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我認識,只有認真將教學反思寫好,才可以讓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得到記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村居清平樂教學反思5篇,感謝您的參閱。
村居清平樂教學反思篇1
?清平樂村居》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優(yōu)美的田園景物,描繪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態(tài)的形象,借此表現(xiàn)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在教學我首先引導學生結(jié)合拼音把這首詞讀正確,讀流利,在此基礎上,從整體上對詩詞的內(nèi)容有個大概的了解;接著發(fā)現(xiàn)詞的一些特點,然后結(jié)合注釋,采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在學生對全詞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結(jié)合課后練習第3題,我又引導學生深入讀悟,結(jié)合自己的感悟想象詞中呈現(xiàn)的情景,體會詞中描述的孩子們童年生活的有趣和這首詞的意境之美。接著抓住能表現(xiàn)一家人心情的詞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在學習了《清平樂村居》后,我總結(jié)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并用這種方法學習辛棄疾的另一首詞《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這節(jié)課我認為做的比較好的是:把單元目標和古詩詞教學緊密結(jié)合,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再抓關鍵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用本課習得的方法學習別的詩詞。在教學中以“詞是用來唱的”貫穿首尾,激發(fā)學生興趣,給學生心靈種下傳承中華文化的種子。
我認為不足的是:教學中追求面面俱到,因此想象畫面環(huán)節(jié)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充足,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加強訓練。
村居清平樂教學反思篇2
一、令人欣喜之處
講到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本打算饒有興趣地講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后,再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使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當我問到“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好”,原以為學生會費一番周折才會答出,誰知剛點第一個學生就一口答到“綠”,而且,給我們說了理由,把學生帶人花紅柳綠的春景中,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紛紛站起來補充了同學描繪的景色,后來竟然有學生提議要畫出這幅美景,怎么辦呢?就讓他們現(xiàn)場畫吧。畫家用線條、顏色表示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妙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tǒng)的、模糊的。學生把我們帶人古詩“詩中有畫”的意境,教師把“詩”與“畫”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xiàn)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板畫所畫的每一步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內(nèi)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我想:板畫設計的過程也是“授生以漁”的過程。讓學生不但能學會,還要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這怎能不讓我欣喜?
學生通過“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中“數(shù)重山”看出路途比較遠,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要回到家應該不近,但卻說“只隔”說明很近,看起來是矛盾的,卻不矛盾,因為詩人心早飛回家了,再遠也不覺得遠,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時,我再通過圖畫示意、音樂與圖片的渲染、教師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多種場景,讓學生感受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從而更深刻地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
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在學生體悟到詩歌蘊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導個體、集體品讀:(指名說)
你有過思家的感受嗎?
你想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詩人和你是同樣的感受,他會怎樣吟誦這首詩?
如此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促使學生想象,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遺憾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顧名思義,讀是解與悟的方法和前提。為迎合這次活動的主題,在教學設計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讀,但仍然無法實現(xiàn)讀中求解、求悟,只能從解悟入手促讀。貌似指導學生“如何讀”以促解悟,而細想,確實有些牽強。這也是我在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數(shù)十字,學生在不解的情況下如何讀?這樣的讀又如何促解促悟?
學生的畫,雖然說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畫筆把心中所想畫出來,而我的繪畫水平也太差,所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不僅是哪一科老師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而教師也要不但學習,盡力成為多面手,才會把學生帶進更好的藝術殿堂。
村居清平樂教學反思篇3
近來,對于自己的教學特質(zhì)一直處于深思中,我所說自我的“教學特質(zhì)”之“特質(zhì)”并不是說它顯示我獨特的教學思考。我的教學特質(zhì),我對它越來越清晰明了。對一篇教材有著自我的見解,不是從學生理解層面去思考的,而是完全從純文學的層面去思考。我想,這也是導致我不好的教學特質(zhì)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二,我喜歡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生出許多想法,因為想法太多,或許也有那么些精妙處所在,于是,我就不愿意放棄任何一個,滿把抓著。其實,這些想法應該是為教服務的,應該在具體規(guī)劃中進行刪減,能體現(xiàn)文章中心的,能對學生的語文知識技能,語文情感有所促進激發(fā)作用的,就留著,并且很好地協(xié)調(diào)起來,沒用的,自然該是大刀闊斧地改了。
就拿我這課的設計來說吧,設計的時候以為會有很好的效果,課下來之后,就發(fā)現(xiàn)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是原來想象的,預期的目標沒能達到,課上很冷場,學生們沒能融入詩歌的意境中去,這和我的定位有很大的關系。
我就像和一幫對詞賞析頗有研究的文學愛好者一樣探討,那怎么行呢?他們畢竟是小學生,對詞只是新接觸,且詞這種文體表達的情感比較細膩、深刻,要有著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才能去體會,是經(jīng)歷,而絕非看來聽來的經(jīng)驗之談,學生們當然難以理解。
不過,這樣的失敗對我來說也是很有啟發(fā)的。我的許多設計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太過繁雜,我該好好調(diào)整一下思路,抓住某一點,沿某線來重新規(guī)劃,所有的宗旨都直奔中心去,我想,只要奔著中心去,這課應該是會有所改觀的。
近來,總是在嘗試著古詩教學,雖然,對于我們鄉(xiāng)村小學的學生來說,很有些難度,但是,如果我能夠引導到位,找好契合點,我想,無論從什么層次上出發(fā),總能讓學生們在詩詞的學習中,有所獲益的。
比方說,我們幾圍繞“醉”字大做文章可以,誰醉了,醉是高興的醉,是傷心的醉,還是想一醉解千愁卻不得解的醉?在本首詞中,他醉的是什么?分別從自然環(huán)境層面、人文環(huán)境層面、詞人個人經(jīng)歷及近況層面、整個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層面等進行深入思考,逐層逐次地去體會這首詞,體會詞人。
再比方說,可以圍繞“重詞”這個現(xiàn)象來討論,詞中哪些地方重詞了,為什么重?一一去分析比較,也就能解出詞人心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意境,甚至能讀出詞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豈不是很好?
當然,還可以有別的思考,只是只能抓住某一點來,還課堂生成的空間,還學生去深刻體會的氛圍時間,還一個本真實在的教學情境。
村居清平樂教學反思篇4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現(xiàn)存詞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詞作家中存詞最多的一個。他的作品不僅內(nèi)容豐富,風格也隨著內(nèi)容的變化而變化。這首小詞,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詩人首先把我們的目光帶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長滿青草的溪邊。聽見茅草屋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說話取笑,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fā)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面鋤豆田里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雞籠子,調(diào)皮可愛的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著蓮蓬,那憨稚之態(tài)格外讓人喜歡。詩人以簡練的筆觸勾畫出一幅優(yōu)美的田園景物,描繪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態(tài)的形象,借此表現(xiàn)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在教學中,我們?yōu)榱送黄平虒W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我們進行了這樣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
1、釋課題,知作者。
2、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明詩意。(借助注釋,小組學習)。
4、品讀體驗: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5、朗讀想象:感悟詩歌意境。
6、將這首詞改寫成故事。
7、拓展閱讀:關于描寫兒童生活的詩歌。
8、詩意行走:仿寫反映兒童生活的詩歌。
整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尤其是朗讀、想象、感悟、讀寫結(jié)合,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村居清平樂教學反思篇5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歸隱上饒農(nóng)村時的作品,這節(jié)課的課時安排是1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一是掌握詞中的生字,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二是有感情的朗讀詩詞,理解詞的意思。三是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
有一句話說:上課都是在遺憾中度過的。我個人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一節(jié)課下來,既有優(yōu)點,有值得其他老師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也有不足,有自己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首先,這節(jié)課下來,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充分,這讓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節(jié)省了很多預習和檢查的時間,可以直接進入正式講課階段。課堂的開始很順利。
二、關于詞的介紹,簡明扼要,學生理解的很充分。在了解寫作背景的時候,學生一邊讀,老師一百年解釋,關于“安撫使”的解釋,學生都能理解,并能把握這首詞是在作者官場不得志歸隱鄉(xiāng)村時的作品,背景的了解對于整首詞的理解非常關鍵,為學生在正式學習這首詞做了很好的準備。
三、關于詞的講解,分為上闋和下闋。上闋主要寫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描繪場景。下闋主要寫人,了解主要寫了幾個人,主要引導學生體會詞中人物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
四、關于課堂氣氛,一開始的時候,學生似乎沒有進入學習狀態(tài),舉手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但是課堂的后半段,課堂較為活躍,用情和景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思考,開動腦筋。
五、學生能夠熟練的誦讀課文,并能掌握詞中的關鍵詞。對于作者的情感,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到位,并能合理的理解“醉”“喜”的涵義。
對于這節(jié)課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對于詞的朗讀,引導不是很到位,沒有充分地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詞。
二、對于板書,在書寫時出現(xiàn)了錯別字,而且寫得不緊湊。
三、關于教學課件,雖然總體上較為清晰、對比鮮明,但是在板塊設計上不是很合理,有的字放置的過于考上,學生會看不清楚,而且課件中犯了最低級的錯誤:出現(xiàn)了錯別字。
四、對于課后要求的作業(yè)沒有完成,改寫小短文要留在課后,占用學生大約20分鐘的時間給大家補一個小課。這個很不好,沒有及時完成教材的課標要求,屬于教師失誤,教案沒有寫完整,課沒有準備充分。
五、課堂氛圍低沉的一段時間,沒有及時鼓勵學生積極動腦。
六、講課聲音偏小。
針對這些不足,以后在備課教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一、對于教材要求的任務一定要盡量在當堂完成。
二、多引導學生讀課文,運用靈活的方法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
三、在上課之前,一點要自習檢查自己的教案和課件,不允許出現(xiàn)低級錯誤,一定要認真?zhèn)湔n。
四、講課聲音要大,讓全班同學都要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