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6篇

時間:2023-11-27 作者:pUssy 心得體會

通過不斷的試錯和經(jīng)驗積累,我們能夠逐漸領(lǐng)悟到心得體會的真諦,從而更好地應對挑戰(zhàn),不少人都會通過寫心得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內(nèi)心感悟,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6篇

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篇1

期中考完試后,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本書——朱永新的《新》。一直以來,我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把它放在一邊,其間也偶爾翻動過幾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墒呛偾?,學校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每位老師在假期中認真研讀《新教育》,做好讀書筆記,并完成一篇讀后感。迫于形勢,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書。

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書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lǐng)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zhì):

一、富有“激情”。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qū)W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diào)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zhuǎn)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富有“愛心”。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fā)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guān)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富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jié)構(gòu)”。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jié)構(gòu)。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diào)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chǔ),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書中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边@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篇2

假期里,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讓我對新教育又有了一個系統(tǒng)的、全新的了解。這次閱讀,讓我知道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yè)發(fā)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其核心理念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價值取向是:“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了解了它的精神,知道了它的“學理基礎(chǔ)”,學習了它的“四大改變”“六大行動”“九大定律”等,“新教育”的確是一種富有辯證法精神的教育,是一種動態(tài)的、面向未來的教育。閱讀是新教育實驗最重要的基礎(chǔ)活動,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新教育對閱讀的`重視。

朱永新老師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閱讀的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知識的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競爭的時代,而一切知識的來源都自閱讀開始??v觀世界各國的發(fā)展,都是從閱讀開始的,崇尚閱讀的民族,才是頑強的生命力的民族。國家是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昌人口數(shù)量,而是人口素質(zhì),只有倡導全民閱讀,才能真正讓中華民族的復興獲得不竭動力。

朱老師提到的六大行動之一是“營造書香校園”,倡導閱讀生活?,F(xiàn)在的教育擠占了學生讀書的空間,學校無書可讀、學生無暇讀書、不愛讀書的情形屢見不鮮。除了干巴巴的幾本教科書,學生幾乎再沒

有其他的書可讀可看。電視文化、電腦游戲、不良讀物等不斷的的侵害著廣大的少年兒童純潔的心靈。就在這時,新教育倡導的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正在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心智,通過師生共讀、親子閱讀等互動閱讀發(fā)掘孩子的潛力、發(fā)展孩子的個性。朱老師說,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著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也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晨誦—午讀—暮省”,這一兒童生活方式課程是新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讓孩子能在他的童年與美好而永恒的經(jīng)典相遇、相知,伴隨他成長,成為他的習慣,為他們的發(fā)展鋪墊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開啟未來自己美好的人生。

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起來,與孩子共享閱讀的歡樂,收獲閱讀的成果,伴隨孩子成長,和他們共同享受閱讀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教育是一個永遠美麗的夢,是每個教育人共同的夢,我們將共同努力為“新教育號”航母的遠航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讓這艘航母上的每個希望都過一種真正的幸福的教育生活。

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篇3

“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guī)》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nèi)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與道德教育培訓課,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從司法理論與實踐的視角研究現(xiàn)代青少年成長方向目標、素質(zhì)培養(yǎng)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等問題。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在會上大感人心,深受啟迪和震撼。

一、感恩:一種樸素而深廣的倫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nèi)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guān)系。

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么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么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著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jīng)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

以上兩種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種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著無數(shù)的恩惠,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們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給予我們以寶貴的生命,又費盡心血將我們養(yǎng)育成人。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甘愿犧牲自己。

其次是師長之恩。父母給我們以血肉之軀,而教師和長輩給我們以知識、經(jīng)驗的傳遞和人生的教誨。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引領(lǐng),我們將何以成人。如果沒有人傳遞知識和人生智慧,人類可能將永遠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會。

其三是國家之恩。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這片土地上長成,所用之物取之于斯。因此,我們要感念國土之恩。社會要發(fā)展,國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這有來賴于政府的管理,有賴于軍隊的護衛(wèi),因此我們理應感念政府的恩德,并在自己崗位上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其四是大眾之恩。我們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糧食是農(nóng)民所種,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制造,還有賴于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們理應尊重所有的勞動者,還要惜福、節(jié)儉,并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回饋大眾。

二、感恩的缺失與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對于人的道德成長是如此的重要,而現(xiàn)實中我們的感恩之心卻頗為匱乏。透過報章電視,我們能夠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顧父母勤苦和家境貧寒,貪圖虛榮,恣情享受,讓父母傷心落淚;有些學生不知尊敬師長、虛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貧困學生接受了他人的資助而不知感謝,其內(nèi)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總認為國家、單位虧欠自己很多;還有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置集體和國家的利益于不顧,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一種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實值得我們教育界人士和廣大家長的深思。

首先,我們要從學校自身找原因。目前就普遍的情況而言,學校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而且只重視與升學有關(guān)的幾個學科?!叭谩北緛硎且缘聻橄龋轮求w全面發(fā)展,而事實上在“三好生”的評比中卻總是將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甚至只看學習成績。學校有意無意之間在鼓勵學生之間的競爭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在這樣一種崇尚個人奮斗與競爭的環(huán)境中,孩子當然很難學會感激和體諒他人。

其次,從家庭教育來看,問題也很多。問題之一:現(xiàn)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在物質(zhì)上的要求總是盡其所能給予滿足,未加節(jié)制。古人言“欲不可縱”,又言“欲是深淵”,過度地、不加限制滿足孩子的欲望,結(jié)果只能是增長孩子的自私和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體諒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寵子不孝”之感嘆。

問題之二:家長望子成龍之心本無可厚非,但現(xiàn)在家長將注意力幾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學科學習上,認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就會有好的前途。

問題之三:現(xiàn)在的家長不像從前那樣對老師有尊重之心了,當然這與媒體過多的負面報道也有關(guān)系。如果說教學生孝敬父母是學校的責任,那么教孩子尊敬老師無疑是家長最應當重視的事情。都說現(xiàn)在孩子難教,這與我們家長的身教和言談有絕大的關(guān)系。

其實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識和習慣應當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堅持。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道德情感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感恩與孝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為一個人的道德發(fā)展奠定一種堅實的情感基礎(chǔ)。到了中學,我們更應鼓勵學生為家庭盡責、為報效祖國立志,而這也要從感念父母之恩、國土之恩、大眾之恩開始?;蛴腥搜?,這些與學習成績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只要成績好就行了。其實從大處著眼,從根本抓起,必將事半功倍。我們不是常常抱怨學生學習不自覺、不認真嗎?如果是為了自己學習,那么當他累了,不高興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會偷懶、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會自覺約束自己、努力學習,也能夠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因為不這樣做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乃至對不起國家、對不起天下百姓。

其實,感恩的道理很樸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難。如果我們能夠多啟發(fā)孩子對父母和老師的感恩之心,多鼓勵同學相互之間的支持和協(xié)作,相信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一定會生機勃勃、氣象一新。因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際,親子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就有了心靈的交通。在這種充滿支持和感激的氣氛之中,學再多的東西可能都不會覺的累。是故,我們也應當反省,也許并不是孩子們的功課太多,而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可以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精神力量。

三、孝應當成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

中華道德文化是“以仁為本”的,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內(nèi)心之仁。但如果沒有內(nèi)心的仁慈與恭敬之心,外在之“禮”(行為習慣)就徒具形式,毫無意義可言。然而這個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欲所遮蔽。因此,如何喚醒或開顯這個仁性良知就成為道德發(fā)生學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這樣的一個理路,即從“孝道”開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終能泛愛大眾,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天下大同。

一個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們很難說他能夠真愛他人,更不用說去愛集體、愛祖國了。因此,孝的教育應當成為學校德育重要的內(nèi)容。從字源上說,“教”字左從“孝”、右從“文”,“教”的原義其實就是教人以“孝”。學校孝的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啟發(fā)學生感知父母的大愛與深恩。一個能一個真正能孝的人,求學必勤,戰(zhàn)陣必勇,居官必廉。是故,先圣孔子說:“教民親愛,莫善于孝?!?/p>

總之,“新八德”教育對學習方法和教學原則所做的這些提示非常適用。因此,我打算將“新八德”教育內(nèi)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實際教學工作之中。并且進行“新八德”教育時,要求學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應該親自去踐行。因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起到示范、引領(lǐng)的作用。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則力行“新八德”,決不搞個人形式主義!另外,我校本學期也確立了以“道德與法制相結(jié)合八德素質(zhì)教育模式研究”為題目的“新八德”教育課題研究,并制訂了詳細的研究計劃和方案。我要按照學校制訂的計劃和方案,認真地進行每個階段的研究,并做好記錄、總結(jié)經(jīng)驗、形成材料,為課題研究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篇4

開學后,我細細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淺。它讓我了解了“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的行動論;懂得了“愛心才會產(chǎn)生奇跡”的定律等。新教育賦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為如今有點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讀書是一件很美的事,東晉詩人陶淵明說;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我?guī)е环菪缕?,帶著一份崇拜,帶著一份激動,細細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這本書后,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明代詩人于謙說得真好,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新教育讓我仿佛找回了當年立下的遠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當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斷地涌動著一股要戰(zhàn)勝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許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賦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進的方向。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改變教育的行走方式,改變幼兒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構(gòu)筑理想課堂,建設(shè)數(shù)碼社區(qū))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論、理念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學的努力方向,俗話說得好:“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边@些名人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理念。同時也是新教育所弘揚的一種精神。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由此可見,新教育提倡變閱讀為悅讀,讓閱讀變成孩子一生的習慣,讓悅讀成為孩子一生的心靈港灣,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語文教學實驗中,我們滲透這一理念,把“小教材”變?yōu)椤按蠼滩摹?。所謂的“小教材”就是至課本。所謂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據(jù)課本而拓展延伸課外的教材,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其次,借鑒新教育提倡的營造書香校園,營造書香班級,營造書香家庭,讓孩子們與黎明共舞,晨間誦詩,午間午讀,下午暮省,開展豐富多彩的和閱讀有關(guān)的活動,通過多條途徑,讓孩子們喜歡閱讀,讓童書戰(zhàn)勝電視,讓童書戰(zhàn)勝電腦,讓童書戰(zhàn)勝游戲機。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讀書,大家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開闊了胸懷,培養(yǎng)了品質(zhì)。

一、學理想課堂,走教學新路

我認真學習了新教育所闡明的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延展度,我深刻領(lǐng)會了這六個度的實質(zhì),反思以往的課堂,覺得前五個度還做得較好,但延展度還遠遠做得不夠,通過這次學習,更加堅定以后更應該重視延展度,這樣才能拓寬幼兒的視野,才能讓幼兒學到更全面的知識。為了構(gòu)筑理想課堂,我在今后的每堂課中都要全面執(zhí)行這六個度,課前讓幼兒做好預習,在預習本上記錄積累學懂的知識,提出不懂的問題,廣泛收集資料;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課堂上,教師根據(jù)幼兒的預習情況提煉有價值的問題,讓幼兒在小組內(nèi)討論找到答案;然后小組人員上臺展示成果,教師時時引導,時時給予肯定,給予獎勵,做到人人參與,人人評價,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體會到成功。

二、彰顯大語文教學觀,讓閱讀成為悅讀

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庇纱丝梢姡岄喿x變成孩子一生的習慣,讓悅讀成為孩子一生的心靈港灣,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學中,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其次,借鑒新教育提倡的營造書香校園,營造書香班級,讓孩子們養(yǎng)成晨誦,午聽,暮省的.閱讀習慣,最后以活動促閱讀。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心得交流,小小故事會等。通過這些途徑,讓孩子們喜歡閱讀,讓童書戰(zhàn)勝電視,讓童書戰(zhàn)勝電腦,讓童書戰(zhàn)勝游戲機,讓閱讀真正成為悅讀。

讀過《新教育》后,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教育不僅僅是幼兒成長與進步的過程,更應該包含教師的成長與進步,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能算是一種完整的教育。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應該得到提升,那就從閱讀開始吧!

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篇5

“新基礎(chǔ)教育”倡導追求真實、平實、扎實、樸實;其中真實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真實必須建立在教師能沉下心來,真心地蹲下來研究學生,研究他們的前在狀態(tài)、潛在狀態(tài),以此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展開教學活動,這樣課堂上才能呈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基礎(chǔ)性資源。這些資源有可能是課前預設(shè)到的,也有可能課前沒有預設(shè)到的,甚至被教師看來是幼稚的想法,我們都必須以平和的、尊重的態(tài)度悅納學生。這樣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會在課堂上敢想、敢說,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新基礎(chǔ)教育”的課堂需要開放。而一直以來,我們都懼怕學生脫離教學預設(shè)的軌道,或者潛意識中給予學生一些開放的空間和時間,但時不時又把學生牽引過來。到需要進行“新基礎(chǔ)”研究活動時,為了表現(xiàn)有“新基礎(chǔ)”的味而為開放的開放,很有可能學生和老師都適應不了。為此,我認為我們都必須思考,如何設(shè)計開放式的導入,如何設(shè)計有思維含量的大問題,如何梳理知識結(jié)構(gòu)等等這些。這不是通過一、二節(jié)公開課的研究才有感悟與體驗,真的需要時時考慮、處處留心、不斷積累,長此以往,才可能對開放、結(jié)構(gòu)、資源等有較清晰的理解。在聽完幾節(jié)數(shù)的計算課后,我發(fā)現(xiàn)教師不再是把會算作為它的唯一標準,而是以培養(yǎng)學生判斷與選擇的自覺意識和靈活敏捷的思維品質(zhì)為價值取向。帶著這樣的認識,不斷刷新自己原有的認識與實踐,把數(shù)的計算教學內(nèi)容定位于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放手讓學生嘗試、探究、歸納、總結(jié),去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由“告訴后的接受”改為“思考后的'發(fā)現(xiàn)”,使學生對“數(shù)的加減法”豎式對位方式不再停留于形式的記憶,而是在嘗試、思考、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理解。對于計算教學有如此上法的思考正是得益于有新基礎(chǔ)理念的指導,它的高屋建瓴的價值觀能使教師的眼界更加開闊,站位更高。

這一點原來的感受沒有這樣深刻,通過學習與上課的實踐,感覺開放的課堂對教師的教學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以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足以應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但現(xiàn)實的情境卻是錯綜復雜的,七、八種甚至更多種資源一下子全部呈現(xiàn)在教師面前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資源不僅僅是普遍層面上的可能狀況,還有許多個別的或始料不到的累積出來的情況,也需要教者在短時間內(nèi)很快地作出選擇、判斷、反應、回饋,就感覺措手不及了?!胺拧笔欠帕耍撛趺础笆铡蹦?“收”的層次又是怎樣的呢?所有的這些問題需要教者根據(jù)當時的情境作出調(diào)整,而非照著課前的預設(shè)行進。在這段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得恰如其分的話,將使學生的各種資源發(fā)揮到最大的功效。從而順利達成除知識目標之外,同時又獲得思想方法上的提升。反之,會在混沌中越弄越亂,甚至無法收場。

通過聽研究課及課后的專家點評,我覺得要提升教學智慧,首先,對學情的分析要準確、深入,既要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狀況了解清楚,更要洞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認知方式;既要對普遍層面的學生可能狀況了如指掌,也要對個性化學生給予特別關(guān)注,這樣才可能面對不同學生時應對自如。其次,對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一定要放在整體知識結(jié)構(gòu)里來看待,透過教學內(nèi)容更多地去發(fā)現(xiàn)它內(nèi)涵的思想與方法,以此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zhì)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新基礎(chǔ)教育”真的是直面真實的人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它讓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以真實的狀態(tài)展現(xiàn)教與學之間的關(guān)系,追求和諧的師生、生生互動,使得師生獲得共同成長的幸福與快樂,這是每一個教師都想追求的境界。

胡萍

三新教育的心得體會篇6

最初聽說“新教育”是在一個少兒美術(shù)教育培訓會議現(xiàn)場。當時是一位美術(shù)教育專家提到了這一名詞。當然,那時我對“新教育”這個概念還不是非常了解。直到12月我們到日照學習,參觀了日照兩所小學的“新教育理念”的成果展示,我才第一次對“新教育”有了具體的感官上的了解。

參觀了“新教育”的成果展示,我才更深一層的認識到,現(xiàn)代所需的教育,已經(jīng)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課本上的知識,不僅僅是依靠成績來評價一個孩子是否優(yōu)秀。而是可以從其他很多方面來衡量?!靶陆逃币膊辉偈菍W生課本知識歸納為“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等……”而是添加了更多人性的,鄉(xiāng)土性的,等待人們開發(fā)研討的更多課程內(nèi)容。比如”節(jié)日課程,地方民族課程”等。這些新課程,新教育,不僅僅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空間,也給教師提供了很大的自身上升空間。讓我們這些教育者看到了教育的新未來。

?新教育》這本書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編寫。很詳細的將“新教育”的內(nèi)容講解給大家。在本書序言部分,作者號召我們這些教育同仁們,“帶著使命帶著愛”出發(fā),為教育事業(yè)而奮斗。其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深深感動?!白咴谟蓧粝攵硐氲牡缆飞希覀兘?jīng)歷了不知凡幾的挫折,我們承受了種種不為人知的誤解,為什么我們從未退縮,為什么我們的同仁越來越多?——使命!是一種為重建心靈鳳凰涅槃的使命!是一種以生命為筆不懈書寫的使命!是一種讓教育生活幸福完整的使命!是一種對中國教育添磚加瓦的使命!”

通過這個簡短的序,讓我感受到了教育者身上的那份責任,那份愛,還有那份使命。是站在同一層次上的人,才可以理解的。仿佛我們終于得到了戰(zhàn)友的支持和鼓舞。

讀了朱永新教授寫的《新教育》,它引領(lǐng)我更好地解讀新教育,走進新教育。在書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應該架設(shè)“德育合力網(wǎng)絡”,筑起學生“人格長城”,讓道德教育達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聽到了他對理想智育的呼喚:“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知的堆積”。“以人為本”?!白屆總€孩子抬起頭來”?!坝贸晒詈⒆荧@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吧罴唇逃?、社會即學校”。“兒童不需要分數(shù)”。在書中我也領(lǐng)略了理想體育的魅力,經(jīng)歷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戰(zhàn)栗",在他理想的勞動教育中明白了“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書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天堂―理想的學校,這是人才的搖籃,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師,他們自信自強、追求卓越,他們充滿愛心,創(chuàng)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長,他們胸情寬廣、以人為本。我還看到了理想的學生和理想的父母。

朱永新教授在書中為我們展現(xiàn)了如此美輪美奐的教育之夢,讓人神往。書中新教育核心理念: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關(guān)于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當然應該面向未來,面對當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動的方式。教育本身應該是目的,應該讓所有的與教育發(fā)生的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時是一種特殊的生活。

教育必須確保學生的生命獲得充分的成長,必須實現(xiàn)社會對于一個未來公民的希望。這種教育生活,不等同于學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溝通。在職業(yè)生涯中每個人的學習,都可以視為教育的生活。我們理解的教育生活,應該是面向男女老幼的。

第三、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

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進每一個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桌戏蜃釉缇驼f: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本身就是充滿了樂趣的。只有在愉悅快樂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而完整的。

在當下的教育中,我們的教育是單向度的,片面的,是唯分數(shù)的教育。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德行的教育。人應該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個性的完整性。讓人成為他(她)自己,一個完整的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過去人們都說,教師是蠟燭,默默地燃燒著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別人,直至將自己燃盡。其實這些比喻都是不貼切的。我們教師應該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我們自己,為學生帶來幸福的同時也應該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yè),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完善和發(fā)展”,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教師都感覺不到教育的。幸福,學生的幸福又從何談起呢?

作為一個教師的幸福其實是無所不在的,雖然我們的工作壓力大,但教師的幸福感也很強。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過于孩子,孩子們有最純真的心靈,最誠實的態(tài)度,最善良的愿望,他們集真善美于一身。而我們教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幸能天天和最美好的孩子們在一起學習生活。這就是一種幸福。在這個浮華喧囂的城市里,我們?nèi)鄙倭艘环輧?nèi)心的平靜,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找回一份寧靜。幸運的是,教師這一份工作可以讓我們天天與書為友,我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工作時間看書(當然是有益的書),在書海中翱游。教師有更多“靜”的時間、機會,而一旦平心靜氣了,生活與工作就會是另外一番景致,人生也將更充實、更完美。這就是一種幸福。

關(guān)于書籍蘇霍姆琳斯基曾說,學校,首先意味著書籍?!皩W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夠多,但如果沒有為人的全面發(fā)展及其豐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書,或如果不熱愛書和冷淡地對待書,這還不算是學校。相反,學校里可能許多東西都缺乏,但如果有永遠為我們打開世界之窗的書,這就是學校了?!薄叭绻愕哪憬裉焖v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敝煊佬碌膲粝胧牵瑥摹皶阈@”走向“書香社會”,“從推進閱讀來撬動中國教育改造”。閱讀能讓我們體驗到教育的價值,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在書中朱教授還講到了實施新教育的主體—教師,他說,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當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當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當是一個非常尊重同事、尊重領(lǐng)導,非常善于幫助他人成長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當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當是一個關(guān)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我覺得當一個好老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孔子說過“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感情雖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一個好老師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形象一點來說,教師的素養(yǎng)就像一個泡菜壇子,不同的東西會泡出不同的味道。同樣,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熏陶下,會慢慢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從而形成獨特的人文精神。

其次一個好的老師需要對所教科目有一個透徹、宏觀、一以貫之的理解,能夠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出最深刻的道理,用最精當?shù)睦蛹ぐl(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言傳身教,把細小的學問升華到對人生理念的理解。一個好的老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老師講課講得怎樣最終會從學生那里反饋出來。如果一個老師只是一個人在講臺上口若懸河,講得眉飛色舞,全然不顧學生的反應,不去思考學生的興趣,即使講得再好,于學生來說,仍然是一堂失敗的課。一個好的老師還要關(guān)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運。有的老師從來不與學生談心,更不用說交流什么思想,這樣的老師,即使課講得好,學生也只會產(chǎn)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會有敬仰之感。

幸福是一種體驗,讓孩子們享受教育的幸福,讓我們在幸福的