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的讀后感800字通用5篇

時間:2023-08-30 作者:Indulgence 讀后感

在閱讀的海洋里,我們探索出自己獨特的讀后感受,通過閱讀,我們獲得了豐富的思考和讀后感,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洞的讀后感800字通用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洞的讀后感800字通用5篇

洞的讀后感800字篇1

“一條小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還有一條方頭渡船。”《邊城》的開頭,如同一位長者悠悠地講著故事一般,于平靜處見著波瀾,于樸實處透著光輝。

故事發(fā)生在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清澈的河溪,青翠山坡上坐落著美麗的白塔。終日擺渡于兩岸之間的年輕小伙子仿佛是青山綠水的鐘擺,在似水流年中日漸蒼老。在他笑容堆起來的皺紋里,有著人類最深刻的悲哀:對幸福的渴望及對渴望落空的恐懼。翠翠,老船夫的孫女,她的幸福就是老船夫的幸?!覀€好人家。船總順順有兩個優(yōu)秀的兒子,大老天保,二老灘送。兩兄弟同時喜歡上了擺渡老人的孫女。這幸福本來看得見也摸得著,可近在手邊的幸福卻突遭意外—天保大老死了。這件事的發(fā)生,讓老船夫都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他無法像從前那樣從容地而對大老的父親和二老灘送,他的舉止中多了一份不知所措造成的做作,他的笑容里添了一份餡媚。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在臨死之前為翠翠幸福所做的最后的努力,在他撒手人間的剎那又一次落空了。址后的結(jié)局是,所有的幸福都不會回來了……

這本小說,哦,也許應該叫它故事。文中的用詞極簡練,每-個字都承擔著表達作者意圖的重任,人物間的對白含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在不知不覺中,人們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夢幻般的地方,一個與塵世隔絕的人間仙境,沒有塵世喧囂,沒有怨恨欺騙,每個人都那么善良質(zhì)樸。文中的翠翠、老船夫、大老、二老、順順……他們雖是虛構(gòu)的人物,但各自都有鮮明的性格:翠翠的天真調(diào)皮,船夫的忠厚老實……

作者沈從文描繪出湘西質(zhì)樸的風土人情,使我們這些習慣了喧器,曹雜,在冷漠的水泥森林中生活的都市人看到了人間真情:翠翠與祖父濃厚的親情,二老、大老對翠翠樸實的感情,翠翠對二老美好單純的愛情。

人間美好的真情,是人類精神的瑰寶。在竟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許多人迷失了自己,對社會,朋友、師長或許都存有戒心。過多的猜忌是阻止人們真情顯露的重要原因。同時,有的人為了打例對手,面對別人的請教則盡最多留一手,生怕自己的秘方外泄。如果真的是這個樣子,人活在世上是不是有點太累了?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要的就是快樂?;畹幂p松一點吧,世間有許多值得人珍惜和留戀的東西,真情就是那最寶貴的財富。

洞的讀后感800字篇2

賈平凹總有種野趣,作品追求大拙樸悅,天生一派史家氣脈。在當代文學中,“以史入文”始終是小說書寫的一個重要關切。很多作家都對歷史敘事懷有篤定情結(jié)?,F(xiàn)實感、批判性與史傳性是三種誘惑,仿佛能讓作品與歷史“偕化”,夯實厚重;同時,也是危險,倘若缺了控制力,極易墜入“非文學”的溝壑?;赝骷抑暗拈L篇,已然構(gòu)成了鄉(xiāng)村本位視點,城鄉(xiāng)意識互動的編年史。然而,賈平凹以一隅的人情圖景映射不同時期社會底色,寫盡變遷存廢,卻是一種智識。他時刻警惕宏大敘事背后可能的空泛,文獻對文學的僭越,史觀對故事的刻意塑形。

?山本》就是一本流溢而出的小說。這是作家第16部長篇小說,一部關于秦嶺的大書。說它“流溢”,是因為它時刻呈現(xiàn)創(chuàng)作的終極追求——自然。賈平凹放棄了書名《秦嶺志》,選取了《山本》這個名字,意味要寫出秦嶺的本原。然而,寫出來的故事當然不能抵達本然。作家的意圖在于:不要強行賦予事件意義,應當摒棄觀念先行,讓故事自己敞開主題,使秦嶺在面前“長”出人物、草木和歷史。這樣一來,小說結(jié)構(gòu)就不再充滿“機巧心”。

?老生》中以《山海經(jīng)》為經(jīng),寫人為傳,用對位法勾聯(lián)四個故事的布置感悄然褪去?!渡奖尽穭t是綿延的日常生活流:蔓延、匯聚、涌動又潰散。這就像作家對評論文章動輒“大談復調(diào),多聲部書寫”的一次阻拒。他向我們提出一個問題:能否用《紅樓夢》的人情觀察,日常書寫來表述山河歷史,風起云涌?《山本》做出了可貴嘗試:它在本質(zhì)上是離散式分析,揭示無數(shù)卑微的個體生存如何構(gòu)建民族歷史、文化心理的合力。

在空間地理上,小說以一種透視法,聚焦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秦嶺腹地渦鎮(zhèn)。這就如同“點光源”,也可投射在整個中國的大幕上,作家本人就是投影儀。他以秦嶺為幕布景深,獲取一個恢弘的比例倍數(shù),故事以小博大就不足為奇了。在我看來,這地名也像隱喻——歷史的漩渦中心,各種勢力都在這里較量。保安隊、游擊隊、土匪們紛紛走向前臺。這些武裝力量交戰(zhàn)制衡,奠定了一種秦嶺的山野法則,整體生態(tài)。他們只相信強力、武裝才能實現(xiàn)抱負和欲望。

?山本》的故事主線耐人琢磨。它超越了革命加愛情的老套范式。女主人公陸菊人與地方梟雄井宗秀,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男女關系:既不是肉體情欲,也不全是精神愛戀。在我看來,兩人完全是一種相互吸引、凝視和塑造的“映照關系”。陸菊人嫁到渦鎮(zhèn)當童養(yǎng)媳,向父親要來三分胭脂地作陪嫁。因為寶地暗通龍脈,可出官人。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讖緯敘事”,給全書上了冥冥無常,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暗扣”。《白鹿原》里兩家爭的那塊兒寶地,同樣也敷衍出一段民族秘史。

你能看出,《紅樓夢》的風月鑒對賈平凹影響有多深,鏡子其實是全書的“靈魂性道具”。那塊兒胭脂地最終成了井宗秀父親的墓地,下面還挖出了一面銅鏡。這種暗示很有意味,不僅銅鏡在“正照”秦嶺深處的苦難變革,人性齷齪和殘存光亮,陸菊人其實更是井宗秀的一面“人鏡”。賈平凹寫出了一種人性的“投影與成相”,甚至,這種力量是具有成就意義的。陸菊人把井宗秀視為一個理想的“他我”,試圖成就他來成就自己。然而,相互吸引的同向而行,并不意味兩人的人性基底就能重合。

井宗秀從不見經(jīng)傳的寺廟畫師,到組建武裝力量,成長為割據(jù)渦鎮(zhèn)的一方霸主。賈平凹描摹了從平凡到卓越,從雄心到野心,從擴張到膨脹,從縱欲到喪命的變異過程。人性的光亮與齷齪,交界總是模糊不明,一念佛性,一念魔生。陸菊人就是退變異化的見證者,也是“成像者”,這面“人鏡”一直在“反照”。反照和正照的不同在于,它不只是平實的反映現(xiàn)實,還加有一層勸誡的意味。陸菊人就不只是一個堅韌、負重的傳統(tǒng)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有一種男性渴求的“母性”,悲憫看破的神性存在。這和小說中出現(xiàn)的地藏王菩薩,形成了深刻的互文照應。

賈平凹難得的地方是,真正做到了“不隱惡”和“法自然”的創(chuàng)作。他把人性、歷史和事件放置在秦嶺自然大化的遠聲里,是一種自然入定,坐忘照見式的書寫。然而,這又不等同于陷入到自然主義描寫的窠臼里。相反,作家托出了殘酷的日常,波瀾的平直。《山本》不是寫戰(zhàn)爭和死亡的書,但這兩大主題卻俯拾即是。書中人物死得那么偶然,輕巧隨意,甚至有點兒草率。然而,這就是沒經(jīng)編排設置的現(xiàn)實,沒那么多驚心動魄,主人公亦然。他的落筆有種楚人的獰厲,把殘忍寫得稀松平常,就像沈從文對死亡處理時波瀾不驚。

單寫秦嶺的草木風物,不過是一種博物志;只寫村鎮(zhèn)的人情故事,不過是田野調(diào)查式的民族志。賈平凹試圖讓歷史在人事中映射,在人性中演繹。這本身就是秦嶺歷史、自然和人情的統(tǒng)一。這使得《山本》帶有罕見的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建構(gòu)。賈平凹在氣質(zhì)上繼承了莊騷的審美傳統(tǒng)。甚至,小說中的瞎子中醫(yī),啞巴尼姑就像《莊子》里那些“形殘神全”的神人變體。這也暗合了《紅樓夢》里一僧一道的穿引格局。他們象征著“超越世俗”的觀照維度,超時空、超善惡的彼岸視點。

當很多評論者都在強調(diào)“悲憫之書”時,我倒覺得作家的終極旨歸不在悲憫。賈平凹試圖追求一種不悲不喜的“天道”,那是宇宙自然對人事紛爭,歷史變遷的靜默凝視。萬物芻狗,所謂的歷史風云,在秦嶺面前仿若一瞬一粟。同時,作品中縈繞的神秘主義,奇幻意象,也不是神神叨叨的故弄玄虛。相反,這是作家對秦嶺深藏的敬畏之心,它蘊藉成為審美風格:隱秘的神性世界,抒情的浪漫傳統(tǒng),杳渺的自然遠聲。

賈平凹有意拒絕了一種宏大(敘事結(jié)構(gòu)上),成就了另一種闊大(氣象風貌上)。從《秦腔》、《古爐》、《老生》再到《山本》,作家蒼茫蠻荒、混沌超脫、追源探古的美學追求已至圓熟。他始終是自帶歷史意識的作家,無論在語言還是情感上,都有獨特的“風蝕感”。這種印刻不可剝離,因為風物、歷史與人情,既是殘損斑駁,也是渾元整體。說書講史的話本氣、歷史書寫的傳奇感、山川草木的抒情性讓小說形成了一種奇觀。那就是一路承襲史傳方志的文脈,古典小說的筆意;一路又把民間鄉(xiāng)土的“活泛”生氣,灌注進來。敘事看似老實反而天趣活脫,穿透綿密的蕪雜日常,卻有浪漫的高蹈,哲學的務虛。

洞的讀后感800字篇3

近期,一位省委書記指出,有些領導干部不看黨報,卻天天瀏覽花邊新聞,這種現(xiàn)象要引起注意。這話引起了許多討論,有些問題值得仔細說說。

類似現(xiàn)象確實存在,尤其是在傳播生態(tài)發(fā)生深刻變革的當下,手機控俯拾皆是,有些領導干部也沒能例外。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也并不意外,尤其是隨著公務員隊伍越來越年輕化,作為網(wǎng)絡原住民的80后和90后,原本就缺乏讀報看報的習慣。以筆者所在的長沙市天心區(qū)為例,22歲至30歲的青年干部占到了25%,筆者所在的政府部門,9人中兩位90后、四位80后、三位70后。他們現(xiàn)在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是通過手機或電腦。

不過,黨員干部還是該看看黨報。這不只是一句提倡,而是與黨報的性質(zhì)和作用相關。在八頭騾子辦報的革命年代,敵人一來,機器埋藏在山中;敵人一走,挖出機器,繼續(xù)印報,黨報從那時起就是及時準確傳達黨的政策方針的最佳載體,也是黨緊密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情感紐帶。作為黨員干部,讀黨報依舊是深刻理解黨的精神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自身修養(yǎng)、學習政治規(guī)矩的最佳讀本。

在眼花繚亂的自媒體時代,各種資訊信息可說是大爆炸,迷失在消息海洋中的人們,像掰玉米一樣見一個摘一個。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無可厚非,蘿卜白菜擇其所愛嘛。但是對于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而言,要求不一樣。黨報里有中央的權(quán)威聲音,有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讀黨報黨刊不只是娛樂消遣,它還是上情下達的溝通方式。正如論者所言,黨員干部看不看黨報和主流媒體,不是個人閱讀興趣的事情,而是一個事關政治學習的重要問題。

5年前,筆者大學剛畢業(yè),自費定了黨報,從中央到地方的都有。對比著看,慢慢摸出一些門道。從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實,從社會現(xiàn)象評議到熱點事件報道,都使我受益良多。讀黨報黨刊,了解中央和地方最新的政策精神,主動把所思所想調(diào)準到權(quán)威基調(diào),從我的親身經(jīng)歷來看,依舊行之有效。

有一些黨員干部沉溺于感官刺激閱讀中,卻理直氣壯批評黨報刻板乏味。黨報改進文風優(yōu)化內(nèi)容,自是一樁常抓不懈的任務??墒且矐吹剑鼛啄陙?,黨報黨刊上生動活潑的句子越來越多,短實新的文風也越來越明顯。此外,黨報黨刊在平臺形式上也與時俱進,現(xiàn)在除了傳統(tǒng)紙媒形式,在新媒體平臺上也都落地有聲。不管是pc終端還是移動終端,只要愿意,都能讀到黨報內(nèi)容。更應看到,黨報黨刊本來就是嚴肅的新聞紙、工作紙,不能以閱讀過程中接受的難與易,來判斷黨報黨刊價值的大與小;也不能以閱讀過程中愉悅的深與淺,來決定投入時間的長與短。

有一些愛閱讀的黨員干部,談起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來,胸有成竹信手拈來,不管是熟悉度還是遠見性,都令其他人難望項背,說起來,秘訣也無他,就是常讀黨報。領導干部常讀黨報黨刊,及時領會黨和中央的最新精神,這是從嚴治黨在精神領域的體現(xiàn),也是一項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洞的讀后感800字篇4

打開這本書,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祥子,不禁自問,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人,讓這部偉大著作的靈魂自始至終都圍繞著他?

我?guī)е蓡柪^續(xù)往下讀,又被祥子勤勞、要強、肯吃苦、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的努力奮斗的精神所感染,不禁產(chǎn)生了對祥子的佩服和肯定,認為不論以后有什么困難和挫折阻擋著他前進的腳步,他都不會改變要好好過日子、開車場的決心。

當祥子買上第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后,我真的為他感到自豪,像是我在拉車,我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一樣,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終于買了一件屬于自己的東西,而且這東西還十分漂亮寶貴,是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的。對自己沖忙了自豪與成就感。

我的整個身體和靈魂已經(jīng)完全被這本書而吸引。被祥子剛強、勤勞、要強的性格而激勵。好像是患上了一種強迫癥,不停的催促我快點完成暑假作業(yè),要我再要強一點,再勤奮一點,去做一些別人不愿意完成的事情,這使我受益深淺。

繼續(xù)往下看,我為祥子的遭遇而深感同情,本想再多掙一點錢,攢下來,能夠以后過上日子,但是卻有不幸,被抓住,半路上又遇到了打仗,才得以趁機逃出,卻又舍不得那三頭溫順可憐的駱駝,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們也牽了出來。為了生存,又不得不把它們賣出去。但又碰上兵荒馬亂,駱駝根本就值不了多少錢,祥子逐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又想到了以前一位老者跟他說過:你這么賣力,到頭來還是要混一口飯吃,別人偷懶的,也是混一口飯吃,最后還是老實的人吃虧。這樣想著,祥子便也開始偷懶了,他沒有了剛開始的要強,成了整天混日子的人。這讓我著實大吃一驚,本以為結(jié)果是美好的,但是卻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jié)局。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情是糾結(jié)的。祥子的前后變化讓我感到悲傷,又對當時社會的黑暗、丑陋而感到憤怒。卻又覺得我們生活在這么和平、幸福的世界上,我們根本就體會不到那是社會的黑暗和恐怖,又有什么權(quán)利和資格去評論那時人們?yōu)榱酥\生的種種做法呢?也許他們只是被生活所逼,只是為了謀生,能夠生活,才發(fā)生了人性的扭曲。

而如今,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沒有當時那種黑暗和恐怖的局面了。我們也更應該學習最開始的祥子,那種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不然,結(jié)果就與后面的祥子“重合”了。

洞的讀后感800字篇5

?紅樓夢》前六回中,林黛玉初入賈府這一段印象很深。

剛剛失去母親的林黛玉,離開父親,只身北上,投靠外祖母。雖說外祖母是因為心疼黛玉,才執(zhí)意接她入賈府照顧,但對當時的黛玉而言,外祖母是陌生的親人,從未謀面,只在母親口中聽到些只言片語,心中自然十分忐忑,謹小慎微。

“這林黛玉常聽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

小心謹慎地打量著一路所見,后與外祖母及舅母、眾姐妹、嫂子相見,“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

“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yǎng)身,云飯后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也體現(xiàn)了黛玉的謹慎。

后與寶玉相見時,寶玉見黛玉也沒有玉,只自己有,生氣要摔玉,眾人忙哄勸住,讀到這里,我就在想,一路小心謹慎的黛玉該有多自責啊。

果然下文寫道“林姑娘正在這里傷心,自己淌眼抹淚的說:‘今兒才來,就惹出你家哥的狂病,倘或摔壞了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

聽蔣勛老師講解才知道,林黛玉那時只有十二三歲,就又佩服起她來。

到賈家這樣規(guī)矩森嚴的大家族,禮儀、言談沒出半點錯,著實厲害。

十二三歲的我還是抗拒走親戚,不知道要說什么,老是躲在媽媽身后的扭捏害羞的小孩子,對比之下實在佩服黛玉。

后文中講林姑娘經(jīng)常暗自落淚,自己看時覺得確實讓人覺得厭煩,但想到她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又不免心疼。

記得我上高一時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開學前兩周特別興奮,新環(huán)境,新朋友,到第三周開始瘋狂想家,白天上課,同學說說笑笑,不覺得。到晚上睡覺時,就從枕頭底下拿出全家福,默默流淚。

想黛玉小小年紀就離開家,到全然陌生的環(huán)境,著實令人心疼。再看黛玉常常暗自落淚就多了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