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蘋果的教學設計6篇

時間:2022-10-20 作者:betray 教學計劃

老師在制定教學設計時,要有著較強的邏輯思維,在制定教學設計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好同學們的學習目標,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畫蘋果的教學設計6篇,感謝您的參閱。

畫蘋果的教學設計6篇

畫蘋果的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zhàn)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zhàn)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來體會戰(zhàn)友之間的情感。

教學方法: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啟發(fā)引導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志愿軍戰(zhàn)士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志愿軍戰(zhàn)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具準備:

有關上甘嶺戰(zhàn)役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前段時間我們觀看了《上甘嶺》這部影片。大家知道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我軍的陣地多次失而復得,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坑道里堅守陣地,困難重重。戰(zhàn)士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戰(zhàn)士們沒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這時,一個火線運輸員給他們送來了一個蘋果,大家想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嗎?(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問難。

(學生有可能提出:一個蘋果時從哪里來的?圍繞一個蘋果講了一件什么事等問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小組內互學生字、新詞。

2、老師檢查:采用指名讀、齊讀的方式,注意糾正字音。

3、默讀課文,小組討論蘋果的傳遞順序。

4、老師引導小結:

第一次:火線運輸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傷員小藍——司號員——衛(wèi)生員——連長。

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

三、感情朗讀,探究文本

同學們,這個蘋果這樣傳來傳去,沒人肯吃,難道他們都不需要這個蘋果嗎?(非常需要)

1、自由讀課文后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戰(zhàn)士們干渴的表現,從而突出他們“讓蘋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描寫8個人的形象、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句子,通過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的方法,體會戰(zhàn)士們處于極其干渴的狀態(tài)。例如:??

(3)、課件出示以下句子:

連長渴:“喉嚨早就干得煙熏火燎似的?!薄斑@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

步話機員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p>

???傷員小藍渴:“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fā)紫。”

火線運輸員渴:“火線上跑來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內,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p>

小結:每個戰(zhàn)士都有理由吃掉這個蘋果,同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十分需要吃掉這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沒有吃這個蘋果。

2、討論: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炊疾怀赃@個蘋果?

(1)、首先要了解蘋果在戰(zhàn)士們中間推讓的經過,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戰(zhàn)士在拿到蘋果時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火線運輸員在路上撿到一個蘋果,想到連長嗓了啞了,應該吃了這個蘋果潤潤喉嚨,就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想到步話機員小李聲音已“沙啞”,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小李;步話機員小李想到傷員小藍失血過多,需要蘋果,轉手給了小藍;小藍想到連長要指揮戰(zhàn)斗需要蘋果,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又想到司號員要吹沖鋒號,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想到衛(wèi)生員日夜護理傷員很辛苦,需要蘋果,司號員轉手遞給了衛(wèi)生員;衛(wèi)生員想到傷員小藍更需要蘋果,又把它遞給了自己日夜照顧的傷員小藍;小藍又想到連長的責任更重,更需要蘋果,所以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

(2)、從戰(zhàn)士們想法和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每一個戰(zhàn)士心里想的都是戰(zhàn)友比自己更需要這個蘋果,因此他們做了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蘋果讓給別人。)

?(戰(zhàn)士們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寧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蘋果讓給別人吃。因此,他們傳遞的不僅是一個蘋果,而是一種情誼,一種關心別人勝于自己的精神。)

(3)、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1~12自然段。

小結:最后戰(zhàn)士們在“我”的帶領下開始吃蘋果,可是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這是為什么呢?

3、指名讀13~15自然段。討論:為什么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

(1)、引導學生將“這會兒,不用說一個……一口氣吃完”與“這樣一個挨一個……蘋果還剩下大半個”相對比,談自己的感受?

(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下,志愿軍戰(zhàn)士為別人著想、互相關心的崇高的友愛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

(2)、同桌互相朗讀14、15自然段體會體會志愿軍的這種崇高的精神。

4、齊讀最后一段。

(1)、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戰(zhàn)士們的心情?!拔覄傁朊畲蠹艺J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甭?lián)系上下文以及課前搜集的資料理解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

(“沉靜”是因為大家都不說話了。為什么不說話?因為每個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靜,流著淚,說不出話來。連長也激動得流淚了。此處無聲勝有聲,這是幸福的淚,是因為生活在戰(zhàn)友的崇高友愛中而感到幸福;這也是驕傲的淚,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在困難的時候一心為別人著想的品質高尚的'戰(zhàn)友而感到驕傲。)

(2)、在這戰(zhàn)火紛飛的夜晚,在這饑渴交迫的夜晚,戰(zhàn)士們讓出了解渴的蘋果,讓出了意味著生命的蘋果,在坑道內的戰(zhàn)友們都感動了,為有這樣的關懷與友愛而感到幸福與驕傲。讓我們包含感動與敬佩,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配樂)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學到這里,同學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2、志愿軍戰(zhàn)士在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在困難面前,他們心里想的是別人。這種高尚的品格我們應該學習,老師希望大家永遠記住“一個蘋果”的故事。

五、作業(yè)

1.摘抄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一個蘋果

第一次:火線運輸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傷員小藍—司號員—衛(wèi)生員—連長

(誰也沒有吃,回到連長的手里。)

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剩下大半個)

戰(zhàn)友間互相關懷,互相體貼

畫蘋果的教學設計篇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zhàn)友間互相關心的思想感情。

2、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結尾一段話的意思。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指名背誦。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一個蘋果》,講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根據預習提示中的要求檢查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

2、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這個防炮洞怎么樣?課文中是怎么講的?

3、課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他們都口渴難忍?

三、進一步自學理解。

1、提出進一步自學的要求:

(1)默讀課文,把講傳蘋果和吃蘋果的兩個部分找出來,做上記號。

(2)想想傳蘋果和吃蘋果的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教師巡視。

3、討論交流。

(1)課文哪個部分講傳蘋果?哪個部分講吃蘋果?同座的兩人分別把這兩部分讀一讀。

(2)傳蘋果的結果怎樣?吃蘋果的結果怎樣?傳蘋果和吃蘋果的結果為什么會這樣?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輪流朗讀課文,相互評議、訂正。

三、討論課文。

1、“強烈感情”指的是一種什么感情?

2、為什么說進出的淚花是“幸福的”淚花?

3、練習朗讀最后一段,讀出感到幸福,感到驕傲的思想感情。

四、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兩篇課文中學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學生在作業(yè)本上練習概括,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幾個學生讀讀概括的中心思想,師生共同從內容和格式兩個方面進行評議。

4、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應該怎樣概括?

5、學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業(yè):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畫蘋果的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和教學活動中認識10的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合作探究知識:10個蘋果別放在兩個盤子里,可以怎樣分?

自主探究知識: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10個蘋果

學具:自帶數量是10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學校來了很多的家長和老師來看我們上課呢!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它不能來,但是讓羅老師帶了一道題來考考你們呢!

教師出示實物一袋蘋果共10個,你們看這是什么?猜共有幾個?(生猜。)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數完后,師:機靈狗讓我?guī)淼念}目是,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

指名學生上來分,師:他把10分成了幾和幾?生回答,教師板書。還有其他的分法嗎?

二、實踐操作:

小組合作,把想到的方法都寫出來好嗎?

活動要求:4人一個小組,小組長分配任務,有想辦法的、有操作的、有記錄的,比比哪組合作得最默契,分的方法多。

教師巡視。找兩個小組的作品上臺展示。

三、匯報分的情況:

先展示沒有按順序分的,再展示按順序分的。學生說一說,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引出:按順序分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數學需要有序思考。

四、理解10的加減法

師:你們分完了,老師也想分一分。老師把10個蘋果分成了1和9,你想到了哪些算式? 生口頭匯報,教師板書。1+9=10、9+1=10、10-9=1、10-9=1

說一說1+9=10這道算式里,1表示(左邊有一個蘋果),9表示(右邊有9個蘋果),10表示(一共有10個蘋果)。10-9=1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滲透整體與部分的思想。

你們看,老師又把10個蘋果分成了2和8,你能像剛才那樣列兩道加法,兩道減法嗎?

……

師:你們解決了機靈狗出的難題,機靈狗說我們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它很佩服你們呢!

五、課間手指操

師:孩子們,其實我們身上就藏著有10,你發(fā)現了嗎?請伸出你的兩只小手,跟老師說:

一只手,兩只手,

一共十個手指頭。

彎下1,還剩9;

彎下2,還剩8;

……

玩手指,學數學,

你說奇妙不奇妙?

真奇妙!

六、機靈狗爬臺階

師:就在我們剛才在玩手指的時候,機靈狗的肉骨頭給一只老鼠搬走了!它把機靈狗的肉骨頭搬到哪去啦?(樓梯上)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幾級樓梯?(10級)

機靈狗能不能奪回自己的肉骨頭呢?它出發(fā)啦!

機靈狗爬了一級臺階,還有幾級?(9級)用算式表示是(10-1=9)

學生說出算式后,背景音:加油!還有9級!

機靈狗爬了2級臺階,還有幾級?

……

機靈狗憑著自己的努力奪回了屬于自己的肉骨頭,它可高興啦!

七、小貓釣魚

我們再來看看,機靈狗的好朋友小貓,它又在干什么呢?(釣魚)

師:池塘里原來有多少條魚?(10條)

接著課件顯示被小貓釣走了一部分(不看見),還剩下一部分(看得見,能數出來)。才被小貓釣走了幾條?你是怎樣想的?

八、猜猜羅老師的手機號碼。

你們知道羅老師的手機號碼是多少嗎?做完下面的題目,把得數按順序排起來就是老師的手機號碼啦!

10-9=

10-7=

10-3=

10-1=

10-2=

10-8=

8-7=

10-10=

8-8=

9-6=

9-8=

學生完成后,集體匯報。師:你們真能干,憑自己的本事,知道了羅老師的電話號碼。以后同學有什么事就可以打這個電話給我。

九、小結:

師:把今天數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然后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編成算式明天過來考老師,或者考同學好嗎?

教學反思:

?分蘋果》這節(jié)課我從學生所熟悉和喜歡的機靈狗沒有來參加我們學校的家長開放日,它拜托羅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道難題出發(fā),引出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這一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動手分一分的需要,在無意中產生了學習10的分成與加減法的動機和興趣,學生邊操作邊記錄,讓數形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感到不是“學數學”,而是在“玩數學、體驗數學”。

另外我還在整堂課中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設計了“玩手指”“機靈狗奪骨頭”“小貓釣魚”“猜羅老師的手機號碼”等游戲,帶出了多種有效的練習,使學生在饒有興趣中逐步提高計算技能。

畫蘋果的教學設計篇4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分一分"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及"平均分"的過程。

2、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3、 通過發(fā)散性、開放性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二]、學具準備

蘋果圖片、小棒、掛圖、寫著題目的小黑板

[三]、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掛圖,師:今天,小熊過生日想請小動物們吃蘋果,(出示蘋果圖片12個)小朋友們快來幫小熊分蘋果吧!

(二)、操作探索,體會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準備了四個盤子,想想平均每個盤子能放幾個?

1、學生獨立思考。

2、利用學具分一分,并匯報結果。

二、出示小黑板;

1、 如果準備了三個盤子呢?

2、 如果準備了六個盤子呢?

3、 如果準備了二個盤子呢?

4、 你還有其它的分法嗎?

以小組為單位,思考以上問題,并進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組派代表匯報結果,師生共同訂正。

三、交流探索

師:從幫小熊分蘋果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在分的過程中你是否有比較快的方法?

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學習的方法。

{對于知識可以進行一定的概括,讓學生更一目了然,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更輕松,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動手嘗試,鞏固新知

一、 個人嘗試(第34頁的"試一試"第1題)

1、 學生看題,說題意。

2、 利用學具分一分,獨立動手實踐。

3、 交流訂正。

二、進一步深會(第35頁的"試一試"第2題)

1、 學生看題,請個別學生說題意,并請個別學生嘗試分析題目。

2、 不用學具,直接完成練習。

3、 師適當引導,學生間交流好的練習方法。

三、嘗試探索(第35頁的"試一試"第3題)

1、 學生看題,說說題意。

2、 小組合作:編一題簡單的應用題。

3、 小組展示應用題,集體修正,給予及時的評價(不要磨滅學生的那份熱情)

4、 獨立完成應用題,集體交流。

四、靈活伸縮(第35頁的"試一試"第4題)

1、 看圖說一說:圖上有多少名學生?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列式計算)

2、 與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一擺,思考:還可以怎么排?

3、 匯報結果。

[四]、課堂小結

一、小結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分得的結果每份同樣多。

二、 延伸

數一數本班的同學一共有幾個,除了我們現在的這種排法,還可以怎么排?

畫蘋果的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借助分物活動,回顧并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體會除法的意義,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教具:

課件。

學生學具:

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淘氣和笑笑正在分蘋果,他們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去幫幫他們,好嗎?(大屏幕出示主題圖)觀看主題圖,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二、學習新課,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獨立思考解決。 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你會算嗎?

2、算一算、議一議。小組合作。在小組內討論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小組匯報

a組、利用數數的方法,一盤:6個,兩盤:12個,三盤:18個。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圓片擺一擺,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擺小圓片的過程。(直觀展示給學生。)

b組、利用減法的方法:18-6-6-6=0

c組、利用乘法口訣:三六十八

d組、利用除法豎式的方法

4、小組派兩名同學,到黑板,一名演示豎式計算過程,一名講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結合學生板書,教師補充,強調豎式的書寫順序: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后在左側寫除數,商要和被除數的各位對齊。強調除法豎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說一說除法豎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學練習說一說。

7、試一試:進一步熟練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師強調書寫豎式的順序,完成第2頁填一填,說一說

182= 639=

三、學中做

1、元宵節(jié)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過節(jié),他們分別帶來了很多好東西,我們去幫他們分一分吧。完成第3頁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練習在小組內說一說除法各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最大能填幾?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錯題解析

四、質疑

同學們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五、課堂檢測

84= 648= 819=

集體訂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揚。

六、總結本課

同學們,在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 書 設 計:

分蘋果

186=3(盤)

豎式

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后寫除數,商和被除數個位對齊

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并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試商方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質疑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不足:這節(jié)課上得不夠生動、活潑。

畫蘋果的教學設計篇6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及新詞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理解、體會戰(zhàn)士們表現出來的階級友愛。

4、 學習戰(zhàn)士們事事為別人著想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傳蘋果和吃蘋果的過程中體會戰(zhàn)士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

難點:體會為什么說戰(zhàn)士們流出的是幸福的驕傲的淚。

三、課前準備:每人準備一個蘋果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懷著愉悅的心情來到教室,環(huán)顧四周,說,今天大家都帶來了一個蘋

果,有大的有小的,有青的有紅的,你們看: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蘋果。出示蘋

果,說,我這個蘋果是肖老師送給我的,你的呢?

學生:積極發(fā)言。我的是從家里帶來的。

教師:那我們課文里邊的蘋果又是從哪兒來的呢?板書:一個蘋果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蘋果。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要求:

認真地小聲地讀課文

2、交流:

學生:蘋果是撿的

教師:嚴肅地對學生說,小明,老師給你安排一個任務。明天給老師撿一個蘋

果來。

學生:哄堂大笑

教師:疑惑地說為什么笑呢?

學生:a、很不好意思地說,因為蘋果臟

b、笑的前仰后合,說因為蘋果臭

教師引導:板書又臟又臭。說不定還有點爛呢?

小結:你們都不愿意撿蘋果,那書上的戰(zhàn)士為何還要撿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

興趣)

3、學習1—6自然段

教師:你是從文章中的哪些句子知道這個蘋果是撿來的?

學生:“半路上撿到的,連長,你嗓子啞了,吃了潤潤喉嚨吧”

教師:我把這個蘋果給了誰?

學生:連長

教師:連長面對這樣的蘋果有什么反映?文中是怎么描寫的

學生:我望著那流著汗水的臉,驚訝地問:“哪兒來的蘋果”

教師:連長怎樣的問?

學生:驚訝地問?

教師:他為何驚訝?請你結合書上的語句來體會?

學生:思考

學生:回答

a、 因為這個蘋果來之不易“滿身塵土,褲子撕了好幾道口字血跡斑斑。

b、 結合文章的背景體會,通訊員在炮火的封鎖下,活著回來都很不容易,并且還帶回來一個蘋果。

教師:我們似想一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是怎樣一個蘋果。

學生:很小,水分很少,有點爛

教師:然而在連長的心目中,它是一個怎樣的蘋果。

學生:青里透紅,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

教師:為何有這樣的感受?

學生:因為他們實在太需要水了。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大家對蘋果的渴望

“青里透紅,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

“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幾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把它吃完?!?/p>

教師:連長現在是怎樣的狀態(tài)?

學生:勾畫相關語句,體會連長很需要水。

教師:那他為何不吃呢?

學生思考。

5、 學習吃蘋果的過程

a、學習提示:

自讀課文把他們吃蘋果的過程羅列出來。

結果如何?

第一次:連長—小李又回到連長手中,都沒吃。

第二次:連長---小李 八個人吃還剩大半個

b、學生邊讀邊做筆記

c、交流

d、在讀中感悟,因為他們都想著別人,所以會這樣。

6、學習16自然段

1、在讀中感悟

2、此時他們在想些什么?(為有這樣的戰(zhàn)友而自豪)

3、為何說是幸福的驕傲的淚光。

引導要點:

這是幸福的淚,是為戰(zhàn)友間的友愛感到幸福。

這是驕傲的淚,是為在危難時刻,有關心自己的戰(zhàn)友而自豪。

(三)小結:

在學生談體會的基礎上小結。

(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沒有他們的鮮血,就沒有我們幸福的生活,他們的確是最可愛的人??!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長大了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是我本學期中上的最滿意的一堂課。我覺得它將我和學生的激情都調動起來了。

在這堂課中學生的激情飽滿,積極參與、思考、交流、合作這既是能力的提升也是情感的升華。可以這么說,學生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