上的勇氣和信心,勇敢扛起教書育人這四個字,信心百倍的應對每一位孩子和每一個生命。勇氣,來自于根植內心的職責和使命感;信心,來源于的知識儲備和文化修養(yǎng)。唯有如此,才能在這片紅海中脫穎而出,于混沌處亮一盞明燈。做教育行業(yè)中“口碑票房”雙豐收的《紅海行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強于內而勝于外,授以業(yè)而傳其道。

勇者無懼,紅海弄潮,蛟龍一出,四海翻騰。愿我們勤勉之、共精進,熙生未來,麓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