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7篇

時間:2023-03-24 作者:Surplus 節(jié)日寄語

教學反思是通過自己教學過程中的總結和反思,我們認真寫一寫教學反思,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成績,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7篇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篇1

初次教學二年級,在教學第一課時時我傾聽了王老師的教學過程,在結合本班學生特點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對本次教學有了一些淺薄的想法: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興趣:

起初在備課時,我在導入新課時,采用了“開門見山”式的導入,直接板書課題讓學生讀一讀課題。后來聽了王老師的課,發(fā)現(xiàn)王老師是通過播放《快樂的節(jié)日》這首歌。播放歌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了解這首歌與《快樂的節(jié)日》這首詩之間的關系。但是我班學生較活躍,如果在上課開始播放歌曲,學生可能過分活躍,所以我覺得在上課前3分鐘播放歌曲,然后在上課開始,介紹這首歌與課文之間的關系,這樣既可以較快地引導學生靜下心來,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知道有關詩歌的知識。

二、 教學生字詞有重點:

我通過傾聽王老師的課,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生字教學十分關注生字的讀音、筆順和組詞,在教學讀音的時候,學生先是帶拼音指名讀,接著是去掉拼音讀。特別是前鼻音、后鼻音、翹舌音和平舌音尤為關注。老師通過示范讀,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字的讀音。而教學生字筆順時,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點教學課后第2題提到的生字筆順。組詞是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所以課堂上要重點強調。

三、 指導書寫有方法:

這課有幾個生字比較難寫,“健”、“康|、“勇”、“敢”。所以在寫習字冊之前,我先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該怎樣寫好,如:“健”,中間的橫折折撇捺最后寫,而且捺要舒展?!翱怠钡淖詈笠还P強調是“捺”,豎鉤寫在豎中線上,點提撇捺要對稱?!坝隆弊种械狞c、豎、撇的起筆都在豎中線上。

總而言之,整堂課生字教學是重點,所以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要重點抓生字教學。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篇2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讓幼兒說說節(jié)日中最高興的一件事,讓幼兒自由,寬松的交流自己在節(jié)假日的所見所聞,孩子們因為是說到自己節(jié)日的見聞,所以自然就話語就多了起來,這樣就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但由于幼兒講述的時間太長了,幼兒在操作時時間來不及,都沒有完成作品,從而影響了整節(jié)課的效果。沒有體現(xiàn)美術活動的特性,突出重點。在大家積

極探討下,我就重新設計了活動,突出重點,特別是難點部分的突破都做了細致地考慮。

通過活動,讓我感觸很深:

一、美術活動的導入很重要

美術活動就好像一個樂園,開展一次美術活動好像帶幼兒進入一次樂園,讓幼兒在里面樂,在里面玩。怎樣的樂園能一下子吸引幼兒呢?美術活動的導入很關鍵。我們要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fā)進行設計,如可以使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可以使幼兒感興趣的木偶,也可以是幼兒感興趣的動畫片,更可以是一些作品的欣賞等等,總而言之,要讓幼兒感興趣。

二、美術活動中評價很重要

在美術活動中,盡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xiàn)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顒又小⒒顒雍笤u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并不固定來自于教師,而更多的通過各種媒體讓幼兒參與評價,發(fā)揮幼兒的主體地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無論在指導中或是評價作品時,也不以同樣的標準來衡量幼兒,而是要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如在評價中,我對過程中幼兒表現(xiàn)出的認真、耐心、興趣等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肯定,不管美術活動結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們的作品就應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于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fā)展。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幼兒學到繪畫與制作的本領;能培養(yǎng)幼兒生活的綜合能力,發(fā)揮幼兒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幼兒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讓我們積極為幼兒營造一個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園,讓幼兒學得輕松,學得快樂。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篇3

?快樂的節(jié)日》是根據(jù)歌詞改編的一篇課文。上課之前,我反復讀著這篇課文,怎么也沒有感覺,覺得沒什么好上的。而師傅上這節(jié)課時卻是激情飛揚,她那甜美的聲音,以及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讓那時坐在辦公室里的我也心癢癢的。師傅上完課回來,我忍不住問她:“師傅啊,剛才那節(jié)課上得很有精神嘛?!睅煾得硷w色舞地說:“感覺很好。我就抓住從哪里感受到快樂這個點出發(fā),他們都說得很好?!?/p>

哦!抓住快樂這個點!還能有什么辦法讓這節(jié)課更有吸引力嗎?其實在我自己讀這課文的時候一直有這樣的想法:這篇課文其實就是一首歌嘛,要么干脆教他們這首歌好了,唱著唱著,他們應該就能體會到快樂了??墒牵Z文課并不能簡單的等同于音樂課,語文還是帶有一定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語文課還應重視語言的訓練。

但有時候我就是這么一個固執(zhí)的人,我舍不得舍棄我的這個想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guī)硪还?jié)特別的語文課。今天啊,老師要先來教大家一首歌。聰明的小朋友可能已經(jīng)猜到歌名了。

幾個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來:〈快樂的節(jié)日〉。

然后我給孩子們先欣賞了這首歌,又簡單地教了一下這首歌,孩子們顯得異常興奮。

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在聽這首歌,唱這首歌的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

生1:很快樂。

生2:很開心。

師:一位編者啊把這首歌啊編成了課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課文能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開心和快樂。

學生自讀課文。(因為剛才的學唱過程就是對課文的了解過程,所以孩子們在自讀課文的時候也流利多了。)

師:讀了課文之后,你能告訴老師你從哪里感受到了快樂嗎?

生1:“花兒向我們點頭,小溪歡快地流淌”讓我覺得很快樂。

師:花兒為什么向我們點頭?小溪又為什么歡快地流淌?

生:是向我們祝賀。

師:祝賀我們什么呀?

生:祝我們節(jié)日快樂。

師:他們還在祝賀我們什么呀?

生:祝賀我們考試考了100分。

生:祝賀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歡樂的讀這一小節(jié)。

師: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快樂?

生2: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

師:你是怎么從這句話里感受到快樂的?

生:我可以在花園里捉迷藏,可以在草地上打滾,這些都很好玩的,讓我覺得很開心。

(從這一句話里能聯(lián)想到快樂,真不簡單?。?/p>

生:我還從這里的美麗的衣裳感受到快樂。

我們穿上漂亮的衣服都很開心的,而且這里說“像朵朵花兒開放”說明這個衣裳肯定很美很美,那我穿上了肯定很高興。

快樂的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

師:快樂還在哪里呀?

生3:“飛向我們的理想。”讓我覺得很快樂。

師:“理想是什么呀“

生:理想就是你希望你將來做什么。

師:那你們的理想是什么?

生:我的理想是當一名交警,可以指揮交通。

生: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發(fā)明很多東西。

生:我的理想是當一名醫(yī)生,萬一媽媽生病了,我就可以幫她治了。

……

師:我們都有那么多遠大的理想,現(xiàn)在我們能飛向我們的理想,我們當然——

生:很快樂。

生4:我還從“唱啊,跳哇”這兩個詞語里感受到快樂。因為我們開心的時候都會唱歌啊,蹦來蹦去。

師:是啊,那就讓我們也唱啊、跳啊,一起度過這快樂的時光。

(播放音樂,齊唱歌曲。)

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快樂的嘗試,雖然可能在對課文深意的挖掘上還停留在膚淺的表層。但想起了陸小立老師的那句話:“你們新教師現(xiàn)在最關鍵的是:你的課有沒有吸引力?!痹谶@一點上,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應該就是最好的證明。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篇4

?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一首以我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為題材的韻文,全文共有 8句話,前7句話按時間順序分別介紹了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乞巧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這7個一年中重要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和相關習俗。第八句和第一句話相呼應,表示新春佳節(jié)轉眼又至,全文語言平實,句式整齊,易讀易記。

上課伊始,我借春節(jié)來喚起學生對春節(jié)的回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進來,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了快樂、和諧、互動的氣氛。在本課教學中,我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分別提到了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然后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逐句講解,讓學生在認識8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同時了解各個節(jié)日的習俗。本課內容較為簡單,所以在教學中我還進行了拓展,學生由于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對此較為感興趣。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增加了一個講故事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上講講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神話故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準備充分,所以表現(xiàn)很好。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學生字詞,然后指導學生讀文,隨文識字,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詞含義,突破識字教學的重點。接著讓學生自主學習,圈畫課文中所寫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及節(jié)日習俗,并在評論區(qū)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再連線全班匯報交流,加深對韻文的理解。最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除文中所講到的習俗外,自己還知道的其他習俗,并通過播放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再拓展延伸到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了解傣族的潑水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及民族習俗。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篇5

本單元課文是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編排的,單元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這是從學習表達的角度提出的,為學生的習作實踐提供方法上的指導。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是教材中首次出現(xiàn)的綜合性學習欄目,主要圍繞生活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展開。教材在第九課、第十課的課后以及語文園地前安排了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提示,活動分為3個階段:①組成小組,分工合作收集資料;②小組交流,討論要怎樣進行學習成果展示;③展示分享,用各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本次習作是最后一個階段的成果展示,要求學生在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相關習俗的基礎上,寫一寫過節(jié)的過程或節(jié)日中發(fā)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因為是一個綜合性學習單元,所以本次習作教學的課前準備尤為重要。在課前準備中,共安排了兩次課內教學。第一次教學,布置綜合性學習的任務,對如何開展活動做具體指導;第二次教學,組織學生交流第一階段的活動情況,整理收集到的資料并商量準備用怎樣的方式展示活動成果。

在前兩次課內教學以及學生課外充分收集資料的基礎上,開展本節(jié)課教學,課堂上安排了6個簡潔的板塊,依次是:導入、例文引路、小組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限時寫作、習作點評。力求簡簡單單教給學生習作的方法。本節(jié)課后,還需再安排一節(jié)課讓學生給習作加上開頭與結尾,并對照評價標準修改自己的習作。

從學生完成的習作來看,本節(jié)課的目標達成度還是挺高的。學生在課堂上也學得較輕松,學習的狀態(tài)是積極的。但是一節(jié)課上完以后,總會有很多遺憾。首先,在學生集中交流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時,我的點評很不到位。本次交流的目的就是為后面有條理地寫做準備,也是給全班同學做一個示范,可是我自己卻沒有小結好學生說的,這也是我自己的教學智慧還不夠,面對學生各種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回答時,不能適時地做出評價與補充。

第二個遺憾,在最后的習作點評環(huán)節(jié),一開始我是準備安排展示兩個學生的作品,我把寫得好一點的放在后面,希望能體現(xiàn)一個梯度,也是為了給其他同學做一個示范,怎樣寫才有條理、有意思。但由于時間關系,只展示了一位同學的作品,評價的時候逐條對照評價標準來點評,顯得比較生硬。

第三個遺憾,對課堂的把控太緊,學生集中交流之前出示了傾聽要求,但是交流過后讓其他學生評價時,我總擔心學生說不好,所以不停地問孩子,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完成點評,顯得比較機械。

第四個遺憾,盡管板書設計的比較簡潔,但是書寫不夠美觀,今后要多加練習規(guī)范字書寫。

對于我來說,本次習作教學是第一次嘗試從單元整體上設計,過程很辛苦,收獲卻很多,課堂上的遺憾也會成為我前進的動力。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篇6

教學本課時,我故意變換了一下導入的順序:在課間就播放音樂《快樂的節(jié)日》為課堂渲染氣氛。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插圖,問學生,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學生回答后,由于學生說得比較凌亂,我就隨機點撥:小朋友們在草地上干什么?這是什么季節(jié)呢?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最后選一位小朋友把圖中地意思完整連貫并按一定地順序表達出來。

總結歸納圖意以后老師小結:原來這些小朋友在一起是在慶祝快樂的節(jié)日,板書課題,指名讀時強調快樂的心情。

揭題后再欣賞課前就播放過的歌曲《快樂的節(jié)日》。這首歌歡快又有韻律,這不僅是一首歌的歌詞而且還是一首小詩呢!聽老師朗誦,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重音和停頓。在識字教學時讀音注意點可以引導學生歸類:前鼻音的字:艷、巾、健、敢,后鼻音的字

;敬,康、勇,引導學生善于歸類善于觀察。在識記生字時,我注重了每個生字的不同側重點,如:艷,掌握新偏旁色字旁,并通過字形理解字義:豐富多彩的顏色讓我們的圖畫變得很鮮艷。再如教學“愛”字時,由于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暖”,很可能會搞錯,所以,我讓學生就“愛’字找敲門,最后我們找到這樣的昊方法:怎樣才是真正地關愛同學呢,當這是一個下雨天,沒有雨傘和雨衣地情況下,你只有一頂帽子,你會把唯一地一頂帽子給你的昊朋友戴上,并且還要用手為她遮風擋雨。這才是真正地”愛“,學生們通過帽子知道愛地中間是:突寶蓋”通過用手遮雨,知道了最上邊是“爪字頭”,而且通過講解字形,學生最“愛”也又了深刻地理解,明白什么叫關愛別人,實現(xiàn)了語文課程與品德課程地整合。

通過我們的識字教學,其實很多時候也體現(xiàn)了課程地整合。

節(jié)日舞教學反思篇7

?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犹骄?,使學生獲取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從知識的闡述者變成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上去設計教學。

?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篇識字課文,是以“三字經(jīng)”的形式呈現(xiàn)的。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詩歌主要以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七夕、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來展開。

我預期的設想覺得春節(jié)、中秋節(jié)這兩個節(jié)日,同學們學起來應該是很輕松的,正如:想象是美好的,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就如:春節(jié),對于這個節(jié)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無幾,習俗更不用說了,現(xiàn)在每個地方的習俗已經(jīng)變了很多,所以連春節(jié)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示貼對聯(lián)的圖片,孩子們還是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放鞭炮,這些是什么原因呢?

對于春節(jié)的知識孩子們都是茫然,更別說其他的節(jié)日了。

我們國家每個節(jié)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讓人民不要忘記自己母國的重要日子??墒?,現(xiàn)在有一種普遍現(xiàn)象,城市里的節(jié)日氛圍比鄉(xiāng)村還要隆重,節(jié)日味道更濃,那么在這些偏遠地區(qū)的孩子,他們不可能隨時進城去過節(jié)啊,怎么辦呢?只能玩著玩著就過了,比如端午,大人們都處于繁忙的季節(jié),能弄幾個粽子吃一下就不錯,其他的在電視上看看或者玩累了睡了想都沒想過,又何來知道習俗呢?

想到這兒突然覺得心酸,他們大多數(shù)的知識就靠老師補給,老師說了,證明他們聽過了,回去可以看看電視,翻翻課外書,就這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