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的教學反思7篇

時間:2022-12-22 作者:Surplus 教學計劃

教學反思讓我們通過不斷改進,實現(xiàn)不斷突破,在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后,你打算怎么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心愿的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心愿的教學反思7篇

心愿的教學反思篇1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zāi),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后,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呢?因為小云雀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然后讓學生跟著云雀一齊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并且以云雀媽媽和小云雀的情緒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幫忙學生把握重點。

二、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加深理解

比如,當云雀們飛到沙漠上空時,我先創(chuàng)設(shè)特定情境,讓學生和云雀一齊飛到沙漠上空。試問學生看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說出了心中的沙漠。這樣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當云雀飛到大河上空的時候,我引導學生看書上的插圖,用自己話說說大河怎樣?情緒怎樣?這樣學生不但走進了云雀的心里,而且語言表達潛力也得到提高。當云雀飛到森林的時候,我讓學生說說家里面空調(diào)的作用,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為什么稱森林是空調(diào)器”。這樣他們就能在情景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幫忙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讓他們有感而發(fā),并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以此表達心中的愿望。

三、體驗心愿,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采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yōu)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生動搞笑,富有藝術(shù)魅力。我讓學生分主角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首先是找到云雀們飛到沙漠時看到的情景后的一番對話,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他們的對話,然后教師出示相應(yīng)的畫面,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感情地讀出對話,(指名讀,引讀,齊讀等。)我覺得效果還不錯。在讀他們飛過大河的對話時,讓學生同桌扮演不同的主角進行朗讀,檢查時再出示相應(yīng)的課件,讓學生讀。最后飛回森林的對話讓學生自己讀,教師再出示相應(yīng)的課件檢查讀的狀況。我覺得透過課件讓學生先感受云雀的情緒,再指導讀——同桌互讀——自己讀,體現(xiàn)了由扶到放。

我在指導學生讀的時候,雖然有的學生已經(jīng)是讀得相當不錯了,但我指導讀的時候每一次要求落實不夠到位。

心愿的教學反思篇2

小學語文第二冊《月亮的心愿》一文有14個要認讀的生字。這節(jié)課的生字教學我重點用了三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記字。

第一:象形字,窗簾的”簾“,給學生看著簾子的圖,看它的變化。

第二種:圖示法。出示圖猜字,如:女、背、氣、太;

第三種:用加一加的方法記字。壯+衣=裝 口+力=另 病 悄 醫(yī) 也可以偏旁加字的方式。

?月亮的心愿》一文是一篇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nèi)心變化為線索,先寫月亮為了孩子們的郊游,希望太陽公公讓明天的天氣好起來;接著寫月亮為了讓珍珍照顧病中的媽媽,又建議雷公公讓明天的下雨;兩天后,一個艷陽天,兩個孩子都參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游的事,贊揚了關(guān)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zhì),既有童趣,又極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體貼長輩的教育于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

本文的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從看圖入手。本課有兩幅圖,第一幅是月亮看到一個小女孩睡著了,她身邊有裝滿水果和點心的背包,它對應(yīng)的課文描寫是第一、二自然段。第二幅圖是月亮看到珍珍在照顧生病的媽媽。對應(yīng)的是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及后面的四至八自然段。通過看圖再學習課文,從文中去了解人物的感情。同時思考、討論: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在層層教學推進下學生對本文的情感理解更深了。課后我讓學生去了解爸爸、媽媽的心愿。同時又回到課堂向同學們交流父、母的心愿,竟然發(fā)現(xiàn)父、母的心愿驚人一致,都是希望孩子成長快樂。由此,趁著“三八:婦女節(jié)到來之際,讓學生們?yōu)閶寢屪鲆患λ芗暗氖乱源藖砀兄x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

心愿的教學反思篇3

郊游,可以飽覽山川秀美的風光,可以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氣,可以忘情地歡呼雀躍,可以盡興游戲玩耍,不光孩子們喜愛,大人也非常喜歡。珍珍也很想去郊游,說不定她也像月亮姐姐看到的那個正在睡覺的小姑娘一樣,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她知道,媽媽的病還沒好,需要人照顧。如果自己去郊游了,誰給媽媽端水,誰給媽媽拿藥?她想,媽媽病了,照顧媽媽最重要。

?月亮的心愿》這篇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nèi)心變化為線索,先寫月亮為了孩子們?nèi)ソ加危M柟屆魈斓奶鞖夂闷饋?;接著寫月亮為了讓珍珍照顧病中的媽媽,又建議雷公公讓明天下雨;兩天后,是一個艷陽天,兩個孩子都參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游的事,贊揚了關(guān)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zhì),既有童趣,有極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體貼長輩的教育于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進一步深化了本組關(guān)愛家中的每一個人的主題。

這一課的生字教學我是這樣開展的:因為生字孩子們在家時已經(jīng)預習了,再講學生會很厭煩。此時,我利用“當個小考官”的游戲,一邊檢查預習情況,一邊調(diào)動他們自主識字的愿望?!巴瑢W們,生字我們都預習了,你們想當個小考官,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嗎?”“想”。“那好,用你們手中的生字卡考考你的同桌,如果遇到不會的要互相幫助?!蓖瑢W們個個都認認真真,儼然是一個小考官。讀對了,考官便露出了微笑;讀錯了,就皺起眉頭,但很快又去耐心指導他。此時,又變成了一位和藹的老師。在同學們興趣正濃時,我打斷他們的游戲說:“孩子們,我也想和你們做個游戲,老師讀一個字音,你們就舉起相應(yīng)的卡片讀一讀,好嗎?”“沒問題?!庇螒蜷_始了,只見孩子們眼睛緊盯著卡片,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我讀的字。同學們舉對了,我便點點頭,報以會心的微笑。

閱讀教學中,我緊扣一個“愛”字,突出一個“讀”字,強化一個“悟”字,實踐一個“學”字,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上。 我緊扣“心愿”設(shè)計教路。首先讀題目,明“心愿”的意思,讓學生說說自己有什么心愿。完善課題后,讀一讀,談?wù)勛x完課題以后的猜想。歸結(jié)為這樣問題:月亮到底會有什么樣的心愿,為什么會有這個心愿。接著帶著疑問聽課文動畫朗讀。聽后概述課文大意。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啟發(fā)孩子思考:月亮姐姐的心愿先后有兩個,為什么前后的心愿會不一樣呢?帶著問題,二度閱讀,以此把課文的學習從淺層次引向深入。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不斷地體會月亮的一片苦心,想象月亮的心愿給故事里的小姑娘帶來的快樂和幸福的情景,讓孩子們感受到月亮真誠、無私的心愿都是出于一種愛,源于心地的那份善良。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心靈的熏陶。學完全文,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愿,此時學生的心愿有所改變或增加,增加了許多美好的成分,比如說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要關(guān)心幫助周圍的同學,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讓父母住大房子,去旅行等等。每每聽著充滿情意的心愿,我的心靈會涌起一陣陣感動。

顯然,在學習過程中,課文中滲透的人文因素,浸潤了孩子們的心靈,在孩子們的心底滋生出了許多美好的情愫。語文教學追求的無非是這樣的境界:既學懂了課文內(nèi)容,又學會了知識掌握了技能,更學會了怎樣做人。

心愿的教學反思篇4

學習這篇課文時,正值我們學校組織春游,學生異常興奮。然而有些小朋友因生病不能成行,心里很是難受。因此,學生很能理解此時文中小朋友的心思,也能體會月亮左右兩難的美好心愿。課后,布置了日記《春游》。徐書悅小朋友寫的內(nèi)容,字數(shù)不多,卻反映了其心中真實想法,很生動。

其文如下:

昨天放學回家,看見我的小書包里塞滿了好吃的東西,心里樂開了花。因為明天是我去春游的日子。

早上醒來,媽媽看我臉紅紅的,就給我量了體溫。糟糕!三十九度!我不能去動物園了,當媽媽打電話跟高老師說我不能去的時候,我哭了……

我多想去啊!我入小學的第一次春游計劃泡湯了。我非常難過的跟著媽媽去醫(yī)院打吊針了。但是爸爸說了,等我身體好了下次就帶我去。

讀中悟,悟中讀——《月亮的心愿》教學反思

?月亮的心愿》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課。本單元的課文教育思想以宏揚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為主。本篇課文是一篇優(yōu)美動人的童話故事。

本節(jié)課在教學方法過程的設(shè)計中,力求扎實語文基本功(識字、寫字、讀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感悟,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根據(jù)本課的設(shè)計以及本節(jié)課實際實施的情況與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比較滿意的是:

1、巧妙的導入,事半功倍。

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板書“心愿”并讓學生自由談今天在場的爸爸媽媽有什么心愿(剛好是家長開放課)和自己的心愿,再板書“月亮的”,讓學生質(zhì)疑,學生興趣高漲,效果很好!

2、多種方法,巧識生字。

本課需要認識的字有十三個。采用了讓學生從文中找,畫出來,并將生字在課文中的好朋友(詞語)也找到的方式初步識字;再讀課文,去課文中同生字寶寶打招呼再次識字;再讀文中的生詞;玩猜字游戲;讓學生間共同分享識字、記字的妙法;找小老師領(lǐng)讀等方式讓學生識字,這樣的過程,讓學生扎扎實實的學習了生字。

3、充分利用插圖,引導學生以生活體驗來朗讀課文

怎樣才能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表達出來呢?在指導朗讀對話一段,我是這樣進行的:

例1、(投影)媽媽說:“珍珍,早點睡吧,不要太累了,明天你還要去郊游呢?!薄皨寢專也幌肴チ??!?

“明天還是和大家一起去玩玩吧!”

“可是,醫(yī)生說您的病還沒好呢!”

同時出示圖片:媽媽正躺在床上,珍珍正為媽媽端來洗臉水和毛巾,讓學生邊觀察邊想象媽媽說話時的語氣。

孩子們讀得很投入,很認真,盡管他們說不出虛弱、心疼這樣的詞,但從他們的語氣中,我聽得出來,他們已經(jīng)充分融入了課文的角色中;也能感受到他們也被珍珍感動著。

例2:在孩子們分析完月亮的2個不同的心愿后,我請孩子們在仔細觀察月亮的表情圖,體會不同,想象,兩天后,此時的月亮,又將是怎樣的心情呢?請孩子上來畫表情。所以在最后一段的朗讀指導中特別舒心,孩子們在簡筆畫中明白了月亮的心情、作者的心情等。在本課的教學中,不足與疑惑的地方:

?月亮的心愿》雖然是個童話故事,可內(nèi)容卻很豐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為一年級八周歲的小學生,應(yīng)理解到什么樣的程度,在課文分析角度方面應(yīng)如何去把握呢?在識字、寫字的時間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

我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思索……

心愿的教學反思篇5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采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講了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為了突破難點本人采取了以下幾個教學手段:

一、細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小云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關(guān)鍵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從那些地方感受到森林的重要了。讓學生細讀課文,從文中尋找出答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理清課文脈絡(luò)。

1、森林怎樣蓄水,指名讀第十自然段,有條理說一說森林是怎樣蓄水的。

2、森林不僅能夠蓄水,還有保護土壤的作用,讓學生再讀本段。

3、森林還可以調(diào)節(jié)氣溫,請學生走進課文第十三自然段,同桌互說森林是怎樣調(diào)節(jié)氣溫的。

思路理清后讓學生再次讀“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那么如果沒有了森林會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從課文1——4自然段找出答案。

二、想象拓展,實踐心愿

1、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他媽媽的心愿,更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學了這篇課文,如果在遇見有人亂砍濫伐樹林,你會怎么樣去勸說他們呢?

2、現(xiàn)在你就是“小小環(huán)保宣傳員”你會怎樣向大家宣傳保護森林的重要性,請把宣傳詞寫下來。

課文結(jié)束后,進行了反思,課文介紹了森林4個方面的重要性。其他更富魅力的東西沒有全部列出,盡管課前已布置收集有關(guān)森林重要性的資料,但學生課上仍局限于書中內(nèi)容,課外資料說不出。這說明了學生在課外查找、整理資料的能力還欠差,課外知識太貧乏,今后應(yīng)加強。

2、拓展延伸,讓學生以小組進行交流,全班展示,學生語言組織方面不條理,勸說不到位。這說明口頭表達能力差,口語訓練必須加強力度。

心愿的教學反思篇6

上周有機會學習了我校和唐元中心小學兩位教師的兩節(jié)課,同樣的內(nèi)容不同的構(gòu)思,同樣的功底,不一樣的精彩,現(xiàn)將學習體會小結(jié)如下。

1、自主學習,理清課文內(nèi)容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么云雀會有這樣的心愿?我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云雀產(chǎn)生這一心愿的原因,點出關(guān)健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為什么會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從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shè)計又圍繞著這一問題全面展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讀讀想想,圖圖畫畫,從文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在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的擴充訓練中,培養(yǎng)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并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luò),把握文章的要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領(lǐng)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chǔ)。

2、借助課件,理解課文內(nèi)容

生動的課件能再現(xiàn)、強化、傳遞教學內(nèi)容,動態(tài)的畫面和逼真的音響效果會引起學生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聯(lián)想、想象、情感的活動。這一案例,我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作了許多課件,“森林變成貧瘠的沙漠;河水像脫韁的野馬,咆哮著向下游沖去”這些動態(tài)的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他們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通過課件對“森林是個大水庫;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空調(diào)器”這些內(nèi)容的介紹,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讓他們有感而發(fā),并與作者發(fā)生情感共鳴,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3、拓展延伸,深化課文重點

書本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更多更廣的學問來源于大量的課外閱讀與對學習資料的收集運用中。本篇課文只是介紹了森林四個方面的重要性,對它更富魅力的東西沒有全部例出。為此,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拓展延伸:生活中,森林還有更大的作用,你知道嗎?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他們讀書看報,走進圖書館,上網(wǎng),或單獨作戰(zhàn),或合作進行,在閱讀,思考、整理、采納等一系列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答案,通過課上交流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他們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4、體驗心愿,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采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yōu)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生動有趣,富于藝術(shù)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fā)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5、深化主題,表達自己的心愿

課文記敘了小云雀跟著媽媽在樹林外面飛行時所看到的伐樹毀林造成的危害,說明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在課件展示“肆虐的沙塵暴、光禿禿的大山、河水咆哮著向下游沖去”等情景中,我又引導學生思考: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你對周圍人們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環(huán)境滿意嗎?你又是怎樣做到保護環(huán)境的,準備如何去做?交流討論。鼓勵學生根據(jù)環(huán)境保護的現(xiàn)狀,進一步學習,擴展閱讀和調(diào)查綠化情況等,拓寬學習時間和空間,打破課堂內(nèi)外的界限,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激起學生關(guān)注社會,主動參與環(huán)保的意識。

心愿的教學反思篇7

談及3月份,兩次公開課的展示是我最大的收獲。一次是學校青藍工程展示的《涼涼的鳥蛋》,另一次是教研室來聽的《月亮的心愿》。就此,我主要談一談講授《月亮的心愿》的反思。

首先,在這一段教學時間,對于語文教學一直摸不到門路,而《月亮的心愿》可謂是我的轉(zhuǎn)折點。經(jīng)過陳老師、黃老師的點評以及指導,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了語文教學是有套路的。李廣平老師叫我語文教學無非就是“教師范讀——帶拼音識字——去拼音讀——組詞讀——講解課文……”,突然間,我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我竟然找到了方法。于是,按著這個順序,我努力地準備。

講課那天,自我感覺發(fā)揮還可以,孩子們知道這堂課老師是很重視的,所以我們班的學生都很配合。但是我知道自己還是有很多小毛病。比如:廢話多,范讀還不夠出彩等。課后,我主動找到了婁娟老師和蔡校,期望得到指導和點評。聽了婁娟老師的點評和點撥,呀然一驚,很多被我忽略的小細節(jié)被婁娟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以下我主要談及三點:

一、基于標準教案撰寫

婁娟老師首先就我的教案進行分析。

1、基于標準的教案的題目不應(yīng)有課題號。

2、基于課標要求的撰寫應(yīng)該是從課標上摘抄下來的,即使用課標上為我所使用的語句。

3、評價任務(wù)應(yīng)該是評價學習目標,達到教學目標所使用的方法。

4、基于標準教案的撰寫當中教學過程應(yīng)是簡案,正反兩面一頁即可。但是我卻寫了一頁半……

二、學生的學習習慣方面

婁娟老師還特別細心地觀察到我們班的孩子在書寫漢字的過程當中,坐姿和握筆姿勢不規(guī)范。這突然讓我意識到,我平時上課很少強調(diào)坐姿和握筆姿勢,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些確是比課本教學更重要的事情。

三、課堂教學方面

婁娟老師說我特別注重漢字的筆順問題,這是值得繼續(xù)堅持的。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學習課本,主要應(yīng)該處理兩個問題:識字寫字和閱讀。因此在語文課的教學中,識字寫字應(yīng)該成為重中之重,所以在這上面花費的時間應(yīng)該更長一點,大約在20至25分鐘之內(nèi)。這讓我更明白了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導向和目標。最后,在板書方面,教師在板書的時候要把漢字寫得非常規(guī)范和工整才行。婁娟老師也向我提出建議,為了檢驗孩子們書寫是否規(guī)范,可以使用展示的方法來促進孩子的自我糾正。

此次的公開課教學,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路上,這條路又沒有盡頭,(因為萬事萬物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著的,何況是我們活生生的孩子呢?)而我正在這條路的起跑點,我需要端正方向,朝著前輩們勇敢、無畏地看齊,路上或許會碰到絆腳石,會遇到荊棘,但我一定會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